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高祖受命造唐赋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隋文帝灭陈。荡定海内。炀昏多罪。坠失先业。身灭国替。幼恭以神人非圣莫可。乃命太保萧造。奉皇帝玺绶。归我高祖高祖固让。谣歌狱讼。已归唐矣。而薛举王充窦建德等。陈胜倡祸。为汉祚阶。夫鹿台之积。非无财也。闾左之戍。非无卒也。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而臣诸侯。非有土也。隋地遍天下。二帝之业。一朝埽尽。可不谓大悲乎。吴公子札。古之达天命者。其歌唐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气蒸芒砀。龙跃太原。天命也。昔司马相如赋子虚。诸侯之事。非天子之事。汉武闻之。犹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班固张衡左太冲所赋两京三都。各务誇大。而王者受命。则阙而不书。盖赋者古诗之流。古者采诗。言之无罪。今王泽不竭。斯文未丧。翰墨閒作。其谁曰不然。先王建国。始以文经。上行下效。终以武定。强本弱枝。四方翕然。无凶人矣。故明德慎罚。文王所以周也。应天顺人。武王所以克商也。书云。帝尧聪明文思。帝舜浚哲文明。断自唐虞。洎乎周汉。帝王美称。以文为首。我唐文德。宜在三代之上。微臣赋颂。耻居数子之下。初论隋氏颠覆。次论皇家开统。末论告厥成功。于上帝。铺乎下土。播乎无穷。非常才浅虑之所能及。意者实以祖宗光灵。引耀鼓动之所致也。其辞曰。
在桓灵之道曀兮。
本小而末大。
下陵而上替。
君臣相失。
南北历帝。
天丑隋而命唐。
纂周汉之鸿裔
大哉文王
王季其父。
武王其子。
父作子述。
叶天命以应期。
炀为不道。
庶官携贰。
鱼烂土崩。
荒沈所致。
虽曰匹夫之勇。
有盗中原之意。
凶贯既盈。
果不保于神器。
江都之祸。
酷甚望夷之事。
亡国之君。
虽绵古而必类。
王者父天母地。
非所以苟其身而贪厥位。
岂有男女疾痛。
而父母不为之歔欷乎。
此真主所以乘时而建义也。
曾不一战。
而得行其志。
汤武应天也。
其实誓师。
高祖受禅也。
其实揖让。
犹感思以恸哭。
乃立代而尊炀。
仗顺而升。
盖前经之所旷。
承土德以播业兮。
与炎灵而更王。
维李其根。
降居真源。
武昭之陇冑。
太祖之周勋。
典则明融。
是将贻乎子孙。
高皇生而豁达。
大度徇齐。
弱而能言。
神光佳气兮烂以氤氲。
兆白雀兮戴紫云。
隐隐曈曈兮始乎太原
君子得时。
有如追奔。
岷峨导江兮。
河出昆崙。
雷砰电掣。
浩浩浑浑。
厥波虽雄。
为海所吞。
乾健而坤顺兮。
利配乾而法坤。
有何奸豪。
恃险偷存。
乃建皇极。
钟乎历数。
革旧鼎新兮。
式闾封墓。
百神以咸秩兮。
包五岳而作固。
蒲津而川后增流兮。
霍邑而山灵告路。
彼上碜下黩兮。
我宽刑以薄赋。
陋茅屋兮土阶。
遵朱干与大辂。
乃有严更之署。
环卫钩陈。
文昌武库。
玉册韬府兮。
内八景之真文。
金盘粲霞兮。
承九天之清露。
元圣有作。
恢法度也。
厥祖草昧。
诸夏宗臣。
蛮夷酋长。
从德如归。
王固让。
而天下可违乎。
有社稷焉。
不可阙祀。
有烝人焉。
不可无主。
是以木曰威仰。
火曰熛怒。
辰戌丑未。
王我唐土。
天实若曰。
四海横波。
虔刘札瘥。
若王盘桓。
奈天下何。
义宁二年
五月甲子
高祖即位
木宫曰甲。
水宫曰子。
干支相生。
成字为李。
虽子卯不举。
而以是为戒。
此臣子所以服泰阶也。
神祗叶从。
龟筮攸同。
乃更正朔。
以刀文为开通。
告于上下。
予昧乃德。
嘉乃丕绩。
若将殒于厥躬。
草艾渠魁兮。
罔驾英雄。
拔万姓于汤火兮。
散三光于昊穹。
此皇王所以职教化也。
非天不应。
非圣不作。
造我钜唐。
在夏之兴。
弼成九服。
经启九道。
荒厥迹之茫茫。
在周之兴。
西至流沙。
东至乐浪。
重九译乎越裳
在汉之盛。
大夏身毒。
月支夜郎
辰韩之国。
画革傍行。
未若我唐歌其声。
舞其容。
十有二部。
镜立乎中央。
唐既有土德。
乐亦有臣妾。
易曰殷荐上帝。
又曰行地无疆。
提封所经。
声教所被。
穷天下之琛怪。
截海外之梯航。
蟠桃而跨弱水兮。
盖四十万里。
鸟飞骥騄兮。
鳞萃乎艅艎。
不以三代为境土。
七雄为富彊乎。
何则。
汉高提剑。
学校兴于文景。
周武载戈。
颂声作于
卜代三十。
延祚四百。
亦谓之享国久长。
与夫青牛绀𰫸。
白马朱鬃。
报千祀于元君兮。
呼万年于太行
林邑贡能言之鸟。
大宛汗血之马。
孰与四白鹿四白狼乎。
建德于武库兮。
格魏公于敖仓。
耕有三十年之蓄。
以备凶荒。
战有百万众之师。
以詟戎羌。
胡骄则马衔塞草。
寇虐则龙决天潢。
又孰与周汉之广建康庄。
在岁九天之下。
九地之上兮。
合二九为一方。
凝碧树于洞房。
白云帝乡
舞破阵于清庙兮。
准文始于西厢。
迎气于东郊兮。
养老于上庠
禘祫之礼。
鬯圭瓒兮辟雍明堂。
袭蛟炉之馥馥。
謺鼍鼓之镗镗。
羽林孤儿。
青矜冑子。
森琳琅以锵锵。
河山巨防。
百二盘冈。
渭水贯都兮。
来天汉之汤汤。
浞龙宫而捎鬼国。
延苑囿而峻墉隍。
䮠驼騊駼。
犀象乘黄。
附翼之马。
骨腾肉飞。
灭没陆梁。
鷟出女床
鶤鸡白鹇。
孔翠翱翔。
缩沙碛与江湘。
休徵四塞兮。
花萼连芳。
大容挥弦兮。
子晋簧。
飞廉驰道兮。
河鼓服箱。
雍门韩娥
流徵叩商。
彻歌钟于未央。
校羽猎于长杨
升平既久。
兵设不防。
虏自燕垂。
陷乎洛阳
云雷遘难。
金火耀芒。
上帝之哀下人兮。
生魂魄而起膏肓。
肃宗龙飞日出凤翔兮。
肆诛犬羊。
代宗赫怒兮。
草被严霜。
复九庙之郊禋。
三辰忽乎煜煌。
扶已挠之厚栋。
维既绝之颓纲。
然一胡作乱。
四海奔亡。
父习乎勇。
母抱其子。
乘城看战。
电埽八荒。
天下大定。
朝廷无事。
帝端拱于穆清。
呀溟渤以为池兮。
拓宇宙以为城。
务子来之经营。
乃有栋宇之盛。
珷玞䃤玟。
刻桷雕楹。
甲乙于方中兮。
势夭矫而上征。
东西两京。
岳立云峙。
宫室相望。
八百馀里。
虽千数万名。
犹未尽也。
翼翼峨峨。
重关四塞。
昆明而瞰太液。
象蓬壶之广大。
践太华而节终南
抱周秦之襟带。
于是偃师偶人。
郢匠圬墁之辈。
工发藻绘。
情生眄睐。
式瞻魄骇。
爰处体忲。
乃有舆服之饰。
缕毂错衡。
霓旌羽盖。
纹窗绣户。
窅玲珑以相对。
明月夜光。
焕合影乎其内。
青琴素女。
閒木难之首饰。
响结绿之腰佩。
嗟神人之叶和。
感雨露之霶霈。
职贡隘入。
舟车溢载。
冯夷阳侯。
既降于英灵。
木魅山鬼。
不劳乎祈赛。
于时太府太仓。
腐缯败。
荔枝橘柚。
鱼盐惟错之蓊隘。
幽明黜陟。
轻重约法之殿最。
垂二百年天下。
九百馀万户六千三百万口。
徭轻敛寡。
国富家肥。
砢硪巀岌。
硠硠磕磕兮。
沸渭馺沓。
訇訇哕哕兮。
亘地罄天。
来朝会兮天子。
于是乎班瑞等威。
卑其君长。
降为牧守。
宸衿恢张。
以天地之无外。
一万二千年为一纪。
三万六千年为一代。
古者登泰山七十二君。
两汉踵武。
亭亭云云。
八百馀年。
寂寥无闻。
我唐传祚以来。
革隋一。
封岱二。
克复三。
除凶四。
五将发。
三门备。
南正司天
北正司地。
勾测影于北至。
建相风于南寺
太微太一。
金版玉笥。
逮夫淹中阙里之类。
盖三十万卷。
倾古今之文字。
振古以来。
未之有也。
其事始于武德
成于贞观。
兴乎开元天宝之閒。
唐虞夏殷之世。
不足多也。
然则天子四海为家。
六合为都。
方明参乘。
昌宇为御。
三代考绩。
五载一巡狩。
观万国之有无。
禹会会稽
舜游苍梧
曰徯子后。
后来其苏。
天子于是命有司。
兴农圃。
废土木。
女谒
斥谗夫。
臣拜手稽首。
载陈厥谟。
康哉良哉
耻其君不及唐虞
冬至日陪位听太和乐赋(以文德光宅天敬万寿为韵)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乐自上古兮和洽是闻。
日至南极兮阴阳肇分。
名太和而顺气。
取初阳而配君。
则知天授圣而正历。
圣应天而放勋
惟至也去阴就阳。
惟乐也偃武修文。
八佾初陈。
杂鸾凤而容裔。
九奏既毕。
降佳气之氤氲。
尔其顺元辰。
乾德
赫容卫之森肃。
俨宸位之恭默。
班礼乐于千品。
陈贽币于万国。
济济皇皇。
威容孔彰。
望北辰以列位。
指南山而献觞。
庆云协符。
荣观台之加丽。
太阳临照。
魏阙而增光。
于是太常导干羽而前曰。
八音自设。
千古靡隔。
所以赏诸侯之功。
畅圣君之泽。
失其度则惉滞寝兴。
适其仪则上下咸格。
清净顺气而不扰。
和乐自心而来宅。
可以导情欲。
可以涤烦剧。
既而笋簴齐列。
笙竽互传。
偕肃肃而合雅。
亦啾啾而同元。
备以四夷。
识四海之无外。
成于九土。
知九德之咸宣
崇易简岂同于濮水
务德化宁比于钧天。
既损之而又损。
盖斯焉而取焉。
故所以移风易俗。
发号施令。
周天地而不流。
匝寰宇而无竞。
斥郑卫而不御。
畅柔和而全正。
偫黎足蹈而手舞。
百僚仪肃而心敬。
则知一人作则。
万邦维宪。
来远人以干舞。
播声颂而吹万。
则郑之细。
晋之思。
不可以劝。
汤之放。
武之伐。
而犹有怨。
岂比我照二仪。
形九有。
舒太和之至德。
居盛阳之元首。
咸有典而有则。
固可大而可久。
明明我后。
于斯万寿。
庐州重建巢湖姥庙 唐 · 邢甚夷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九
太姥神。
庙于巢湖边久矣。
其灵迹所自。
阴骘之功。
传于人间。
斯不复序。
无何。
中和中为行寇所烬。
其屋壁竹树
无孑遗焉。
时以国创中兴。
日不暇给。
虽人怀敬尚。
而孰能葺修。
故灵仪殿庭。
备位而已。
合肥数年前。
尝为邻郡所觊。
我军设备营于柘塘
阴有所关。
亟战未利。
士因怠斗。
咸思回戈。
太守尚书时九苞未彰。
隐于将领
亭午之际。
悯然寐酣。
忽梦靓妆人连掣其袂。
比及寤。
已见披坚辈尽饰归装。
公由是倳刃以遏之。
号令以壮之。
翌交锋。
乃有享获。
公记靓妆者即太姥神。
向非梦来。
几致师溃。
寻祝曰。
苟终垂祐。
当营祠而酬尔。
后以伐叛摧凶。
不虚其岁。
汲汲于追奔逐北。
岂暇于掇日兴功。
文德初
淮南节度留后兼行军司马宏农公司空酬公前功。
奏以知郡
有诏宜依。
龙纪元年秋七月
大梁淮南两道连帅东平王沛国公中令以公能理。
奏请正授。
其年十月
纶诰至。
公乃减费聚俸。
将践愿言。
故匠得良工。
材获异木。
不日不月。
懋功就焉。
观乎鸳瓦搀空。
虹梁用壮。
妙臻土木。
美极丹青。
既竭精诚。
悉合制度。
君子咸谓公心匠宏赡。
信誓端悫。
无负于神祇焉。
公之理民也以仁明。
其统众也以严正。
远声色以律下。
屏谗佞以清心。
屯甲士。
护封疆。
不黩武放肆。
积金谷。
备支费。
无润屋觊觎。
尝欣禄已及亲。
每患政未及物。
其惩恶也。
虽亲戚腹心无所隐。
其赏善也。
虽樵渔牧圉无所遗。
其待士也。
虽褴褛龙钟无不延。
其听讼也。
虽众惑群疑无不辩。
加以推忠向国。
尽力酬知。
视荣华如浮云。
以功业为己任。
则不知古之良二千石
相去几何。
故得寇辈每来。
弃甲遐遁。
农经二稔。
赓歌有年。
商货骏奔。
𢌅易雾塞。
民之遂性。
如大驾未游前。
且昔在升平。
未易致此。
况今多事。
不亦难乎哉。
甚夷宦游求知。
蒙待不次。
既睹盛事。
其可无言。
因请刊贞珉。
纪不朽。
希数千年后。
庐江有贤太守也。
时龙纪元年己酉十一月十一日己亥记。
题峄桐(一作择词)律师888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峄桐山
律中麟角者,高淡出尘埃。
芳草不曾触,几生如此来。
壑风吹磬断,杉露滴花开。
如结林中社,伊余亦愿陪。
高九经赴举888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孔融怜衡 陆机
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
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
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列志、忠言,皆旧人也)
陆机游洛日,文举时。
虎迹商山雪,云痕岳庙碑。
(一作凭)君将潦倒,一说向深知。
洛阳尘888年 五代 · 贯休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昔时昔时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尘
我闻富有石季伦,楼台五色干星辰。
乐如天乐日夜闻,锦姝绣妾何纷纷。
真珠帘中,姑射神人。
文金线玉,香成暮云。
孙秀若不杀,晋室应更贫。
伊水削行路,冢石花磷磷。
苍茫金谷园,牛羊龁荆榛。
飞鸟好羽毛,疑是绿珠身。
县斋秋晚酬友人朱瓒见寄888年9月 唐末 · 罗隐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引用典故:赪尾 雕龙 郭隗台
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只叹雕龙方擅价,不知赪尾竟空回。
千枝白露陶潜,百尺黄金郭隗
惆怅报君无玉案,水天东望一裴回。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888年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引用典故:子牟存阙下 王粲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888年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引用典故:王粲 漳滨卧
三年流落卧漳滨王粲思家拭泪频。
画角莫吹残月夜,病心方忆故园
自为江上樵苏客,不识天边侍从臣。
怪得白鸥惊去尽,绿萝门外有朱轮。
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888年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引用典故:闵周 入洛 紫云
未归天路紫云深,暂驻东阳岁月侵。
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
开炉夜看黄芽鼎卧瓮闲欹白玉簪。
读易草玄人不会,忧君心是致君心。
东阳酒家赠别二绝句 其一 888年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送君同上酒家楼,酩酊翻成一笑休。
正是落花饶怅望,醉乡前路莫回头。
东阳酒家赠别二绝句 其二 888年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天涯方叹异乡身,又向天涯别故人。
明日五更孤店月,醉醒何处泪(一作各)沾巾。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时在婺州寄居作)888年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五言排律 押咸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积石乱巉巉,庭莎绿不芟。
小桥低跨水,危槛半依岩。
花落鱼争唼,樱红鸟竞鹐咸切,鸟啄物也)
引泉疏地脉,扫絮积山嵌
古柳红绡织,新篁紫绮缄。
养猿秋啸月,放鹤夜栖
枕簟溪云腻,池塘海雨咸。
语窗鸡逞辨,舐鼎犬偏馋。
踏藓青粘屐,攀萝绿映衫。
访僧舟北渡,贳酒日西衔。
迟客登高阁,题诗绕翠岩
家藏何所宝,清韵琅函
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888年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引用典故:报恩环 倾盖 登坛 并粮 渔父 万斯箱 赤眉 接舆狂 五丁 谔谔 晋竖 上书囊 覆餗 鹊印 黄巾 谏鼓 金跃 昆阳 南枝巢禽 蓬岛 青琐 隐榆 探汤 堂堂张 蟹筐 殷牛 鱼去乙 鸳行 漳滨卧 涿鹿 卒岁无褐
祸乱天心厌,流离客思伤。
有家抛上国,无罪谪遐方。
负笈将辞越,扬帆欲泛湘。
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雅道何销德,妖星忽耀芒。
中原初纵燎,下国竟探汤
盗据三秦地,兵缠八水乡。
战尘轻犯阙,羽旆远巡梁。
自此修文代,俄成讲武场。
熊罴驱涿鹿,犀象走昆阳
御马迷新栈,宫娥改旧妆。
五丁功再睹,八难事难忘。
凤引金根疾,兵环玉弩彊。
建牙虽可恃,摩垒讵能防。
霍庙神遐远,圯桥路杳茫。
出师威似虎,御敌狠如羊。
眉画犹思赤,巾裁未厌黄。
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觞
僭侈彤襜乱,諠呼绣𩭪攘。
但闻争曳组,讵见学垂缰
鹊印提新篆,龙泉夺晓霜。
军威徒逗挠,我武自维扬。
负扆劳天眷,凝旒念国章。
绣旗张画兽,宝马跃红鸯。
但欲除妖气,宁思蔽耿光。
晓烟生帝里,夜火
鸟怪巢宫树,狐骄上苑墙。
设危终在德,视履岂无祥。
气激雷霆怒,神驱岳渎忙。
功高分虎节,位下耻龙骧。
遍命登坛将,巡封异姓王。
志求扶坠典,力未振颓纲。
汉路闲雕鹗,云衢驻骕骦。
宝装军器丽,麝裛战袍香。
日睹兵书捷,时闻虏骑亡。
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
上略咸推妙,前锋讵可当。
纡金光照耀,执玉意藏昂
覆餗非无谓,奢华事每详。
四民皆组绶,九土堕耕桑。
飞骑黄金勒,香车翠钿装。
八珍罗膳府,五采斗筐床
宴集喧华第,歌钟簇画梁。
永期传子姓,宁误犯天狼。
未睹君除侧,徒思玉在傍。
窜身奚可保,易地喜相将。
国运方夷险,天心讵测量
九流虽暂蔽,三柄岂相妨。
小孽乖躔次,中兴系昊苍
法尧功已普,罪己德非凉。
帝念惟思理,臣心岂自遑。
诏催青琐客,时待紫微郎
定难输宸算,胜灾减(一作灭)
皇恩思荡荡,睿泽转洋洋。
偃卧虽非晚,艰难亦备尝。
舜庭招谏鼓,汉殿上书囊
俭德遵三尺,清朝俟一匡
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
窜逐同天宝,遭罹建康
道孤悲海澨,家远隔天潢。
卒岁无褐,经秋病泛漳。
似鱼甘去乙,比蟹未成筐。
守道惭无补,趋时愧不臧。
在耳晋竖欲潜肓。
忸恨山思板,怀归海欲航。
角吹魂悄悄,笛引泪浪浪。
乱觉乾坤窄,贫知日月长。
势将随鹤列,忽喜遇鸳行
已报新回驾,仍闻近纳隍。
文风销剑楯,礼物换旂裳。
紫闼重开序,青衿再设庠
黑头期命爵,赪尾尚忧鲂。
吴坂嘶骐骥,岐山集凤皇。
词源波浩浩,谏署玉锵锵。
饲雀传庆烹蛇讵有殃。
韬弓挥(一作裈)劲镞,匣剑淬神铓。
谔谔宁惭直,堂堂不谢张。
晓风趋建礼,夜月直文昌。
去国时虽久,安邦志不常
良金炉自跃,美玉椟难藏。
北望心如旆,西归律变商。
迹随江燕去,心逐塞鸿翔。
晚翠笼桑坞,斜晖挂竹堂
路愁千里月,田爱万斯箱
伴钓歌前浦,随樵上远冈。
鹭眠依晚屿,鸟浴上枯杨。
惊梦缘欹枕,多吟为倚廊。
访僧红叶寺,题句白云房。
帆外青枫老,尊前紫菊芳。
夜灯银耿耿,晓露玉瀼瀼。
异国惭倾盖,归涂俟并粮
身虽留震泽,心已过雷塘
执友知谁在,家山各已荒。
海边登桂楫,烟外泛云樯
巢树禽思越,嘶风马恋羌。
寒声愁听杵,空馆厌闻螀。
望阙飞华盖,趋朝振玉珰。
米惭无薏苡,面喜有桄榔。
话别心重结,伤时泪一滂。
伫归蓬岛后,纶诏润青缃。
光启四年春戊申(一作归王官次年作) 唐末 · 司空图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乱后烧残数(一作满)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入关言怀888年 晚唐 · 黄滔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背将踪迹向京师,出在先春入后时。
落日灞桥飞雪里,已闻南院有看期。
大赦庵 唐 · 刘汾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
自大中巳卯登科以来。官至兵部员外郎
咸通三年迁本部侍郎。出□河南招讨使
乾符二年黄巢起兵应王仙芝
四年。河南
屡战。斩其前锋诸将。
贼遂败衄。五年。
元裕王仙芝黄梅方攻亳州
帅众直抵城下。贼遂引退。
尚让仙芝馀众归巢。号冲天大将军
引兵南寇福建剿追之。
又自岭南襄阳出师间行巡荆门
会父刘巨容曹全晸亦合军待焉。俱以兵伏林中。
贼至伏发。大破其众。
斩俘一十七万。尚让收馀众渡江。
转掠饶信池宣歙杭等十五州。广明元年十一月
京师。车驾幸蜀。
中和元年三月京城四面行营招讨使
遣其将尚让王播帅众五万寇凤翔。都统郑畋唐宏英等勒兵待之。
大破其众于龙尾陂。斩首二万级。
伏尸数百里。中和二年八月
信州押衙团练讨击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尚书右仆射。时饶信经兵火馀。
民不聊生。一意抚恤。
亲加劳问。简徭役。
宽赋税。民赖以全活者甚众。
四年六月陈州
李克用至。遂去趋
克用追及中牟。大破之。
率众降。李师悦率尚让追剿馀众。
至虎狼谷。甥林吉斩兄弟妻子首献以降。
由是祸既灭。再战再克。
十无一失。蒙诏镇守饶信二州。
连年不得回朝。遂寓居广信弋阳县归仁乡四十六都新陂里。
夙夕感激。视干戈则思斗。
居村落则思耕。光启二年
佃得荒间山田一段。约计八百馀亩。
名曰南山。坐落饶州路乐平县丰乐二乡。
居崇山峻岭之间。人境寥绝。
东至弋阳高界培分水为界。西至丰乐风门岭鹤山嘴为界。
南至归东源坑合水为界。北至丰乐乡红鹤山盘岭分水为界。
四至分明。源头坞尾。
上嶵下坳。与外并无一毫之间。
其田地成者少。荒者多。
召人勤力其中。尽一夫可受。
屡次召佃耕种。俱各辞以不能。
起微陋。致身荣显。
忝有九妻。曰郑氏。
赠信国夫人。曰鲍氏。
曰宋氏。曰王氏。
曰马氏。亦赠夫人。
曰张氏。曰郭氏。
曰李氏。曰武氏。
俱有淑行。生子十有四人。
曰兴曰升曰从曰明曰宗曰瑞曰广曰匡曰胜曰吞曰英曰宁曰彬曰平。此岂非祖德哉。
又且连年奉诏征讨。百战百克。
未能一归故土。于祖宗之德。
并无寸报。久违春秋二祭。
文德元年谨将前山田地施舍。
创立禅寺一所。名曰南山寺
召到属郡鄱阳北隅妙果寺禅僧至明至公等五人。入寺住持
勤于开耕。守奉祖宗春秋二祭。
及礼三宝慈尊。兼得利生益死。
景福元年佛殿观音堂坐禅亭并东西廊房俱克完焉。
已经奏达。朝廷念汾忠孝
诏曰。战阵能勇。
思祖能敬。其山寺税粮。
俱沐优免。故寺曰南山七诏寺。
庵曰大赦庵。二年。
又进(疑)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散骑常侍右千牛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右仆射念累朝廷诏赦。
蒙恩不浅。于是将本身居官政事缘由。
施山创寺事实。录作二本。
一以垂之家谱。以儆后人。
勿坠吾志。一以给付僧人
收管山田。凡诸僧人在寺住持
务要各守本分。不许贪花好酒。
妄将田地移丘换段。及盗卖等情。
其山巳有四大界至。诸人不许侵占。
第僧众务要常守清净。奉礼三宝。
其常用食物。铜铁器皿。
俱各完全。不可遗漏。
如有此等僧众。即便赔还。
所建三宝殿观音堂坐禅亭及东西廊房。四时俱检看。
漏烂即行修礼。不可怠慢。
亦且吾家子弟。不许常行到寺。
需索酒食。遇春秋二祭。
止许二三人到寺。拜谒祖先即返。
不许动骚常住。自兹之后。
僧众不从吾言者。即便斥退。
吾之后人不从吾言者。定准不孝论。
故书是说。以为砧基之本云。
钱塘罗隐888年 唐末 · 杜荀鹤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
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
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
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四明钟尚书888年 唐末 · 杜荀鹤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九华天际碧嵯峨,无奈春来入梦何。
难与英雄论教化,却思猿鸟共烟萝。
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
都大人生有离别,且将诗句代离歌。
钱塘县罗著作判官888年 唐末 · 杜荀鹤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引用典故:东山起 鹤氅
还乡夫子遇贤侯,抚字情知不自由。
莫把一名专懊恼,放教双眼绝冤雠。
猩袍懒著辞公宴,鹤氅闲披访道流。
犹有九华知己在,羡君高卧早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