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兽异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
第一百六十九卷目录
兽异部汇考一
周礼〈秋官〉
春秋纬〈运斗枢〉
礼纬〈含文嘉 斗威仪〉
孝经纬〈援神契〉
山海经〈西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汉书〈五行志〉
宋书〈符瑞志〉
管窥辑要〈兽部占 军中兽占 瑞兽占 异兽占〉
田家五行〈论走兽〉
兽异部汇考二
商〈辛纣一则〉
周〈僖王一则 敬王一则〉
汉〈武帝元狩二则 太始一则 昭帝一则 宣帝元康一则 平帝元始一则〉
后汉〈光武帝建武一则 章帝建初一则 元和二则 安帝延光二则 顺帝阳嘉一则 桓帝永兴一则 永康一则 灵帝建宁一则 光和一则 献帝延康一则〉
魏〈文帝黄初二则 明帝青龙一则〉
吴〈大帝赤乌三则〉
晋〈武帝泰始四则 咸宁五则 太康十则 惠帝元康一则 悯帝建兴一则 建武一则 元帝太兴二则 永昌一则 成帝咸和四则 咸康二则 穆帝永和三则 升平一则 哀帝隆和一则 简文帝咸安一则 孝武帝太元七则 安帝隆安一则 义熙一则〉
宋〈武帝永初一则 少帝景平二则 文帝元嘉二十二则 孝武帝孝建二则 大明七则 明帝泰始五则 泰豫一则 后废帝元徽二则 顺帝升明三则〉
南齐〈高帝建元一则 武帝永明九则 明帝建武二则 和帝中兴二则〉
梁〈武帝天监二则 中大通一则 中大同二则 元帝承圣一则〉
陈〈后主祯明一则〉
北魏〈太祖登国二则 天兴三则 太宗永兴二则 泰常三则 世祖始光一则 神麚三则 太延一则 太平真君二则 高宗太安二则 和平二则 高祖延兴二则 承明一则 太和十一则 世宗景明三则 正始四则 永平四则 延昌三则 肃宗熙平二则 神龟二则 正光四则 孝静帝天平二则 元象一则 兴和三则 武定四则〉
北齐〈后主武平三则〉
北周〈明帝武成一则 武帝保定三则 天和一则 建德三则〉
隋〈文帝开皇二则 炀帝大业一则 恭帝义宁一则〉
唐〈高祖武德七则 太宗贞观十七则 高宗永徽一则 显庆一则 龙朔一则 调露一则 永淳一则 元宗开元十二则 天宝三则 肃宗乾元一则 代宗永泰二则 大历四则 德宗建中一则 贞元七则 宪宗元和三则 文宗太和一则 开成一则 哀帝天祐二则〉
周礼〈秋官〉
春秋纬〈运斗枢〉
礼纬〈含文嘉 斗威仪〉
孝经纬〈援神契〉
山海经〈西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汉书〈五行志〉
宋书〈符瑞志〉
管窥辑要〈兽部占 军中兽占 瑞兽占 异兽占〉
田家五行〈论走兽〉
兽异部汇考二
商〈辛纣一则〉
周〈僖王一则 敬王一则〉
汉〈武帝元狩二则 太始一则 昭帝一则 宣帝元康一则 平帝元始一则〉
后汉〈光武帝建武一则 章帝建初一则 元和二则 安帝延光二则 顺帝阳嘉一则 桓帝永兴一则 永康一则 灵帝建宁一则 光和一则 献帝延康一则〉
魏〈文帝黄初二则 明帝青龙一则〉
吴〈大帝赤乌三则〉
晋〈武帝泰始四则 咸宁五则 太康十则 惠帝元康一则 悯帝建兴一则 建武一则 元帝太兴二则 永昌一则 成帝咸和四则 咸康二则 穆帝永和三则 升平一则 哀帝隆和一则 简文帝咸安一则 孝武帝太元七则 安帝隆安一则 义熙一则〉
宋〈武帝永初一则 少帝景平二则 文帝元嘉二十二则 孝武帝孝建二则 大明七则 明帝泰始五则 泰豫一则 后废帝元徽二则 顺帝升明三则〉
南齐〈高帝建元一则 武帝永明九则 明帝建武二则 和帝中兴二则〉
梁〈武帝天监二则 中大通一则 中大同二则 元帝承圣一则〉
陈〈后主祯明一则〉
北魏〈太祖登国二则 天兴三则 太宗永兴二则 泰常三则 世祖始光一则 神麚三则 太延一则 太平真君二则 高宗太安二则 和平二则 高祖延兴二则 承明一则 太和十一则 世宗景明三则 正始四则 永平四则 延昌三则 肃宗熙平二则 神龟二则 正光四则 孝静帝天平二则 元象一则 兴和三则 武定四则〉
北齐〈后主武平三则〉
北周〈明帝武成一则 武帝保定三则 天和一则 建德三则〉
隋〈文帝开皇二则 炀帝大业一则 恭帝义宁一则〉
唐〈高祖武德七则 太宗贞观十七则 高宗永徽一则 显庆一则 龙朔一则 调露一则 永淳一则 元宗开元十二则 天宝三则 肃宗乾元一则 代宗永泰二则 大历四则 德宗建中一则 贞元七则 宪宗元和三则 文宗太和一则 开成一则 哀帝天祐二则〉
庶徵典第一百六十九卷
兽异部汇考一
《周礼》《秋官》
庭氏掌射国中之夭鸟,若不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夜射之。〈注〉不见鸟兽,谓夜来鸣呼为怪者。兽,狐狼之属。〈《订义》〉刘执中曰:鸟兽为夭者,夜中闻其声,而不见其形。被其害而不见其迹也
《春秋纬》《运斗枢》
瑶光散,而为鹿。江淮不祠,则瑶光不明。彘生鹿,机星得。则麒麟生,万人寿。《礼纬》《含文嘉》
神灵滋液,百宝为用,则白象至。《斗威仪》
君乘金而王,其政讼平,麒麟在郊。君乘水而王,其政和平,则北海输以文狐。
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南海输以〈缺〉马。
《孝经纬》《援神契》
德至鸟兽,则麒麟臻。《山海经》《西山经》
小须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东山经》
耿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其鸣自叫见,则其国有恐。《中山经》
蛇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名狼,见则国内有兵。丰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
倚帝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鼣〈音吠〉鼠,白耳白喙,名曰狙如,见则其国有大兵。
历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见则其国有大兵。
《汉书》《五行志》
凡言伤者,病金气;金气病,则木沴之。其极忧者,顺之,其福曰康宁,刘歆言:《传》曰:时有毛虫之孽。说以为天文西方参为虎星,故为毛虫。《宋书》《符瑞志》
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则至。麇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含仁而戴义,音中钟吕,步中规矩,不践生虫,不折生草,不食不义,不饮洿池,不入坑阱,不行罗网。明王动静有仪则见。牡鸣曰逝圣,牝鸣曰归和,春鸣曰扶幼,夏鸣曰养绥。白象者,人君自养有节则至。白狐,王者仁智则至。
赤熊,佞人远,奸猾息,则入国。
九尾狐,文王得之,东夷归焉。
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三角兽,先王法度修则至。一角兽,天下平一则至。六足兽,王者谋及众庶则至。
比肩兽,王者德及矜寡则至。
獬豸知曲直,狱讼平则至。
白虎,王者不暴虐,则白虎仁,不害物。
白狼,宣王得之而犬戎服。
白獐,王者刑罚理得则至。银麂,刑罚得共,民不为非则至。
赤兔,王者德盛则至。
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
天鹿者,纯灵之兽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角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裔之语,明君圣王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
周印者,神兽之名也,星宿之变化。王者德盛则至。泽兽,黄帝时巡狩至于东滨,泽兽出,能言,达知万物之情,以戒于民,为时除害。贤君明德幽远则来。駼者,幽之兽也,有明王在位则来,为时辟除灾害。趹蹄者,后土之兽,自能言语。王者仁孝于国则来。鸡骇犀,王者贱难得之物则至。
《管窥辑要》《兽部占》
按礼云:四足而毛,谓之兽。周文惠爱恩沾鸟兽也,兽亦于人有情,故犬马而报恩也。虎断道边国,有谋。虎入国邑,其国亡、其邑空。虎相食,不三年,其国荒。虎有两口,大臣搆祸,世主将兵。一曰:臣出走诸侯,绌虎衔鱼,君失恩于民。虎生牛,尾无口目,人君无德。虎𩰚其地;守臣灾。虎两足,世主将起,大臣逆害。虎狼食人,大兵将起。蔡邕曰:国政苛,则虎狼食人。
狼鸣城邑中,其城邑空。一曰:有丧。狼食人,乱国之妖。京房占曰:君失政,则食人。狼入国邑,为政者残暴,其邑国亡。狼为妖,邑中有兵起。狼逐人家狗,外国且来入君邑。赤狼见,不出三年,国有大祸、野人为政;狼鸣邑中作祸,其年,邑有丧。狼逐人,外国来侵。
熊罴入人居室,国危。
麋入国,国将空,麋见于邑,有戮臣。麋入市邑,有忧。入国邑,其国且屠。鹿入国邑,国邑将虚。夏至,鹿不解角,贵臣作奸。京房易传曰:废正作淫,大不明则国多麋鹿鸣邑中。其年,邑有丧。獐入国,国被屠。獐有六足为毛虫之伯。
狐一头、两身。《灾异图》曰:王公不祗上命,刻暴百姓。民人吁嗟,则见狐。逐人家狗,外国来入居邑。狐入人室,有大丧,室不居。《地镜》曰:有淫事,主者殃。狐三头,其名曰:。见则有女害、狐狸沿人墙屋而啼,有死丧刑伤。鼯鼠同狐入宫、上屋,有大丧,君淫,国邑亡。
兔上城,其邑墟;兔入,宫不出一年,主死。京房曰:兔入王宫,君出亡;兔入宫生子,其宫必空。兔入人家,其家败。兔生雉,是谓乱国之妖鬼。兔两头,《春秋·运斗枢》曰:妇两舌则兔两头。白兔见,其国有丧;兔上城、入宫室中及经市中,有大水;兔宫殿中生子,国有忧;兔无故宿所守之地,主亡、兵小动。
獭上屋或入人家,其家有狱讼刑伤;獭入邑,有兵。猬生冠,妇人以长舌乱政。
野兽入人居室,其室不居;入邑都或大道上,兵起、流血、国虚、无人入庙庭、君死、国亡,入公府,官寺门主者受其殃,或曰:有贼起。入城郭,臣下有逆心,兵起。大小群入邑,国亡、邑屠、衔枯。木于邑里道路,君有忧。野兽上城不出,一年,主死、城空。一曰:大水。
野兽群鸣城邑中,城邑将空;入城门衙府朝堂作声,甲乙日,民炎疫死;丙丁日,大臣灾;西南方,有火灾;戊己日,天子不用贤臣,小人在位;庚辛日,宫中多火灾;壬癸日,水患。皆以日辰期远近。
野兽自经于市中,其岁大凶。无故自死邑中,其邑为墟。《天镜占》曰:其邑,兵大起。无故入水死,其国将亡。野兽却行,君为臣。
野兽与飞鸟𩰚,兵起;与飞鸟交,兵起。野兽与家畜𩰚,外兵来;与家禽畜交;君有淫行、宫禁弛,有亡国
野兽生子,人形,国易主;飞鸟形,天下有兵;如蛇,邑有火灾、兵起;如蜂蛾虫蚁形;天下更令。
野兽生子,入宫室,其国亡。所入之家,主者受其殃;生子,国邑大旱,邑虚。
野兽生子,足多,其邑有忧;足少,邑有丧;生子多口,邑有兵;无口,〈缺二字〉多目,邑君忧;少目,邑有急兵;无目,有忧;无耳鼻,邑有兵;多耳鼻,邑兵出;少耳鼻,大兵起;无尾,国主无后;生子,肢体不居其处,其邑兵起。
四足兽从土中生出者,郡邑殃,有水灾。名曰:地狗。四角兽见,四方兵起。
《军中兽占》
凡出军忽见虎狼在前哮吼,或入军营,皆不出五七日,有战。先冲突者,大胜。军行营垒已成,忽虎从外营入营,或走过军中,急徙之,不然必败。
军行,忽见虎狼豹豺野狐害人之类,如或至营者,皆大兵,欲至大战。
军行,忽有虎狼走来逆人及营过者,敌立至,当备之,败军之兆。
熊虎獐鹿绕军皞,而入营者,贼为诈降,军败之徵,防备吉。
军行,在道忽见虎豹豺狼之属,前后猖扬,忽入军伍,必七日逢贼,移营祭之。吉不如此,大将败亡。
虎豹绕营悲鸣,不可战;向彼军鸣,宜急击之,虎入营,军败散。
狼奔入军中,三日有大恐;狼狐绕城营而鸣,军败,散民流徙。
熊罴入军中,军战败;至营琅琅鸣皞,面向行军者,周流奔走,皆不祥禳吉。
狐狸皞鸣走入军垒中,军败、将辱;狐狸入营,吏为奸猾,狐狸旋绕军营而走或鸣者,军败;狐狸入军作窠,其营必空;军中时,时获得狐狸者,敌人来战,必以败去。两军相当,有狐狸向军营四面鸣者,不可战,宜固守。彼军急击,勿失。
獐鹿野猪走入营中,有贼投降。先吉后凶宜,且自防。麋鹿獐入军营中,军败将死,宜急徙;去入营作窠,大凶。
猿猴入营,奸臣内谋,阴与贼连,须当防备。
军行,卒遇白兔,破军、杀将,但是白物见,皆不祥。军行路,见赤鼠在前,良久不去。必有伏兵。鼠者恣也,主贪残,故逢之凶。有白鼠顺军行,吉逆来入军中,凶。鼠薮军中,将谋叛。营垒中昼夜鼠走,五日内,有水灾。军行,夜鼠穿地作孔,宜徙去之。军中忽有鼠成阵作声,军有大凶。营阵中有鼠作雄鸡声,军凶;营寨内鼠舞向人,必有奸人通敌者。鼠入军中𩰚争作声,贼必暴至,营寨内乱,其处不有大水,必有火灾。鼠咬人足,主兵败亡;鼠咬兵,仗不可战,战必败。一云:主将伤。军行,鼠咬旂鼓,贼欲来斫寨害。营内鼠咬屋椽或壁间盘入泥土,皆凶,宜急徙之。鼠咬将衣服上衽,有喜。腰以下,财散兵弱。
猛兽在军前引者,战大胜;猛兽入军中,防寇突,不则有奸。猛兽横冲军,过或横入营中,有急战。战,必不利。野兽入营垒中,战败将死;野兽鸣军中,大邦小,小邦大;军行有野兽来冲,战败。
凡野兽入军,皆当以主将本命推之,若在合德及岁月日时德上来,皆为有吉庆事;若从本命及岁月日时刑墓上来,皆为凶事。
《瑞兽占》
白虎缟身,如雪而无杂毛,王者仁而不害,乃见。天禄似鹿,一角、身有五色光曜,王者孝道备,则见。赤罴似熊,赤色。王者远佞,则见。九尾狐见,则王者兴;白狐来,王者德及远方。
六足兽上元齿见,则其国主益地。
《异兽占》
兽状如猿,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有大兵。兽状如犬,豹文、牛角、音如犬吠,其名曰:狡儿。见,则其国大穰。兽状如犬,人面,善投、行疾如风。见人则笑,名曰:山𤟤。见,则天下大风。
兽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兽状如牛,虎文其音如吟,名曰:軨軨。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兽状如兔,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徐。见,则蝗虫为败。兽状如狐,鱼翼,名曰:朱獳。其鸣自叫,出则其国有恐。兽状如狐,有翼,音如鸿雁,名曰:毙毙。见,则天下旱。兽状如马,四角、羊目、羊尾、音如皞狗,名曰:攸。攸见,则国多狡客。
兽状如豚,有牙,名曰:当庚。其鸣自呼,见则天下大穰。兽状如彘,人面、黄身、赤尾,音如婴儿,食人及虫蛇,名曰:合窳。见则天下大水。
兽状如牛,白首、一目、蛇尾,其名曰:蜚。行水,水竭;入草,草枯。见则大疫。
兽状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兽状如狐,白尾、长耳,名曰:狼。见则其国有兵。兽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兽状晕,赤如丹火,其名曰:。见则其国大疾。兽状如鼠,白耳、白喙,名曰:狙如。见则国有大兵。兽状如貘,赤、喙赤目、白尾,其名曰:𤝻儿。见则其邑有火。
兽状如狸,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见则其国有兵。兽状如彘,黄身、白头尾,名曰:闻。见则天下多风。
《田家五行》《论走兽》
獭窟近水,主旱;登岸,主水,有验围。塍上野鼠爬沙,主有水,必到所爬处方止。鼠咬麦苗,主不见收;咬稻苗亦然。倒在根下,主砻下米贵;衔在洞口,主囷头米贵。狗爬地,主阴雨;每眠灰堆高处,亦主雨。狗咬青草吃,主晴;狗向河边吃水,主水退;铁鼠,其臭可恶。白日衔尾成行而出,主雨;猫儿吃青草,主雨;丝毛狗褪毛不尽,主梅水未止。兽异部汇考二
商
辛纣 年,兔生角。按《史记·殷本纪》不载。 按《搜神记》:商纣之时,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周
僖王五年,鲁多麋。按《春秋·鲁庄公十七年》:冬,多麋。 按《公羊传》:何以书,记异也。
按《汉书·五行志》:严公十七年冬,多麋。刘歆以为毛虫之孽为灾。刘向以为麋色青,近青,祥也。麋之为言,迷也。盖牝兽之淫者也。是时,严公将取齐之淫女,其象先见。天戒若曰:勿取齐女,淫而迷国。严不寤,遂取之。夫人既入,淫于二叔,终皆诛死,几亡社稷。董仲舒指略同。京房《易传》曰:废正作,淫大不明,国多麋。又曰:震遂泥厥咎,国多麋。
敬王三十九年春,鲁西狩获麟。
按《春秋·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按《左传》: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按《公羊传》: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麇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公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未,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 按《谷梁传》:引取之也狩麟不地不狩也非狩而曰狩大获麟故大其适也,其不言来,不外麟于中国也。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
汉
武帝元狩元年,获白麟。按《汉书·武帝本纪》: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元狩二年三月,南越献驯象。
按《汉书·武帝本纪》云云。
太始二年三月,获白麟。
按《汉书·武帝本纪》:太始二年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更黄金为麟趾袅蹄以协瑞焉。
昭帝 年,昌邑王见熊入宫。
按《汉书·昭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昭帝时,昌邑王贺闻人声曰熊,视而见大熊。左右莫见,以问郎中令龚遂,遂曰:熊,山野之兽,而来入宫室,王独见之,此天戒大王,恐宫室将空,危亡象也。贺不改寤,后卒失国。
宣帝元康四年,获白虎。
按《汉书·宣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元康四年,南郡获白虎。
平帝元始二年春,黄支国献犀牛。
按《汉书·平帝本纪》云云。
后汉
光武帝建武十三年,获白兔。按《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建武十三年九月,日南徼外蛮裔献白兔。
按《宋书·符瑞志》:建武十三年九月,南越献白兔。
章帝建初七年,获白鹿。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建初七年冬十月癸丑,西巡狩进幸槐里。岐山获白鹿。
按《宋书·符瑞志》:建初七年十月,车驾西狩,得白鹿于临平观。
元和二年,麒麟见。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元和二年以来,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麒麟五十一见郡国。元和 年,九尾狐见,白鹿、白兔见。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元和中,九尾狐见郡国。白鹿见郡国。白兔见郡国。
安帝延光三年,白鹿、白虎、麒麟见。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延光三年六月辛未,扶风言白鹿见雍。秋七月,颍川上言白鹿、麒麟见阳翟。八月戊子,颍川上言麒麟一、白虎二见阳翟。
按《宋书·符瑞志》:延光三年七月,白鹿见左冯翊。延光四年,麒麟见。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四年春正月壬午,东郡言麒麟一见濮阳。
顺帝阳嘉元年,狼杀人。
按《后汉书·顺帝本纪》:阳嘉元年冬十一月,望都、蒲阴狼杀女子九十七人,诏赐狼所杀者钱,人三千。 按《五行志》:阳嘉元年十月中,望都蒲阴狼杀童儿九十七人。时李固对策,引京房《易传》曰:君将无道,害将及人,去之深山全身,厥灾狼食人。陛下觉寤,比求隐滞,故狼灾息。
〈注〉《东观书》曰:中山相朱遂到官,不出奉祠北岳。诏曰:灾暴缘类,符验不虚。政失厥中,狼灾为应。至乃残食孩幼。朝廷悯悼,思惟咎徵,博访其故,山岳尊灵,国所望秩,而遂比不奉祠,怠慢废典,不务恳恻,淫刑放滥,害加孕妇。毒流未生,感和致灾。其详思改救,追复所失,有不遵宪,举正以闻。
桓帝永兴元年,白鹿见。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永兴元年春二月,张掖言白鹿见。
永康元年,白兔见。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永康元年十一月,西河言白兔见。
灵帝建宁 年,群狼啮人。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建宁中,群狼数十头入晋阳南城门啮人。
光和三年,虎见平乐观及宪陵。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注》:袁山松书曰:光和三年正月,虎见平乐观,又见宪陵,上齧卫士。蔡邕封事曰:政有苛暴,则虎狼食人。
献帝延康元年,麒麟、白虎见。
按《后汉书·献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延康元年,麒麟十见郡国。四月丁巳,饶安县言白虎见。又郡国二十七言白虎见。
魏
文帝黄初元年,九尾狐见,白鹿、麋见。按《魏志·文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黄初元年十一月,九尾狐见甄城,见谯。郡国十九白鹿、白麋见。黄初 年,白兔见。
按《魏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黄初中,郡国十九言白兔见。
明帝青龙四年,获白鹿。
按《魏志·明帝本纪》不载。 按《晋书·宣帝本纪》:魏明帝青龙四年,获白鹿,献之。天子曰:昔周公旦辅成王,有素雉之贡。今君受陜西之任,有白鹿之献,岂非忠诚协符,千载同契,俾乂邦家,以永厥休耶。
吴
大帝赤乌元年,麒麟见。按《吴志·孙权传》:赤乌元年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见。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纪元。
按《宋书·符瑞志》:吴赤乌元年,白麟见。建业
赤乌六年,白虎见。
按《吴志·孙权传》:赤乌六年春正月,新都言白虎见。赤乌十一年,白虎仁。
按《吴志·孙权传》:赤乌十一年五月,鄱阳言白虎仁。诏曰:古者圣王积行累善,修身行道,以有天下,故符瑞应之,所以表德也。朕以不明,何以臻兹。《书》云虽休勿休,公卿百司,其勉修所职,以匡不逮。
晋
武帝泰始元年,麒麟、白虎、白鹿见。按《晋书·武帝本纪》:泰始元年,麒麟各一见于郡国。按《宋书·符瑞志》: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见河南阳翟。白鹿见弘农陆浑。麒麟见南郡。
泰始二年,麒麟、白虎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二年,麒麟各一见于郡国。
按《宋书·符瑞志》:二年正月己亥,白虎见辽东乐浪。辛丑,白虎见天水西。
泰始五年,白兔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五年七月己亥,白兔见北海即墨,即墨长获以献。
泰始八年,白鹿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八年十月,白鹿见扶风雍,州刺史严询获以献。
咸宁元年,白獐见。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咸宁元年四月丙戌、乙卯,白獐见琅琊,赵王伦以献。
咸宁二年,白兔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二年十月癸亥,白兔二见河南阳翟,阳翟令华衍获以献。咸宁三年,白虎、白獐见。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三年二月乙丑,白虎见沛国。七月壬辰,白獐见魏郡。咸宁四年,白兔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四年六月,白兔见天水。
咸宁五年,麒麟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五年二月甲午,白麟见于平原。九月甲午,麟见于河南。
太康元年,白麟、白鹿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太康元年夏四月,白麟见于顿丘三河。
按《宋书·符瑞志》:太康元年三月,白鹿见零陵泉陵。五月甲辰,白鹿见天水西县,太守刘辛获以献。八月,白虎见永昌南罕。
太康二年,白兔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二年八月壬子,白兔见彭城。十月,白兔见赵国平乡,赵王伦获以献。
太康三年,白鹿、白獐见。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三年七月壬子,白鹿见零陵,零陵令蒋微获以献。八月,白獐见梁国蒙,梁相解隆获以献。
太康四年,白虎、白兔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四年七月丙辰,白虎见建平北井。十一月癸未,白兔见北地富平。
太康五年,白獐见。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五年九月己酉,白獐见义阳。太康六年,南阳献两足猛兽。
按《晋书·武帝本纪》:六年冬十月,南阳郡获两足兽。按《五行志》:六年,南阳献两足猛兽,此毛虫之孽也。识者为其文曰:武形有亏,金兽失仪,圣主应天,斯异何为。言兆乱也。京房易传曰:足少者,下不胜任也。干宝以为:兽者阴精,居于阳,金兽也。南阳,火名也。金精入火而失其形,王室乱之妖也。六,水数,言水数既极,火慝得作,而金受其败也。至元康九年,始杀太子,距此十四年。二七十四,始终相乘之数也。自帝受命,至悯怀之废,凡三十五年焉。
太康七年,四角兽见,白獐见,获狡。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七年十一月景辰,四角兽见于河间,河间王颙获以献。天戒若曰,角,兵象也,四者,四方之象,当有兵乱起于四方。后河间王遂连四方之兵,作为乱阶,殆其应也。
按《宋书·符瑞志》:七年五月戊辰,白獐见汲郡。按《山海经·郭璞注》:太康七年,邵陵扶沟县槛得一兽,状如豹文,有两角,无前两脚。时人谓之狡。
太康八年,白兔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八年十二月庚戌,白兔见陈留酸枣关内,侯成公忠获以献。太康九年,获两足玃。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五行志》:九年,荆州献两足玃。
太康十年,白虎见。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十年丁酉,白虎见犍为。
惠帝元康元年,白鹿见。
按《晋书·惠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元康元年九月乙酉,白鹿见交趾武宁。
悯帝建兴二年,麒麟见。
按《晋书·悯帝本纪》:建兴二年九月景戌,麟见襄平。按《宋书·符瑞志》:建兴二年九月丙戌,麒麟见襄平,州刺史崔毖以闻。
建武元年,白鹿见。
按《晋书·悯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建武元年五月戊子,白鹿见高山县。
元帝太兴元年,麒麟见。
按《晋书·元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太兴元年正月戊子,麒麟见豫章。
太兴三年,白鹿见。
按《晋书·元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三年正月,白鹿二见豫章。四月,白鹿见晋陵延陵。
永昌元年,白鹿见。
按《晋书·元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永昌元年九月,白鹿见江乘县。
成帝咸和四年,白鹿见。
按《晋书·成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咸和四年五月甲子,白鹿见零陵洮阳,获以献。七月壬寅,长沙郡逻吏黄光于南郡道遇白鹿,驱之不去,直来就光,追寻光二百馀步。光遂抱取,遣吏李坚奉献。
咸和六年,有麇见于乐贤堂。按《晋书·成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六年正月丁巳,会州郡秀孝于乐贤堂,有麚见于前,获之。孙盛以为吉祥。夫秀孝,天下之彦士;乐贤堂,所以乐养贤也。自丧乱以后,风教陵夷,秀孝策试,四科之实。麚兴于前,或斯故乎。
咸和八年,麒麟、白虎见。
按《晋书·成帝本纪》:八年五月,麒麟驺虞见于辽东。按《宋书·符瑞志》:八年五月己巳,白虎见新昌县。咸和九年,白獐、白鹿见。按《晋书·成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九年五月癸酉,白獐见吴国吴县内,史虞潭获以献。八月己未,白鹿见长沙临湘。
咸康二年,白鹿见。
按《晋书·成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咸康二年七月,白鹿见豫章望蔡,太守桓景获以献。
咸康八年,白貉见。按《晋书·成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八年十月,燕王慕容皝上言白貉见国内。
穆帝永和元年,白獐见。按《晋书·穆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永和元年八月,白獐见吴国吴县西界包山,获以献。
永和八年,白獐见。按《晋书·穆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八年十二月,白獐见丹阳永世,令徐该获以献。永和十二年,白兔、白獐见。按《晋书·穆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十二年九月甲申,白兔见鄱阳,太守王耆之以献,并上颂一篇。十一月庚午,白獐见梁郡,梁郡太守刘遂获以献。
升平三年,白兔见。
按《晋书·穆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升平三年十二月庚申,北中郎将郗昙献白兔。
哀帝隆和元年,有麈入东海第。
按《晋书·哀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隆和元年十月甲申,有麈入东海第。百姓欢言曰麈入东海第,识者怪之。及海西废为东海王,乃入其第。
简文帝咸安二年,白虎见。
按《晋书·简文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咸安二年三月,白虎见豫章南昌县西乡石马山前。
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有兔行庙堂上。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太元十三年四月癸巳,祠庙毕,有兔行庙堂上。天戒若曰,兔,野物也,而集宗庙之堂,不祥莫之甚焉。
太元十四年,白虎见。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十四年十一月辛亥,白虎见豫章郡。
太元十五年,白兔见。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十五年三月,白兔见淮南寿阳。
太元十六年,白鹿见。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十六年三月癸酉,白鹿见豫章望蔡,获以献。
太元十八年,白鹿见。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十八年五月辛酉,白鹿见江乘,江乘令田熙之获以献。太元十九年,白虎见。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十九年二月,行巩令刘启期言白虎频见。二月,行温令赵邳言白虎频见。太元二十年,白鹿见。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二十年九月丁丑,白鹿见巴陵清水山,荆州刺史殷仲堪获以献。
安帝隆安五年,驺虞、白獐、白鹿见。按《晋书·安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隆安五年十一月,襄阳言驺虞见于新野。白獐见荆州,荆州刺
史桓元以闻。白鹿见长沙,荆州刺史桓元以闻。
义熙二年,获白兔。
按《晋书·安帝本纪》不载。 按《宋书·符瑞志》:义熙二年四月,无锡献白兔,寿阳献白兔。
宋
武帝永初元年,白虎见。按《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永初元年八月癸巳,白虎见枝江。
少帝景平元年,白虎见。
按《宋书·少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景平元年十月,白虎见桂阳耒阳。 又按《志》:元年五月癸未,白獐见义兴阳羡,太守王准之获以献。
景平二年,白獐见。按《宋书·少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二年六月,白獐见南郡江阳,太守王华献之太祖。太祖时入奉大统,以为休祥。
文帝元嘉元年,白象见。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元嘉元年十二月丙辰,白象见零陵洮阳。
元嘉五年,白獐、白鹿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五年四月乙巳,白獐见汝南武津,太守郑据获以献。七月丙戌,白鹿见东莞莒县岣峨山,太守刘元以闻。
元嘉六年,白象、白兔见。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六年三月丁亥,白象见安成安复,江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闻。九月,长广昌阳淳于邈获白兔,青州刺史萧思话以献。元嘉八年,获白兔。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八年闰六月丁亥,司徒府白从伊生于淮南繁昌获白兔以献。元嘉九年,白鹿见。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九年正月,白鹿见南谯谯县,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以献。
元嘉十年,获白獐麂。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十年十二月,营城县民成公会之于广陵高邮界获白獐麂以献。元嘉十二年,白獐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十二年正月,白獐见东涞黄县,青、冀州刺史王方回以献。元嘉十三年,获白兔。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十三年七月甲戌,济南朝阳王道获白兔,青州刺史段宏以献。元嘉十四年,白兔、白鹿见。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十四年正月丙申,白兔见山阳县,山阳太守刘怀之以献。白鹿见文乡。
元嘉十五年,获白兔。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十五年七月壬申,山阳师齐获白兔,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以献。元嘉十七年,白鹿见。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十七年五月甲午,白鹿见南汝阴宋县,太守文道恩以献。
元嘉十九年,获白獐。白虎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十九年五月,山阳张休宗获白獐,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闻。十月,白虎见弋阳、期思二县,南豫州刺史武陵王讳以闻。
元嘉二十年,白鹿、白獐、白熊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二十年八月,白鹿见谯郡蕲县,太守邓琬以献。白獐见江夏安陆,内史刘思考以献。十二月,白熊见新安歙县,太守到元度以献。
元嘉二十二年,白鹿、白兔见。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二十二年二月,白鹿见建康县,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以闻。十月辛未,白鹿见南康赣县,南康相刘兴祖以献。 又按《志》:二十二年三月,白兔见东莱当利,青州刺史杜冀以闻。元嘉二十三年,白鹿见,黑獐、青獐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二十三年二月戊戌,白鹿见交州,交州刺史檀和之以献。六月丙辰,白鹿见彭城,彭城县征北将军衡阳王义季以献。又按《志》:二十三年五月甲寅,东宫队白从陈超获黑獐于肥如县,皇太子以献。十月辛巳,东宫将魏荣获青獐于秣陵。元嘉二十四年,获六足獐。白兔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二十四年二月,雍州送六足獐,刺史武陵王表为祥瑞。此毛虫之孽。
按《符瑞志》:二十四年七月丁巳,白兔见兖州,刺史
徐琼以闻。七月乙酉,白兔见东莞,太守赵球以献。元嘉二十五年,白虎、白獐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二十五年二月己亥,白虎见武昌,武昌太守蔡兴宗以闻。十一月丁丑,白虎见蜀郡二,赤虎导前,益州刺史陆徽以闻。又按《志》:二十五年二月己丑,白獐见淮南,太守王休获以献。四月戊午,白獐见南琅琊,太守王远获以献。五月辛未朔,华林园白獐生二子皆白,园丞梅道念以闻。
元嘉二十六年,白虎、白獐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二十六年四月戊戌,白虎见南琅琊半阳山,二虎随从,太守王僧达以闻。五月丙戌,白獐见马头,豫州刺史南平王铄以献。
元嘉二十七年,白獐、白兔、白鹿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二十七年正月己丑,白獐见济阴,徐州刺史武陵王讳以闻。四月癸丑,华林园白獐生一白子,园丞梅道念以闻。 又按《志》:二十七年二月壬辰,白兔见竟陵,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献。六月丙午,白兔见南汝阴,豫州刺史南平王铄以献。 又按《志》:二十七年二月壬辰朔,白鹿见济阴,徐州刺史武陵王讳以闻。
元嘉二十八年,猛兽为灾。
按《南史·宋文帝本纪》:二十八年秋,猛兽入郭内为灾。元嘉二十九年,白獐、白鹿见。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二十九年六月壬戌,白獐见晋陵既阳,南徐州刺史始兴王浚以献。八月癸酉,白鹿见鄱阳,南中郎将武陵王讳以献。元嘉三十年,白鹿见。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三十年十一月壬午,白鹿见南琅琊,南琅琊太守王僧虔以献。十一月癸亥,白鹿见武建郡,雍州刺史朱修之以献。
孝武帝孝建二年,白兔见。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孝建二年正月庚戌,白兔见淮南,太守申坦以闻。
孝建三年,白兔、白鹿、白虎、白獐见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三年闰二月乙丑,白兔见平原,获以献。三月庚子,白鹿见临川西丰县。壬子,白虎见临川西丰。六月癸巳,白獐见广陵,南兖州以献。
大明元年,白麂、白鹿、白兔、白獐见。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大明元年二月己亥,白麂见会稽诸暨县,获以献。四月甲申,白鹿
见南平。六月庚子,白兔见即墨,获以献。七月丁丑,白獐见东莱曲城县,获以献。大明二年,白獐、白鹿见。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二年正月壬戌,白獐见山阳,山阳内史程天祚以献。二月辛丑,白獐见济北,济北太守殷孝祖以献。四月己丑,白鹿见桂阳郴县,湘州刺史山阳王休祐以献。
大明三年,白鹿见。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三年正月癸巳,白鹿见南琅琊江乘,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以献。三月辛卯,白鹿见广陵新市,太守柳光宗以闻。
大明五年,白鹿、白獐见。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五年五月丙寅,白鹿见南东海丹徒,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以献。九月己巳,白獐见南阳,雍州刺史永嘉王子仁以献。大明六年,白獐、白兔见。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六年四月戊辰,白獐见荥阳,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献。八月辛未,白兔见北海,青、冀二州刺史刘道隆以献。十月乙丑,白兔见,青、冀二州刺史刘道隆以献。
大明七年,白獐见。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七年正月庚寅,白獐见南阳,荆州刺史临海王子顼以献。六月己巳,白獐见武陵临沅,太守刘衍以献。九月癸未,白獐见南阳,雍州刺史刘秀之以献。
大明八年,白鹿见。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八年六月甲子,白鹿见衡阳郡,湘州刺史江夏王世子伯禽以献。
明帝泰始二年,白鹿见。
按《宋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泰始二年二月乙亥,白鹿见宣城,宣城太守刘韫以闻。
泰始三年,白獐见。按《宋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三年五月癸酉,白獐见南东海丹徒,南徐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以献。己卯,白獐见北海都昌,青州刺史沈文秀以献。泰始五年,白獐、白鹿见。按《宋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五年正月癸卯,白獐见汝阴楼烦,豫州刺史刘勔以献。二月己亥,白鹿见长沙,湘州刺史刘韫以献。
泰始六年,白鹿见。
按《宋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六年十二月乙未,白鹿见梁州,梁州刺史杜幼文以献。
泰始 年,异兽见。
按《宋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南齐书·祥瑞志》:宋泰始末,武进旧茔有兽见,一角,羊头,龙翼,马足,父老咸见,莫之识也。
泰豫元年,白獐见。按《宋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泰豫元年十月壬戌,白獐见义兴国山,太守王蕴以献。后废帝元徽元年,白獐见。按《宋书·后废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元徽元年正月甲午,白獐见海陵宁海,宁海太守孙嗣之以献。
元徽三年,白鹿见。
按《宋书·后废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三年二月甲子,白獐见郁州,青、冀二州刺史西海太守刘善明以献。
顺帝升明元年,象暴。
按《宋书·顺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升明元年,象三头度蔡洲,暴稻谷及园野。
升明二年,驺虞见。
按《宋书·顺帝本纪》不载。 按《南齐书·祥瑞志》:二年,驺虞见安东县五界山,师子头,虎身,龙脚。《诗传》云:驺虞,义兽,白虎黑文,不食生物,至德则出。
升明三年,白虎见。
按《宋书·顺帝本纪》不载。 按《南齐书·祥瑞志》:三年三月,白虎见历阳龙亢县新昌村。新昌村,嘉名也。《瑞应图》云:王者不暴白虎仁。
南齐
高帝建元四年,白虎见。按《南齐书·高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建元四年三月,白虎见安蛮虔化县。
武帝永明四年,获白兔。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永明四年,丹阳县获白兔一头。
永明五年,获白鹿。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五年,望蔡县获白鹿一头。
永明六年,获白獐。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六年,蒲俦县亮野村获白獐一头。永明七年,获白獐。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七年,荆州获白獐一头。永明八年,获白獐。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八年,馀干县获白獐一头。永明九年,获白鹿、白獐。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九年,临湘获白鹿一头,义阳安昌县获白獐一头。永明十年,一角兽见,获白獐。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十年,鄱阳郡献一角兽,麟首,鹿形,龙鸾共色。《瑞应图》云:天子万福允集,则一角兽至。 又按《志》:司州清激戍获白獐一头。
永明十一年,白象见,获白獐。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符瑞志》:十一年,白象九头见武昌。 又按《志》:广陵海陵县获白獐一头。永明 年,獐象入广陵城。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永明中,南海王子罕为南兖州刺史,有獐入广陵城,投井而死,又有象至广陵,是后刺史安陆王子敬于镇被害。
明帝建武四年,郊于圆丘虎伤人。
按《南齐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建武四年春,当郊治圆丘,宿设已毕,夜虎撄伤人。
建武 年,鹿入景皇寝庙。
按《南齐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建武中,有鹿入景皇寝庙。
和帝中兴二年,白虎、白獐见。按《南齐书·和帝本纪》不载。 按《祥瑞志》:中兴二年二月,白虎见东平寿张安乐村。
中兴三年,白獐见。按《梁书·武帝本纪》:和帝中兴三年二月辛酉,逻将徐灵符于山东见白獐一。
梁
武帝天监六年,有象自入建邺。按《南史·梁武帝本纪》:天监六年春三月,有三象入建邺。
天监十年,驺虞见。
按《南史·梁武帝本纪》:十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大赦。戊子,荆州言驺虞见。
中大通四年,获白鹿。
按《梁书·武帝本纪》:中大通四年二月景辰,邵陵县获白鹿一。
中大同元年,有狸𩰚于邵陵王檐上。按《梁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隋书·五行志》:中大同元年,邵陵王纶在南徐州卧内,方昼,有狸𩰚于檐上,堕
而获之。太清中,遇侯景之乱,将兵援台城。至中山,有鸷熊无何至,齧纶所乘马。毛虫之孽也。纶寻为王僧辩所败,亡至南阳,为西魏所杀。
中大同 年,有狐鸣阙下。
按《梁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隋书·五行志》:中大同中,每夜狐鸣阙下,数年乃止。京房《易飞候》曰:野兽群鸣,邑中且空虚。俄而国乱,丹阳死丧略尽。
元帝承圣元年,象暴,兽食人。
按《南史·梁元帝本纪》:承圣元年十二月,淮南有野象数百,坏人室庐。宣城郡猛兽暴食人。
陈
后主祯明 年,狐入御床下。按《南史·陈后主本纪》:后主荒于酒色。有狐入于床下,捕之不见,以为祅,乃自卖于佛寺为奴以禳之。按《隋书·五行志》:陈祯明初,狐入床下,捕之不获。京房《易飞候》曰:狐入君室,室不居。未几而国灭。
北魏
太祖登国 年,有七虎卧于河侧三月。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太祖登国中,河南有虎七,卧于河侧,三月乃去。后一年,蚍蜉、白鹿尽渡河北。后一年,河水赤如血。此卫辰灭亡之应。及诛其族类,悉投之河中,其地遂空。登国六年,获独角鹿。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六年十二月,上猎,亲获鹿一角。召问群臣,对曰:鹿当二角,今一,是诸国将并之应也。
天兴二年,获白兔。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天兴二年七月,并州献白兔一,王者敬耆老则见。
天兴三年,白兔见。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五月,车驾东巡,幸广宁,有白兔见于乘舆前,获之。
天兴四年,获白兔、白鹿。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正月,并州献白兔。五月,魏郡斥丘县获白鹿。王者惠及下则至。
永兴三年,获白兔。
按《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永兴三年,上猎于西山,获白兔。八月,京师获白兔。
永兴四年,获白鹿、白獐。按《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九月,建兴郡献白鹿。十二月,章安子封懿献白獐。王者刑罚理则至。
泰常元年,获白兔。
按《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泰常元年十一月,定州安平县献白兔。
泰常二年,获白兔。
按《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二年六月,京师获白兔。
泰常三年,获白兔。
按《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六月,顿丘郡获白兔。
世祖始光三年,获黑兔。
按《魏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始光三年五月,洛州献黑兔。
神麚元年,获白麚、白兔。
按《魏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神麚元年二月,定州获白麚,又见于乐陵,因以改元。九月,章武郡献白兔。
神麚三年,白鹿见。
按《魏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二月,白鹿见于代郡倒刺山。
神麚四年,获白兔。
按《魏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二月,渤海郡献白兔。
太延四年,获白鹿。
按《魏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太延四年十二月,相州献白鹿。
太平真君七年,获白兔。
按《魏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太平真君七年二月,青州献白兔二。太平真君八年,获白鹿。
按《魏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八年五月,洛州送白鹿。
高宗太安二年,白鹿见。
按《魏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太安二年十月,白鹿见于京师西苑。
太安三年,白狼见。
按《魏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三月,有白狼一,见于太平郡。议者曰:古今瑞应多矣,然白狼见于成汤之世,故殷道用兴,太平嘉名也。又先帝本国之封而白狼见焉,无穷之徵也。周宣王得之而犬戎服。
和平三年,获白兔。
按《魏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和平三年十月,云中获白兔。
和平四年,获白兔。
按《魏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闰月,邺县获白兔。
高祖延兴元年,获麟。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延兴元年十一月,肆州秀容民获麟以献。王者不刳胎剖卵则至。延兴五年,白兔见。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五年四月,白兔见于代郡。
承明元年,获白鹿、白兔。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承明元年六月,秦州献白鹿。八月,白兔见于云中。
太和元年,有狐魅,白鹿见,获白兔。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太和元年五月辛亥,有狐魅截人发,时文明太后临朝,行多不正之徵也。 又按《志》:太和元年正月,白鹿见于秦州。三月,白鹿见于青州。六月,雍州周城县献白兔。
太和二年,获黑狐、白獐。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二年十一月,徐州献黑狐。周成王时,治致太平而黑狐见。十二月,怀州献白獐。太和三年,获一角鹿、白兔、白獐、白狐。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三月,肆州献一角鹿,吐京镇献白兔。五月,白獐见于豫州,获白狐王者仁智则至。六月,抚冥获白狐以献。
太和四年,获白鹿。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正月,南豫州献白鹿。
太和八年,获白兔、黑狐。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八年六月,徐州献白兔,徐州获黑狐以献。
太和十年,获九尾狐。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十年三月,冀州获九尾狐以献。王者六合一统则见。周文王时,东夷归之。曰,王者不倾于色则主德至,鸟兽亦至。
太和十一年,获九尾狐。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十一年十一月,冀州获九尾狐以献。
太和十八年,获白兔。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十八年十月,瀛洲献白兔。
太和十九年,获白狐、白鹿麑。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十九年六月,司州平阳郡获白狐以献。七月,司州获白鹿麑以献。太和二十年,获白鹿、白兔。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二十年六月,司州献白鹿。七月,汲郡献白兔,京师获白兔。
太和二十三年,获白麇、白狐、黑兔。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二十三年正月,华州献白麇。司州、和州各献白狐狸,获黑兔。
世宗景明元年,获白鹿、白兔。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景明元年四月,荆州献白鹿。十一月,河州献白兔。
景明三年,获白狐、白兔。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二月,河州献白狐。四月,颍川郡献白兔。八月,河内郡献白兔。景明四年,获白兔、黑兔。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六月,河内郡献白兔。七月,夏州献黑兔。
正始元年,获黑兔、白兔。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正始元年三月,河南郡献黑兔。四月,鲁阳郡献白兔。
正始二年,获黑兔、白兔、一角兽。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二年八月,东郡献白兔。九月,河内郡献黑兔。是月,肆州献白兔,东郡又献白兔。后军将军参朱新兴献一角兽。天下平一则至。
正始三年,获白兔。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七月,薄骨律镇献白兔。九月,肆州献白兔。
正始四年,获白兔。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四月,河内郡献白兔。
永平元年,获白兔、黑兔。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永平元年四月,济州献白兔。五月,河内献黑兔。十月,乐安郡获白兔。永平二年,获白兔。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二年二月,相州献白兔。
永平三年,白狐见。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十月,白狐见于汲郡。
永平四年,获白鹿。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八月,平州献白鹿。
延昌二年,获白鹿。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延昌二年,齐州献白鹿。
延昌三年,获白兔。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七月,豫州献白兔。
延昌四年,获白兔、白鹿、白狐。
按《魏书·世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三月,河南献白兔。四月,兖州献白狐。六月,司州献白鹿。八月,河南又献白兔。九月,河内又献白兔,相州献白狐。闰月,汾州献白狐。
肃宗熙平元年,获白鹿、一角兽。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熙平元年五月,洛州献白鹿。十一月,肆州献一角兽。
熙平二年,有狐魅,获白獐、白兔、白鹿。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二年春,京师有狐魅截人发,人相惊恐。六月壬辰,灵太后召诸截发者,使崇训卫尉刘腾鞭之于千秋门外,事同太和也。
又按《志》:二年三月,徐州献白獐。四月,豫州献白兔。
五月,东郡献白兔,司州献白鹿。六月,京师获白兔。十一月,鄯善镇献白兔。
神龟元年,获黑兔、一角鹿。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神龟元年六月,京师获黑兔。七月,徐州献一角鹿。
神龟二年,获白鹿、白獐、白兔、黑兔。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二年六月,徐州献白鹿。七月,徐州献白獐。八月,正平郡献白兔。九月,正平郡又献白兔。十月,京师获黑兔。
正光元年,获白兔。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正光元年正月,徐州献白兔。五月,冀州献白兔。
正光二年,获白狐。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二年三月,南青州献白狐二。
正光三年,获白兔、白狐、九尾狐。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五月,徐州献白兔二。是月,冀州献白兔。六月,平阳郡献白狐。八月,光州献九尾狐。
正光五年,获白狐。
按《魏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五年平,阳郡献白狐。
孝静帝天平二年,获白兔。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天平二年八月,光州献白兔。
天平四年,获白狐、九尾狐,巨象自至。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四月,西兖州献白狐。六月,光州献九尾狐。八月,有巨象至于南兖州,砀郡民陈天爱以告,送京师,大赦改年。王者目养有节则至。
元象元年,有象自至砀郡。有狼入城。获九尾狐、白兔、白鹿。
按《北史·魏孝静帝本纪》:元象元年春正月,有巨象自至砀郡陵中,南兖州获送于邺。
按《魏书·灵徵志》:元象元年正月,有狼入城,至峡石,曹〈疑〉获之。四月,光州献九尾狐。五月,徐州获白兔。六月,齐献武王获白兔以献。是月,濮阳郡献白兔,齐献武王获白鹿以献。
兴和二年,获白兔。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兴和二年,徐州献白兔。六月,京师获白兔。
兴和三年,获九尾狐、白狐。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五月,司州献九尾狐。十二月,魏郡献白狐。
兴和四年,获白狐、白兔。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四年四月,瀛州献白狐。二十月,光州献白兔。
武定元年,获白兔、白鹿。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武定元年三月,瀛州献白兔。〈阙〉月,汲郡献白兔。六月,兖州献白鹿。七月,幽州获白狐,以献上。
武定三年,获白狐,豹入城。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三年七月,瀛州献白狐二,牡一牝一。九月,西兖州献白狐。
按《隋书·五行志》:武定三年九月,豹入邺城南门,格杀之。
武定五年,豹上铜雀台。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隋书·五行志》:五年八月,豹上铜雀台。京房《易飞候》曰:野兽入邑,及至朝廷若道,上官府门,有大害,君亡。是岁,东魏师败于玉壁,神武遇疾崩。
武定六年,获白兔。
按《魏书·孝静帝本纪》不载。 按《灵徵志》:六年十一月,武平镇献白兔。
北齐
后主武平二年,有兔出庙社中。按《北齐书·后主本纪》不载。 按《隋书·五行志》:武平二年,有兔出庙社之中。京房《易飞候》曰:兔入王室,其君亡。案庙者,祖宗之神室也。后五岁,周师入邺,后主东奔。
武平 年,狼暴,狐为怪。
按《北齐书·后主本纪》不载。 按《隋书·五行志》:武平末,并、肆诸州多狼而食人。《洪范五行传》曰:狼,贪暴之兽,大体以白色为主,兵之表也。又似犬,近犬祸也。京房《易传》曰:君将无道,害将及人,去之深山以全身。厥妖狼食人。时帝任用小人,竞为贪暴,残贼人物,食人之应。寻为周军所灭,兵之象也。 又按《志》:武平中,朔州府门外,无何有小儿脚迹,又拥土为城雉之状。时人怪而察之,乃狐媚所为,渐流至并、邺。与武定三年同占。是岁,安南王思好起兵于北朔,直指并州,为官军所败。郑子饶、羊法皓等复乱山东。
武平四年,狐媚为怪。
按《北史·齐后主本纪》:四年春正月,邺都、并州并有狐媚,多截人发。
北周
明帝武成二年,获白兔。按《周书·明帝本纪》:武成二年十月辛丑,长安献白兔。
武帝保定元年,九尾狐见。
按《周书·武帝本纪》:保定元年二月庚午,弘农上言九尾狐见。
保定二年,白鹿、三角兽见。
按《周书·武帝本纪》:二年四月丁巳,湖州上言见二白鹿从三角兽而行。
保定五年,一角兽见。
按《周书·武帝本纪》:五年十一月庚辰,岐州上言一角兽见。
天和五年,获白兔。
按《周书·武帝本纪》:天和五年七月,盐州献白兔。
建德二年,获白鹿。
按《周书·武帝本纪》:建德二年三月己卯,皇太子于岐州获二白鹿以献。诏答曰:在德不在瑞。
建德三年,驺虞见。
按《周书·武帝本纪》:三年十二月丁酉,利州上言驺虞见。
建德六年,献九尾狐。
按《周书·武帝本纪》:六年八月甲子,郑州献九尾狐,皮肉销尽,骨体犹具。帝曰:瑞应之来,必昭有德。若使五品时叙,四海和平,家识孝慈,人知礼让,乃能致此。今无其时,恐非实录。乃命焚之。
隋
文帝开皇四年,一角兽见。按《隋书·高祖本纪》:开皇四年正月辛卯,渝州获兽似麋,一角同蹄。
开皇十七年,群鹿入殿门。
按《隋书·高祖本纪》:十七年闰五月己卯,群鹿入殿门,驯扰侍卫之内。
炀帝大业四年,获元狐。
按《隋书·炀帝本纪》:大业四年五月壬申,张掖获元狐。
恭帝义宁二年,获白麟。
按《隋书·恭帝本纪》不载。 按《玉海》:隋义宁二年,仁寿宫获白麟,更郡曰麟游。
唐
高祖武德二年,白鹿、驺虞见。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武德二年正月壬子,麟州献白鹿。六月,泽州言驺虞见。
武德三年,一角兽、白狼、麟见。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三年二月,鄯州言一角兽见,鹿身,五色,牛尾,马蹄。商州言白狼见。七月,鄯州言麟见。
武德四年,白狐见。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四年二月,白狐见元武门。
武德五年,驺虞见。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五年正月,丰州言驺虞见。
武德六年,麟见。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六年,管州言麟见。
武德七年,驺虞、元兔见。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七年,仁州言驺虞见。辽州获元兔。
武德九年,白鹿、白狼见。太宗即位,麟见。驺虞、元兔见。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九年六月,益州献白鹿。陕州言白狼见。八月,太宗即位。九月,西麟州言麟见。十月,沂州言驺虞见。十二月,郑州言元狐见。
太宗贞观元年,白狼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贞观元年五月,豫州言白狼见。
贞观二年,白狼、驺虞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二年三月,宜州言白狼见。六月,戊戌郭州言白狼见。十月,安州言驺虞见。
贞观三年,麟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三年五月乙丑,幽州言麟见。〈《玉海》作豳州。〉
贞观六年,驺虞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六年四月,楚州言驺虞见。
贞观八年,白鹿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八年四月,沂州言白鹿见。
贞观九年,驺虞见,获麟。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九年闰四月,衡州言驺虞见。十二月,获麟于德州。
贞观十年,白鹿、驺虞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年二月,白鹿见于九成宫之冷泉谷。三月,襄州言驺虞见。贞观十一年,麟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一年五月,麟见于京师之后苑。
贞观十二年,获元狐。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二年十月,营州献元狐。
贞观十三年,获白鹿。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三年正月,济州献白鹿。
贞观十五年,驺虞、白狼、白鹿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五年四月庆州言驺虞见。冀州献白狼。五月癸未,庐山府献白鹿。八月,衡州言白鹿见。
贞观十六年,获白狼。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六年十月,滑州献白狼。
贞观十七年,获白狼、白鹿。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七年五月,怀州献白狼。闰六月,丹州献白鹿。十一月,郭州献白狐。
贞观十八年,获白狼、白狐、白鹿。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八年五月,郓州献白狼。六月辛亥,郑王府献白狐。八月,赵州献白鹿。
贞观十九年,驺虞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九年二月,滁州言驺虞见。
贞观二十年,获白狼。有一角兽,白鹿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二十年二月戊午,许州获白狼。二月,郓州言一角兽见。九月,泽州言白鹿见。
贞观二十一年,驺虞见。
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二十一年十月,南代州驺虞见。
高宗永徽 年,狼入军门。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永徽中,河源军有狼三昼入军门,射之毙。按《旧唐书·五行志》:时黑齿常之戍河源军,有狼,昼入军门,惧而求代。将军李谨代常之军,月馀卒。
显庆元年,获一角兽。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显庆元年二月,岐州献一角兽。
龙朔三年,麟见。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龙朔三年十二月,诏以绛州麟见于介山含元殿前琅台阁内,并睹灵迹。改来年正月为麟德元年,在京及雍州诸县见系囚徒各降一等,杖罪以下并免之。
调露元年,白鹿、白狼见。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调露元年十一月壬午,泰州神亭治北雾开如日初耀,有白鹿、白狼见。近白祥也。
永淳 年,兔害稼。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永淳中,岚、胜州兔害稼,千万为群,食苗尽,兔亦不复见。
元宗开元元年,麟见。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开元元年十二月,麟见于峡州。
开元二年,麟见。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二年十二月,有麟见于峡州远安县之鬼谷仙洞。
开元三年,有熊昼入扬州城。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云云。
按《旧唐书·五行志》:三年,有熊昼入广陵城,月馀,都督李处鉴卒。
开元七年,一角兽见。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七年,扬州奏扬子县一角兽见。
开元十一年,赤兔见。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一年二月,祠后土于汾阳之睢土,有赤兔见于坛侧。
开元十二年,白獐见。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二年闰十一月,豫州言白獐见。开元十三年,白鹿见。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三年五月甲午,潞州白鹿见。
开元十五年,白兔、白獐见。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五年四月,彭州言白兔见。八月壬寅,海州白獐见。开元二十年,一角兽见。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二十年三月,有一角兽,肉角当顶,白毛上捧。识者以为獬豸。开元二十三年,白鹿见。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二十三年二月丁未,绵州白鹿见。
开元二十四年,获瑞兽。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二十四年三月,获瑞兽,首耳形类虎,尾长于身,有豹文,能食虎。开元二十七年,白兔见。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二十七年七月壬午,河西陇右节度使萧炤讨吐蕃,大破之。有白兔舞于营中,请编史册。许之。
天宝四载,苑中产白鹿。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天宝四载八月戊子,有斑鹿产白鹿于苑中,献之,请宣付史馆。上曰:宫苑之内,屡荐嘉祥,今又缟质霜毛,变林虞之兽族,殊姿驯性,实云驾之龙媒。允谓休徵,用为慰也。所请者依。
天宝九载,白鹿见。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九载二月,白鹿见于大罗东南峰驾鹤岭卫叔卿之得仙处,请付史馆,从之。
天宝十载,鹿产麛。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载七月,有鹿产麛于闲厩之试马殿。
肃宗乾元二年,获狐于勤政楼。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乾元二年十月,诏百官上勤政楼观安西兵赴陕州,有狐出于楼上,获之。
代宗永泰元年,白鹿、白兔见。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永泰元年七月甲寅,有三白鹿、一白兔见于禁苑,观军容使鱼朝恩受命巡苑内屯田,因获之以献。朝恩上言,请付史馆编诸简策。手诏答曰:白鹿、白兔,王者佳瑞和平之应。朕以薄德,讵敢当焉。卿及将士等务切军储,克勤农亩。上元眷祐爰获祯符,所请付史馆者依。
永泰二年,赤兔见。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五行志》:二年十一月,乾陵赤兔见。
按《册府元龟》:二年十一月,乾陵赤兔见,获而献之。
大历二年,获元狐。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五行志》:大历二年三月,河中献元狐。
大历四年,虎入宰臣家庙。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四年八月己卯,虎入京师长寿坊宰臣元载家庙,射杀之。虎,西方之属,威猛吞噬,刑戮之象。
大历六年,获白兔。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六年八月丁丑,获白兔于太极殿之内廊。占曰:国有忧。白,丧祥也。大历八年,获白鹿。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八年八月庚寅,亳州获白鹿一献之。
德宗建中三年,虎入宣阳里。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建中三年九月己亥夜,虎入宣阳里,伤人二,诘朝获之。
贞元二年,鹿入含元殿。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贞元二年二月乙丑,有野鹿至于含元殿前,获之;壬申,又有鹿至于含元殿前,获之。占曰:有大丧。
贞元三年,白鹿见。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贞元三年十一月,同州沙苑监上言白鹿见。
贞元四年,鹿入京师。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四年三月癸亥,有鹿至京师西市门,获之。
贞元十二年,白獐见。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二年十二月,许州进白獐。贞元十四年,获白鹿。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十四年九月丁卯,中书贺苑中获白鹿。
贞元十五年,获元兔。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五年五月丁未,延州进元兔。
贞元十八年,获白兔。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十八年,徐州献白兔。
宪宗元和元年,麟见。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元和元年,麟见东川。
元和七年,麟见。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五行志》:七年十一月,龙州武安州会田中嘉禾生,有麟食之,复生。麟之来,一鹿引之,群鹿随之,光华不可正视。使画工图麟及嘉禾来献。
元和十年,获白麑。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十年五月,寿昌殿南获白鹿麑。
文宗太和元年,白虎见。
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太和元年十一月,河中观察使薛平奏:当管虞乡县王贤乡有白虎入灵峰观。谨按《孙氏瑞应图》:白虎者,义兽也,名驺虞。王者德至,鸟兽泽洞幽冥则见。今画图进上,敕什所司。
开成四年四月,有獐出于太庙,获之。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五行志》:云云。
哀帝天祐元年,获白兔。
按《唐书·哀帝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天祐元年九月,朱全忠进白兔一只。中书门下表贺曰:今日东头承旨,常郁至。奉圣旨者,质素光以应候;容洁朗以协时。既照耀于明庭,实昭彰于圣德。〈臣〉等览晋中兴书徵祥说曰:白兔者,月精也。《抱朴子》云:兔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顾野王云:王者,恩加寿考,则白兔见,协太阴之瑞。实表坤慈,应千岁之祥。雅符乾德伏以皇帝陛下,膺图纂祀压纽腾休绍祖宗之丕,基示孝慈于众汇。敦礼耆,老委任勋贤。所以致八孔之效,灵应三秋而发,皓来从月,窟叠霜,毳以蒙茸献自梁庭,粲冰毫而皎洁,足以增辉瑞牒归美。皇猷闻天远自于元勋,拭目共观于多士。岂比鲁传赵郡独歌如练之词,实同晋获寿春又继凝铅之咏。诏曰:上天眷佑灵㕙效珍道,既协于坤慈祥,乃彰于月窟雪霜。是比皎皛可观。全忠道,贯神明,功高鼎鼐,果因嘉节,归善天庭。俾颁示于有司,冀流光于不朽,再三嘉玩,叹注良深
天祐三年,获白兔。
按《唐书·哀帝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三年五月,陕州进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