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灵帝末京都童谣 汉 · 无名氏
《后汉书》曰:灵帝之末。京都童谣。至中平六年。少帝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侍段圭等所执。公卿百官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来还。此为非侯非王上北邙者也。
侯非侯。
王非王。
千乘万骑上北芒灵帝纪注作邙。《御览》同。○《后汉书》五行志。《三国志》董卓传注。《后汉书》灵帝纪注。《御览》四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八。)
太傅胡广 其三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六
维汉二十有一世,建宁五年春三月既生魄壬戌太傅安乐乡侯胡公薨,越若来,四月辛酉,葬我君文恭
于是掾太原王允雁门卑整(本集作「毕整」,从《广韵·五支》引改)扶风鲁宙、颍州殷历等,佥谓公之德也,柔而不犯,威而不猛,文而不华,实而不朴,静而不滞,动而不躁,总天地之中和,览生民之上操,聪明肤敏,兼质先觉,涉观宪法,契阔文学,睹皋陶闱阃,究孔氏之房奥,然而约之以礼,守之以恭,宽以纳众,凡爱多容。
其诱人也。
恂恂焉,怡怡焉,使夫蒙惑开析,愎戾优顺,逸惰能夫勤信。
及其创基,即位发迹,机密圣朝。
其知其能,夙夜惟寅,以帝命。
是以频繁机极,三升而不出焉。
乃还谭其旧章,弥纶古训,贯万品,研精微,用补前臣之所阙,十年而无愆
强记同乎富平,周慎逸于博士,偶山甫乎喉舌,匹虞龙而纳言
唯帝命公以二郡,其为政也,导人以德,帅物以己,敦以忠肃,厉以知耻。
人悦其化,天乐其和,士相勉于公朝,民劝行于私家。
徽墨萦而靡系,鞭朴弃而无加,洋洋乎若德宣治,严以为威,宽以为福而己哉。
五作卿士,七蹈相位,太仆司农太傅司空各一,司徒、特进各二,太常太尉各三。
光辅六世,历载三十有馀。
其致治也,通水泉于润下,蕃后土于稼穑,训五品于群黎,理人伦于区域,耀三辰于混元,协六和乎皇极,傅圣德于幼冲,率之旧职。
譬彼四时,功成则退,在盈思冲,升隆以顺。
建封域于南土,践殊号于特进,荣祚统业,垂乎来胤。
公自二郡,及登相位,凡所辟用,遂至大位者,故司徒中山祝恬
其馀登堂据阁,赋政策勋,树功流化者,盖不可胜载。
唯我末臣顽蔽无闻,仰慕群贤,恶乎可及!
自公寝疾,至于薨毙,参与尝祷,列在丧位,虽庶物戮力,不愆于礼,进睹坟莹,几筵空设,退顾堂庑,音仪永阙。
感悼伤怀,心肝若割,相与累次德行,撰举功勋,刊之于碑,用慰哀思。
其词曰:
焕文德,伊胡后。
应期运,作汉辅。
喜中兴,膏民庶。
泽洪淳,亶攸序。
地区,充天宇。
辚高逵,踵遐武。
扬景烈,垂不朽。
仰邃古,耀昆后(本集,《艺文类聚》四十六。案:《文选·赭白马赋》》注引《崔瑗胡公碑》云:「唯我末臣,顽蔽无闻。」今此碑有此二语,盖崔、蔡两集皆有此碑耳。考崔瑗卒于顺帝汉安中胡广卒于灵帝建宁五年广三十年卒,安得为广作碑?《集》误收也。《广韵·五支》卑又姓,「引蔡邕胡太傅碑》有太傅掾雁门卑整,今集作「雁门毕整」,毕即卑之误,亦此碑在《蔡集》之证。)
被徵少府上书拒命中平六年 其一 东汉 · 董卓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八
凉州扰乱,鲸鲵未灭,此臣奋发效命之伙。
吏士踊跃,恋恩念报,各遮臣车,辞声恳恻,未得即路也。
辄且行前将军事,尽心慰恤,效力行阵(《魏志·董卓传》注引《灵帝纪》。)
被徵少府上书拒命中平六年 其二 东汉 · 董卓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八
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廪赐断绝,妻子饥冻」。
牵挽臣车,使不得行。
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
增异复上(《后汉·董卓传》。)
善哉行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六解。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诗纪》同。○《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六。《诗纪》十一。又《文选》二十五颜延之夏夜呈从兄诗注作魏文帝善哉行。引叙一韵。○逯案。操父嵩。因避董卓乱。赴琅邪。为陶谦所杀。其时在中平六年以后。而操已三十五六岁。不应有夙贱罹孤苦自以思所怙之句。疑此非孟德之诗。《宋书》盖传写有误。)
风俗通义佚文卷:灾异 其十六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一
光和四年四月,南宫中黄门寺有一男子,长九尺,服白衣。
中黄门解步呵问:「汝何等人?
白衣妄入宫掖」?
曰:「我梁伯夏后,天使我为天子」。
步欲前收取,恩忽不见。
谨案:《尚书》《春秋左传》曰:「伯益禹治水,封于梁。」「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龙多归之,帝舜嘉之,赐姓董氏。」董氏之祖,与梁同焉。到光熹元年董卓自外入,因间乘衅,废帝杀后,百官总己,号令自由,杀戮决前,威重于主。梁本安定而卓陇西人,俱凉州也。天戒若曰:不当专制夺矫,如白衣无宜兰入宫也。白衣见黄门寺,及卓之末,中黄门诛灭之际,事类如此,可谓无乎?」(同上)
袁隗太傅光熹元年四月壬戌 东汉 · 刘辩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朕以眇身,君主海内,夙夜忧惧,靡知所济。
夫天地人道,其用在三,必须辅佐,以昭其功。
将军袁隗,德量宽重,奕世忠恪。
今以为太傅录尚书事。
朕且谅闇,委成群后,各率其职,称朕意焉(《后汉纪》二十五)
即位改元诏太昌元年四月 北魏 · 元修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三
否泰相沿,废兴互有,玄天无所隐,精灵弗能谕。
大魏统乾,德渐区宇,牢笼九服,旁礴三光。
而上天降祸,运踵多难,礼乐崩沦,宪章漂没。
赫赫宗周,剪为戎寇,肃肃清庙,将成茂草。
胡羯乘机,肆其昏虐,杀君害王,刳剔海内。
竞其吞噬之意,不识醉饱之心。
自书契以来,未有若斯者已!
大丞相渤海王忠存本朝,精贯白日,爰举义旗,志雪国耻。
广阿之军,貔虎夺气,邺下之师,金汤失险。
近者四胡相率,实繁有徒,驱天下之兵,尽华戎之锐。
桴鼓暂交,一朝荡灭,元凶授首,大憝斯擒。
扬州济何,埽清伊洛,士民安堵,不失旧章。
社稷危而复安,洪基毁而还构。
朕以托体宸极,猥当乐推,祗握宝图,承兹大业。
得以眇身,托于王公之上,若涉渊水,罔识攸津。
思与兆民,同兹嘉庆,可大赦天下。
中兴二年太昌元年(《魏书·出帝纪》)
吏部尚书壁记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二
吏部尚书
在周为太宰之职。
其建设徒属。
敷陈事典。
则周官备之矣。
秦灭古法。
始置尚书
汉增其制。
创立选部
灵帝梁鹄选部尚书是矣。
魏改选部尚书吏部尚书
自晋宋至于北齐皆因之。
宇文朝依周官置大冢宰卿一人。
盖其任也。
隋革周制。
复曰吏部尚书
皇朝龙朔二年改为司列太常伯
咸亨元年复为吏部
光宅元年改为天官尚书
神龙元年又为吏部尚书
综九流之要。
六官之长
位尊任重。
实在于兹。
武德已来。
多以宰相兼领。
一彼一此。
更为出入。
才难不其然乎。
皇帝在位之二十二年
缺其官。
选于众。
乃命武都公兵部尚书拜焉。
公地惟宗英。
才则人杰。
忠孝自律。
矜严成宪。
式是轨度。
谅惟衡石。
国之利也。
所及远哉。
天监有唐。
俾多吉士
践此位者。
四十八人。
嘉名已著于国史。
故事宜存于台阁
系以日月。
自得春秋之义。
记其代迁。
更是公卿之表。
以备官学
列为壁记焉。
汉三高士赞 其三 后汉一人 唐 · 陆龟蒙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一
外黄申屠,少负名节。
义女执仇,令欲论杀。
蟠以同县,陈情上谳。
廷尉宥之,旌彼孝烈。
博通偫书,复善谭说。
汉德日衰,政实务末。
隐于砀山,遂与世绝。
献帝即位,徵为三公
邈若不应,冥冥一鸿。
时人贤之,重者蔡邕
明哲终始,嗟乎子龙
咏史(上) 其二 皇甫嵩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忠臣如梦复如痴,不遣张温独失机。
为问义真何面目,洛阳宫殿作灰飞(自注:中平二年孙坚张温陈兵法、斩董卓不忍发。六年,嵩从子郦劝嵩讨,嵩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