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临洮府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六十七卷目录
临洮府部汇考一
临洮府建置沿革考
临洮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临洮府星野考
临洮府山川考〈府志未详山川 水利附〉
临洮府城池考
临洮府关梁考
临洮府封建考
临洮府公署考
临洮府学校考〈书院社学附〉
临洮府建置沿革考
临洮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临洮府星野考
临洮府山川考〈府志未详山川 水利附〉
临洮府城池考
临洮府关梁考
临洮府封建考
临洮府公署考
临洮府学校考〈书院社学附〉
职方典第五百六十七卷
临洮府部汇考一
临洮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春秋战国皆为西羌地,秦置陇西郡,汉因之,晋析置狄道郡,刘宋置武始郡,后魏置临洮郡,隋复置武始郡,属兰州,后改金城郡,唐天宝初置临州,又置临洮军,宋改为镇洮军,寻改熙州,置熙河路,金改熙州为临洮府,元仍为熙洮府,明因之,岭州二县三。皇清因之。
狄道县〈附郭〉
汉置狄道县为陇西郡治,晋、前凉张轨分属凉州,南北朝、后魏属武始郡,隋开皇初郡废,以县属金城郡,唐属临州狄道郡,宝应初陷于吐蕃,宋熙宁五年始置狄道县,寻省。元丰初复置为熙州临洮郡治,金、元仍旧,明因之,为临洮府,附郭。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三里。
渭原县
汉置首阳县,属陇西郡,南北朝、后魏始改渭源县,唐高宗上元二年复名首阳,别置渭源县,仪凤三年省,首阳入渭源,属渭州,宝应后陷于吐蕃。宋熙宁收复,置渭源、庆平、通谷三堡属熙州,元至元十三年升堡为县,属临洮府,明因之,隶临洮府。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兰州
周为西羌地,秦属陇西郡,汉置金城郡,东汉省入陇西郡,三国魏复置金城郡,晋前凉张騣置广武郡,南北朝后魏、后周并属武始郡,隋开皇初置兰州总管府,大业初,府废,改为金城郡,唐武德二年复置兰州,天宝元年改金城郡,乾元初复为兰州,广德元年陷于吐蕃,宋元丰四年收复,仍为兰州,属秦凤路,金为兰州刺史,元属巩昌路,明洪武二年改为兰县,成化七年复为兰州,隶临洮府,领县一。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金县
宋为兰州龛谷寨,金大定间升寨为县,属会州,正大间置金州,领龛谷、定远二县,元至元七年并县入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改为金县,隶临洮府,成化七年又改,隶兰州。皇清因之,编户五里。
河州
古西羌地,秦属陇西郡,汉属金城郡,为大夏县,东汉属陇西郡,晋属晋兴郡,苻坚始置河州,隋大业初,州废,置抱罕郡,唐复为河州,天宝初改为安乡郡,后陷于吐蕃,宋熙宁六年收复,置抱罕县,九年,省为宁河寨,崇宁四年,升寨为县,属秦凤路,元为河州路,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五年置河州府,十三年,省。成化七年,始置河州,隶临洮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一里。
临洮府疆域考
府县《志》合载临洮府疆域图临洮府图(南)临洮府图(南)
本府本府
东至陇西,
西至西番,
南至洮州,
北至北塞松山,
东西广一千二百馀里,南北袤九百三十里。东北至
京师四千馀里。
狄道县
狄道附邑也〈按《志》略四至无考〉
渭原县
府东一百二十里为渭原,东至陇西第八铺界二十里。
西至狄道县南峪铺界五十里,至府城一百二十里,至
京师由山西路三千九百四十里,由河南路三千
七百一十里。
南至洮州卫露骨山界七十里。
北至安定县磨石岭界八十里。
兰州
府北二百七十里为兰州,东至金县界五十里,西至河州界七十里,
南至狄道县界九十里,
北至松山界二百里,至
京师四千一百八十里,至西安一千五百里,至巩
昌四百里,
西北至庄浪界四十里。
金县
州东一百八十里为金县,东至车道岭安定界六十里。
西至猪嘴岭兰州界四十里,
南至新营卫临洮卫界四十里,
北至老庙堡靖远界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
河州
府西北一百九十里为河州,东至狄道县三渡水界一百八十里,至府城一百九十里,至巩昌四百里,至
京师由河南路四千三百里,由山西路三千九百
九十里。
西至守禦归德千户所生番界七百里,
南至洮州卫界二百八十里,至洮州卫四百里,北至西宁卫界一百七十里,至西宁卫七百里,东南至岷州六百三十里。
东北至兰州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洮州卫番族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西宁卫老鸦山二百二十里,
东西广八百六十里,南北袤四百五十里。
形胜附本府〈狄道县附郭〉
宋张舜民收复熙河颂境,接巴巂。
《兰州学记》:地控边陲。
《方舆胜览》:南得钟存,北阻大河。
《旧志》:地势平坦,有长城之险。
长城枕藉于东北,洮流环绕于西南,云岭插大笔峰,摩汉伟哉。山河壮丽,边陲之保障也。所辖郡邑若鸟鼠皋兰,黄河积石皆足雄峙。岩疆控制隘塞,昔人云:秦得百二而洮实百二,上游也。狄道县 据陇首,撩西倾,襟带关河长城之险,雄峙一郡,抗衡三边,古形胜之地。
渭原县 南接西倾,东连朱圉,西迤鸟鼠,北枕马衔,诸山环峙,两水合流,东西二原延袤数里。兰州 地势蜿蜒,有长城之险。马衔阻其东,榆谷抵其西,皋兰峙其南,黄河经其北,为束带之形,要冲之地。皋兰雄镇峙乎前九州之台,障乎后峦峤,阜陵环左右。
金县 北据天堑,西枕马寒。
河州 洮河绕于东,积石峙于西,南盘雪岭,北居黄河,山水环抱,宛若城池四塞之地也。
临洮府星野考
《府志》府属总《禹贡》:雍州之域,秦陇之地,天文井鬼,分野入东壁三度。
《文献通考》《禹贡》:雍州之域,天文井鬼,分野入东璧四度。
《一统志》:在天文井鬼之次。
临洮在《禹贡》为雍州域,其分星则东井舆鬼二宿,而洮入东壁四度,粤稽《汉史》高祖入关而五星聚东井,夫洮去关中甚迩,分井鬼断无疑矣。再阅吕不韦月令注谓井星在未鹑首之次,夫鹑首居西南,坤位为未,而雍在西北,又曰井星度多体广,昏中旦中莫可的指,常见洮西山势巉险,水流迅急,生人多质实罕谲妩,则度多体广之应也。
临洮府山川考
《通志》《府志》合载本府〈狄道县附郭〉西强山 在城西一百五十里,按《旧志》:谓此即
《禹贡》之西倾,山隆冬雪霁碧玉参差巍然一胜景也。
翠微山 在城北六十里。
黑石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
龟儿山 在城西北五十里,以形似名。
煤山 在城南八十里,杨继盛始开军民胥利赖焉。
蒸饼山 在城东南二十五里。
青重山 在城东北三十五里。
玉峰山 在城东南一十里。
翠屏山 在城南六十里,林木森郁,俨然一翠屏也。
悫头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
庙儿山 在城南三十里。
西倾山 在府城西南一百五十里,亦名台山,与西强马寒总一山,绵亘而各有峰峦。十八盘山 在府城东南一百里,其路崎岖,古有驿递通岷州。
抹邦山 在府城南五十里,宋神宗时羌人入寇,帅臣王韶征之,屯兵于此。
碧丹山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
莲花山 在府城南一百五十里,其山高耸数峰,形如莲花,故名。
珠翠山 在府城西五十里,俗名花架山。常家山 在府城西南六十里,有龙湫深广,衍为九曲十八湾。
西平山 在府城西五里,唐西平王李晟所封其地为西平之兰家湾,故名。
宝鼎山 在府城西十里,其山峰彷佛香炉,故名。一名烟鼎山。
卧龙山 在府城西二十里,山势如龙之卧,每天旱祈雨辄应。
黎紫山 在府城西北八十里。
夏牟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下产牟麦特盛,故名。
岳麓山 在府城东一里,以上有东岳庙,故名。崆峒山 在府界内。
玉井峰 在府城东三十里,峰头有井,其色如玉,故名。
胭脂岭 在府城西三十里,俗传汉末吕布所骑胭脂马出于此,故名。
胡麻岭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路通安定。伏冰岩 在城东五里,谷中滴水味甚甘,即盛夏尚伏冰焉。
东岩 在城东,其山如两屏,然中建兰若层楼飞阁,登览可穷一郡之胜。
滴水岩 在城西一十里,水自石窦中出。通峪 在府城西六十里,东入西出,中容千百人,上有大窍,可见天日。宋熙宁间置堡在谷口。龙峪 在府城东南二十五里,内有赡学田百顷。
东峪 在城东八十里。
木婆峪 在城东三十里。
南峪 在城东南八十里。
赞嘉峪 在城南七十里,内有古庙湫池。巴麻峪 在城西南三十里,
红道峪 在城西南三十里,其土色赤因名。卜公峪 在城西南四十五里。
打壁峪 在城北三十里。
固关原 在城北三十里。
闹耳原 在城北三十里,上有台渠遗址。新道坪 在城南,或谓新为莘,因莘氏多居于此,元人建三圣庙。
墓冢坪 在城北三里,上多古墓。
西坪 在城西三里,地计百顷,有古寺。
董家坪 在城北四十里。
岚关坪 在城南二十里,一名南关,山水雄胜,可甲一郡。
锁林峡 在府城南六十里,洮水所经诸峰耸峭两崖,悬绝中林木郁森,四封固蔽而无所通。石井峡 在府城北一百二十里,有泉四时不竭。
水帘洞 在城西三十里。
栖云洞 一名悬空,在玉泉峰后。
高峰坡 在城东北十五里。
太平原 在府城北三十里,上有平原百顷,故名。
麝香坡 在府城西南,与夏牟山相近,其坡产麝香。
结水 在府城北六十里,三带水交结,故名,源出马衔山,经北往西流入洮河。
恒水 在府城西南吐谷浑界,一名洮水,源出西倾山,东流经府界。
打壁水 在府城北三十里,源出石井峡,西流入洮水。
三岔水 在府城西北下川十里,源出三结水,东流入洮水。
东峪水 在府城东二里,源出渭原界分水岭,经东北往西入洮河。
南川 在城南九十里,山水雄秀,林木森郁。胭脂川 在府城西三十里。
邦金川 在府城南六十里,宋神宗时种谊等击鬼章,夜济邦金川即此。
西湖 在府城西南二里,五月五日引洮水于中,郡人游乐,明御史赵春以其地为赡学田。玉润泉 在府城东三里,清冽澄湛,自石峡中涌出。
唐古泉 在城南二十五里。
石井泉 在府城北一百二十里,自石峡中涌出。
洮河 在城西三里,源出吐谷浑地,西倾山盘旋山峡中,数百里始入府界,东流至抱罕县,合众流入于河,又考《松潘志》云:洮河源出松潘大分岭,西经临洮。
抹邦河 在城南三十里,源出岷山,会大小南川松树沟水成河,入于洮。
雪沟 在城东五里。
佛沟 在城南十里。
曹家沟 在城南十五里。
柳林沟 在城北四十里。
小河沟 在城北五里。
好水沟 在城北七十里。
结河沟 在城北五十里。
马家滩 在城西八十里。
渭原县
鸟鼠同穴山 距县二十里,一名青雀山,渭水出焉。《禹贡》导渭自鸟鼠是也,按《县志》:本《禹贡》鸟鼠同穴之山,在县西,迤北而东,支陇甚多,即《山海经》云:其阳多金,其阴多玉,其土多丹雘者,相传鸟名鵌,鼠名鼷,而短尾鸟似鵽而小青,二物共穴,入地四尺,鼠深而鸟浅,各自生育不相侵害,自陇以西,诸山率有之。郦道元谓鸟鼠共为雌雄,皆误也。
露骨山 在县南五十里,其山高峻,炎夏积雪不消,与平顶山连,宋王韶开熙河穿此山为径,通奇兵,今故道存焉。
五竹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其山多产细竹,峰峦奇秀,有岩曰秀峰岩,下为银沟谷。
南谷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与鸟鼠同穴相联,渭水之源出此。
七峰山 在县东北五里山腰,旧有七圣庙,又名七圣山。
青雀山 在城西十五里,与鸟鼠山相联。平顶山 在城南七十里,其山高且平,昔人曾避兵于此。
庙坡山 在城南二里,为县屏障。
凤凰山 在城北五十里,以形似名。
蒸饼山 在城北五十里。
木耳山 在城西南三十五里。
分水岭 在县西十五里,其山水东流入渭,西流入洮,冬月冰则水自树杪出。
白桦岭 在县南,路通岷州,岭上多生桦树,故名。
白土坡 在县境。
锹峪 在城南五里。
渭水 在县西北一里,源出南谷,合鸟鼠山泉,下流渐大,按《县志》:流入北,延至沣、泾、漆、沮、浐、灞诸水,悉入同州,达诸河。
清源水 在县南十步,源出五竹山,东流入于渭。
锹峪河 在城南七里。
南川河 在县南三十五里。
渭泉 在县西二十里,即渭水源。
息家泉 在城西五里,旱亦不涸。
通济泉 在城南一十五里锹峪川。
兰州
第一原山 在州西南十五里,脉连瓦埠山,宜艺五谷。
尖山 在城南六十里。
皋兰山 在州南五里,州之主山也,高峻浑厚,左右蜿蜒如张两掖,东西环拱州城,延袤二十五里,隋置州取此为名,山下地势宽平,可耕可守,山之东麓色赤为红,山西支形如龙尾,名龙尾山。
马寒山 在州境,绵亘数百里,势极高峻,虽夏冰雪不消,一名马衔山,昔元昊举兵攻兰州诸羌至此。
白石山 在州东南八十里,昔周将梁晖至此,为羌所围,迫于无水,晖以青羊祷于山神,飞泉涌出,兵士取给,今呼梁泉,水北流注于河。天都山 在州南三十里,宋神宗时苗绶伐夏尝经此山。
桦林山 在州南三十里,与马寒、皋兰二山并峙。
瓦埠山 在州南十里,东麓为古峰山,林泉之胜,为兰奇观。
九州台山 在州南河北五里,其形峭拔直上如台,登之可以远望。
石门山 在州西南,《水经注》云:漓水东北经石门口,山高峻险绝,对岸如门。
嵻崀山 在州南百七十里,一名可狼,俗呼热薄汗山,西秦乞伏,乾归太子炽磐筑城于此。琵琶山 在城西一百三十里,以形似名。龙尾山 在城南,即皋兰山西支,形如龙尾,落黄河之壖。
黄峪山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柳沟山 在城东南四十里,州西南三十里有山亦名柳沟。
古峰山 在州三里瓦埠山之东麓,林泉秀丽,为兰奇观。
白塔寺山 《图经》无考,黄河北拱,统金城三关,如屏障然。
米哈山 在城北二百馀里,即大小松山扒里扒沙山之北,番人谓肉为米哈,言此山多禽兽,可资肉食也,北羌犯镇,番、凉州、庄浪、中卫、靖远
兰等卫地方必由此,而后视各镇虚实以为抄掠之趋避也。
狗牙山 在城西南,以形似名。
阎王沟山 在城东二十五里,形势峻拔,实州之东壁也,上树烽堠以接东路烽火。
桦林峰 在城西,一名古峰。
白岭 在城西一百里。
摩云岭 在城南六十里,雄峻参天,马寒支山也,高峻如在云中,故名。
夜雨岩 在州西南十里,有泉自巅而下,夜深露气重而泉溜愈多,听之如雨声。
石崄口峡 在州东二十五里,两岸悬立,黄河东流入金县,乱山始泻为巨川。
女遮谷 在州东三十五里,宋李宪与苗绶城兰州,遇贼数万,大破于此谷。
榆谷 在州西一百里,有大小二榆谷,汉西羌居此,缘山滨水以广田畜。
李麻谷 在州西,踰河四十里,通甘肃路。平顶峰 在州城东北。
黄峪 在城西南。
阿干峪 在城南,羌人谓兄为阿干,故名。其土宜陶器,故多冶。
冈砂洞 在阿干里。
煤洞 在城西四十里,人甚赖之。
乱冢坪 在城西十里,古墓甚多。
鏊子坪 在州黄河西北二十里,以形似名。萧家坪 在城西南三里,平衍土厚,历为兰人斥土。
柳沟坪 在城东二十五里。
东冈坡 在城东二十里,相传唐太宗为秦王时获褚亮于此。
皇坡 在城南柳沟山下,有磁窑。
东川 在城东,延袤二十里,其平如掌。
西川 在城西,延袤百馀里,古金城地也。黄河 在州城北。
大通河 在城西二百里。
笋箩河 在城西南六里,东流入黄河。
洮水 在城西二百里,《水经》云:北经安固城西是也。
阿干水 在州西三里,源出马寒山。
浩亹水 在州西北一百九十里,一名阁门水,源出马寒山峡中,流经州东南,入黄河。
漓水 在州东南十五里,源出塞外,经皋兰山,与皋兰水合。
皋兰水 在州西南三里,自皋兰山左右翼出,即稠泥沟。
湟水 在州城西一百八十里许,一名金城河,一名河水,源出大小榆谷之北,与洮水浩亹水合。
润水 在州西一百九十里西北塞外,抵故允吾县,与郑津合。
逆水 在州西二百五十里,源出故允吾县之参街谷,东南流入湟水,一名龙泉水,文作蛟龙状。
五泉 在皋兰山麓,泉有五眼,瀑布飞泻,潺潺湲湲,汇流成溪,灌溉甚溥,相传霍去病至此,以鞭卓地,泉遂涌出。
万眼泉 在州东北三十里滨河诸山,岩涧泉涌甚多,可资灌溉,冬则冰澌悬挂,大是奇观。狮跑泉 在州西七里,一名神泉水,深莫测遇,旱祷雨多应。
甘泉 在州南三里,味甘冽,可烹茶。
曲柳泉 在州东三十里,东流入河。
红泥泉 在城东南十五里,出皋兰山麓,入于河。
马黄泉 在城西南十里,四季不竭。
梁泉 在城东南八十里,出金县之南山即白石山下泉也。按《一统志》:即梁晖祷于山神所出之泉。
莲荡池 在城西七里,周围数十里,明肃府令潴神泉水为池,花木畅茂,鱼鳖充牣,人多游赏焉。
金沟 有二:去城不远谓之大金沟,小金沟。柳沟 有二:东西去城各三十里。
蛾眉湾 在城东南三十里,皋兰山后。
马莲滩 在城西南九十里。
夹河滩 有二:一在城西北十里河中,草木丛杂,一在城东十里,河中可艺五谷。
柯家滩 在城东北七里河中。
苏家滩 在城东北,踰河四十里。
积积滩 在城西南七十里。
金县
尖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其山耸然,与马衔山相近。
龛山 在县南二十里,宋元丰四年置塞于此。猪嘴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以形得名,金于此置镇。
马衔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绵亘数百里,势极高峻,炎夏冰雪不消,按《县志》:昔有野马数群,土人围猎于其上,马皆化为石,即名为大石马、小石马。
乱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其山相连数百里,参差乱如列戟。
驼项山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其形起伏如驼。万山 在城东北五十里。
兴隆山 在城西十里,卿人创修寺庙,四方供奉,可称胜景。
平顶峰 在城西北。
车道岭 在城东南。
小龛峡 在城南二十里,两山相对,形势巉岩,自南抵北约三十里。
大峡 在城西一十里,浩亹、神济二河统宗于斯而流布焉。
姚谷 大舜降生于临洮金县之姚谷地,名姚家坪。上有牛耳皇帝庙,疑是。〈详古迹考〉
黄石坪 在城西南四十里。
白草原 在县南二十里,草地广阔,牧畜蕃盛。仙人洞 在城南二十五里,相传秦李二仙尝居此。
黄猴洞 在城南三十里,昔有黄猴居于此,按《县志》:昔有黄猴在内,能施药救人,有瘟疾者服之即愈,因名黄猴洞,今无物。洞口石壁,朱书尚存。
千佛洞 在城南四十里,其洞绘塑金佛千馀,四方供奉者不绝。
煤洞 在城西北四十里,其洞深十馀丈,人甚赖之。
清水河 距城三十五里。
黄河 在县北六十里。
浩亹水 在县南门外,源出马衔山,一名阁门水。
清水 在县西北二十里。
小龛水 在县南十五里,源出马衔,东流与浩亹水合。
好麦川 在县东南六十里许,其地麦胜于他处。
卧龙川 在县西三十里,中有土冈,其形盘旋,因以名焉。
县川 在城东西约七十里,南北约二十里即县境。
连达沟 在县西北二十里,两沟相接。
温泉 有二:一在县东十五里,一在县西十里,隆冬不冰。
暖水泉 在城西南十里,与温泉相近。
董家湾 在城东北三十里。
河州
积石山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禹贡》:导河积石至龙门即此,两山如削。
黄河中流 西临番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隋立河源郡,命刺史刘权镇之,唐李靖伐吐蕃,经积石。宋、元立积石州,洪武改为关,易马番族路必经此,上有禹神庙。
雪山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接洮州界,四时有雪,一名露骨山,熙宁六年,木征据河州,王韶克之,穿露骨山南入洮州境,山径陡峻险隘,释马徒行。
凤凰山 在州东十二里,形如凤凰,古号河州,为凤林郡者因此。
鸡窝山 在州西一百四十里,高淩霄汉。石门山 在旧凤林县。
牛脊山 在城南二十里,以形似名。
乔家山 在城南六十里。
梨子山 在城东五十里,多生酸梨。
分水岭 在城北二百里,黄河外接西宁界,羌人出没。
惊骢岭 在州南六十里。
黑茨岭 在城北九十里。
焦红岭 在城西一百里,路通西宁。
邓林谷 按《方舆胜览》:在积石山右。
松明岩 距州一百里,遇旱祷雨于此。
安远坡 在州南四十里。
当川坡 在城南一百六十里,临洮路经此。
他剌坪 在城北百里。
万顷原 在州北三百里,四望宽平,居民稠密,东西四百里,南北五十里,唐及五代名广大原。重台原 在万顷原上,周围百里,其地肥饶,五谷畅茂。
撒剌川 在城西积石关外二百里,番回五族土官所居。
把撒川 在归德,守禦千户所,去州六百里,此地番人出没。
银川 在城西六十里,按《续通鉴纲目》:宋英宗治平元年,瞎毡二子长曰木征,居河州,少曰瞎吴叱,居银川,率众数万内附。
俺哥川 在城北五十里黄河南,土脉膏腴,五谷茂盛,果木异常。
剌麻川 在城东北五十里。
胖哥川 在城东北八十里黄河外。
禅家川 在城东南百六十里,貂蝉故里。河州川 东西一百里,南北十五里。
牛脊河 在城西北二十里牛脊山下。
样卑河 在城西北百里。
槐树关河 在城西南六十里。
黄河 在州北八十里。
老鸦关河 在城西北八十里。
九眼泉 在州东十里,一泉九窍。
驼冈泉 在城南七里。
大夏水 在州南三里,一名白水,按《通鉴纲目》:张骞通西域,使大夏国,此水经流大夏,后赵麻秋攻枹罕,退保大夏。
广通水 在州东南六十里宁河城东。
洪水 在州南二里。
显神池 在积石关西八十里,周围三十里,松柏森然,叶落辄自堆岸,诚求之即有彩光照映。龙湫 在州西北六十里,有盖国大王庙,不审何代,遇旱祷有应。
囤子沟 在城东北二十里,其沟甚隘,深数十丈,长二十里,路通兰州。
《府志》未详山川。《渭原县志》庆坪山 在城西三十里。
白马龙池 在凤凰山,岩上有异迹。
忠惠池 在城西二十里。
《兰州志》
岩望沟山 在城东二十五里,形势峻拔,实州之东壁也,上树烽堠以接东路烟火。
元昊台山 在城西十五里有级十数重,故老相传李元昊攻河干,驻兵于此。
水岔 在城东南六十里,山水清丽,竹木蓊郁且宜耕牧,亦有窑冶。
《金县志》
栖云山 对峙隆山,高峰耸丽,山径崎岖,上有台阁,昔秦之通、李之亨二仙人修炼于此,题诗:云倚天危阁,贴重冈细路,潆洄石磴长,曲涧碧流疏,宿雨夹山红,叶映斜阳石。壁朱书字迹尚存。
白虎山 在城西北十里。
庙坡山 在城南五里。
白峦山 即列戟山,俗呼百叶山。
《河州志》
太峙山 在城南一百里,接洮州番界。
大山 在城东八十里,入兰州路。
倒埋穴山 在城西四十里,五峰翠绕,前有香炉台,旁有二峰似烛,亦名蜡烛山。
白马庙原 在城东北六十里。
把什哥原 在城东北七十里。
锁还都原 在城东北九十里。
栖真洞 在城西原上。
仙人洞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在积石山中,凿石为之,昔有仙人游憩处,洞门刊至正元年。滴水崖 在城南宁河关东门,外有古碑记。
水利附本府〈狄道县附郭〉
清泉 在永寿观,居民资汲。
洮河水 由深沟儿至郡城西,灌田园百馀顷,年久淤塞。
三岔河水 至野田口,灌田地十馀顷。
柳林沟水 至康家崖,灌田地一顷五十亩。新店子沟水 至税家湾,灌田地一百顷。牛头沟水 至朱家沟,灌田地三十顷。
安家河湾水 至李家湾,灌田地五十亩。大石铺沟水 由古城至洮河,灌田地八十馀亩。
中铺沟水 由蒋家山根至沟口,灌田地二十顷。
渭原县
渭水泉 在城西二十里。
兰州
阿干水 源出马衔,自分水岭分为二:南流金县龛谷,相传为浩亹河,北流兰州,经阿干为阿干河,由龙尾山麓分一渠:灌州东南、北田园并入城内。由古峰山麓分一渠:灌州西田园共九十九顷十一亩。
大小金沟水 在城西二十里。
黄河水 在城北横流,自西注东,东西两滩为翻车导引灌溉,倡造水车自乡人段续始,按崔家崖坝教场后坝皆东西二川所资,利于黄河者灌田二百馀顷。〈以上二水并见山川考〉溥惠渠 在城西五里,引阿干河水灌畦田九十馀顷。
金县
马家沟水 灌田一十馀顷。
浩亹河 在城南门外〈并见山川考〉。
清水河 在城西北二十里,以上三水可资灌溉。
小龛峪水 灌田九十馀亩〈并见山川考〉。大峡河 发源马寒山,自大峡口出西往东,流至马家沟,分流夹城,南曰浩亹,北曰神济,二河浇灌军民田地五顷馀亩,明罗侍郎定制水利分军七民五,护卫二日轮派,自三月十一日起至六月初二日止。
官沟 分马家河水十分之三,长川入城,浇灌两旁田地城内园圃一顷馀亩。
新添沟 分马家沟水十分之一,浇灌峡口田地六十馀亩。
河州
老鸦山口水 至九眼泉,有古迹渠,明成化间守备康永开坝五十里,灌田一千顷,年久堙塞,隆庆间参将张翼同州牧聂守中仍自老鸦关口开渠疏通,农民遇旱,灌溉赖之,两岸植树二千株以荫行人。
大夏河 在城南,见资灌溉。
洪水河 在城南,颇资灌溉,时亦被患。
临洮府城池考
《府志》本府〈狄道县附郭〉临洮府城池 自宋熙宁五年,王韶大破羌戎,遂城五胜军,金元因之,以增修洮河之右,故曰洮城,明洪武三年,指挥孙德增筑高四丈一尺,池深三丈五尺,周围九里三分,俱土筑,建门四,东曰大通,西曰永宁,南曰建安,北曰镇远,俱甃以砖,上各建层楼、戍楼并戍铺,正德十三年,指挥陆厚重修城,有郭一,曰北关。宋临洮堡旧基也。洪武三年增筑郡城,因附城北,东、西、北三门上各有楼。
外州县
渭原县城池 创筑于宋、元升为县,即渭源堡旧城也。土筑,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周围三里三分,建门二:南曰渭川,北曰清源,上各有楼铺敌台十六。明嘉靖十八年县令杨侯琏增筑郭一,在县北,循迤西原,亦王韶故堡,高一丈五尺,径三里,周围五里,东西二门迄今如旧。
兰州城池 自汉昭帝时建于西古城,隋开皇初移置皋兰山,北宋苗绶复为修之,明洪武十年指挥同知王得增筑,高三丈,东西长一里二百八步,南北长一里八十二步,池深一丈五尺,周围六里二百步,三面土筑,北面砖甃,下临黄河,建门四:东曰承恩,南曰崇文,西曰永宁,北曰广源,上各建层楼、戍铺,宣德间佥事卜谦指挥戴旺自城西北至东,增筑外郭凡一十四里二百三十步有奇。正统十二年,都指挥佥事李进自东至北增筑郭城七百九十七丈有奇。郭门九:东曰迎恩,东北曰天堑,又东北曰广武,南曰拱兰,东南曰通远,西南曰永康,又西南曰靖安,西曰神川,北曰天水。门上各有楼,按《州志》:弘治十年,都指挥梁瑄筑东郭外墙三百六十丈有奇,为游兵营居戍守。万历四年副使李尧德兴工增缮。八年,议以北城濒河,甃以砖石。三十年,再一修之。皇清康熙六年刘斗补修颓缺,重建城楼至二十四年,都御史叶会同藩臬司道率有司等官大加修葺,焕然一新,允称巩固。
金县城池 土筑,高三丈三尺,厚二丈,池深二丈一尺,阔三丈,周围三里三分,门二:南曰阜安,北曰清安,各建层楼,城隅大铺,四周围小铺,二十外郭当龛谷山口,即宋之旧寨,郭门二:南曰永绥,北曰咸宁,各建层楼三间,迄今相继修筑,按《县志》:郭门外昔有瓮城。万历间,知县刘文炳与邑人有隙,去之,识者以为风气衰微,由于此也。按城创自元至元间,历时增修,坚致牢实,当时称为铁瓮。万历三年,知县刘去僻重修,上增女墙一周,甃以砖石,较昔壮丽。皇清康熙二十四年,颁示郡县修理城池,知县魏煜如捐俸补葺,层楼垣墙改观。
河州城池 元时逼近北㟲,明洪武十二年指挥徐景截修,元城之半如旧势三分之一,拓建于南,今北城后台址犹存,弘治庚申指挥蒋昂重修,楼橹分布,更铺翼然,城高五丈,上阔三丈,池深二丈,阔三丈,周围九里三分,俱土筑,南北长二里有半,东西长二里有百步,门四:东曰平秩,南曰安远,西曰定羌,北曰镇边,嘉靖时知州聂守中因防边警创建南郭,周围三里有奇,郭门一,仍建层楼、戍铺,至今相沿。按《州志》:四门,城楼相对,门内各置铜将军炮兵卫旗鼓,建官厅三间,左右营房二十间,官军居住以严警备,南门大楼一座,计五间三层,高五丈,北城无门,大楼五间,制度同南楼,东门四层,所置军器房屋同南门,城门楼五间二层,高四丈,西城门建楼设备一如东门之制,沿城楼橹十有六座,每座三间二层,高三丈,更铺二十八处,每处三间,城垛计一千八百二十八,南关长五里,护以重城,高三丈,阔二丈五尺,南门建楼,东西二便门以通舆人出入,更铺八座,垛口五百,西关长二里,东关长百步,城属卫,关属州。
临洮府关梁考
府县《志》合载本府〈狄道县附郭〉摩云关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今置巡检司。南关 在府城南。
北关 在府城北二关,宋尝于此置堡。
三岔关 在府城西三十里。
结河关 在府城北六十里,宋熙宁七年于此置堡。
打壁峪关 在府城北三十五里。
下衬关 在府城南一百里。
八角关 在府城南一百一十里。
十八盘关 在府城南一百二十里
永宁桥 旧在城西,北宋熙宁中建,赐名永通。明洪武时移建于城西三里,更名永宁,造船十二,两岸置木柱十二,维以铁缆,草缆各二。皇清康熙十三年靖逆侯张勇因用兵挽运粮刍,仍移建郡城西北五里,是后船料裁充兵饷,船艘损烂无项修补,每逢河涨,津梁阻塞,民甚苦之。知府高锡爵捐俸续造船八艘,架构坚固,桥始通利。
弘济桥 在城西北一百三十里洞子沟,自明季久废。
渭原县
分水岭关 按《一统志》:在县城西一十里。渭桥 在城西一里。
兰州
凤林关 在黄河侧,通红永路外,有王保保城。京玉关 在镇远桥北,通河西路,宋元符中赐名,金因之,元废。
金城关 在城北二里,黄河北岸,宋绍兴四年置,据河山之险,为甘肃咽喉,筑城以为固,明景泰间守备李进凿石重建,万历二十五年副使张栋易土为砖,今于河南置巡检司。
阿干镇关 在兰州城南四十五里,本宋阿干堡,元改为县,今置关卫卒防守。
东堡关 距兰州城十八里,宋元丰四年置,本名巩哥关,后改曰东关,明景泰初重筑。
镇远桥 明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建于城西七里,越四年,卫国公刘愈移建于州西一十里,名古浮桥,洪武十八年,指挥杨廉移置城西北二里,金城关用巨舟二十四艘横亘黄河上,架以木梁棚,以木板围,以栏楯两岸西北为铁柱四,各长二丈一,落河底,铁盘尚存,木柱四十五,维铁缆二:各长一百二十丈,麻缆四长亦如之。遇冬河将冻则折而修,艌之来春冰泮,复建仍
至今。
惠远桥 在城西南三里,徒舆兼济。
先登桥 在五泉千佛阁悬崖间。
南秀桥 在城南稍门外,今废。
石桥儿 在城东郭外,今废。
西津桥 在城西二里,明永乐间建,以木架空,俗名握桥。
月崖桥 在兰州城东一十二里。
金县
浩亹桥 在南城外,顺治五年知县杨先春重建。上有穿廊栏干,今无,仅存其桥。
清水镇桥 在城东二十五里。
阁门河桥 在城南。
连接水桥 在城北十五里。
神济桥 一名虹桥,在城北郭外。
河州
积石关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下有积石渡。藏关 在城西七十里。老鸦关 在城西九十里。
土门关 在城西九十里。
槐树关 在城南七十里。
沙马关 在城南八十里。
陡石关 在城南八十里。
崔家峡关 在城西一百里。
樊家峡关 在城西一百里。
五台关 在城西九十里。
红崖子关 在城西九十里。
西山小路关 在城西九十里。
莫泥关 在城西七十里。
石嘴儿关 在城西九十里。
朵只巴关 在城西七十里。
船板岭关 在城南六十里。
西儿关 在城西九十里。
乔家岔关 在城南八十里。
雅唐关 在城南七十里。
思巴思关 在城南八十里。
大马家滩关 在城南一百七十里。
小马家滩关 在城南一百四十里。
麻山关 在城南九十里。
安龙关 在城南二百里。
右丞桥 在城东二十里。
银川桥 在城西三十里。
古城桥 在城东二十里。
永济桥 在城西一里。
大夏桥 在城南三里。
摺桥 在城东十里,两岸有禹凿石迹,尚存。泄湖桥 在城东三十里,禹未疏凿时,河州即湖也,既凿,导水入黄河,故名。
南门桥 在城南。
宁河桥 在宁河城外。
黄河上渡 在积石山下,路通西宁。
黄河下渡 在城北六十里,剌麻川通庄浪路。洮河渡 在梨子山下,外通兰州路。
临洮府封建考
《通志》《兰州志》合载汉洮阳侯 刘狩,长沙王第十四子、武帝封、无后。今临洮府。
定远侯 班超,平陵人,以使西域为都护,安集诸国,纳质内属,功封邑一千户,今兰州。
南宋
金城侯 刘缅,彭城人,孝武时以讨竟陵王功封,今兰州。后魏
金城公 周观,代人,太武时以军功封,今兰州。明
肃庄王 柍高帝第十三子,洪武十一年封汉王,二十四年改封肃王,二十八年之国,三十二年移驻兰县,后改州,王善射能诗文,谋勇兼资,太祖尝呼为秀才,受封传十世。康王 瞻焰,庄王第五子。
简王 禄埤,康王子。
恭王 贡錝,简王子。
靖王 真淤,恭王子,博学能文。
定王 弼桄,靖王子。
昭王 缙炯,定王子,尊师重道,善楷书。
怀王 绅堵,昭王第二子,无嗣。
懿王 缙𤏳,靖王第四子,镇国将军弼柿之子。怀王之叔,隆庆五年入继封王。
宪王 绅尧,懿王子,孝母尊师,礼士爱民,神宗建坊,褒曰忠孝仁贤。
肃王 识鋐,宪王子,好诗文,精书画,镌淳化阁帖以继先志,有自制序,海内珍之,天启元年,袭封。崇祯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李寇入城,王出奔,致仕总兵官,郡人杨麒窥之,令其子仆辈缉捕,获王。执献于贼,贼悟其非忠,遂诛麒父子三人,王亦没于营。
淳化郡王 真泓,恭王第二子,传四世。
铅山郡王 真净,恭王第三子,传四世
金坛郡王 真洵,恭王第四子,传三世
会宁郡王 真润,恭王第五子,传四世
延昌郡王 真滰,恭王第六子,好学礼贤,寿七十八,御书存问,谥庄懿,传五世。
开化郡王 弼枳,靖王第五子,传五世。
会昌郡王 弼栋,靖王第六子,博古尚贤,修身摄养,寿九十三,御书存问,谥庄僖,传四世。延安郡王 缙,定王子,一世。
临洮府公署考
《府志》本府〈狄道县附郭〉府治 在城中,元至正二年,知府祁哥朵只建。明洪武三年,同知赵琦重修,置鼓楼于大门上,广实库在府堂左右,申明亭、旌善亭俱在府治前。
经历司 在仪门西,赵琦建,今仍之。
照磨所
司狱司 俱在府治内。
道署 在府治西南二里。
察院 在府治东北。
城守游击署 在府治后即狄道旧治。
洮临卫 在府治东,今废。
税课司 在府北。
僧纲司 在府治东北宝塔寺。
道纪司 在府治南万寿观。
摩云岭巡检司 在府北一百六十里。
阴阳学 在府治南。
医学 在府治南十步。
广储仓 在府治东北,明洪武七年知府陆纁建,今贮临洮卫屯粮。皇清康熙二十三年,掌印守备钱世昌重修,置督收亭三楹。
漏泽园 在城东教场路南,明万历乙巳,推官高伟捐俸易地。
狄道县治 在府治后三百五十步,明弘治八年知县叶贵中建。皇清康熙八年,知县胡鼎文详请移建,总镇署为县治,旧治改为城守游击署,申明亭、旌善亭俱在县治前。
预备仓 在县治内。
养济院 在县治西二里。
漏泽园 在城东二里。
外州县
渭原县治 在城中,明洪武四年知县李保童,正德六年知县段威武相继重修。今仍之,谯楼在县大门,旌善亭在大门右,官库在县堂左。察院 在县治东北。
僧会司 在万寿寺。
道会司 在清贞观。
阴阳学 在县治东。
医学 在县治东。
官仓 在县治内。
养济院 在县治西一百步。
漏泽园 在城西二里。
兰州治 旧为县治,在城中稍北。元末废坏,明洪武三年知县袁斌重建,三十三年改为肃藩府,本年五月知县崔楫移建城西南一里五十步,即今之州治也。阜民库在州堂西侧,申明亭在大门左,旌善亭在大门右。
粮厅
捕厅 俱在州治内。
都察院 在州洽北即明肃藩旧府址。皇清康熙二年巡抚刘斗移建于此。
布政司 在州治西即旧察院行署。
按察司 在州治东南即临洮道廨,康熙十三年本道移驻临洮,遂为按察司署。
监收同知府 旧为兰州卫局库,明成化六年临洮府同知郭琎请于抚按,刱建为廨,万历三十年同知冯恂移旧察院,今因之。
城守游击署 在州治西。
税课局 在州治西。
兰州卫 在州治东。
察院 在州治东。
临巩道署 今为察院。
本府行署 在普照寺左侧。
行都司 在东城巷。
抚标左营署 在州治东旧户部。
抚标右营署 在州治东旧卫署。
卫捕厅 与行都司近。
茶司 在南门西门瓮城二处。
僧正司 在庄严寺。
道正司 在城隍庙。
阴阳学 在州治东。
医学 在州治北。
广积仓 在州治东。
济军仓 在广积仓右。
养济院 有二:一旧设镇远门内,一新建东郭内。
漏泽园 在城东郭外二里。
金县治 在县城中即金州旧治,元末废坏,明洪武三年主簿张峦建,万历二十七年知县刘登相改建东南照壁一座,掩门坊三间,头门楼三间即钟鼓楼土地祠,即寅宾亭在头门内左禁监在头门内右,仪门三间,东西角门各一间,仪门内甬道,东西书吏房各七间,保赤堂五间,赞政亭三间,在大堂左,广积库三间,在大堂右,思补堂五间,在大堂后,内衙在二堂右,皇清康熙九年,知县王之鲸重修衙宇,筑五尺台以高其制。
县丞衙舍 在河西。
巡捕厅衙 在仪门内左。
察院 在县治东,明万历三年知县刘去僻建,天启四年知县赵炯重修,今塌损。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今废。
僧会司 在兴国寺。
道会司 在清虚观。
阴阳学 在县治西。
学医 在县治西。
预备仓 在县治东,康熙九年知县王之鲸改建县治二堂后。
把石沟仓 在县北四十里。
一条城仓 在县北一百九十里。
什字川仓 在县北八十九里。
养济院 在县治北一百五十步。
漏泽园 在城北一里。
河州治 在卫东,旧为都督刘昭宅,明成化十三年知州周宁建,嘉靖王寅年知州吉陈修东西衙,公廨碑记,今仍旧治,大门三间,门屏一座,仪门三间,左右角门各一间,左右房科二十六间,吏廨二十四间,碑亭一座,大堂五间,后堂三间,寝室五间,左右厢房各三间,捲厦东西各三间,库二间在大堂左右,土地祠寅宾馆三间,监狱在仪门外,申明亭在大门外左,旌善亭在大门外右。
同知宅 在左。
州判宅 在右。
吏目宅 与同知宅近。
管粮厅 三间在堂左肩。
首领厅 三间在堂右肩。
谯楼 在城正中,五间,转角飞檐,三层高五丈,台高五丈,即旧南门。
监督府 旧驻临洮府行署,明嘉靖乙未通判王珣以指挥陈淳没入官宅,改修府治。万历二十二年改设同知。皇清戊子毁于兵,庚寅监督府刘世祚重修大堂三间,后堂三间,东西书房,右左库房,土地祠、寅宾馆、大门、仪门、各还旧制,后拓地建楼五间,扁曰:云还府前左右二坊,东曰三军司命,西曰诸羌具瞻,统辖三十六族,番人管理二十四处,土司覈州纠卫,招商中马,指挥千百户,俱听节制。协镇府 旧在城西南即守备府,明洪武初以河州为西陲重地,令帅臣镇守,控制番族建帅府凡一,应军马城堡关隘,番族俱听节制,嘉靖乙未改设参将。皇清初改为游击,顺治十六年调兰州副将为之,因为协镇府。
布政分司 在城南振武坊东,旧北仓址。按察分司 在城西,明嘉靖甲午知州韩鼎以指挥丁珍没入官宅建。
察院 在州治南澄清街,明洪武十二年建。城守副镇署 在州治西南。
僧正司 在万寿观。
番僧纲司 在报恩寺番厂,在城西一里,周围
一百三十八丈,长四十三丈,阔二十六丈。道正司 在文昌观。
阴阳学 在城右,今废。
医学 在城左,今废。
茶马司 在城南百步。明洪武七年建,设大使副使二员,茶库在城南四百步,贮茶招商中马。税课局 在南关,明洪武初建。嘉靖辛卯裁革。州仓 在城南五百步,厅五间,东西廒房二十四间,草仓在仓厅后。
归德仓 在归德堡。
大通仓 在大通河堡,今俱并州仓。
弘化寺堡仓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
养济院 在城西关,明成化乙亥建,今废。漏泽园 在城北一里。
卫治 旧治在城西,明洪武十二年指挥徐景奉勘合建安王府,后改为卫,内设历经司六所,监狱、车驾、预备仓各一所。
镇抚司 今废。
杂造局 在卫东二百五十步,今废。
马厂 在卫西三百步。
临洮府学校考〈书院社学附〉 《府志》本府〈狄道县附郭〉
临洮府儒学 在府治东一百七十步,元泰定二年同知都总帅府事祁安建,明洪武三十五年教授前太常寺少卿刘杰建,历年修缮。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府高锡爵重修。
文庙在学东,启圣祠在庙东,名宦祠在戟门左,乡
贤祠在戟门右。
超然书院 明万历三十一年,知府王曰然建。社学 在府治后,久废。康熙十九年知府高锡爵设立,二处俱在府儒学内。
学租 府储仓,原额租粮一百四十石五斗,内除荒粮三十九石七斗二升五合,实徵粮一百石七斗七升五合。
狄道县儒学 在县治西十步
文庙后,明洪武五年知县段嗣宗建,万历间移建
府学左,寻撤之。崇祯十四年知县褚泰珍重建。社学 在县治西。
渭原县儒学 在县治东,明洪武四年建,嘉靖十年知县杨琏重葺,后倾圮。皇清知县张弘斌率阖邑绅士重修,规模倍增。
文庙在学前差左,知县张从重修明伦堂五楹,博
文斋在堂左,约礼斋在堂右。
社学 在关外。
学租 原额租粮一十三石四斗八升,内除荒粮九石五斗,实徵粮三石九斗八升。租银二两八钱,内除荒银九钱,实徵银一两九钱。
兰州儒学 在州治东南一百二十步,元至元五年知州姚谅建,明洪武八年知州黄镇重修。嘉靖三十八年兵备副使彭灿重修,万历二十七年左布政荆州,俊复修,后倾圮。皇清康熙五年,巡抚刘斗重修,倍增壮丽,正殿在学左两庑,戟门、棂星门、坊泮池、壁立门、在泮池前,启圣祠在庙东,敬一亭在祠后,文昌阁在祠西,名宦祠在戟门左,乡贤祠在戟门右,尊经阁在学后,明伦堂在正殿后,兴诗斋在堂东,立礼斋在堂西,学正署在明伦堂东,训导二署旧设明伦堂西。
社学 有二:东社在儒学后街,西社在抚署,迤西皆巡抚刘斗所创。
学租 原额租粮三十三石八斗五升,每石折银四钱,共折银一十三两五钱四分,内除荒粮三石七斗五升,折银一两五钱,实徵粮三十石一斗折银一十二两四分。
金县儒学 在县治西,元至治二年判官傅梦臣建,明成化十二年知县李士杰重修,万历三十七年知县师兆吉重修,天启六年知县赵炯重修大成殿五间,两庑各九间,戟门三间,东西角门各一间,棂星门坊三间,神厨二间,在棂星门内左,今废。宰牲亭一间,在棂星门内右,今废。泮池在棂星门前,照壁一堵,在泮池前,启圣祠三间,在庙左,门楼一间,名宦祠三间,在戟门外,乡贤祠三间,在戟门外,明伦堂五间,今塌损。博文斋七间,今无。约礼斋七间,敬一亭三间,在明
伦堂后,教谕署在明伦堂左,训导署在明伦堂右,尊经阁三间,今无。
书院 在县东郭外,明崇祯七年知县张星创建课士,今废,仅存旧址。
社学 正厅五间,东西书房各十间,头门一间,二门一间,明洪武八年知州创建,在县治东,久废无址。皇清康熙九年知县王之鲸捐俸复建,在县治西,因逆变拆损,今存木支墙壁。
学田 中地一顷七十四亩。
学租 原额租粮一十石四斗四升,贮积学仓。修理学宫,赈济贫士,康熙十四年,裁充兵饷,二十四年,奉旨半给廪生,半给贫士。
学仓 在县治东,明万历三十三年,左布政荆州俊檄知县刘文炳创建,今废。
河州儒学 在州治西南,旧为元儒张德载家塾,延祐六年改为儒学,万历三十年知州陈文焯建尊经阁,新凿泮池,缮修至今,大成殿五间,两庑共三十间,戟门五间,棂星门坊三间,神库三间,宰牲房三间,俱成化戊戍知州周文增廓,万历三十二年,知州陈文焯重修门外东西二房,扁曰礼门义路,年久倾圮。皇清康熙八年,监收厅黄绶重修启圣祠,在明伦堂东,知州韩鼎建敬一亭在祠前,碑七道,名宦祠在戟门左,乡贤祠在戟门右。
社学 在州治前,久废。
卫社学 在卫东,今废。
学租 原额租粮九十石八合七勺。
学仓 在儒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