诗文库 注释
哭杨文贞(1)太师 明 · 岳正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硕辅古来由岳降,直从申甫2到今公。
玉堂望重文章伯,金匮书缄社稷功。
一代伟人嗟已矣,四朝元老更谁同。
可怜一掬羊昙泪3,洒向西风落木中。
注:
(1)杨文贞(1365~1444):杨士奇,又名寓,明江西泰和人。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内阁,长期辅政。于谦、周忱、况钟等都由他引荐。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
(2)申甫:申屠嘉(?~前155)汉文帝时任丞相。
(3)羊昙泪:西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有惠政,死后,襄阳人为之立庙。碑铭:"召棠且思,羊碑犹泣。"
咸阳东轩韵 其二 竹 明 · 宋希璟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俛仰集卷之一
含风沐雨又和烟,来对此君今四年。
劲节亦能傲霜雪,也宜移种玉阶前。
按:东轩狭小倾危。使华巡至则从官守令。以坐次难焉。乙巳春。改搆丹雘。退筑垣墙。种牧丹二条。培养阶竹。而题二绝。洪熙乙巳春三月日。新平老松宋希璟。
元夕赐观灯应制五首 其五 明 · 陈敬宗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九
山拥金鳌壮,云盘彩凤来。
星河随斗转,珠阙倚天开。
欢洽春声遍,恩从淑气回。
愿歌《鱼藻》咏,长奉万年杯。
《翰林记》:宣德三年元宵节,赐文武大臣观灯于万岁山,命中官侍宴。学士杨荣进《无宵赋》,赏钞三千贯。侍读钱习礼等赋诗以进,咸命观灯于万岁山,赐宴。各以诗进,赏钞各六干锭。七年元宵节,赐观灯于西苑,仍赐内阁白金彩币,遣中官送于其第。盖自宣宗即位以来,凡遇时节,必赐侍臣以诗章及内酝珍羞,而元宵为尤盛云。
田按:元夕应制诗,「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唐王维句也。「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宋王圭句也。明初高季迪亦有《元夕应制观灯》诗。永、宣两朝,赐宴观灯,传为盛事。诸臣进御诗篇,宣庙品第,以陈员外亢宗为第一。馀谓员外「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自足擅场。而当时应制诸作,陈祭酒敬宗五律外,殊多工者。杨少师荣云:「象纬临天阙,瑶空集万灵。云霞纷掩映,星斗叠晶莹。宝地春应满,金门夜不扃。千官陪宴乐,歌舞在明庭。」周庶子述云:「鱼钥通宵彻,金莲达曙红。门开九霄上,辇度五云中。剑佩随仙跸,旌旗拂彩虹。宸游多乐事,此夕万方同。」曾詹事棨云:「天临黼扆动龙光,三岛新移植建章。灯火万枝悬宝炬,绮罗千队出红妆。觚棱月转留仙跸,禁署风回散御香。歌舞不知清漏永,宫筵还进紫霞觞。」梁侍读潜云:「银汉横空宝月团,六鳖飞出五云端。蓬莱紫禁天中起,玉井红莲地上看。满殿娇歌留夜景,千门羯鼓散春寒。教坊戏乐回回异,愿奉龙颜万岁欢。」胡祭酒俨云:「风清华月丽晴空,湛露筵开圣泽浓。灯火遥连丹阙外,《箫韶》只在彩云中。九重瑞霭浮金雀,万树银花灿玉虹。光禄传宣催进酒,乌纱都映醉颜红。」金少保幼孜云:「天仗森森列宝台,教坊初进鼓如雷。金莲夜放轻寒散,绛蜡春融淑气回。仙乐谩调双玉管,紫宸频上万年杯。传柑岁岁承恩渥,感遇深惭负不才。」「阊阖重重夜不扃,琼楼十二敞银屏。东风一曲《升平乐》,此夜都人尽许听。」
田按:元夕应制诗,「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唐王维句也。「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宋王圭句也。明初高季迪亦有《元夕应制观灯》诗。永、宣两朝,赐宴观灯,传为盛事。诸臣进御诗篇,宣庙品第,以陈员外亢宗为第一。馀谓员外「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自足擅场。而当时应制诸作,陈祭酒敬宗五律外,殊多工者。杨少师荣云:「象纬临天阙,瑶空集万灵。云霞纷掩映,星斗叠晶莹。宝地春应满,金门夜不扃。千官陪宴乐,歌舞在明庭。」周庶子述云:「鱼钥通宵彻,金莲达曙红。门开九霄上,辇度五云中。剑佩随仙跸,旌旗拂彩虹。宸游多乐事,此夕万方同。」曾詹事棨云:「天临黼扆动龙光,三岛新移植建章。灯火万枝悬宝炬,绮罗千队出红妆。觚棱月转留仙跸,禁署风回散御香。歌舞不知清漏永,宫筵还进紫霞觞。」梁侍读潜云:「银汉横空宝月团,六鳖飞出五云端。蓬莱紫禁天中起,玉井红莲地上看。满殿娇歌留夜景,千门羯鼓散春寒。教坊戏乐回回异,愿奉龙颜万岁欢。」胡祭酒俨云:「风清华月丽晴空,湛露筵开圣泽浓。灯火遥连丹阙外,《箫韶》只在彩云中。九重瑞霭浮金雀,万树银花灿玉虹。光禄传宣催进酒,乌纱都映醉颜红。」金少保幼孜云:「天仗森森列宝台,教坊初进鼓如雷。金莲夜放轻寒散,绛蜡春融淑气回。仙乐谩调双玉管,紫宸频上万年杯。传柑岁岁承恩渥,感遇深惭负不才。」「阊阖重重夜不扃,琼楼十二敞银屏。东风一曲《升平乐》,此夜都人尽许听。」
烈女河 明末清初 · 黄涛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三
市井双闺秀,临危大义明。
天留一节在,人诵二贞名。
按:(附考至正戊戌红巾至民钱子顺二妹结裾投河死河在州治后桥下其嫂俞氏亦守节洪熙时表为二贞一节)
过清河望明陵各题句 其六 泰陵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二
虽常有善政,然亦任中涓(弘治在位十八年中颇多善政然常令东厂廉刺外事其时上书言东厂当革者往往得罪未尝不信任中涓也)。
积重原难返,去奢果是贤。
一仓万石备,鲜(上声)实博名传(弘治时令天下设豫备仓每十里积粟万石及数者为称职过者旌擢不及者罚之原其意未始非备荒之一策然有万不能行之势以一县地方纵横百里而论综计天下一千三百馀县每十里万石所积之粟不知凡几安得有馀粟如此之多以供购籴且既视积数之多寡以定黜陟自必官为经理有司志在取盈则苛累横徵势必不免即令如社仓之听民输纳出入自司而其侵亏之弊又将不知若何昔朱子创立社仓亦止能行之一乡一邑安能例之天下况民生户口日增而产谷之土有定购积既多价必日贵是预筹异日之民食有济而先致现在之民食不敷矣余近作填仓日诗有譬如日三餐与二减其一曰留待汝饥谁肯信其议之句深见积贮一事言之易而行之实难弘治此举亦可谓徒博虚名而鲜实惠耳)。
享年祇□六,多忘无逸篇。
按:明诸帝太祖成祖而外治绩有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然孝宗所处与仁宣异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二宗蒙业兢兢易称令主至成化以后天下袭太平数十年矣晏安久则不期怠而自怠丰亨积则不期奢而自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庶几知保泰持盈之道者独不免信倚中官假之事柄东厂之恣肇端于此涓涓不塞咎亦难辞然其施设未终年仅三十有六有足惜尔明自太祖成祖以来践阼久而享年永者概不多见其在弘治以前如洪熙成化仅越四旬宣德正统甫逾三十其在弘治以后正德隆庆亦仅逾三十神宗虽逾五旬而怠荒失德所谓益之疾而厚其亡也至天启弱冠而殂享年更促可见耽乐是从罔或克寿理诚不爽无逸之书以严恭寅畏为祈天永命之本而以不知稼穑艰难不闻小人之依为戒统观有明诸帝年祚脩短足为明徵因论弘治之事附识之并偻数以昭炯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