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目录
贝部汇考
贝图
诗经〈小雅菁莪 小雅巷伯〉
尔雅〈释鱼〉
山海经〈西山经 北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大荒南经〉
相贝经〈各种贝〉
毛诗陆疏广要〈成是贝锦〉
桂海虫鱼志〈贝子〉
埤雅〈贝〉
尔雅翼〈贝〉
本草纲目〈贝子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附方 紫贝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附方〉
贝部艺文
文贝赞 晋郭璞
贝部纪事
贝部杂录
珂部汇考
珂图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附方〉
珂部艺文
水族加恩簿 宋毛胜
蜃部汇考
蜃图
礼记〈月令〉
周礼〈天官 地官〉
尔雅〈释鱼〉
山海经〈东山经〉
汲冢周书〈时训解〉
大戴礼记〈夏小正〉
齐民要术〈炙法〉
三齐略记〈海市〉
酉阳杂俎〈逆鳞〉
续博物志〈蜃〉
通志〈蜃珧〉
埤雅〈蜃〉
尔雅翼〈蜃〉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壳气味 主治 发明 附方 蛟龙附录 释名 集解〉
蜃部艺文一
蜃楼赋 唐王起
水族加恩簿 宋毛胜
蜃说 林景熙
蜃部艺文二〈诗〉
乾闼婆诗 梁武帝
永叔请赋车螯 宋梅尧臣
初食车螯 欧阳修
车螯 王安石
食车螯 杨万里
蜃部纪事
蜃部杂录
蜃部外编
贝图
诗经〈小雅菁莪 小雅巷伯〉
尔雅〈释鱼〉
山海经〈西山经 北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大荒南经〉
相贝经〈各种贝〉
毛诗陆疏广要〈成是贝锦〉
桂海虫鱼志〈贝子〉
埤雅〈贝〉
尔雅翼〈贝〉
本草纲目〈贝子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附方 紫贝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附方〉
贝部艺文
文贝赞 晋郭璞
贝部纪事
贝部杂录
珂部汇考
珂图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附方〉
珂部艺文
水族加恩簿 宋毛胜
蜃部汇考
蜃图
礼记〈月令〉
周礼〈天官 地官〉
尔雅〈释鱼〉
山海经〈东山经〉
汲冢周书〈时训解〉
大戴礼记〈夏小正〉
齐民要术〈炙法〉
三齐略记〈海市〉
酉阳杂俎〈逆鳞〉
续博物志〈蜃〉
通志〈蜃珧〉
埤雅〈蜃〉
尔雅翼〈蜃〉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壳气味 主治 发明 附方 蛟龙附录 释名 集解〉
蜃部艺文一
蜃楼赋 唐王起
水族加恩簿 宋毛胜
蜃说 林景熙
蜃部艺文二〈诗〉
乾闼婆诗 梁武帝
永叔请赋车螯 宋梅尧臣
初食车螯 欧阳修
车螯 王安石
食车螯 杨万里
蜃部纪事
蜃部杂录
蜃部外编
禽虫典第一百五十六卷
贝部汇考
释名
贆〈《尔雅》〉 蜬〈《尔雅》〉
魧〈《尔雅》〉 鰿〈《尔雅》〉
元贝〈《尔雅》〉 贻贝〈《尔雅》〉
馀貾〈《尔雅》〉 馀泉〈《尔雅》〉
蚆〈《尔雅》〉 〈《尔雅》〉〈《尔雅》〉 文贝〈《山海经》〉紫贝〈《相贝经》〉 珠贝〈《相贝经》〉
绶贝〈《相贝经》〉 霞贝〈《相贝经》〉
浮贝〈《相贝经》〉 濯贝〈《相贝经》〉
皭贝〈《相贝经》〉 慧贝〈《相贝经》〉
醟贝〈《相贝经》〉 碧贝〈《相贝经》〉
委贝〈《相贝经》〉 贝子〈《桂海虫鱼志》〉
海𧵅〈《本草纲目》〉
贝图
《诗经》《小雅·菁莪》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笺〉古者货贝,五贝为朋。〈正义〉五贝者,《汉书·食货志》以为大贝、牡贝、幺贝、小贝、不成贝为五也。言为朋者,为小贝以上四种各二贝。为一朋而不成者,不为朋。郑因《经广》解之,言:有五种之贝。贝中以相与为朋,非总五贝为一朋也。故志曰:大贝四寸八分以上,直钱二百一十文,二贝为朋。牡贝三寸六分以上,直钱五十文,二贝为朋。幺贝二寸四分以上,直钱三十文,二贝为朋。小贝一寸二分以上,直钱一十文,二贝为朋。不成贝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文。是也以志所言。王莽时事王莽多举古事而行五贝,故知古者货贝焉。
《小雅·巷伯》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传〉萋斐,文章相错也。贝锦,锦文也。〈笺〉锦文者,文如馀泉馀蚳之贝文也。
《尔雅》《释鱼》
贝,居陆贆,在水者蜬。〈注〉水陆异名也。贝中肉如科斗,但有头尾耳。
大者魧。
〈注〉《书大传》曰:大贝如车渠,车渠谓车辋,即魧属。
小者鰿。
〈注〉今细贝亦有紫色者出日南。
元贝,贻贝。
〈注〉黑色贝也。
馀貾黄,白文。
〈注〉以黄为质,白为文点。
馀泉白,黄文。
〈注〉以白为质,黄为文点。今紫贝以紫为质,黑为文点。
蚆,博而頯。
〈注〉頯者,中央广两头锐。
,大而险。
〈注〉险者,谓污薄。
㲣,小而椭。
〈注〉即上小贝椭,谓狭而长。此皆说贝之形容。〈疏〉此辨贝居陆居水、大小文彩不同之名也。云贝者,目诸贝也。《说文》云:贝为介虫也。取其甲以饰器物,古者货贝。周有泉贝,至秦废贝行钱。居陆者名贆,在水者名蜬。至大者名魧,至小者名鰿。黑色之贝名贻贝。黄为质,白为文点者名馀貾。白为质,黄为文点者名馀泉。中央广两头锐者名蚆。大而污薄名。小而狭长者名。《注书大传》云:西伯既戡黎纣囚之羑里散,宜生之江淮之浦。取大贝大如大车之渠,以赎其罪是也。《考工记》谓车辋为渠。故云渠谓车辋,其贝形曲,及大小如车辋。故比之也。引之以證此经。魧是其大如车辋者,故云即魧属。舍人云:贝,水中虫也。李巡曰:馀貾贝甲黄为质,白为文彩。馀泉贝甲白为质,黄为文彩。陆玑疏云:贝,水中介虫也。其文彩小大之殊甚众。馀貾黄为质,以白为文。馀泉白为质,黄为文。又有紫贝,白质如玉,紫点为文,是先儒相传为然。但解紫贝与郭氏少异。陆玑以白为质紫为文,郭氏以紫为质黑为文,是其异也。《书》云:文贝仍儿诗,云成是贝锦。《山海经》:阴山,浊浴水出焉,南流注蕃泽,其中多文贝。皆谓此馀貾馀泉也。云即上小贝,知者以其同名也。云椭谓狭而长者,诗云堕山乔岳,《楚辞》云南北顺椭,其循几何,皆是椭为狭长之名也。
《山海经》《西山经》
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注〉馀泉蚳之类。
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
〈注〉贝甲虫肉如科斗。
《北山经》
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东山经》
钦山,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文贝。东始之山,泚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中山经》
宜苏之山,滽滽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河,是多黄贝。《大荒南经》
汜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爰有文贝。〈注〉即紫贝也。
《相贝经》
各种贝
黄帝、唐尧、夏禹三代之贞瑞灵奇之秘宝。其有次此者贝盈尺,状如赤电黑云,谓之紫贝。素质红黑,谓之珠贝。青地绿文,谓之绶贝。黑文黄盖,谓之霞贝。紫愈疾,珠明目,绶清气胀霞,伏蛆虫,虽不能延龄增寿,其禦害一也。复有下此者,鹰喙蝉脊以逐温去水,无奇功。贝大者如轮。文王得大秦贝径半,寻穆王得其壳悬于观。秦穆公以遗燕晁可以明目,远察宜玉宜金。南海贝如珠砾,或白駮,其性寒,其味甘,止水毒。浮贝使人寡,无以近妇人。黑白各半,是也。濯贝使人善惊,无以亲童子。黄唇点齿,有赤駮是也。虽贝使人病疟,黑鼻无皮是也。皭贝使胎消,勿以示孕妇。赤带通脊是也。慧贝使人善忘,勿以近人,赤炽肉壳赤络是也。醟贝使童子愚,女人淫,有青唇赤鼻是也。碧贝使童子盗,脊上有缕勾唇是也。雨则重,霁则轻。委贝使人志强夜行伏,迷鬼狼豹百兽,赤中圆是也。雨则轻,霁则重。《毛诗·陆疏广要》成是贝锦
贝,水中介虫也。龟鳖之属,大者为蚢〈一作魧〉,小者为鰿〈一作贝〉。其文彩之异、大小之殊甚众。古者货贝是也。馀蚳〈一作貾〉,黄为质,以白为文。馀泉白为质,黄为文。又有紫贝,其白质如玉,紫点为文,皆行列相当,其大者常有径一尺,小者七八寸〈一作常至一尺六七寸者〉。今九真交趾以为杯盘宝物也。郑注贝,今曰玳瑁,盖龟属,故《说文》云:贝,海介虫也。其甲人之所宝,古今以为货泉文易。今尽出南蕃海中,凡贝皆带黄白色,而有黑紫点,元贝者。多黑文馀貾者。黄色而微白,馀泉者。白色而微黄,然皆有紫黑点,旧说谓黄质而白文,白质而黄文,误矣,贝无此也。《书》云:扬州厥篚织贝,又顾命云大贝鼖鼓在西房。运斗枢云瑶光得江吐大贝。《山海经》云:阴山,浊浴之水注于蕃之泽,中多文贝。虢山渔水中多文贝。邽山濛水多黄贝。苍梧之野,爰有文贝。《南州异物志》云:交趾北南海中有大文贝,质白而文紫,天姿自然,不假雕琢,磨莹而光色焕烂。《本草》唯载紫贝。《唐本注》云:形似贝,大二三寸。出东海及南海上,紫斑而骨白。《图经》曰:苏恭注云紫贝即蚜螺也。形似贝而圆,大二三寸。儋振夷𥟖采以为货市,北人惟画家用蚜物贝之类极多。古人以为宝货。而此紫贝尤为世所贵重。汉文帝时南越王献紫贝五百,是也。又车螯之紫者,海人亦谓之紫贝。
《桂海虫鱼志》贝子
海傍皆有之大者如拳,上有紫斑。小者指面大,白如玉。《埤雅》贝
兽二为友,贝二为朋。《诗》曰:锡我百朋。百,云者言锡贝之多也。又曰:萋兮斐兮,成是贝锦。锦文如贝,谓之贝锦。言谗人因寺人之近嫌而成其罪,犹之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则成是贝锦也。贝中肉如科斗而有首尾,以其背用,故谓之贝贝背也。贝之字从目,从八言,贝,目之所背也。先王面朝后市以此。古者相贝有经,其经曰:朱仲受之于琴高,琴高乘鱼浮于河海,水产必究。仲学仙于高而得其法,又献珠于武帝,去不知所之。严助为会稽太守,仲又出,遗助以径尺之贝,并致此文于助。《盐铁论》曰:教与俗,改敝与。世易夏后氏以元贝,周人以紫石。《尔雅翼》贝
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则有泉,至秦废贝而行钱,故《释鱼》于贝之名色尤详。而古者货赂、贡赋、赏赐,属于货者,字皆从贝也。至王莽反汉,犹以贝四寸八分以上至寸二分为五品,故有太贝、牡贝、幺贝、小贝之名,不盈六分不得为货。今大贝出,日南涨海中可以为酒杯。盖贝之在水者,即蠃之小者也。今此物等既不复为货,晋宋间犹以饰军容服物。盖《鲁颂》称戎服之盛有贝胄。朱绶则以贝为饰旧矣。东方朔称齿如编贝,盖用以为饰,必编之故也。今但头家用以饰镜带耳。大者为珂黄黑色,其骨白,可以饰马。盖此等饰非特取其容,兼取其声,故《说文》:𧴪贝,声也。《荀子》东海有紫紶,《江赋》曰紫蚢如渠。《本草纲目》贝子释名
李时珍曰:贝字象形,其中二点象其齿,刻其下二点象其垂尾。古者货贝而宝龟,用为交易,以二为朋。今独云南用之,呼为海𧵅。以一为庄,四庄为手,四手为苗,五苗为索。苏颂曰:贝腹下洁白,有刻如鱼齿,故曰贝齿。
《集解》
《别录》曰:贝子生东海池泽,采无时。陶弘景曰:出南海。此是小小白。贝子,人以饰军容服物者。李珣曰:云南极多,用为钱货交易。
苏颂曰:贝子,贝类之最小者。亦若蜗状,长寸许,色微白,亦有深紫黑者。今多穿与小儿戏弄,北人用缀衣及毡帽为饰。头家用以饰鉴画,家用以砑物。李时珍曰:贝子,小白贝也。大如拇指顶,长寸许,背腹皆白。诸贝皆背隆如龟背,腹下两开,相向有齿刻如鱼齿。其中肉如蝌蚪而有首尾,故魏子才《六书精蕴》云:贝,介虫也。背穹而浑,以象天之阳。腹平而圻,以象地之阴。
《修治》
李珣曰:凡入药,烧过用。雷敩曰:凡使,勿用花虫壳,真相似,只是无效。贝子以蜜醋相对浸之,蒸过取出以清酒淘研。
《气味》
咸平有毒。《主治》
《本经》曰:目瞖五癃,利水道,疰蛊毒、腹痛、下血。《别录》曰:温疰寒热,解肌散结热。陶弘景曰:烧研点目,去瞖。甄权曰:伤寒狂热。
李珣曰:下水气浮肿、小儿疳蚀吐乳。
李时珍曰:治鼻渊出脓血、下痢、男子阴疮,解漏脯、面臛诸毒,射罔毒药箭毒。
《附方》
目花瞖痛:贝子一两,烧研如面,入龙脑少许,点之。若有瘜肉,加珍珠末等分。〈千金方〉鼻渊脓血:贝子烧研,每生酒服二钱,日三服。
二便关格不通、闷胀,二三日则杀人。以贝齿三枚、甘遂二铢为末,浆水和服,须臾即通也。〈肘后方〉
小便不通:白海𧵅一对,生一个,烧一个,为末温酒服之。〈田氏方〉
下疳阴疮:白海𧵅三个,锻红研末擦之。〈简便单方〉食物中毒:贝子一枚,含之自吐。圣惠治漏脯毒、面臛毒及射罔在诸肉中有毒,并用贝子烧研末,调半钱服。
中射罔毒:方同上。
药箭镞毒:贝齿烧研水服三钱,日三服。〈千金方〉
紫贝释名
苏颂曰:画家用以砑物,故名曰砑螺也。《集解》
苏恭曰:紫贝出东南海中,形似贝子而大二三寸,背有紫斑而骨白。南夷采以为货市。寇宗奭曰:紫贝背上深紫有黑点。
苏颂曰:贝类极多。古人以为宝货,而紫贝尤贵。后世不用贝钱,而药中亦希使之。
《修治》
同贝子。《气味》
咸平无毒。《主治》
《唐本》曰:明目,去热毒。李时珍曰:小儿斑疹、目瞖。
《附方》
斑疹入目:紫贝一个,即砑螺也。生研细末,用羊肝切片,掺上扎定,米泔煮熟,瓶盛露一夜,空心嚼食之。〈婴童百问〉贝部艺文《文贝赞》晋·郭璞
先民有作,龟贝为货。贵以文彩,贾以小大。简则易资,犯而不过。贝部纪事
《书经·禹贡》:扬州,厥篚织贝。〈传〉贝,水物。〈疏〉《释鱼之篇》:贝有居陆居水,此州不湿,故云水物。《淮南子·道应训》:纣拘文王于羑里。于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大贝百朋〈五贝为一朋〉,以献于纣。纣见而悦之,乃免其身。
《汲冢周书·王会解》:若人,元贝。〈注〉若人,吴越之蛮。元贝,照贝也。
《竹书纪年》:厉王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宫。命卿士荣夷公落。楚人来献龟贝。
《淮南子·主术训》:赵武灵王贝带鵔𪇘而朝,赵国化之。〈注〉赵武灵王以大贝饰带胡服。鵔𪇘读曰私鈚,二字三音。曰:郭洛带系铫镐也。
《汉书·南粤王赵佗传》:佗自尊号为南武帝,称制,与中国侔。文帝乃使陆贾赐佗书南粤王,乃去帝制,因使者献紫贝五百,桂蠹一器。
《江表传》:黄初元年魏文帝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群臣奏曰:荆、扬二州贡有常典魏所求珍玩之物,非礼也,宜勿与。权曰:昔惠施尊齐为王,客难之曰:公之学去尊,今王齐何其倒也。惠子曰:有人于此欲击其爱子之头,而石可以代之。子头所重,而石所轻也。以较代重,何为不可乎。方有事于西北江表,元元恃主为命,非我爱子邪。彼所求者于我,瓦石耳。孤何惜焉。彼在谅闇之中而所求若此,宁可与言,礼哉。皆具以与之。
《周书·异域传》:稽胡,一曰步落稽。妇人多贯蜃贝以为耳及颈饰。
《隋书·南蛮传》:琉球国其男子用鸟羽为冠,装以珠贝。妇人垂螺为饰,下垂小贝,其声如佩。嫁娶以酒肴珠贝为聘。
《唐书·南蛮传》:吐谷浑国妇人辫发萦,后缀以珠贝。有望蛮者。妇人食乳酪,肥白,跣足;青布为衫裳,联贯珂贝珠络之;髻垂于后。
《骠国传》:雍羌遣弟悉利移城主舒难陀献其国乐,至成都,韦皋谱次其声。以其舞容、乐器异常,乃图画以献。工器二十有二,其音八:金、贝、丝、竹、匏、革、牙、角。螺贝四,大者可受一升。
贝部杂录
《书经·盘庚》: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顾命》:大贝,鼖鼓,在西房。《周礼·春官》:巾车,翟车,贝面。〈订义〉郑康成曰:贝面,贝饰勒之当面。郑锷曰:贝者,水虫。
《春秋运斗枢》:瑶光得,则江吐大贝。
《易林》:赍贝赎狸,不听我辞。系于虎须,牵不得来。《淮南毕万术》:取蚢脂为灯,置火中即见诸物。
《博物志》:和气相感,则生朱草。阜出土怪,江出大贝。《交州记》:大贝出日南,如酒杯。小贝,贝齿也。善治毒,俱有紫色。
万震《南州异物志》:乃有大贝奇姿难俦,素质紫饰,文若罗珠,不磨不莹,彩辉光浮,思雕莫加,欲琢靡踰。在昔姬伯用免其拘。
徐裒《南方记》:斑贝大者围之得六寸,小者围之得五寸。在于海边,捕鱼人时有得之者。延州土地采卖之以易绛青。
《岭表录异记》:紫贝即砑螺也。儋振夷黎海畔,采以为货。《南越志》曰:土产明珠大贝,即紫贝也。
珂部汇考
释名
马珂螺〈《本草纲目》〉 珬〈《本草纲目》〉
珂图
《本草纲目》《释名》
李时珍曰:珂马,勒饰也。紫贝似之,故名。徐裒作《马珂通典》云:老雕入海为珬,即珂也。《集解》
《别录》曰:珂生南海,采无时。白如蚌。苏恭曰:珂,贝类也。大如鳆,皮黄黑而骨白,堪以为饰。李时珍曰:按《异物志》云马珂螺大者围九寸,细者围七八寸,长三四寸。
《修治》
雷敩曰:珂要冬采色白腻者,并有白旋水文,勿令见火,即无用也。凡用,以铜刀刮末研细,重罗再研千下,不入妇人药也。《气味》
咸平无毒。《主治》
《唐本》曰:目瞖、断血、生肌。李恂曰:消瞖膜及筋弩肉,刮点之。李时珍曰:去面黑。《附方》
目生浮瞖:马珂三分、白龙脑半钱、枯过白矾一分,研匀点之。面黑:令白马珂、白附子、珊瑚、鹰矢白等分为末,每夜人乳调傅,旦以浆水洗之。
珂部艺文
《水族加恩簿》宋·毛胜
罗幼文,即珂也。令罗幼文类乎贝,孙点缀鞍勒,灿然可观。小有文采,可马衣丞。
蜃部汇考
释名
珧〈《尔雅》〉 车螯〈《本草纲目》〉
蜃图
《礼记》《月令》
孟冬之月,雉入大水为蜃。〈注〉大蛤曰蜃。〈陈注〉蜃,蛟属,飞物化潜物也。
《周礼》《天官》
鳖人,春献鳖蜃。〈订义〉刘中义曰:春献鳖蜃,用之春也。阳在内而其美,可献。而非生育之时也。
《地官》
掌蜃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订义〉郑康成曰:蜃,大蛤。《月令》:孟冬雉入大水为蜃。
掌敛互物蜃物,以共闉圹之蜃。
〈订义〉刘氏曰:蜃物,螷蛤属。郑康成曰:闉犹塞也,将井椁先塞下,以蜃禦湿也。王氏曰:用蜃以禦湿,除狸虫。
祭祀共蜃器之蜃。
〈订义〉郑司农曰:蜃可以白器,令色白。贾氏曰:案左氏云:石尚来归。蜃公羊以为宜社之肉,以蜃器而盛肉,故名。肉为蜃,是祭社之器,为蜃大行。人云:归脤以交诸侯之福,则宗庙社稷之器物谓之为脤,是其宗庙社稷之器,皆蜃灰饰之。愚按祭有酒器,有肉器,亦皆有以蜃为饰者。鬯人云:凡山川四方用蜃,是酒器也。大宗伯云: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是器也。
共白盛之蜃。
〈订义〉郑康成曰:盛犹成也,谓饰。墙使白之蜃,今东莱
用蛤,谓之叉灰云。
《尔雅》《释鱼》
蜃,小者珧。〈注〉珧玉,珧即小蚌。〈疏〉蜃,大蛤也。《月令》云:孟冬之月,雉入大水为蜃。其小者名珧,一名玉珧,可饰佩刀鞘。《诗》传云:天子玉琫而珧珌是也。
《山海经》《东山经》
峄皋之水,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汲冢周书》《时训解》
立冬后十日,雉入大水为蜃。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大戴礼记》《夏小正》
十月:元雉入于淮,为蜃。蜃者,蒲芦也。《齐民要术》《炙法》
炙车螯:炙如蛎。汁出,去半壳,去屎,三肉一壳。与姜、橘屑,重炙令煖。仰奠四,酢随之。勿令熟,则韧。《三齐略记》海市
海上蜃气时结,楼台名海市。《酉阳杂俎》逆鳞
蜃身一半已下鳞尽逆。《续博物志》蜃
蜃无脏。《通志》蜃珧
《山海经》:激女水中多蜃珧。今广州东南道极多,人多取以磨作棋子鬻之。《埤雅》《释蜃》
《杂兵书》曰:东海出气如鳖,渭水出气如蜃。蜃形如蛇而大。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背鬣作红色,嘘气成楼台,望之丹碧,隐然如在烟雾。高鸟倦飞,就之以息,喜且至气,辄吸之而下。今俗谓之蜃楼,将雨即见。《史记》曰:海旁蜃气成楼台,野气成宫阙,即此是也。世云雉与蛇交而生蜃。盖得其脂和蜡为烛,香闻百步,烟出其上皆成楼阁之状矣。又曰:蛇之求于龟,则为龟求于雉,则为蜃。故三物常异而同感也。又曰:鹿食龟,𪊨食蛇,蜃食燕子,蛟食犀角,蛇食茱萸。
《尔雅翼》《释蜃》
蜃,大蛤也。冬月雉入水所化。盖雀入淮为蛤,雉入海为蜃。比雀所化为大,故称大蛤也。上古之世,剡耜为耕,摩蜃而耨,摩其壳使利以去苗秽。后世耒耜耰锄之用备故,但荐其味,且以为饰。天官鳖人掌取,互物以时簎鱼鳖龟蜃凡狸物。春献鳖蜃,秋献龟鱼,盖以杈刺泥中搏取之。地官掌蜃,则掌敛,互物蜃物以共闉圹之蜃。祭祀共蜃器之蜃,共白盛之蜃,盖天官荐其味,地官致其用,闉圹之蜃则未施椁前,先施蜃炭于椁下以禦湿,盖天子之礼。春秋宋文公始厚葬用蜃炭,是也蜃器之蜃。郑司农以为蜃可以白器,令色白,盖谓以灰饰之云尔。至后郑解鬯人山川四方用蜃,则以蜃为漆尊,画为蜃形,盖以蚌名,含浆有尊之象,则与先郑所说蜃器不同,蜃虽无可观。然其吐气象楼台,海中春夏间依约岛溆常有此气。所为画者当兼取此气以为饰,如其馀尊罍画云雷之比倘特画之而已。不用以为饰,则掌蜃之职不当,敛而共之。特司农以为白器令色白者,亦似未当。盖剸壳错入器中,合为文彩。如今所谓螺钿器之类礼佩刀。天子玉琫而珧珌,士珕琫而珧珌。许叔重以为珧蜃甲所以饰物,珕蜃属。是裁其甲为饰也。器既以蜃饰,名蜃。其所荐以祭社者肉,亦名脤,所谓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者也。白盛之蜃则饰墙使白。郑氏称东莱谓之叉灰,以其叉取得之,今犹以为粉饰而谓之蛤粉。又有珠可取。然则一微物,肉可以荐,壳可以饰器,灰可闉圹饰墙壁,又有珠为用多矣。故齐景公置祈望之官以守盐蜃,专百姓之利,不特鳖人以时取之而已,然蜃即蛤也。后郑乃引蚌含浆以为说。而郭氏解《尔雅》复以蚌含浆为蜃。蜃,小者珧珧,即小蚌,则转与蛤不相类。唯陈藏器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与古说合,而今之说者别以蜃为龙蛇之类,有耳有角,背鬣皆红,则与古异,学者所不道。《说文》蛤有三,皆生于海。千岁燕化为蛤,秦谓之牡蛎。又云百岁燕所化魁蛤,一名复累老伏翼所化,修为蜃,圜为蛎。
《本草纲目》《释名》
李时珍曰:车螯俗讹为昌娥。蜃与蛟蜃之蜃同名异物。《周礼》鳖人掌互物,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则蜃似为大蛤之通称,亦不专指车螯也。
《集解》
陈藏器曰:车螯生海中,是大蛤即蜃也。能吐气为楼台,春夏依约岛溆常有此气。苏颂曰:南海北海皆有之,采无时。其肉食之似蛤蜊而坚硬,不及近世痈疽多用,其壳北中者不堪用。背紫色者海人亦名紫贝,非矣。
李时珍曰:其壳色紫,璀璨如玉,斑点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则壳开,取肉食之。锤岏云:车螯蚶蛎眉目内缺犷,壳外缄无香无臭,瓦砾何殊。宜充庖厨,永为口食。罗愿云:雀入淮为蛤,雉入海为蜃。大蛤也,肉可以食,壳可饰器物,灰可闉塞墙壁,又可为粉饰面,俗呼蛤粉。亦或生珠,其为用多矣。又《临海水土记》云:似车螯而角不正者曰移角,似车螯而壳薄者曰姑劳,似车螯而小者曰羊蹄,出罗江。昔人皆谓雉化者,乃蛟蜃之蜃。而陈氏、罗氏以为蛤蜃之蜃,似误。详《鳞部蛟龙》下。
肉气味
甘咸冷无毒。孟诜曰:不可多食。
《主治》
陈藏器曰:解酒毒,消渴并痈肿。壳气味
同肉。《主治》
日华曰:疮疖肿毒,烧赤醋淬,二度为末,同甘草等分酒服,并以醋调傅之。李时珍曰:消积块、解酒毒、治痈疽、发背焮痛。
《发明》
李时珍曰:车螯味咸,气寒而降,阴中之阴也,入血分。故宋人用治痈疽、取恶物下,云有奇功。亦须审其气血虚实、老少如何,可也。今外科鲜知用者。《附方》
车螯转毒散 治发背、痈疽。不问浅深大小,利去病根则免传。变用车螯,即昌娥紫贝光厚者,以盐泥固济锻赤出火毒一两、生甘草末二钱半、轻粉五分为末,每服四钱用栝楼一个、酒一碗煎一盏调服。五更转下恶物,一为度未下,再服。甚者不过二服。〈外科精要〉六味车螯散 治證同上。用车螯四个,黄泥固济锻赤出毒研末,灯心三十茎、栝楼一个取仁炒香、甘草节炒二钱通作一服。将三味入酒,二碗煎半碗去滓,入蜂蜜一匙调车螯末二钱、腻粉少许,空心温服。下恶涎毒为度。〈本事〉《蛟龙附录》
李时珍曰:蛟之属有蜃类。《书》云:蛇与雉交而生子曰蟂,似蛇四足,能害人。陆云:蟂音枭,即蛟也。或曰:蜃也。又鲁至刚云:正月蛇与雉交生卵,遇雷即入土数丈为蛇形,经二三百年乃能升腾。卵不入土,但为雉耳。观此数说,则蛟蜃皆是一类,有生有化也。一种海蛤与此同名,罗愿以为雉化之蜃,未知然否。《释名》
李时珍曰:蜃与蛟蜃之蜃同名异物。《周礼》:鳖人掌互物,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则蜃似为大蛤之通称。《集解》
陈藏器曰:车螯生海中,是大蛤即蜃也。蜃部艺文一《蜃楼赋》〈以海旁蜃气象楼台为韵〉唐王起
伊浩汗之鹏壑,有岧峣之蜃楼。不因材而结构,自以气而飞浮。閟然无朕赫矣。难俦出彼,波涛必丽,天以成象,化为轩槛。宁假日以销忧,足以掩鳌山于别岛,漏蛟室于悬流。若乃雾歇烟销,云归月朗,千里目极,八纮心赏,惟错之类咸伏阳侯之波无响。于是吐氛氲腾泱漭,隐隐迥出,亭亭直上,乍明乍灭,舒渤澥而新鲜若合若离,结丽谯而博敞。虽舟子来萃国工,是仰莫不惊天地之赫灵。睹井干而成象,赫奕奕而有光,纷郁郁而难详。影临贝阙,彩曳虹梁,比绳墨之曲直,如规矩之圆方。岳岳之仙,乍窥于天。表盈盈之女且愧于路傍。八窗未工,百尺非峻,伴祥烟于巨浸,杂隹气于重润,仰层构之如翚必巨川之化。蜃大壮冥立,全模洞开。吐嗽而侔华宇,呼吸而象瑰材,翔鶤拂而不散,贺燕往而复来。依稀碧落,想像瑶台旁辉日域下莹珠胎,比落星之流点缀,疑明月之照徘徊,则知夫霞駮云蔚有壮丽之贵;栋折榱崩无压覆之畏。既变态于倏忽,亦凭虚而髣髴。岂比夫鼎居汾水赩赩以腾文,剑在丰城雄雄而增气。方今圣功不宰,海物咸在固知,吐为楼阁以全其躯,岂事争彼鱼盐弗加于海。
《水族加恩簿》宋·毛胜
白中隐车,螯也。令杜口中郎将白中隐负,乃厚德韬其雅姿可含珍,大元帅丰甘上柱国兼脆尹。
《蜃说》林景熙
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初未之信。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以为异,予骇而出,会颍川主人走使,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巘,列如碎岫,隐现不常移。时城郭台榭骤变欻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屠、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旂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日近晡,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笔谈》记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运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论蜃之异哉。蜃部艺文二〈诗〉《乾闼婆诗》梁武帝
灵海自已极,沧流去无边。蜃蛤生异气,闼婆郁中天。青城接丹霄,金楼带紫烟。皆从望见起,非是物理然。因彼凡俗喻,此中元又元。《永叔请赋车螯》宋·梅尧臣
素唇紫锦背,浆味压蚶菜。海客穿海沙,拾贮寒潮退。王都有美酝,此物实当对。相去三千里,贵力致以配。翰林文章宗,炙鲜尤所爱。旋坼旋沽饮,酒船如落埭。殊非北人宜,肥羊啖脔块。《初食车螯》欧阳修
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东南限淮海,渺不通夷华。于时北州人,饮食陋莫加。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南产错文广,西珍富邛巴。水载每连舳,陆输动盈车。溪潜细毛发,海怪雄须牙。岂惟贵公侯,里巷饱鱼虾。此蛤今始生,其来何晚耶。螯蛾闻二名〈车螯一名车蛾〉,久见南人誇。璀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含浆不肯吐,得火遽以呀。共食唯恐后,争先屡成哗。但喜美无厌,岂思来甚遐。多惭海上翁,辛苦斸泥沙。《车螯》王安石
海于天地间,万物无不容。车螯亦群动,埋没沙泥中。独取常苦易,卫生乏明聪。机缄谁使然,含蓄略相同。坐欲肠胃得,要令汤火攻。置之先生盘,啖客为一空。蛮夏怪四坐,不论壳之功。狼籍堆左右,弃置任儿童。何当强收拾,持问大医工。《食车螯》杨万里
珠宫新沐净琼沙,石鼎初然瀹井花。紫壳旋开微滴酒,玉肤莫熟要鸣牙。橙拖金线成双美,姜擘糟丘总一家。老子宿酲无解处,半杯羹后半瓯茶。蜃部纪事
《周礼·冬官·考工记》:夏后氏世室,白盛。〈订义〉郑康成曰:蜃,灰也。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垩墙,所以饰成宫室。《天官之属》:鳖人掌取互物,以时簎鱼鳖龟蜃凡狸物。醢人掌四豆之实,馈食之豆,其实蜃,蚳醢。《地官之属》:遂师大丧,使帅其属以幄帟先,道野役及窆,抱磿,共丘笼,及蜃车之役。〈订义〉蜃车,柩路也。柩路载柳四轮迫地而行,有似于蜃,因取名焉。行至圹,乃说,更复载龙輴。王氏曰:蜃车,载闉圹之蜃者。王昭禹曰:遂师则共蜃车之役人也。
《春官》:鬯人掌共秬鬯而饰之。凡山川四方用蜃。〈订义〉郑锷曰:四方山川,则用漆尊而画为蜃形。先儒谓为蚌蛤,一名含浆,则是容酒之类。余谓此乃海上能吐气为楼台者,非蚌蛤之比。四方山川为国捍蔽,通气乎天地之间。蜃之为物,外坚有阻固,捍蔽之义,且能一阖一辟,其通亦有时焉。故四方山川之祼尊,则画以为饰。
《秋官》:赤叐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订义〉郑康成曰:蜃,大蛤也。捣其炭以坋之,则走。刘执中曰:古者以蜃炭攻之。今之为法,非独此也。而用蜃炭涂塈,墙壁亦赤。叐之遗法欤。《汲冢周书·王会解》:且欧,文蜃。〈注〉且欧在越。文蜃,大蛤也。
《左传》:成公二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注〉烧蛤为炭以瘗圹。
《西京杂记》:武帝时长安始盛饰鞍马。一马之饰直百金,皆以南海白蜃为珂,紫金为华,以饰其上。
《宋书·刘湛传》:庐陵王义真出为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湛为长史,太守如故。义真时居高祖忧,使帐下备膳,湛禁之,义真乃使左右索鱼肉珍羞,于斋内别立厨帐。会湛入,因命臑酒炙车螯,湛正色曰:公当今不宜有此设。义真曰:旦甚寒,一碗酒亦何伤。长史事同一家,望不为异。酒既至,湛因起曰:既不能以礼自处,又不能以礼处人。
《南齐书·周颙传》:何引言断食生,犹欲食肉白鱼、鳝脯、糖蟹,以为非见生物。疑食蚶蛎,使学生议之。学生钟岏曰:鳝之就脯,骤于屈伸;蟹之将糖,躁扰弥甚。仁人用意,深怀如怛。至于车螯蚶蛎,眉目内阙,惭浑沌之奇,矿壳外缄,非金人之慎。不悴不荣,曾草木之不若;无馨无臭,与瓦砾其何异。故宜长充庖厨,永为口实。竟陵王子良见岏议,大怒。
《江西通志》:宋释南安岩主姓郑氏,号定光僧,泉州同安人,辽保。大元年至庐参西峰豁禅师。后五载至泰和过怀仁渡。时有暴涨,人曰:此江畔高沤潭有蜃出,为民患。师乃投偈潭中,曰: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翌日水退洲起,今龙洲是也。
《岳阳风土记》:阁子镇有堤曰白荆堤,石壁潭在其下,亦谓之钓丝潭。其深莫测,夏秋水涨,一日之间或增或减,土人以为龙出入此潭。其间多蛟蜃,为行旅之患。滕子京作碑堤上,戒往来者使陆行。
《梦溪笔谈》: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
《浙江通志》:馀姚县海塘在县北四十里。宋谢景初元叶恒筑以捍海,一名莲花塘。每暑薄凉微,天雨初霁,有蜃气夹云而兴倏忽变幻,殊为奇观。
北瓯江流东至盘石宁村,会于海洋。茫无际涯,是谓瓯海。一名蜃海。海山之际常有蜃气凝结,忽为楼台城橹,忽为旗帜甲马锦幔。
《丽水县续志》:寿元山有蜃从土底穿崖而出,过大溪徙于海。半道至罗浮争渡而困,昂首吼于波上,亦一异也。
蜃部杂录
《谢灵运答弟书》:前月十二日至永嘉郡。蛎不如鄞县,车螯亦不如北海。《物类相感志》:梓木为舟起蜃。
《清暑笔谈》:海中蜃气为楼台人物之状,此天地之气,絪缊荡潏,回薄变幻,何往不有。
《弇州山人稿》:江行廿七日,早微凉,复挂帆行。过铜陵,望太平,烟树晻霭,人家出没。蜃气中大是李营丘佳画。
《闽部疏》:闽中蛤乃车螯,非蛤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