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檄移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一百五十七卷目录
檄移部汇考
许慎说文〈檄〉
刘熙释名〈释书契〉
唐书〈百官志〉
明会典〈行移署押体式 照会式 咨呈式 平咨式 劄付式 呈状式 申状式 平关式 牒呈式 平牒式 牒上式 故牒式 下帖式 行移 勘合字号 吏部行移勘合 工部行移勘合〉
檄移部总论
刘协文心雕龙〈檄移〉
王应麟辞学指南〈檄〉
陶宗仪辍耕录〈檄〉
徐炬事物原始〈檄 关 牒 移〉
吴讷文章辩体〈檄〉
徐师曾文体明辩〈檄移 符附〉
檄移部艺文一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 陈徐陵
跋武连汤尉檄 宋魏了翁
题先冢宰致政复留公牍 明何乔新
再书钱塘大慈山甘露院二牒后
钱谦益
檄移部艺文〈诗〉
檄 唐李峤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刘长卿
康郎山奉旨 明夏煜
许慎说文〈檄〉
刘熙释名〈释书契〉
唐书〈百官志〉
明会典〈行移署押体式 照会式 咨呈式 平咨式 劄付式 呈状式 申状式 平关式 牒呈式 平牒式 牒上式 故牒式 下帖式 行移 勘合字号 吏部行移勘合 工部行移勘合〉
檄移部总论
刘协文心雕龙〈檄移〉
王应麟辞学指南〈檄〉
陶宗仪辍耕录〈檄〉
徐炬事物原始〈檄 关 牒 移〉
吴讷文章辩体〈檄〉
徐师曾文体明辩〈檄移 符附〉
檄移部艺文一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 陈徐陵
跋武连汤尉檄 宋魏了翁
题先冢宰致政复留公牍 明何乔新
再书钱塘大慈山甘露院二牒后
钱谦益
檄移部艺文〈诗〉
檄 唐李峤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刘长卿
康郎山奉旨 明夏煜
文学典第一百五十七卷
檄移部汇考
《许慎·说文》《檄》
檄,二尺书也。从木,敫声。《刘熙·释名》《释书契》
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书文也。《唐书》《百官志》
中书省。凡上之逮下,其制有六:六曰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凡下之达上,其制有六:六曰牒。
诸司相质,其制有三:一曰关,二曰刺,三曰移。
凡符、移、关、牒,必遣于都省乃下。天下大事不决者,皆上尚书省。
《明会典》《行移署押体式》
各衙门行移有式,署押有式,至今遵行,今备书之,而附事例于后。《洪武间定在京》
一五军都督府照会六部,劄付各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并金吾前后羽林、左右虎贲、左府军卫及府军左右前后十卫,经历司各护卫,经历司各外卫,指挥使司,提刑按察司,应天府各长史司,兵马指挥司,守禦千户所其察院磨勘司。凡有事务,各府经历司令典吏抄案本,司呈府施行,事毕,经历司回牒监察御史并磨勘司。
一六部咨呈五军都督府平咨各都指挥使司,照会承宣布政使司,劄付太常寺: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光禄寺、太仆寺、提刑按察司、应天府盐运司、各外卫指挥使司、金吾前后、羽林左右、虎贲、左府军、卫府军前后左右十卫,经历司、各护卫经历司、直隶府州各长史兵马指挥司、国子监典簿其察院事务,六部都吏赴院抄案,磨勘司事六部令史赴司抄案,呈部施行,事毕,主事回牒监察御史并磨勘司。
一金吾前后、羽林左右、虎贲、左右府军、卫府军左右前后十卫,俱系经历司,呈五军都督府并六部各布政司、平关各外卫、并提刑按察司、及在京三品衙门故牒兵马指挥司、其察院事务,各卫经历司令典吏抄案本,司呈卫磨勘司事务,各卫令史抄案呈卫施行,事毕经历司回关监察御史并磨勘司。
一在京并直隶各外卫指挥使,司申五军都督府呈六部平关,各卫并提刑按察司及在京三品衙门故牒兵马指挥司、其察院磨勘司事务俱系令史抄案,呈卫施行,事毕,经历司回关监察御史并磨勘司。一太常寺、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光禄寺、太仆寺呈部平关提刑按察司并三品衙门、其察院磨勘司事务俱系令史抄案,呈本衙门施行,事毕,首领官回报监察御史并磨勘司,品级相等者平关,七品以下者牒上回报。
一国子学凡有行移本学典簿呈六部平关,应天府其察院事务典簿抄案呈学,磨勘司,事务令史抄案呈学施行,事毕,典簿牒呈监察御史并磨勘司。十五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其行移六部劄付国子监,国子监径呈六部。
一应天府申五军都督府呈六部牒,呈各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平关提刑按察司并国子学。故牒在外各府兵马指挥司帖下州县,其察院磨勘司事务本府令史抄案呈府施行,事毕,经历司牒呈监察御史并磨勘司。
一察院故牒各道提刑按察司、经历司,其磨勘司事务察院书吏赴司抄案,呈院施行,事毕,监察御史回关磨勘司。
一兵马指挥司申五军都督府,六部牒呈金吾羽林府军等卫,并外卫指挥使司、应天府牒上,在外各府平关各州,帖下各县,其察院事务,本司首领官抄案呈司施行,事毕,本司回牒监察御史。
《在外》
一各都指挥使司呈五军都督府平咨六部,各布政使司照会提刑按察司,故牒各卫并护卫指挥使司,应天府劄付长史司各府州。
一各处承宣布政使司呈五军都督府咨呈,六部平咨各都指挥使司,照会提刑按察司,应天府劄付金吾羽林府军等十卫,经历司长史司并所属盐运司各府州。
一各护卫指挥使司凡有事务行移本卫经历司,转呈五军都督府,六部并长史司平关提刑按察司,并内外三品衙门及各卫故牒各府,帖下州县,并所属千百户所。
一各外卫指挥使司申五军都督府呈六部,牒呈都指挥司平关提刑按察司,故牒各府,帖下州县,并所属千百户所。
一各处提刑按察司呈五军都督府,六部牒呈都司、布政司平关在京三品衙门并在外各卫指挥使司、盐运司故牒在内四品衙门及在外各府长史司,帖下内外五品至七品衙门,其察院事务,本司经历司牒呈回报。
一各盐运司申六部,呈各布政司,平关按察司并三品衙门,故牒各府,帖下州县。
一直隶各府申六部,在外各府申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牒呈按察司,各卫并护卫指挥使司、盐运司牒长史司,故牒守禦千户所,兵马指挥司帖下所属各州县。
一各王府长史司呈五军都督府,六部及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牒呈提刑按察司,牒各府,帖下各护卫,经历司故牒审理所。
一各处守禦千户所直隶申五军都督府,在外申都指挥使司,呈各卫牒呈按察司,牒上各府,故牒各州,帖下各县所属百户。
一直隶各州申六部,在外各州直隶布政司统属,申本司,系各府所属止申本府并按察司,各卫并护卫指挥使司平关,兵马指挥司帖下属县。
一各县申府并按察司,各卫并护卫指挥使司及在京兵马指挥司若系各州所属,申州,故牒仓库、税课、司局、递运、河泊、所驿、坝等杂职衙门。
一各处仓库、司狱、巡检、税课、司局、递运、河泊、所驿、坝等杂职衙门申府,如内有各州所属申州,俱牒呈各县,各处杂职衙门往复平关。
《照会式》
某军都督府为某事,〈云 云〉合行照会,可照验施行,须至照会者〈照会某部〉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照会。〈左都督押右都督押同知都督押 佥都督押 同知都督押 佥都督押
〉
六部照会各布政使司,文移同 照会,尚书押。〈侍郎押侍郎押〉
都指挥使司照会按察司,文移同 照会都指挥使押。
各布政使司照会按察司,同 照会。〈左布政使押右布政使押左参政押 左参议押右参政押 右参议押〉
《咨呈式》
某部为某事,〈云 云〉合行咨呈,伏请照验施行,须至咨呈者〈右 咨 呈某军都督府〉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尚书姓名押侍郎姓名押〉。各布政使司咨呈六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左布政使司姓名押 左参政姓名押右布政使司姓名押 右参政姓名押左参议姓名押右参议姓名押〉《平咨式》
某部为某事,〈云 云〉合行移咨,请照验施行,须至咨者〈右 咨某都指挥使司〉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咨尚书押。〈侍郎押侍郎押〉都指挥使司咨各处,文移同 咨都指挥押。
各布政司咨各处文移同 咨。〈左布政使押右布政使押左参政押 左参议押右参政押 右参议押〉
《劄付式》
某军都督府为某事,〈云 云〉合下仰照验。〈云 云〉须至劄付者〈右劄付某卫指挥使司准此〉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劄付。〈左都督押 同知都督押 佥都督押 右都督押 同知都督押 佥都督押〉六部劄付各衙门,文移同 劄付尚书押。〈侍郎押侍郎押〉各都指挥使司劄付各衙门,文移同 劄付都指挥使押。各布政使司劄付所属衙门,文移同 劄付。
〈左布政使押 左参政押 左参议押 右布政使押 右参政押 右参议押〉
《呈状式》
某卫亲军指挥使司、经历司承奉本卫,某文为某事〈云 云〉奉此合行具呈,伏乞照验施行,须至呈者〈右 呈某军都督府〉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经历姓名知事姓名〉。各护卫经历司呈各衙门,文移同 应天府为某事,〈云 云〉合行具呈,伏乞照验施行,须至呈者〈右呈某部〉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府尹姓名 〈府丞姓名 通判姓名 治中姓名 推官姓名〉。太常寺、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光禄寺、太仆寺呈部文移同。提刑按察司呈五军都督府、六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按察姓名 〈副使姓名佥事姓名〉。各都司布政使司呈五军都督府,外卫呈六部。盐运司呈布政司,守禦千户所呈各卫同 长史司呈都府六部等衙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长史姓名。
《申状式》
某府为某事〈云 云〉合行申覆,伏乞照验施行,须至申者〈右 申某处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知府姓名〈同知姓名 通判姓名〉 推官姓名。
直隶府州申六部,在外府州申都司,应天府申五军都督府同各外卫指挥使司申五军都督府,盐运司申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指挥使姓名〈同知姓名佥事姓名〉。
兵马指挥司申都府、六部,同 守禦千户所申都府,都指挥使司,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正千户姓名副千户姓名〉
各州申府、按察司、各卫等衙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知州姓名 〈同知姓名判官姓名〉。
各县申府州等衙门文移同 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知县姓名 〈县丞姓名主簿姓名〉。
《平关式》
某卫亲军指挥使司为某事〈云 云〉合行移关,请照验施行,须至关者〈右 关某卫指挥使司〉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关指挥使司押 〈同知押 佥事押 同知押 佥事押〉。各府平关,各衙门文移同 关知府押 〈同知押 通判押〉推官押。各州平关,各衙门文移同 关知州押 〈同知押 判官押〉。各县平关,各衙门文移同 关知县押 〈县丞押 主簿押〉。
《牒呈式》
某府为某事〈云 云〉合行牒呈,伏请照验施行,须至牒呈者〈右 牒 呈某处提刑按察司〉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知府姓名押 〈同知姓名押通判姓名押〉 推官姓名押。应天府牒呈都司、布政司,各府牒呈各卫指挥使司,盐运司兵马指挥司牒呈各卫指挥使司,应天府同按察司牒呈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文移同 洪
武〈印 某事〉年月日按察使姓名押 〈副使姓名押佥事姓名押〉。长史司及守禦千户所牒呈按察司、应天府经历司、国子监典簿牒呈察院磨勘司同。
《平牒式》
某府长史司为某事〈云 云〉合行移牒,请照验施行,须至牒者〈右牒某府〉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牒长史押。各府牒长史司文移同。《牒上式》
某处守禦千户所为某事〈云 云〉合行牒上,请照验施行,须至牒者〈右牒上某 府〉洪武〈某事〉年月日 牒正千户押 〈副千户押副千户押〉。兵马指挥司牒上各外府同。
《故牒式》
某卫指挥使司为某事,〈云 云〉合行故牒,可照验施行,须至故牒者〈右故牒某 府〉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牒指挥使押 〈同知押 佥事押 同知押 佥事押〉。都指挥使司故牒各卫,及应天府盐运司故牒各府,应天府故牒外府并兵马指挥司俱同。
《下帖式》
某府为某事〈云 云〉合下仰照验〈云 云〉,须至帖者〈右下某县准此〉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帖知府押 〈同知押 通判押〉 推官押。某州为某事〈云 云〉合下仰照验〈云 云〉须至帖者〈右下某仓库准此〉洪武〈印 某事〉年月日 帖知州押 〈同知押判官押〉。凡行移往来事例洪武十五年定一,通政司职掌出纳。帝命与诸司无行,有径行通政司者,以违制论。一各王府长史凡有行移,具牒宗人府经历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回牒长史司。
一五军都督府凡有行移,令经历司具牒宗人府经历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回报五军都督府经历司。其在京卫所及在外各都司各该卫,并直隶卫所若有行移,俱由该府转行。
一六部凡有行移,令主事厅牒呈宗人府经历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故牒六部主事厅。其太常寺、应天府、光禄寺、太仆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南北城兵马指挥司、仪礼司、行人司等衙门及在外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应有行移,俱由该部转行。一都察院凡有行移,令经历司牒呈宗人府经历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故牒都察院经历司。其各道监察御史并在外按察司遇有行移,俱出都察院转行。一通政司凡有行移,令经历司呈宗人府经历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帖下各卫经历司。
一五军都督府有事于都察院,止令经历司互相文移,转呈本院,如行六部,则经历司与主事厅互牒。其在京秩三品者则与本院并行,仍故牒在京四品在外按察司帖下在京五品以下衙门,其在京四品在外按察司牒呈本院,及在京五品以下衙门行移本院,俱称具呈。惟大理审刑磨勘司止与本院经历司行移,各道监察御史亦止由本院行移,与诸司无行。一通政司与在外诸司衙门别无行移,今后不许申禀。
一仪礼司并内府六科,俱系近侍官员与内外衙门并无行移,今后不许申呈。
一六部有事务,各处必须县申州,州申府,府申布政司,转达六部,不许蓦越。
一五军都督府并在京各卫与在外各卫所,及有司衙门勘合拘定,难以互相行移,除直隶卫所申都督府,其在外卫所必经本处都司转呈该府,若有司与在京卫所军民相干事理,俱由合干上司转达该部定夺,不许径自行移。
一六部凡受五军都督府照会,不问有施行无施行事理,俱于堂上立案,官吏于年月下小字依次列衔,尚书侍郎佥押,郎中以下至该吏俱佥名,如是钱粮、刑名合送该部磨算问拟者,则从堂上正官批写送某部,磨算或问拟不必判押,其该部推算问拟毕,官吏亦于年月下小字列衔佥名,连案呈堂施行。一六部凡准各部咨文,并布政司咨呈,及据各衙门申呈来文,其有系干具奏及应照勘回答,即行在京各衙门者,俱系堂上立案施行,不必送该部。若系类勘合回答,各布政司直隶府州事理,则从堂上立案判押,连送该部移付类勘合科施行。其有钱粮、官物、磨算、收支、刑名应合问拟印信关领人材候到,及虽有施行而不系出事公文者,俱系正官于来文批写,送该部承行,不必判押,其该部立案则写:奉本部连送某连文云云。当该官吏于年月下小字列衔佥名,其无施行止是立案备照,如有施行者连案呈堂施行。
一凡有创行事务合行各属部遵守者,则从堂上劄付各部。若属部该行事理系干放支、钱粮、官物等项,及须经堂上定夺,亦从堂上劄付各部。其馀一应常行事理及各类勘合行移各布政司,直隶府州者,止是各部自相往复移付施行。及劄付移付公文承行,吏典另行置立承发勾销簿,附写名件,用使日时,印记各科承管该吏于簿上书名画字,收领承行毕,仍于前件项下勾销以凭稽考。
一凡铨选官员,调遣军马,赏赐物件,处决重刑,创立制度,及为令,为律事务所奉圣旨,必须文案上出事,内钦写其馀常行事理,虽有奉到圣旨,止于文簿及案验内钦录,不必出事开写。
一凡议拟奏准事理止于文簿内云写:奏准若钦奉圣旨改拟,仍写钦改缘由。
一凡差使人员,既有所赍公文,其差帖上止写:去某处公干,不必云写圣旨。
一凡差人赍执钦依奉圣旨公文到于各省各府,须要先将公文于公厅中间置放,然后与官员相见,毋得收摺在怀,与人讲礼。
一凡五府六部等衙门所奉事件,各官既已亲奉旨意,奏本明白,批写回本,衙门自作施行。其通政司入奏,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等衙门实封军机、钱粮、刑名等事,并鼓下受词及各处差官径奏事件,虽有奉到旨意承行,衙门无由知会,必合抄出施行,其抄写人员将抄到旨意赍从正门,入各该官员起身迎接,奉到旨意,止许本衙门明白立案,不许出事行移。内云写:其各科填送勘合。亦不许云写:旨意止写某衙门为某事奏奉,某衙门如奏施行。
一凡诸司文移有奉旨施行者,勿书圣旨二字,凡有升赏差调等悉以钦字代之。
洪武十六年令刑部等衙门遇有行移判押文书,及商议公事,首领官引吏典就赍印信手本,开具几件于正官处,亲行禀覆可否,从公署押定夺,仍各照事件逐一附簿,以凭查照相同,不致违错。洪武十七年奏定天下诸司文移纸式,凡奏本纸高一尺三寸,一品、二品。衙门文移纸三等,皆高二尺五寸,长五尺为一等,四尺为一等,三尺为一等。案验纸二等皆长二尺五寸,高一尺八寸为一等,二尺为一等。三品至五品衙门文移纸高二尺,长三尺,案验纸高一尺八寸,长二尺五寸。六品七品衙门文移纸高一尺八寸,长二尺五寸,案验纸高一尺六寸,长二尺八寸。八品九品与未入流衙门文移纸高一尺六寸,长二尺,案验纸高一尺四寸,长一尺八寸。官员任内公文皆如式者,考为一最,不如式者罪之。
《行移》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有一应行移、在外事务仪部等四部各开事件移付,通具印信手本,赴礼科关填勘合,照会各布政司并劄付直隶府州照依坐去勘合。内事件转行所属作急理办。如有违误不完,仍行催督。每于年终各该有司分豁已未完结事件连原填去勘合张数造册,差人亲赍奏缴,仍用备细开报本部,以凭查销。其填写勘合,礼部照依地方编写字号。内外底簿二扇并勘合字号纸编写毕押印完备。外号底簿发去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收掌,内号底簿并勘合号纸礼部收贮,候仪制等四司凡有一应行移在外事务,移付本司,发勘合科填写号纸,照会各布政司,并劄付直隶府州付通政司挂号送兵部车驾司,转发司府州比对朱墨字号相同施行。如号纸尽绝,照字号接编如前,各该司府州候年终将发去勘合,并底簿折粘具本奏缴,仍具青册一本,送礼部查考。《勘合字号》
浙江以字、江西准字、陕西诚字、广东及字、广西即字、河南正字、湖广各字、云南若字、贵州柔字、山东格字、山西致字、四川其字、福建皆字、安庆府能字、松江府贤字、苏州府功字、淮安府平字、凤阳府修字、庐州府勤字、保定府雨字、应天府云字、扬州府齐字、河间府露字、徽州府贵字、宁国府原字、真定府腾字、顺德府丽字、常州府故字、池州府亨字、大名府结字、永平府金字、广平府霜字、镇江府亲字、太平府宾字、保安州冈字、滁州官字、徐州治字、隆庆州昆字、今延庆广德州列字、和州利字。万历二年,议准凡宗藩勘合许各王府差来员役执批告领本司验批给发,即于封袋上填注发行月日及姓名,期限仍置立文簿登记。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广每季终,江西、广西、四川每上下半年,将发过公文号数、领赍日期、人役姓名通行各布政司知会,各布政司亦照所议奉到勘合,将紧要节略攒造文册报部。其年终奏缴仍旧。
《吏部行移勘合》
武洪初凡除授官员皆给勘合,到任十九年革勘合,而行取官员及查理事务仍用之。各布政司及南北直隶府州各编一字为号,惟顺天不用勘合,故无字号。浙江布政司寅字、江西布政司己字、湖广布政司卯字、河南布政司申字、福建布政司亥字、山东布政司未字、山西布政司午字、陕西布政司戌字、四川布政司毕字、广东布政司辰字、广西布政司子字、云南布政司丑字、贵州布政司抚字、应天府酉字、凤阳府房字、庐州府奎字、淮安府箕字、扬州府心字、苏州府氐字、松江府尾字、常州府女字、镇江府危字、太平府斗字、徽州府亢字、宁国府牛字、池州府壁字、安庆府虚字、广德州室字、滁州角字、和州胃字、徐州昴字、永平府娄字、保定府觜字、大名府星字、真定府柳字、顺德府张字、河间府参字、广平府井字、延庆州翌字、保安州轸字。
洪武二十六年,定吏部四子部付到合行各布政司直隶府州事件,通类具手本,赴吏科关填勘合,仍附写底簿,开列前件,以凭回销。
凡勘合封完,随送兵部车驾司转发,不许亲领,恐滋奸弊。
凡各省并直隶府州查回勘合,对簿注销,付送各司发落。
凡朝觐后查节年类行各省南直隶勘合,未完事件呈堂责比,仍攒造未完册,给来朝官吏勒限完销。两京部院未完勘合,俱造册送部,一并查比。
《工部行移勘合》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催促军需、物料、勾提、囚匠、等项,钦置勘合。如遇四子部合行事理,或五件十件类具手本责差该吏赍赴内府工科关填勘合,行移各司承奉理办。如有不完,举奏提问其官吏给由缺官条格等项,及本部并合属官吏俸给,按月放支,仍每岁会计行移户部拨支,遇有当行,行移吏部等衙门定夺施行。凡勘合字号:浙江布政司堂字、江西布政司习字、湖广布政司因字、福建布政司积字、山东布政司尺字、山西布政司当字、河南布政司善字、陕西布政司宝字、四川布政司力字、广东布政司福字、广西布政司缘字、云南布政司兴字、贵州布政司长字、应天府右字、直隶凤阳府正字、庐州府名字、淮安府建字、扬州府德字、苏州府端字、松江府立字、常州府维字、镇江府行字、徽州府基字、宁国府贤字、池州府念字、太平府作字、安庆府表字、广德州传字、徐州声字、滁州甲字、和州谷字、直隶永平府兴字、保定府广字、河间府聚字、真定府通字、顺德府习字、广平府达字、大名府承字、延庆州英字、保安州高字。
每月二十二日,于内府司礼监六科廊领出精微簿四扇,一扇纪四司每日行出公文,内填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勘合字号及朱语。三扇纪四司每日收入。公文营缮司一扇,虞衡都水二司共一扇,屯田司一扇,俱填各项解户乡贯、姓名并纳完某料,于前件下明注某日批回,至次月二十六日赍赴六科廊官处看过,送精微科。年终类缴原领衙门收贮。
檄移部总论
《刘协·文心雕龙》《檄移》
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故观电而惧雷壮,听声而惧兵威。兵先乎声,其来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车,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至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诸侯出,惧敌弗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刘献公之所谓告之以文辞,董之以师武者也。齐桓征楚,诘包茅之阙;晋厉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张义《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夫兵以定乱,莫敢自专,天子亲戎,则称恭行天讨;诸侯御师,则云肃将王诛。故分阃推毂,奉辞伐罪,非唯致果为毅,亦且厉辞为武。使声如冲风所击,气似欃枪所扫,奋其武怒,总其罪人,惩其恶稔之时,显其贯盈之数,摇奸宄之胆,订信顺之心,使百尺之冲,摧折于咫书;万雉之城,颠坠于一檄者也。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矣。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虽奸阉携养,章实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辞书衅,皦然露布矣,敢指曹公之锋,幸哉免袁党之戮也。钟会檄蜀,徵验甚明;桓公檄石,观衅尤切,并壮笔也。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鞶鉴于已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煜以腾说。凡此众条,莫或违之者也。故其植义飏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必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此其要也。若曲趣密巧,无所取才矣。又州郡徵吏,亦称为檄,固明举之义也。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相如《难蜀父老》,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及刘歆之《移太常》,辞刚而义辨,文移之首也;陆机之《移百官》,言约而事显,武移之要者也。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顺命资移;所以洗濯民心,坚同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赞曰:三驱弛刚,九伐先话。鞶鉴吉凶,蓍龟成败。推压鲸鲵,抵落蜂虿。移宝易俗,草偃风迈。《王应麟·辞学指南》《檄》
檄,军书也。祭公谋父所谓:威责之令文告之辞。东莱先生曰:晋侯使吕相绝秦檄书始于此。然春秋之世郑子家使执讯与书以告赵宣子,晋之边吏责郑王使,詹伯辞于晋王子朝使告诸侯,皆未有檄之名。战国时张仪为檄告楚相,其名始见。汉有羽檄。颜师古曰:檄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有急加鸟羽,示速也。《急就篇》注:檄以木为之,长二尺。《说文》亦云:二尺书。李左车曰:奉咫尺之书,自相如之后,檄书见史策者不可胜纪。扬雄曰:军旅之际,飞书驰檄用。枚皋谓其文敏速也。唐以前不用四六,周益公拟汉河西大将军谕隗嚣,倪正父拟晋奋威将军,豫州刺史谕中原豪杰,皆用四六,然散文为得体,如东莱汉使喻莎车诸国是也。《陶宗仪·辍耕录》《檄》
檄书,何所起乎。汉陈琳草檄,曹操见之顿愈头风,遂谓檄起于琳。《说文》檄二尺书。徐锴《通释》曰:檄徵兵之书也。汉高祖以羽檄徵天下兵,有急则插以羽。《尔雅》:木无枝为檄。注:檄擢直上也。《文心雕龙》有张仪《檄楚》书,隗嚣檄亡新文。《文选》有司马相如喻蜀檄文,则檄非自琳始也,明矣。《徐炬·事物原始》《檄》
周穆王令祭公谋父作威让之辞,以责狄人。此名檄之始。《说文》云:檄以木简为书,长尺二,会于楯上磨墨作檄文。司马相如以檄喻巴蜀,汉高帝羽檄徵天下兵,檄有急事,则插以鸡羽。《关》
《唐会要》曰:唐制诸司相质问三曰关谓,关通其事也。盖始于唐。宋神宗行官制用唐事。《牒》
《说文》云:札也。及移文讼词皆曰牒,汉光武封禅用名牒。《移》
《文心雕龙》曰:其事始于刘歆,移文于太常博士。孔稚圭有《北山移文》,今之移牒移付始此。《吴讷·文章辩体》《檄》
按《释文》:檄,军书也。春秋时祭公谋父称文告之辞,即檄之本。始至战国张仪为檄告楚相,其名始著。刘协云: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故植义飏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以义隐。大抵唐以前不用四六,故辞直义显。昔人谓檄以散文为得体,信乎。《徐师曾·文体明辩》《檄移》〈符附〉
按《释文》云:檄,军书也。《说文》云: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以号召,若有急则插鸡羽而遣之,故谓之羽檄,言如飞之疾也。古者用兵誓师而已,至周乃有文告之辞。而檄之名则始见于《战国史》记载,张仪为檄以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守善汝国,我顾且盗而城是也。后人仿之,代有著作,而其词有散文、有俪语,俪语始于唐人,盖唐人之文皆然,不专为檄也。若论其大体,则刘协所称:植义飏辞务在刚健,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县盘铭于已然。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此其要也。可谓尽之矣。今取数首以为法式,其他报答谕告亦并称檄,故取以附焉。又州邦徵吏亦称为檄,盖取明举之义,而其词不存。按公移者,诸司相移之词也。其名不一,故以公移括之。唐世凡下达上其制有六,其二曰状,百官于其长亦为之。其五曰辞,庶人言为辞。其六曰牒,有品已上公文皆称牒。诸司自相质问其义有三,一曰关,谓关通其事也。二曰刺,谓刺举之也。三曰移,谓移其事于他司也。宋制宰执带三省枢密院事,出使者移六部用劄,六部移宰执带三省枢密院事,出使者及从官任使副移六部,用申状,六部相移用公牒。今皆不能悉存,姑取其著者列之。今制上逮下者曰照会,曰劄付,曰案验,曰帖,曰故牒。下达上者曰咨呈,曰案呈,曰呈,曰牒呈,曰申。诸司相移者曰咨,曰牒,曰关。上下通用者曰揭帖,大略因前代之制而损益之耳。
按《字书》云符,信也。古无此体,晋以后始有之。唐世凡上逮下其制有六。其六曰符,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皆用之。盖亦沿晋制也。然唐文不少概见,姑采晋及南朝诸篇列之,所以备一体云。
檄移部艺文一《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陈徐陵
昔班彪草移,阮瑀裁书,驰誉当年,遂无加赏,非常大赉始自今恩。虽贾逵之颂,神雀窦攸之对,鼮鼠汉臣射覆之言,魏士投壶之赋,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官烛斯燃,更惭良吏,宵光可学,乃会耆年。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跋武连汤尉檄》魏了翁
嘉定六年夏五月甲子余过剑门,有得武连尉汤君丁卯檄,槁以相示者陈义开伟。读之慨然,因惟天下之生一治一乱,盖气数屈信之变,人事昏明之感,所不能免也。而使斯人犹有所凭依以自立者,则以天彝人纪,未尝一日间断耳。晋侯不安于自制之服冕,更始愧汗于盛陈之郎卫。刘仁恭惭于自有之旌节,彼盗贼小人怀奸怙乱,盖陷溺之深者,其心术犹能时时发。见本朝数巨寇其冯阻作昏,如益、如具、如邕、如睦、其挟虏以叛如昌、如豫、如曦,莫不有死难反正之臣,虽然是受任典职者耳,而奋自布衣无尺寸之柄,独以区区之笔舌扶植人心,如汤君者岂不益可尚哉。为我寄声谢之毋矜焉,而画也,毋挠焉,而折也,毋不见知焉,而愠也。士所当为盖不止此。汤君自重勉之。
《题先冢宰致政复留公牍》明·何乔新
景泰中先公以老疾求致仕,章五上,乃得旨云:朕欲留卿,匡辅治道,而卿累称老疾,辞归田里,特允所请。翰林院写敕书兵部应付脚力著去致仕。陛辞之日,上复眷留不许去。先公章上固辞温,诏不允。且断来章,吏部移咨,请先君视事。此当时公牍也。少傅王文端公、直侍郎俞公、山项公文曜之花押存焉。先兄本茂侄会同从孙丰宝藏已三世矣。丰之弟亹惧其久而漫灭,装潢以示子孙。乔新稽首伏读,感先皇之宠光悼先猷之日远,不自知涕泗之潸然也。谨识于下方。《再书钱塘大慈山甘露院二牒后》钱谦益
往余为江阴李贯之考钱塘大慈山甘露院二牒,距今七年矣。治平二年四月之牒韩魏公为宰相书,衔而不姓。曾鲁公为次相,欧阳文忠、赵康靖为执政,则署姓而不名。余未及深考,第据《魏公安阳集》二年乙巳夏仁庙终祥累申前请,遂妄谓魏公之不署姓,或以杜门乞休不赴都堂之故,而非敢以为允也。今年偶读王明清《挥麈录》云:明清尝得治平元年英宗批可进状一纸于梁才甫家,宰执书臣而不姓,且花押而不书名,以岁月考之,则韩魏公、曾鲁公、欧阳文忠、赵康靖作相、参时也。但不晓不名之义。后阅沈存中《笔谈》云:本朝要事对禀,常事拟进,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事速不及待报,则先行下,具制草奏知,谓之进草。熟状白纸书,宰相押字。他执政具姓名进草,即黄纸书宰相执政,皆于状背押字。始悟其理,不知今又何如耳。明清所得进状与甘露院牒皆在治平元二间四公作相参之日,甘露之牒盖中书门下奉敕赐额,令本州翻录降付逐寺院者也。读明清之录,考其所谓熟状,进草者,是牒盖亦熟状之遗,而宰执皆不名,则宋朝故事如此也。及考叶梦得《石林燕语》则云:唐诰敕宰相书名者,皆不书姓,惟单名则书姓,盖以为宰相人所共知,不待书姓而见国朝。虽单名亦不书姓,他执政则书,所以异宰相之礼也。梦得所记宰相不署姓之故,视存中为详,如魏公正所谓单名不书姓者也。诰敕不书姓,则其见于文牒者,又可知也。余初不知宰相不署姓为宋之故事,而以臆考之《微挥麈录》诸书则余之误,谁与是正然。是时曾鲁公实为次相、而与二执政同署姓,则知宰相之不署姓不独异于执政,抑亦异于次相也。以是牒推之,又有以补梦得之所未备也。存中又记中书劄子,宰相押字在上,次相及参政以次向下,枢密院劄子枢长押字在下,副贰以次向上,以此为别,是牒之书衔系于年月,之后先左右参次,次相又次,宰相盖以后为尊,而不别行,是知文牒之行于下者,其制又与劄子异也。治平去今五百六十馀年,故纸敝牍,使人摩挲不忍置文,献之不可以无徵,岂不信哉。余学问蹐驳,不审于阙疑,慎言之训,是以有向者之误。今既以知之,不敢涂窜以自盖也,庸敢备书以诒贯之,俾附于是牒之后。虽然自时厥后有所弋获,尚当次第书之,贯之老而好学,故知不以我为赘也。天启六年四月。
檄移部艺文二〈诗〉《檄》唐·李峤
羽檄本宣明,由来〈阙〉木声。联翩至汉国,迢递入燕营。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刘长卿
渐入云峰里,愁看驿路闲。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且喜怜非罪,何心恋末班。天南一万里,谁料得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