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出曜经序 十六国 · 释僧睿
出处:全晋文
《出曜经》者,婆须蜜舅法救菩萨之所撰也。集此一千章,立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录其本起,系而为释,名曰出曜。出曜之言,旧名譬喻,即十二部经第六部也。有罽宾沙门僧伽跋澄,以前秦建元十九年陟葱岭,涉流沙,不远万里,来至长安。其所阁识,富博绝伦,先师器之既重,其人吐诚亦深,数四年中,上闻异要,奇杂盈耳。俄而三秦覆坠,避地东周。后秦皇初四年,还辕伊洛,将返旧乡,伫驾京师,望路致慨,恨法句之不全,出曜之未具,缅邈长怀,蕴情盈抱。太尉姚旻,笃诚深乐,闻不俟驾,五年秋请令出之,六年春讫。澄执梵本,佛念宣译,道嶷笔受,和契二师师法括而正之,时有不怙,从本而已。旧有四卷,所益已多,得此具解,览之画然矣。予自武当轩衿华领咨询观化,预参检校,聊复序之,弘始元年八月十二日写讫,僧睿造首(《释藏定》一。)。
王孝伯诔 东晋 · 桓玄
出处:全晋文
隆安二年九月十七日,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太原王孝伯薨。
川岳降神,哲人是育。既爽其灵,不贻其福。天道茫昧,孰测倚伏?犬马反噬,豺狼翘陆,岭摧高梧,林残故竹。人之云亡,邦国丧牧。于以诔之,爰旌芳郁(《世说文学篇》注引《晋安帝纪》)。
复以殷仲堪为荆州诏(隆安二年) 东晋 · 晋安帝
出处:全晋文卷十二
间以将军凭寄失所,朝野怀忧。然既往之事,宜其两忘,用乃班师回旆,祗顺朝旨,所以改授方任,盖随时之宜。将军大义,诚感朕心,今还复本位,即抚所镇,释甲休兵,则内外宁一,故遣太常茂具宣乃怀(《晋书·殷仲堪传》)。
上书请御衮服 北魏 · 拓跋仪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五
臣等闻宸极居中,则列宿齐其晷;帝王顺天,则群后仰其度。伏惟陛下德协二仪,道隆三五,仁风被于四海,盛化塞于大区,泽及昆虫,恩沾行苇,讴歌所属,八表归心,军威所及,如风靡草,万姓颙颙,咸思系命。而躬履谦虚,退身后己,宸仪未彰,衮服未御,非所以上允皇天之意,下副乐推之心。宜光崇圣烈,示轨宪于万世。臣等谨昧死以闻(《魏书·道武纪》。天兴元年闰月,左丞相、骠骑大将军、卫王仪及诸王公卿士诸阙上书。)。
定国号为魏诏(天兴元年六月) 北魏 · 拓跋圭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民俗虽殊,抚之在德,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以为魏焉。布告天下,咸知朕意(《魏书·道武纪》)。
修建佛寺诏(天兴元年) 北魏 · 拓跋圭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夫法佛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踪遗轨,信可依凭。其敕有司,于京城建饰容范,修整官舍,令信向之徒,有所居止(《魏书·释老志》)。
即位告祭天地祝文(天兴元年) 北魏 · 拓跋圭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皇帝臣圭,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后土之灵。上天降命,乃眷我祖宗,世王幽都。圭以不德,纂戎前绪,思宁黎元,龚行天罚。殪刘显,屠卫辰,平慕容,定中夏。群下劝进,谓宜正位居尊,以副天人之望。圭以天时人谋,不可久替,谨命礼官择吉日,受皇帝玺绶。惟神祇其丕祚于魏室,永绥四方(《魏书·礼志》一)。
国号议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六
昔周秦以前,世居所生之土,有国有家,及王天下,即承为号。自汉以来,要罢侯置守,时无世继,其应运而起者,皆不由尺土之资。今国家万世相承,启基云代。臣等以为若取长远,应以代为号(《魏书·道武纪》。天兴元年六月丙子,诏有司议定国号,群臣曰。)。
即位告天 北齐 · 高洋
出处:全北齐文卷一
皇帝臣讳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否泰相沿,废兴迭用,至道无亲,应运斯辅。上览唐、虞,下稽魏、晋,莫不先天揖让,考历归终。魏氏多难,年将三十,孝昌已后,内外去之。世道横流,苍生涂炭。赖我献武,拯其将溺,三建元首,再立宗祧,埽绝群凶,芟夷奸宄,德被黔黎,勋光宇宙。文襄嗣武,克构鸿基,功浃寰宇,威棱海外,穷发怀音,西寇纳款,青丘保候,丹穴来庭,扶翼危机,重匡颓运,是则有大造于魏室也。
魏帝以卜世告终,上灵厌德,钦若昊天,允归大命,以禅于臣讳,夫四海至公,天下为一,总民宰世,树之以君。既川岳启符,人神效祉,群公卿士,八方兆庶,佥曰皇极乃顾于上,魏朝推进于下,天位不可以暂虚。遂逼群议,恭膺大典。猥以寡薄,托于兆民之上,虽天威在颜,咫尺无远,循躬自省,实怀祗惕。敬简元辰,升坛受禅,肆类上帝,以答万国之心,永隆嘉祉,保祐有齐,以被于无穷之祚(《北齐书·文宣纪》。)。
尚书省官议 唐 · 杜佑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七
议曰。昔尧试舜于大麓。领录天下事。是其任也。周之司会。又其职焉。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至后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故李固云。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斗为天喉舌。尚书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乎四时。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令及左丞。总领纪纲。无所不统。仆射及右丞。分掌廪假钱谷。汉初尚书虽有曹名。不以为号。及灵帝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是始见曹名。总谓之尚书台。亦谓之中台。大事八座连名。而有不合。得建异议。二汉皆属少府。魏置中书省。有监令。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晋以后所掌。略同八座。丞郎初拜。并集都省。交礼迁职。又解交本汉制也。至于晋宋。唯八座解交。丞郎不复解交也。宋曰尚书寺。居建礼门内。亦曰尚书省。亦谓之内台。每八座以下入侍。门生随入者各有差。不得杂以人士。凡尚书官。大罪则免。小罪遣出。百日乏代人。听还本职。其令及二仆射出行分道之制。与中丞同。令仆各给威仪十八人。自晋以后。八座及郎中多有不奏事。梁天监元年诏曰。自礼闱陵替。历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糠秕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曹郎可依昔奏探。自是始奏事矣。又诏尚书中有疑事。先于朝堂参议。然后启闻。旧尚书官不以为赠。唯朱异卒。特赠右仆射。武帝宠之故也。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后魏天兴元年。置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各有属官。分尚书三十六曹。及诸外置。令大夫主之。四年。又复尚书三十六曹。天赐元年。复罢尚书三十六曹。别置武归修勤二职。分主省务。至神麚元年。始置仆射左右丞及诸曹尚书十馀人。各居别寺。北齐尚书省亦有录令仆射。总理六尚书。谓之都省。亦谓之北省。后济北王以太子监国。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别理众事。仍开府置佐。后周无尚书。隋及大唐皆有。其制略同。凡尚书省事无不总。龙朔二年。改尚书省为台。咸亨初复旧。光宅元年。改为文昌台。垂拱元年。又改为都台。咸通初复旧。长安三年。又改为中台。神龙初。复为尚书省。都台居中。左右分司。都堂之东。有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每行四司。左司统之。都堂之西。有兵部刑部工部三行。每行四司。右司统之。凡二十四司。分曹共理。天下之事尽矣。谨议。
大代修华岳庙碑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七、《集古录》卷四、《六一题跋》卷四
右《大代修华岳庙碑》。按《魏书》,文成帝兴光二年三月己亥改元为太安,故《魏书》兴光无二年,而此碑云「二年三月甲午立」者,盖立碑后六日始改元也。其曰「阐皇风于五叶」者,自道武、明元、太武,至于文成,才四世尔。太武之弑南安王余,立不踰年亦被弑,不得成君。而景穆太子文成父也,追尊为帝,立庙称宗,故以为世也。魏自道武天兴元年议定国号,群臣欲称代,而道武不许,乃仍称魏。自是之后无改国称代之事,今魏碑数数有之。碑石当时所刻不应妄,但史失其事尔。由是言之,史家阙缪可胜道哉!然予于史家非长,故书之以待博学君子也。嘉祐八年岁在癸卯,七月三十日书。
按:昔在南谯自号醉翁,晚又更号六一居士。
魏十四主东魏一主(拓跋圭以晋安帝隆安二年戊戌称帝,什翼犍之孙也,在位十二年,被弑。明元,十四年。太武,二十九年,被弑。文成,十三年。献文,六年。传位于子孝文,二十八年。宣武,十四年。孝明,十三年,被弑。孝庄,二年,被弑。节闵,一年,被弑。孝武,一年,被弑。东魏孝静,十七年,被废。西魏文帝,十八年。子钦,三年,被废。恭帝,二年,丙子禅于周。共一百五十九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曷韵
拓跋圭之先世居朔野,自晋悯建兴三年诏进猗卢爵为代王,开国所自始也。及孝武之世,秦苻坚击代,什翼犍奔阴山之北,其孙圭依母走依贺纳,不数年而即位。乘慕容之衰,南取并州,东举幽、冀,称魏,僭号,遂命朝野束发加帽,分尚书诸曹,置五经博士,命郡县大索书籍。圭虽戎狄,而进乎中国,岂飞鸮食桑椹而音始改,习渐使然;抑厉人取夜火而视所生中情自逼邪?明元绍绪,寇盗群起,乃能歼渠散胁以安内,筑塞修边以攘外,其规模益远矣。太武继之,摧赫连,取统万,枭蒲洪,开关中,吞辽羯,臣燕冯,虏沮渠,并河右,高车稽颡,蠕蠕匿形。奈何哉雄心不已,思造瓜步饮江湖以疗渴,竟至六州皆赤地而无馀。宋之遭掠不可胜,魏之死伤亦过半。国人皆尤,宗爱逞逆,吾犹恨佛狸之不死于卯而死于辰也。所幸文武镇静,中外复宁。献文清刚,付托有子。及孝文亲政,乐善好贤,情如饥渴。移风易俗,雅慕中原。禁胡服而断北语,定族姓而改元氏。亲祠孔子,广立四门。自左衽以来,文治之盛未有至于斯者,可以为文矣!惜乎宣武弗负,孝明幼冲,胡后宣淫,毒主开衅;于是尔朱荣兴晋阳之甲,挥鞭伊雒。母后幼主殒首河阴,公卿百官濡血马足。虽孝庄勇决,手刃贼臣,而轻兵叩宫,祸不旋踵。节闵幽酖于门下,孝武奔死于长安,孝静立于高欢,为澄所殴,为洋所残。文帝立于宇文,至钦而废,至廓而禅。东西分裂,相继皆亡。虽天厌夷德,假手齐周,以授命隋、唐;然而传主十四,历年百六,风声文物,斑斑可考。以视宋、齐、梁、陈朝倾暮夺,未能望其肩背也。予读《北史》而重慨夫夷狄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信夫。
胡人左辫安能脱,羊质豺心空苟活。
魏圭束帽始吞华,分曹置学何超越。
明元平盗复防边,大武雄材谁敢越。
兖豫幽雍入并包,自淮逾汉供彼捋。
佛狸未应卯年谣,春燕无家总林末。
天道何曾遂果无,槊贯婴儿还自剟。
浚弘相继北南休,孝文出类文风豁。
迁乔出谷岂徒然,以夏更夷如洗抹。
文治终难久属夷,夷运百年应易拨。
宣武閒居失搆堂,孝明冲子漫嗟咄。
杨白花已河阴沉,尔朱荣向雒阳喝。
庄闵逾年禄永终,东西自此名分割。
东雒长柯寄六浑,西安大柄繇黑獭。
堪怜孝武入长安,辞汤得火徒蹩躠。
东静及身遇高洋,西文再传终拓跋。
吁嗟元魏洵狄豪,百五十龄天乃夺。
君看齐周二纪馀,接瞬中原归我挞(拓跋氏自晋悯帝诏进猗卢爵代王,及符坚击代,什翼犍奔阴山北,其孙圭至安帝戊戌僭号,为太祖道武帝。清河王绍弑之。子齐王嗣诛绍,为太宗明元帝。子焘立,为世祖太武帝。中常侍宗爱弑之。太子晃先一岁卒,孙浚立,为高宗文成帝。子弘立,为显祖献文帝。传子宏,称太上皇帝。又五年,太后弑之,宏改姓元氏,为高祖孝文帝。子恪立,为世祖宣武帝。子诩立,为肃宗孝明帝。胡太后弑之,立临洮王世子钊。尔朱荣杀后及钊,立献文孙长乐王子攸,为敬宗孝庄帝。尔朱兆弑之,立长广王晔,一年,尔朱世隆废之。立广平王恭,为节闵帝。高欢灭尔朱,并酖节闵,立孝庄孙平阳王脩,为孝武帝。奔长安,就宇文泰,为泰所酖。欢立孝文子清河世子善见,为孝静帝,号东魏。己巳,高洋弑之。泰立孝文孙南阳王宝炬,为文帝。子钦立,泰废之,立文帝第四子廓,为恭帝。丙子,禅于周,宇文护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