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藉田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三百一卷目录
藉田部汇考一
周〈总一则〉
汉〈文帝二则 武帝征和一则 昭帝始元二则〉
后汉〈明帝永平三则 章帝元和二则 顺帝永建一则 献帝兴平一则 建安二则〉
魏〈明帝太和二则〉
晋〈武帝泰始三则 元帝一则 哀帝兴宁一则〉
宋〈文帝元嘉一则 孝武帝大明一则 明帝泰始二则〉
南齐〈武帝永明二则〉
梁〈武帝天监二则 普通二则 中大通一则 大同四则〉
陈〈宣帝大建四则〉
北魏〈道武帝天兴一则 孝文帝延兴一则 太和二则 宣武帝景明一则 孝明帝正光一则〉
北齐〈文宣帝天保一则〉
北周〈闵帝一则 明帝一则 武帝保定一则 天和二则 建德一则〉
隋〈总一则〉
唐〈太宗贞观一则 高宗永徽一则 仪凤二则 睿宗太极一则 元宗开元二则 肃宗乾元二则 宪宗元和一则〉
宋〈太宗雍熙一则 端拱一则 仁宗明道二则 神宗元丰一则 徽宗政和一则 宣和一则 高宗绍兴二则〉
元〈世祖至元二则〉
明〈太祖洪武三则 成祖永乐一则 宣宗宣德一则 宪宗成化一则 孝宗弘治一则 武宗正德一则 世宗嘉靖三则 穆宗隆庆一则 神宗万历一则 悯帝崇祯一则〉
周〈总一则〉
汉〈文帝二则 武帝征和一则 昭帝始元二则〉
后汉〈明帝永平三则 章帝元和二则 顺帝永建一则 献帝兴平一则 建安二则〉
魏〈明帝太和二则〉
晋〈武帝泰始三则 元帝一则 哀帝兴宁一则〉
宋〈文帝元嘉一则 孝武帝大明一则 明帝泰始二则〉
南齐〈武帝永明二则〉
梁〈武帝天监二则 普通二则 中大通一则 大同四则〉
陈〈宣帝大建四则〉
北魏〈道武帝天兴一则 孝文帝延兴一则 太和二则 宣武帝景明一则 孝明帝正光一则〉
北齐〈文宣帝天保一则〉
北周〈闵帝一则 明帝一则 武帝保定一则 天和二则 建德一则〉
隋〈总一则〉
唐〈太宗贞观一则 高宗永徽一则 仪凤二则 睿宗太极一则 元宗开元二则 肃宗乾元二则 宪宗元和一则〉
宋〈太宗雍熙一则 端拱一则 仁宗明道二则 神宗元丰一则 徽宗政和一则 宣和一则 高宗绍兴二则〉
元〈世祖至元二则〉
明〈太祖洪武三则 成祖永乐一则 宣宗宣德一则 宪宗成化一则 孝宗弘治一则 武宗正德一则 世宗嘉靖三则 穆宗隆庆一则 神宗万历一则 悯帝崇祯一则〉
礼仪典第三百一卷
藉田部汇考一
周
周制:甸师掌王藉之事。上春,内宰诏帅六宫,献穜稑之种。按《周礼·天官》: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黄氏曰:王藉在野,故以甸名官,有教民之义,故曰师。 贾氏曰:公邑之田任甸地,即在百里远郊外。天子藉田,又在南方甸地,故称此官为甸师也。甸法正在甸师,徒三百人,特多者,天子藉田千亩,藉借此三百人耕耨,故多也。王氏详说曰:王之耕藉,其种则献于六宫,其谷则藏于神仓。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而已。
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以时入之,以共齍盛。
郑康成曰:王以孟春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庶人终于千亩。庶人谓徒三百人,藉之言借也,王一耕之,而使庶人芸芓终之也。王氏曰:公田谓之藉,以其借民力治之也。王所亲耕,谓之藉,则亦借民力终之故也。王与诸侯各有藉田,故甸师所耕耨,谓之王藉。
内宰,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
贾氏曰:上春,亦谓正岁,以其春事将兴,故云上春。
郑康成曰:古者,使后宫藏种,以其有传类蕃孳
之祥,必生而献之,示能育之,使不伤败。且以佐王耕事共禘郊也。
汉
文帝二年,始诏耕藉田。按《汉书·文帝本纪》:二年春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按《汉官仪》:天子藉田,公卿耕讫,啬夫下种。凡称藉田,为十亩,亦曰帝藉,亦曰耕藉,亦曰东耕,亦曰亲耕,亦曰王藉。
按《文献通考》:旧仪春始东耕于藉田,赐三辅二百里孝悌、力田、三老帛。种百谷万斛,立藉田仓,置令、丞。谷皆以给天地、宗庙、群神之祀,以为粢盛。
文帝十三年,诏具亲耕礼仪
按《汉书·文帝本纪》:十三年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武帝征和四年春正月,行幸东莱。三月,上耕于钜定。按《汉书·武帝本纪》云云。昭帝始元元年春二月己亥,上耕于钩盾弄田。
按《汉书·昭帝本纪》云云。
应劭曰:时帝年九岁,未能亲耕帝藉,钩盾,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也。师古曰:弄田为宴游之田,天子所戏弄,非为昭帝幼创此名。
始元六年春正月,上耕于上林。
按《汉书·昭帝本纪》云云。
后汉
明帝永平四年,诏亲耕藉田。按《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四年春二月辛亥,诏曰:朕亲耕藉田,以祈农事。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烦劳群司,积精祷求。而比再得时雨,宿麦润泽。其赐公卿半奉。有司勉遵时政,务平刑罚。按《礼仪志》:正月始耕。昼漏上水初纳,执事告祠先农,已享。耕时,有司请行事,就耕位,天子、三公、九卿、诸侯、百官以次耕。力田种各耰讫,有司告事毕。是月令曰:郡国守相皆劝民始耕,如仪。诸行出入皆鸣钟,皆作乐。其有灾眚,有他故,若请雨、止雨,皆不鸣钟,不作乐。
永平十三年,帝耕于藉田。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十三年春二月,帝耕于藉田。礼毕,赐观者食。
永平十五年春二月癸亥,帝耕于下邳。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云云。
章帝元和二年,帝耕于定陶。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元和二年春二月乙丑,帝耕于定陶。诏曰:三老,尊年也。孝悌,淑行也。力田,勤劳也。国家甚休之。其赐帛人一匹,勉率农功。
元和三年春正月辛丑,帝耕于怀。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云云。
顺帝永建 年,黄琼疏请举藉田礼。从之。
按《后汉书·顺帝本纪》不载。按《黄琼传》:自帝即位以后,不行藉田之礼。琼以国之大典不宜久废,上疏奏曰:自古圣帝哲王,莫不敬恭明祀,增致福祥,故必躬郊庙之礼,亲藉田之勤,以先群萌,率劝农功。昔周宣王不藉千亩,虢文公以为大讥,卒有姜戎之难,终损中兴之名。窃见陛下遵稽古之鸿业,体虔肃以应天,顺时奉元,怀柔百神,朝夕触尘埃于道路,昼暮聆庶政以恤人。虽诗咏成汤之不怠遑,书美文王之不暇食,诚不能加。今庙祀适阕,而祈谷洁斋之事,近在明日。臣恐左右之心,不欲屡动圣躬,以为亲耕之礼,可得而废。臣闻先王制典,藉田有日,司徒咸戒,司空除坛。先时五日,有协风之应,王即斋宫,飨醴载耒,诚重之也。自癸巳以来,仍西北风,甘泽不集,寒凉尚结。迎春东郊,既不躬亲,先农之礼,所宜自勉,以逆和气,以致时风。易曰:君子自强不息。斯其道也。书奏,帝从之。
献帝兴平元年二月丁亥,帝耕于藉田。
按《后汉书·献帝本纪》云云。
建安十九年,曹操始耕藉田。
按《后汉书·献帝本纪》不载。按《三国魏志·武帝本纪》:建安十九年春正月,始耕藉田。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亲耕藉田。
按《后汉书·献帝本纪》不载。按《三国魏志·武帝本纪》:建安二十一年三月壬寅,公亲耕藉田。
魏
明帝太和元年春二月辛未,帝耕于藉田。按《三国魏志·明帝本纪》云云。
太和五年春正月,帝耕于藉田。
按《三国魏志·明帝本纪》云云。
按《晋书·礼志》:魏氏虽天子亲耕藉,藩镇阙诸侯百亩之礼。
晋
武帝泰始四年正月,诏帅王公卿士,亲耕藉田,以先天下。按《晋书·武帝本纪》:泰始四年春正月丁亥,帝耕于藉田。戊子,诏曰:古设象刑而众不犯,今虽参夷而奸不绝,何德刑相去之远哉。先帝深悯黎元,哀矜庶狱,乃命群后,考正典刑。朕守遗业,永惟保乂皇基,思与万国以无为为政。方今阳春养物,东作始兴,朕亲率王公卿士耕藉田千亩。又律令既就,班之天下,将以简法务本,惠育海内。宜宽有罪,使得自新,其大赦天下。按《礼志》:泰始四年,有司奏耕祠先农,可令有司行事。诏曰:夫国之大事,在祀与农。是以古之圣王,躬耕帝藉,以供郊庙之粢盛,且以训化天下。近世以来,耕藉止于数步之中,空有慕古之名,曾无供祀训农之实,而有百官车徒之费。今修千亩之制,当与群公卿士躬稼穑之艰难,以率先天下。主者详具其制,下河南,处田地于东郊之南,洛水之北。若无官田,随宜便换,而不得侵人也。于是乘舆御木辂以耕。
泰始八年正月癸亥,帝耕于藉田。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
泰始十年正月辛亥,帝耕于藉田。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
元帝 年,将修耕藉,事竟不行。
按《晋书·元帝本纪》不载。按《礼志》云云。
哀帝兴宁二年二月癸卯,帝亲耕藉田。
按《晋书·哀帝本纪》云云。
宋
文帝元嘉二十年,诏耕藉田。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二十年冬十二月壬午,诏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一夫辍稼,饥者必及,仓廪既实,礼节以兴。自顷在所贫罄,家无宿积。赋役暂偏,则人怀愁垫;岁或不稔,而病乏比室。诚由政德弗孚,以臻斯弊;抑亦耕桑未广,地利多遗。宰守微化道之方,萌庶忘勤分之义。永言弘济,明发载怀,虽制令亟下,终莫惩劝,而坐望滋殖,庸可致乎。有司其班宣旧条,务尽敦课。游食之徒,咸令附业,考覈勤惰,行其诛赏,观察能殿,严加黜陟。古者躬耕帝藉,敬供粢盛,仰瞻前王,思遵令典。便可量处千亩,考卜元辰。朕当亲率百辟,致礼郊甸,庶几诚素,将被斯民。按《礼志》:元嘉二十年,太祖将亲耕,以其久废,使何承天撰定仪注。史学生山谦之己私鸠集,因以奏闻。于是斟酌众条,造定图注。先立春九日,尚书宣摄内外,各使随局从事。司空、大农、京尹、令、尉,度宫之辰地八里之外,整制千亩,开阡陌。立先农坛于中阡西陌南,御耕坛于中阡东陌北。将耕,宿设青幕于耕坛之上。皇后率六宫之人生穜稑之种,付藉田令。耕日,太祝以一太牢告祠先农,悉如祠帝社之仪。孟春之月,择上辛后吉亥日,御乘耕根三盖车,驾苍驷,青旂,著通天冠,青帻,朝服青衮,带佩苍玉。藩王以下至六百石皆衣青。唯三台武卫不耕,不改服章。车驾出,众事如郊庙之仪。车驾至藉田,侍中跪奏:尊降车。临坛,大司农跪奏:先农已享,请皇帝亲耕。太史令赞曰:皇帝亲耕。三推三反。于是群臣以次耕,王公五等开国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藉田令率其属耕,竟亩,洒种,即耰,礼毕。乃颁下州郡,悉备其礼焉。
孝武帝大明四年春正月乙亥,车驾躬耕藉田。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明帝泰始五年春正月癸亥,车驾躬耕藉田。
按《宋书·明帝本纪》云云。
南齐
武帝永明三年,诏来春,有事于东郊。按《南齐书·武帝本纪》:永明三年十二月,丁酉,诏曰:九谷之重,八材为末,是故洁粢丰盛,祝史无愧于辞,不藉千亩,周宣所以贻谏。昔期运初启,庶政草昧,三推之典,我则未暇。朕嗣奉鸿基,思隆先轨,载耒躬亲,率由旧式。可以开春发岁,敬简元辰,鸣青鸾于东郊,冕朱纮而莅事。仰荐宗禋,俯勖黔皂,将使囷庾内充,遗秉外牣。既富而教,兹焉攸在。按《礼志》:永明三年,有司奏:来年正月二十五日丁亥,可祀先农,即日舆驾亲耕。宋元嘉、大明以来,并用立春后亥日,尚书令王俭以为亥日藉田,经记无文,通下详议。兼太学博士刘蔓议:《礼》,孟春之月,立春迎春,又于是月以元日祈谷,又择元辰躬耕帝藉。卢植说礼通辰日,日,甲至癸也,辰,子至亥也。郊天,阳也,故以日。藉田,阴也,故以辰。阴礼卑后,必居其末,亥者辰之末,故《记》称元辰,法曰吉亥。太常丞何諲之议:郑注云元辰,盖郊后吉亥也。亥,水辰也,凡在垦稼,咸存洒润。五行说十二辰为六合,寅与亥合,建寅月东耕,取月建与日辰合也。国子助教桑惠度议:寻郑元以亥为吉辰者,阳生于子,元起于亥,取阳之元以为生物,亥又为水,十月所建,百谷赖兹沾润毕熟也。助教周山文议:卢植云元,善也。郊天,阳也,故以日。藉田,阴也,故以辰。蔡邕《月令章句》解元辰云日,干也。辰,支也。有事于天,用日。有事于地,用辰。助教何佟之议:《少牢馈食礼》云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注云丁未必亥也,直举一日以言之耳。禘太庙礼日用丁亥,若不丁亥,则用己亥、辛亥,苟有亥可也。郑又云必用丁、巳者,取其令名,自丁宁自变改,皆为谨敬。如此,丁亥自是祭祀之日,不专施于先农。汉文用此日耕藉祠先农,故后王相承用之,非有别义。殿中郎顾皓之议:郑元称先郊后吉辰,而不说必亥之由。卢植明子亥为辰,亦无常辰之證。汉世躬藉,肇发汉文,诏云农,天下之本,其开藉田。斯乃草创之令,未睹亲载之吉也。昭帝己亥耕于钩盾弄田,明帝癸亥耕下邳,章帝乙亥耕定陶,又辛丑耕怀,魏之烈祖实书辛未,不系一辰,徵于两代矣。推晋之革魏,宋之因晋,政是服膺康成,非有异见者也。班固序亥位云阴气应亡射,该藏万物,而杂阳阂种。且亥既水辰,含育为性,播厥取吉,其在兹乎。固序丑位云阴大旅,助黄钟宣气而牙物。序未位云阴气受任,助蕤宾君主种物,使长大茂盛。是汉朝迭选,魏室所迁,酌旧用丑,实兼有据。参议奏用丁亥。诏可。永明四年,亲耕藉田。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永明四年春闰正月辛亥,车驾藉田。诏曰:夫耕藉所以表敬,亲载所以率民。朕景行前规,躬执良耜,千畛咸事,六仞可期,教义克宣,诚感兼畅。重以天符灵贶,岁月鳞萃,宝鼎开玉匣之祥,嘉禾发同穗之颖,甘露凝晖于坰牧,神爵骞翥于兰囿。斯乃宗稷之庆,岂寡薄所臻。思俾休和,覃兹黔皂,见刑罪殊死以下,悉原宥。诸逋负在三年以前尤穷弊者,一皆蠲除。孝悌力田,详授爵位,孤老贫穷,赐谷十石。凡欲附农而粮种阙乏者,并加给贷,务在优厚。甲寅,以藉田礼毕,车驾幸阅武堂劳酒小会,诏赐王公以下在位者帛有差。
梁
武帝天监十三年,始以二月,亲耕藉田。
按《梁书·武帝本纪》:天监十三年二月丁亥,舆驾亲耕藉田,赦天下,孝悌力田赐爵一级。
按《隋书·礼仪志》:古典有天子东耕仪。江左未暇,至宋始有其典。梁初藉田,依宋、齐,以正月用事,不斋不祭。天监十三年,武帝以为:启蛰而耕,则在二月节内。《书》云:以殷仲春。藉田理在建卯。于是改用二月。又曰:齐代旧事,藉田使御史乘马车,载耒耜于五辂后。《礼》云:亲载耒耜,措于参保介之御间。则置所乘辂上。若以今辂与古不同,则宜升之次辂,以明慎重。而远在馀处,于义为乖。且御史掌视,尤为轻省。今宜以侍中奉耒耜,载于象辂,以随木辂之后。
按《梁五礼藉田仪注》:其田东去宫八里,远十六里为千亩。天子耒耜一具,公耒耜三具,卿侯耒耜九具,立方坛,以祀先农。
天监十六年二月辛亥,亲耕藉田。
按《梁书·武帝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普通二年,诏移藉田,复行亲耕礼。
按《梁书·武帝本纪》:普通二年三月丙辰,诏曰:夫钦若昊天,历象无违。躬执耒耜,尽力致敬,上协星鸟,俯训民时,平秩东作,义不在南。前代因袭,有乖礼制,可于震方,简求沃野,具玆千亩,庶允旧章。
按《隋书·礼仪志》:普通二年,又移藉田于建康北岸,筑兆域大小,列种梨柏,便殿及斋官省,如南北郊。别有望耕台,在坛东。帝亲耕毕,登此台,以观公卿之推代。又有祈年殿云。
普通四年,躬耕藉田,下诏劝农。
按《梁书·武帝本纪》:普通四年二月乙亥,躬耕藉田。诏曰:夫耕藉之义大矣哉。粢盛由之而兴,礼节因之以著,古者哲王咸用此作。眷言八政,致兹千亩,公卿百辟,恪恭其仪,九推毕礼,馨香靡替。兼以风云叶律,气象光华,属览休辰,思加奖劝。可班下远近,广辟良畴,公私畎亩,务尽地利。若欲务农,而粮种有乏,亦加贷恤,每使优遍。孝悌力田赐爵一级。预耕之司,剋日劳酒。
中大通六年,亲耕藉田。
按《梁书·武帝本纪》:中大通六年春二月癸亥,舆驾亲耕藉田,大赦天下,孝悌力田赐爵一级。
大同元年春二月丁亥,舆驾躬耕藉田。
按《梁书·武帝本纪》云云。
大同二年春二月乙亥,舆驾躬耕藉田。
按《梁书·武帝本纪》云云。
大同三年春二月丁亥,舆驾亲耕藉田。
按《梁书·武帝本纪》云云。
大同四年春二月己亥,舆驾亲耕藉田。
按《梁书·武帝本纪》云云。
陈
宣帝大建元年春二月乙亥,舆驾亲耕藉田。按《陈书·宣帝本纪》云云。
大建三年春二月丁酉,舆驾亲耕藉田。
按《陈书·宣帝本纪》云云。
大建六年春二月辛亥,舆驾亲耕藉田。
按《陈书·宣帝本纪》云云。
大建九年春二月壬午,舆驾亲耕藉田。
按《陈书·宣帝本纪》云云。
北魏
道武帝天兴三年春二月丁亥,始耕藉田。按《北魏书·道武帝本纪》云云。
孝文帝延兴二年春三月甲午,车驾耕于藉田。
按《北魏书·孝文帝本纪》云云。
太和十六年,躬临千亩。
按《北魏书·孝文帝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太和十六年二月丙午,诏有司刻吉亥,备小驾,躬临千亩。太和十七年春二月己酉,车驾始藉田于都南。按《北魏书·孝文帝本纪》云云。
宣武帝景明三年,诏行藉田。
按《北魏书·宣武帝本纪》:景明三年冬十二月戊子,诏曰:民本农桑,国重蚕藉,粢盛所凭,冕织攸寄。比京邑初基,耕桑暂缺,遗规往旨,宜必祗修。今寝殿显成,移御维始,春郊无远,拂羽有辰。便可表营千亩,开设宫坛,秉耒援筐,躬劝亿兆。
孝明帝正光三年春正月辛亥,亲耕藉田。
按《北魏书·孝明帝本纪》云云。
北齐
文宣帝天保二年,亲耕藉于东郊。按《北齐书·文宣帝本纪》:天保二年正月癸亥,亲耕藉田于东郊。
按《隋书·礼仪志》:北齐藉于帝城东南千亩内,种赤粱,白谷、大豆、赤黍、小豆、黑穄、麻子、小麦,色别一顷。自馀一顷,地中通阡陌,作祠坛于陌南阡西,广轮三十六尺,高九尺,四陛三壝四门。又为大营于外,又设御耕坛于阡东陌北。每岁正月上辛后吉亥,使公卿以一太牢祠先农神农氏于坛上,无配飨。祭讫,亲耕。先祠,司农进穜稑之种,六宫主之。行事之官并斋,设斋省。于坛所列宫悬。又置先农座于坛上。众官朝服,司空一献,不燎。祠讫,皇帝乃服通天冠、青纱袍、黑介帻,佩苍玉,黄绶,青带、袜、舄,备法驾,乘木辂。耕官具朝服从。殿中监进御耒于坛南,百官定列。帝出便殿,升耕坛南陛,即御座。应耕者各进于列。帝降自南陛,至耕位,释剑执耒,三推三反,升坛即座。耕官一品五推五反,二品七推七反,三品九推九反。藉田令帅其属以牛耕,终千亩。以青箱奉穜稑种,跪呈司农,诣耕所洒之。耰讫,司农省功,奏事毕。皇帝降之便殿,更衣飨宴。礼毕,班赉而还。
北周
闵帝元年春正月癸亥,亲耕藉田。按《北周书·闵帝本纪》云云。
明帝二年春正月辛亥,亲耕藉田。
按《北周书·明帝本纪》云云。
武帝保定元年春正月乙亥,亲耕藉田。
按《北周书·武帝本纪》云云。
天和元年春正月己亥,亲耕藉田。
按《北周书·武帝本纪》云云。
天和二年春正月己亥,亲耕藉田。
按《北周书·武帝本纪》云云。
建德三年春正月乙亥,亲耕藉田。
按《北周书·武帝本纪》云云。
隋
隋制,于国南,置千亩,以孟春,行三推礼。按《隋书·礼仪志》:隋制,于国南十四里启夏门外,置地千亩,为坛,孟春吉亥,祭先农于其上。皇帝服衮冕,备法驾,乘金根车。礼三献讫,因耕。司农授耒,皇帝三推讫,执事者以授应耕者,各以班九推五推。而司徒帅其属终千亩。播殖九谷,纳于神仓,以拟粢盛。穰槁以饷牺牲云。
唐
太宗贞观三年正月癸亥,耕藉田。按《唐书·太宗本纪》云云。按《礼乐志》:皇帝孟春吉亥享先农,遂以耕藉。前享一日,奉礼设御座于坛东,西向;望瘗位于坛西南,北向;从官位于内壝东门之内道南,执事者居后;奉礼位于乐县东北,赞者在南。又设御耕藉位于外壝南门之外十步所,南向;从耕三公、诸王、尚书、卿位于御座东南,重行西向,以其推数为列。其三公、诸王、尚书、卿等非耕者位于耕者之东,重行,西向北上;介公、酅公于御位西南,东向北上。尚舍设御耒席于三公之北少西,南向。奉礼又设司农卿之位于南,少退;诸执耒耜者位于公卿耕者之后、非耕者之前,西向。御耒耜一具,三公耒耜三具,诸王、尚书、卿各三人合耒耜九具。以下耒耜,太常各令藉田农人执之。皇帝已享,乃以耕根车载耒耜于御者间,皇帝乘车自行宫降大次。乘黄令以耒耜授廪牺令,横执之,左耜寘于席,遂守之。皇帝将望瘗,谒者引三公及从耕侍耕者、司农卿与执耒耜者皆就位。皇帝出就耕位,南向立。廪牺令进耒席南,北向,解韬出耒,执以兴,少退,北向立。司农卿进受之,以授侍中,奉以进。皇帝受之,耕三推。侍中前受耒耜,反之司农卿,卿反之廪牺令,令复耒于韬,执以兴,复位。皇帝初耕,执耒者皆以耒耜授侍耕者。皇帝耕止,三公、诸王耕五推,尚书、卿九推。执耒者前受之。皇帝还,入自南门,出内壝东门,入大次。享官、从享者出,太常卿帅其属耕于千亩。皇帝还宫,明日,班劳酒于太极殿,如元会,不贺,不为寿。藉田之谷。敛而钟之神仓,以拟粢盛及五齐、三酒,穰槁以食牲。藉田祭先农,唐初为帝社,亦曰藉田坛。贞观三年,太宗将亲耕,给事中孔颖达议曰:《礼》:天子藉田南郊,诸侯东郊。晋武帝犹东南,今帝社乃东坛,未合于古。太宗曰:《书》称平秩东作,而青辂、黛耜,顺春气也。吾方位少阳,田宜于东郊。乃耕于东郊。
按《册府元龟》:贞观三年正月十八日,诏曰:周宣王在位,以坠兹礼。近代以来,弥多所阙。朕祗承大宝,宪章典故,今将履千亩于近郊,复三推于旧制。宜令有司,式遵典礼。二十一日,亲祭先农,藉于千亩之甸。自晋氏南迁,此礼久废,今始行之,观者莫不骇跃,秘书郎岑文本,献藉田颂以美之。
高宗永徽三年正月丁亥,耕藉田。
按《唐书·高宗本纪》云云。
按《册府元龟》:永徽三年正月丁亥,亲享先农,御耒耜,率公卿耕于藉田,赐群官帛各有差。
仪凤二年正月乙亥,耕藉田。
按《唐书·高宗本纪》云云。
按《册府元龟》:仪凤二年正月乙亥,帝亲耕藉田于东郊,礼毕,作藉田赋以示群臣。仪凤三年,幸藉田所。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仪凤三年五月,幸藉田所观区种,手种数区。
睿宗太极元年,躬耕藉田。
按《唐书·睿宗本纪》:先天元年正月辛巳,有事于南郊。戊子,耕藉田。己丑,大赦,改元曰太极。
元宗开元十九年正月丙子,耕于兴庆宫。
按《唐书·元宗本纪》云云。
按《册府元龟》:开元十九年正月丙子,亲耕于兴庆宫龙池。二月癸未,皇太子鸿等奏曰:一昨正月二十七日,伏见陛下于兴庆宫,亲耕三百馀步。既而青光紫气覆地。臣等闻舜在历山之下,人微之事也。汉有钩盾之间,儿童戏之,犹正经所尚,良史称多。况陛下运德协灵,圣情逮物,上为宗庙,下预黔黎。躬耕藉田,天下幸甚。较其盛礼,百倍于三推。考其嘉瑞,独高于千古。而九霄四远,中外阻绝。冢司莫繇见,直笔所未闻。使帝迹不激扬,圣美不昭哲,皆臣子之过也。是以臣等冒昧上陈,伏乞恩慈,令宣示朝廷,录付史馆。则罄天率土,殊情同幸。帝曰:人之大事,实在于农。故务其三时,播诸百谷,是用仰遵千亩之藉,躬阅三推之礼。所以供祀宗庙,率先下人,亦何足光乎史册,布诸中外也。然汝等固请,宜付史臣。
开元二十三年正月乙亥,耕藉田。
按《唐书·元宗本纪》云云。按《礼乐志》:开元二十三年,亲祀神农于东郊,遂躬耕尽陇止。
按《册府元龟》:开元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亲祀先农,礼毕,降至耕位,侍中执耒,太仆秉辔,帝谓左右曰:帝藉之礼,古则三推,朕今丸推,庶九谷之报也。赞导者跪而奏曰:先王制礼,不可踰越。帝曰:夫礼岂不在济人治国,勤事务功乎,朕发乎至诚,深惟嘉殖,将以劝南亩,供粢盛,岂非礼意也。于是九推而止。公卿以下终其田亩,制曰:昔者受命为君,体元立极,未有不谨于礼而能见教于人,朕且庶乎有惭作者,方册存而可举,典章绝而复寻。自古所行,无一而废。将以上乞灵于宗社,下蒙福于黎元。朕兹精诚,天实降鉴,今嗣岁初吉,农事将起,礼先本于耕藉,义缘奉于粢盛,是所严祗,敢不敬事,故躬载耒耜,亲率公卿,以先万姓,遂千亩,谓敦本之为耳,何布泽之更深,宜有顺于发生,俾无偏于行惠,可大赦天下。
按《太平御览》:开元二十三年正月,上亲耕于洛阳东门外。诸儒奏议以为,古者耦耕,以一拨为推。今用牛耕,宜以一步为推。及上亲藉太常,告三推礼毕。上曰:朕欲人知勤劳,俯同九推而止。自是公卿已下,皆过于古。
肃宗乾元元年,敕来年躬行藉田。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乾元元年十二月癸亥,敕:以来年正月十日拜九宫坛。十一日,藉田。
乾元二年正月戊寅,耕藉田。
按《唐书·肃宗本纪》云云。按《礼乐志》:乾元二年,诏去耒耜雕刻,命有司改造之。天子出通化门,释軷而入坛。冕而朱纮,躬九推焉。
按《册府元龟》:乾元二年正月丁丑,将有事于九宫之神,兼行藉田之礼,自明凤门出至通化门,释軷而之坛,所宿于斋宫。戊寅,礼毕,将耕藉田,先至于先农之坛,因耒耜,有雕刻文饰者,谓左右曰:田器农人执之,在于朴素,岂贵文饰乎,乃命彻之。下诏曰:古之圣王,临驭天下,莫不务农敦本,保俭为先,盖用勤身率下也,属东耕启候,爰事藉田,将欲劝彼蒸人,所以执兹耒耜。如闻有司所造农器,妄加雕饰,殊非典章。况组辕缥轨,前王有制,崇奢尚靡,谅为所疵,静言思之,良用叹息,岂朕法尧舜重茅茨之意耶。其所造雕饰者宜停,仍令有司依农用尝式,即别改造,庶万方黎献,知朕意焉。翌日己卯,致祭神农氏,以后稷配享,帝冕而朱纮,躬秉耜而九推焉。礼官奏陛下合三推,今过礼。帝曰:朕以身率下,自当过之,恨不终于千亩耳。既而伫立久之,观公卿诸侯王公已下耕毕,然后自春明门入,至东阳门起居,圣皇乃还大明宫。自前年旱,冬又无雪。礼毕,降雪盈尺。司天台奏:初藉田,乐作,有南风应律,以协时令,年丰之兆。昼则黄云捧日,夜则紫气抱枢。
宪宗元和五年十月,诏以来岁正月藉田,寻罢。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按《礼乐志》:元和五年,诏以来岁正月藉田,太常修撰韦公肃言:藉田礼废久矣,有司无可考。乃据《礼经》,参采开元、乾元故事,为先农坛于藉田。皇帝夹侍二人、正衣二人,侍中一人奉耒耜,中书令一人、礼部尚书一人侍从,司农卿一人授耒耜于侍中,太仆卿一人执牛,左、右卫将军各一人侍卫。三公以宰相摄,九卿以左右仆射、尚书、御史大夫摄,三诸侯以正员一品官及嗣王摄。推数一用古制。礼仪使一人、太常卿一人赞礼;三公、九卿、诸侯执牛三十人,用六品以下官,皆服裤褶。御耒耜二,并韬皆以青。其制度取合农用,不雕饰,毕日收之,藉耒耜丈席二。先农坛高五尺,广五丈,四出陛,其色青。三公、九卿、诸侯耒十有五。御耒之牛四,其二,副也,并牛衣。每牛各一人,绛衣介帻,取闲农务者,礼司以人赞导之。执耒持耜,以高品中官二人,不裤褶。皇帝诣望耕位,通事舍人分导文、武就耕所。太常帅其属,用庶人二十八,以郊社令一人押之。太常少卿一人,率庶人趋耕所。博士六人,分赞耕礼。司农少卿一人,督视庶人终千亩。廪牺令二人,间一人奉耒耜授司农卿,以五品、六品清官摄;一人掌耒耜,太常寺用本官。三公、九卿,诸侯耕牛四十,其十,副也,牛各一人。庶人耕牛四十,各二牛一人。庶人耒耜二十具、锸二具,木为刃。主藉田县令一人,具朝服,当耕时立田侧,毕乃退。畿甸诸县令先期集,以常服陪耕所,耆艾二十人,陪于庶人耕位南。三公从者各三人,九卿、诸侯从者各一人,以助耕。皆绛服介帻,用其本司隶。是时虽草具其仪如此,以水、旱、用兵而止。
按《册府元龟》:宪宗元和五年十月丁亥制:来年正月十四日,朝献太清宫。十五日,谒太庙。十六日,藉田于东郊,宜令所司,准式。十一月丙午,制曰:朕以东郊藉田,礼之重者。爰择吉亥,用祀先农。上以供粢盛,下以劝稼穑。式展三推之义,敢辞四体之勤。亦既草仪,方将肃事。载思理本,旁采众词。以江淮水旱之馀,河朔师旅之后,宜宽物力,以济元元。况当三农休息之时,百司供具之费,道涂洒扫,暴露勤劳,惕然在怀,是用中止。虽前有成命,皆已施行,而重烦吾民,则无固必。其来年正月十六日,藉田礼,宜停。于戏夫圣人无心,以徇百姓。朕亦虚己,用图大中。苟事有未宜,则改而求当。凡百卿士,期悉予怀。是时,太常修撰韦公肃奏曰:伏惟元和五年十一月,敕将行藉田令,有司详定仪注。伏缘藉田礼废,已五十馀年。有司案牍,无可简寻。今据礼经,兼采开元乾元故事,并徵前代沿革,参酌详定。敕付所司施用,而罢。
按《玉海》:《隋书》:藉田,令以青箱穜稑之种,跪陈司农,诣耕所洒之。唐不行此礼。
宋
太宗雍熙四年,始诏以来正有事东郊,行藉田礼。令有司定仪注。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礼志》:藉田之礼,岁不常讲。雍熙四年,始诏以来年正月择日有事于东郊,行藉田礼。所司详定仪注:依南郊置五使。除耕地朝阳门七里外为先农坛,高九尺,四陛,周四十步,饰以青;二壝,宽博取足容御耕位。观耕台大次设乐县、二舞。御耕位在壝门东南,诸侯耕位次之,庶人又次之。观耕台高五尺,周四十步,四陛,如坛色。其青城设于千亩之外。又言:隋以青箱奉穜稑,唐废其礼。青箱旧无其制,请用竹木为之而无盖,两端设襻,饰以青;中分九隔,隔盛一种,覆以青帕。穜稑即早晚之种,不定谷名,请用黍、稷、秫、稻、粱、大小豆、大小麦,陈于箱中。大礼使李昉言:按《通礼》,乘耕根车,今请改乘玉辂,载耒耜于耕根车。又前典不载告庙及称贺之制,今请前二日告南郊、太庙。耕礼毕,百官称贺于青城。礼有劳酒,合设会于还宫之翌日,望如亲祀南郊之制,择日大宴。详定所言:御耒耜二具,并盛以青绦,准唐乾元故事,不加雕饰。礼毕,收于禁中,以示稼穑艰难之意。按《玉海》:雍熙四年九月辛巳,出御札曰:王者上事穹苍,下临黎献。遵执古御今之道,推子民育物之心。必务穑以劝分,庶家给而人足。朕嗣守大宝,惟怀永图。发一言必念生民,尝一膳必思稼穑。虽燔柴告类,紫坛屡荐于至诚。而执耒亲耕,青辂未行于盛礼。其以来年正月,择日,有事于东郊,行藉田之礼。宜令所司,详定仪注以闻。是礼,废之已久矣。制下之日,中外欢洽。二十八日,以宰臣李昉为大礼使,陈王元僖为桥道顿递使,翰林学士宋白为礼仪使,贾黄中为卤簿使,御史中丞张宏为仪仗使。仍命白黄中与苏易简详定仪注。十月,详定所言,按《通典》,乘青辂,推黛耜者,所以顺春气。其方位,请在东郊。又北齐作坛,坛高九尺,广轮三十六尺,四陛,三壝,四门。唐制,高五尺,周回四十步,饰以青。今请于朝阳门七里之外,十五里之内,择地为坛,坛高九尺,周壝四十步,饰以青。待诏设两壝,外壝在大次及御耕位、观耕台、乐县之外。十五日,礼仪使宋白言:旧礼,于先农坛东立观耕台,帝亲耕礼毕,登此台,以观公卿推。请筑台,高五尺,以便陟降,周围四十步,四出陛,饰以青。皇帝乘玉辂,以耕根车载耒耜,以青箱奉穜稑之种。从之。十一月四日,礼仪使言:御耒耜二具,并绦并饰以青,准乾元故事。其制如农人所执者,不加雕饰。事毕,收之,载以耕根车,在玉辂前。
端拱元年,行藉田礼。
按《宋史·太宗本纪》:端拱元年春正月乙亥,亲耕藉田。还,御丹凤楼,大赦,改元。按《礼志》:雍熙五年正月乙亥,帝服衮冕,执镇圭,亲享神农,遂行三推之礼。毕事,解严,还行宫,百官称贺。帝改御大辇,服通天冠、绛纱袍,鼓吹振作而还。御乾元门大赦,改元端拱,文武递进官有差。二月七日,宴群臣于大明殿,行劳酒礼。按《玉海》:雍熙五年正月癸酉,上宿斋于乾元殿。甲戌,銮驾出宫备大驾卤簿于丹凤门外,帝服通天冠、绛纱袍,执圭。乘玉辂,次东郊。是夜,宿斋室。乙亥,未明三刻,帝服衮冕,执镇圭,亲飨神农氏于坛上,以后稷配焉。礼毕,次诣耕藉位,行三推之礼。有司版奏:礼毕。帝谓侍臣曰:朕志在劝农,恨不能终千亩,岂止于三推为限乎。遂耕数十步。侍臣固请,乃止。又御观耕台,南向坐,观王公耕讫,侍中奏:礼毕。解严,还行宫,百官称贺。帝改御大辇,服通天冠,绛纱袍,鼓吹振作而还。御乾元门,降赦,乘舆,至楼前,用采茨之曲。升座,用隆安。制曰:岂惟备郊庙之粢盛,抑亦励蒸黎之播殖。改五年为端拱元年。丙子,上赋东郊藉田五、七言诗各一首,赐侍臣。二月七日,宴百官于大明殿,行劳酒礼。甲午,群臣献诗赋赞颂者,五十三人。旧制,天子孟春吉亥,享先农于东郊,亲耕藉田。晋之南迁,此礼遂废。唐贞观中,太宗始藉千亩。至元和五年,宪宗以河朔师旅之后,物力彫耗,将行而止。历五代,礼废者二百馀年。帝以承平既久,诏酌旧典而行之,天下耸然知劝矣。
仁宗明道元年,诏以来年行耕藉礼,命有司具仪。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按《礼志》:明道元年,诏以来年二月丁未行藉田礼,而罢冬至亲郊。遣官奏告天地、宗庙、诸陵、景灵宫,州都就告岳渎、宫庙。其礼一如端拱之制,而损益之。礼成,遣官奏谢如告礼。
按《玉海》:仁宗皇帝即位,十一年,明道元年,岁次壬申,十二月庚子三日,诏以来岁仲春涓日,行耕藉之礼。命有司草具仪。辛丑,尚书司封员外郎直集贤院王举正、太常博士直集贤院李淑,与礼官详定仪注。七日,礼官请就端拱坛位,因加修饰。八日,请改撰藉田乐章。二十二日,上之付太常习肄。甲子,有司新制耒耜,学士院撰青城诸门及殿名。
明道二年春二月丁未,躬耕藉田。五月丙子,命宰臣张士逊撰《躬耕藉田记》。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按《玉海》:明道二年,藉田,有司求太宗所御耒耜,准其制以造作,而青绫绦依然如新。于是即用旧绦,不复更造。二月丁未,肆赦首言:太宗亲耕耒耜,敕有司严密秘护,以表崇奉之意。〈又〉明道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大礼使以制成御耒耜、青箱等,奏御。二月九日,斋天安殿。翌日,乘玉辂,适耕所。司农卿以耕根车载耒耜前行。十一日,祀毕,搢圭,秉耒,三推。侍中前授耒耜于司农卿,卿授廪牺令,令复耒于绦,以授侍耕者。〈又〉正月戊寅,太史奏,用二月十一日丁未行礼,直集贤院李淑等上《耕藉类事》五卷。庚辰,诏以皇兄建雄军节度允升,摄左卫上将军。蒋国公为祀先农亚献,彰信军节度观察留后允宁,摄右卫上将军。莱国公为三献。并摄行五推礼。宁国军节度使、驸马都尉李遵等,摄行九推礼。二月乙亥,上御天安门,阅太仆寺新置车辂。二月丙午,上斋宿于东郊,日傍有黄气,如龙凤。丁未,服衮冕,执圭,祀神农、后稷于坛,乃就耕位,搢圭,执耒,行礼。礼仪使张士逊奏:三推而止。上曰:朕既亲耕,不以古礼为式,愿耕之终亩,以劝天下之农士。逊奏曰:王者三推,礼经旧式。皇慈勉劝,度越古先。请命公卿进耕,以循典礼。帝曰:朕志在千亩。卿等固请,遂耕十有二跬而止。帝升观耕台,南面坐,观公侯等耕。王公以下,执耒悉过九五之数。藉田令奉穜稑之种,司农卿受而播之,率属以终千亩。帝受贺于受禧殿,还御正阳门,大赦天下。进藉田青牛四,下芳林园养之。十六日,赐百官福酒有差。辛亥,上作藉田诗,赐近臣。己未,命宰臣吕夷简、参政晏殊撰《藉田记》。四月,夷简、殊罢。五月丙子,命宰臣张士逊典领翰学,冯元编修直史馆,宋祁检讨。
神宗元丰二年冬十月癸卯,置藉田令。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按《礼志》:元丰二年,诏于京城东南度田千亩为藉田,置令一员,取卒之知田事者为藉田兵。乃以郊社令辛公佑兼令。公佑请因旧鏺麦殿规地为田,引蔡河水灌其中,并植果蔬,冬则藏冰,凡一岁祠祭之用取具焉。先荐献而后进御,有馀,则贸钱以给杂费,输其馀于内藏库,著为令。权管干藉田王存等议,以南郊鏺麦殿前地及玉津园东南羡地并民田共千一百亩充藉田外,以百亩建先农坛兆,开阡陌沟洫,置神仓、斋宫并耕作人牛庐舍之属,绘图以进。已而殿成,诏以思文为名。
徽宗政和元年,定耕藉仪。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礼志》:政和元年,有司议:耕藉所乘,改用耕根车,罢乘玉辂。躬耕之服,止用通天冠、绛纱袍,百官并朝服。仿雍熙仪注,九卿以左右仆射、六尚书、御史大夫摄,诸侯以正员以三品官及上将军摄。设庶人耕位于诸侯耕位之南,以成终亩之礼。备青箱,设九谷,如隋之制。又命礼制局修定仪注。孟春之月,太史择上辛后吉日,皇帝亲耕藉田。前期,殿中监设御座于思文殿,仪鸾司设文武官次殿门外之左右。其日早,奉礼郎设御耕褥位于耕藉所,尚舍设观耕御座于坛上,南向。典仪设侍耕群臣位于御耕之东西,设从耕群臣位于御耕之东南,西向,北上。奉礼郎设御耒席于三公之北,稍西,南向。太仆设御耕牛于御坛之西,稍北;太仆卿位于耕牛之东,稍前,南向。太常设左辅位于御耕之东,稍南,西向;设司农位二,一在左辅之后,一在其南,并西向。藉田令三,皆位司农卿南,少退,北上。奉青箱官位于后。诸执耒耜者位公卿耕者后,侍耕者前,西向。三公、三少、宰臣、亲王等每员三人,执政二人,从耕;群官一名助耕,并服绛衣、介帻。三公以次群官耒耜各一具,每一具正副牛二,随牛二人。庶人耕位在从耕官位之南,西向。庶人百人,并青衣,耕牛二百,每两牛用随牛一人,耒耜百具,畚五十具,锸二十五具,以木为刃。耆老百人,常服陪位于庶人位南,西向。司农少卿位二于庶人位前,太社令位司农少卿之西,少退,俱北向。畿内诸令位庶人之东,西向。尚辇局设玉辂于仗内。前期三日,司农以青箱奉九谷穜稑之种进内。前二日,皇后率六宫献于皇帝,受于内殿。前一日,降出付司农。其日质明,左辅奉耒耜载于玉辂讫,耕藉使朝服乘军,用本品卤簿,以仪仗二千人卫耒耜先诣坛所。尚辇奉御设平辇于祥曦殿,皇帝靴袍出自内东门,从驾臣僚禁卫并起居如常仪。将至耕所,文武侍耕、从耕以下及耆老、庶人俱诣藉田西门外立班,再拜奉迎讫,各就次。从耕、陪耕等官服朝服以俟耕。车驾至思文殿,进膳讫,左辅以御耒耜授藉田令,横执之,诣耕藉所,置于席,遂守之。凡执耒耜者横执之,受则先其耒、后其耜。诸县令率终亩庶人、陪耕耆老先就位,司农卿、藉田令、大社令、奉青箱官、诸执耒耜者以次就位。御史台引殿中侍御史一员先入就位,次礼直官、宣赞舍人等分引侍耕、从耕群官各就位。尚辇奉御进辇思文殿。左辅奏请中严。少顷,奏外办。皇帝通天冠、绛纱袍,乘辇出。将至御耕位,尚舍先设黄道,太常请降辇就位。既降辇,太常卿前导至褥位南向立,奏请行礼。礼直官引藉田令进诣御耒席南向,引司农卿诣藉田令东西向,藉田令俛伏跪,执事者以绦受之,藉田令解绦出耒,执耒兴,东向立,以授司农卿,司农卿西向立,以授左辅,左辅诣御耕位前少东,北向。太常卿奏请受耒耜,左辅执以进,执耒者助执之。皇帝受以三推,左辅前受耒耜,授司农卿,以授藉田令,各复位。藉田令跪而纳于绦,执耒兴,以授执事者,退复位。皇帝初耕,诸执耒耜者以耒耜各授从耕者,礼直官引太常卿诣御位前,北向,奏请皇帝升坛观耕,复位立。前导官导皇帝升坛,即御座南向。礼直官、太常博士、太常卿近东,西向北上立。礼直官引三公、三少、宰臣、亲王各五推,馀从耕官各九推,讫,执耒耜者前受耒耜。礼直官引司农少卿帅庶人以次耕于千亩,候耕少顷,礼直官引左辅诣御座前跪奏礼毕。降坛,乘辇还思文殿,左辅奏解严,侍耕、从耕官皆退。次藉田令以青箱授司农卿,诣耕所,出穜稑播之。次司农少卿帅太社令检校终亩。次司农卿诣御前北向俛伏跪奏省功毕,退。所司放仗以俟,皇帝常服还内,侍卫如常仪。
宣和元年正月乙亥,躬耕藉田。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高宗绍兴十五年冬十一月,诏以来岁之春,行耕藉礼。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按《玉海》:绍兴十五年十一月十七日,诏以来岁之春,祗祓青坛,亲载黛耜,躬三推之礼,以风示于四方。从司封郎中李涧之请也。太常讨论典故,请营建于行宫之南,车驾,服履袍,乘平辇,诣思文殿进膳毕,服通天,绛纱,行亲耕之礼。耕藉卤簿仪仗,依政和新仪,用六百八十八人。闰十一月六日丁丑,兵部太常以地狭,请止用其半。奏可。九日庚辰,以宰臣桧为耕藉使。甲申,司农簿宋朴请令守令,以岁仲春出郊劳农。遂为故事。
绍兴十六年,亲耕藉田。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十六年春正月壬辰,行藉田礼,执耒耜九推,诏告郡县。按《礼志》:绍兴十六年,皇帝亲耕藉田,并如旧制。
按《玉海》:绍兴十六年正月五日,礼官修定亲享先农亲耕仪注,上之。二十二日壬辰,皇帝衮冕亲享先农,行藉田礼,推至七至九。二十五日乙未,百官表贺。二月四日癸卯,诏曰:朕亲耕藉田,以先黎庶,三推复进,劳赐耆老,嘉与世俗,跻于富厚。先是,上曰:诏须语简意足,使民晓然,知原本之意。时临安守张澄设灵坛,御耦幄殿次舍仪注,前期于观耕坛上,设御幄,南向,设御座于幄内。皇帝升观耕坛,宫架乐作。乐正升自午阶,登歌乐作。礼毕,耕藉使升卯阶,立御幄前,西向。四方馆使引陪耕耆老,立坛下,北向。皇帝降座,登歌乐作。至坛下,升辇。
元
世祖至元七年六月丙申,立藉田大都东南郊。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按《续文献通考》:至元七年,立藉田大都东南郊。时赵天麟策曰:臣闻祭祀者,人之大端,衣食者,人之常理。今圣朝立太常正卿,设司农大寺,钦乃攸司,可谓备矣。但藉田之礼尚未施行。谨按《礼经》之义,远稽前世之文,适三阳交泰之春,当是月上辛之日,祈谷于太微之帝,再择乎吉亥之辰,封人壝宫,掌舍设祇,太仆秉辔,保介从行,缀黛耜于绀辕,冠朱纮之华冕,平秩东作,爰至南郊,具庶府之官僚耸万民之瞻视,天颜咫尺,恭就于三推,黎庶多人,遂终于千亩。公卿以下,随爵秩而亦耕,燕饮之宜,布龙光于既返,内宰献种于厥后,神仓敛穫于西成,一旦用之,中心足矣。此圣天子藉田之礼也。伏望陛下无怒虢公之直谏,式同汉帝之亲耕,于彼大田,成兹盛事。南瞻北顾,三思粟帛之原。上化下行,一警农民之怠于昭文化以迓太平垂诸典章永示嘉范。
至元十五年二月戊午,以蒙古冑子代耕藉田。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明
太祖洪武元年,诏来春举耕藉礼。按《明通纪》:洪武元年十二月,诏来春,举行耕藉田礼。谕廷臣曰:欲财用之不竭,国家之常裕,鬼神之常享,必也务农乎。故后稷树艺稼穑,而生民之诗作。成王播厥五谷,而噫嘻之颂兴。古者,天子藉田千亩,所以供粢盛,备馈膳。自经丧乱,其礼已废。上无以教,下无以劝。其命来春,举行耕藉田。
按《明外史·钱用任传》:洪武元年秋,定六部官,以用任为礼部尚书,先后议释奠、藉田礼,皆令用任参考以闻用任言藉田之制。《月令》:天子,孟春之月,帅公卿诸侯,大夫,躬耕。季秋之月,藏帝藉之收于神仓。《周礼·地官》:内宰诏王后,帅六宫之人,生穜稑之种,而献于王。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以时入之,以供粢盛,其制如此。然先农之祀,与躬耕同日,礼无明文。惟《周语》云:农正陈藉礼,而韦昭注云:祭其神为农祈也。至汉以藉田之日祭先农,其礼始著。由晋以下,至于唐宋,其礼不废。政和间,罢享先农为中祀,命有司行事,止行亲耕之礼。南渡后,复亲祀先农。元虽议耕藉,而竟不亲行其祠先农,命有司摄事。今议耕藉之日,皇帝祀先农,礼毕,躬耕藉田。以仲春,择日行事。制从之。洪武二年,定耕藉礼。
按《明会典》:洪武二年,定皇帝祀先农毕,太常卿奏请诣耕藉位,皇帝至位,南向立。三公以下及应从耕者,各就耕位。户部尚书北面,进耒耜。太常卿导引皇帝秉耒三推,户部尚书跪受耒。太常卿奏请复位,南面坐。三公五推,尚书九推,各退就位。太常卿奏:礼毕。导引皇帝还大次,应天府尹及上元、江宁两县令,率庶人终亩。是日,宴劳百官、耆宿于坛所。
洪武二十年,复行耕藉礼。
按《明通纪》:洪武二十年二月,上躬耕藉田,遣官享先农。礼成,宴群臣于坛所。谕之曰:耕藉,古礼也。一以供粢盛,一以劝农务本也。朕即位以来,恒举行之,惟欲使民尽力于农亩,以遂其生养,非事虚文也。今礼成,与尔群臣享胙于此,非徒为燕饮之乐。正欲群臣知重农之意。
成祖永乐 年,续定耕藉礼仪。
按《明会典》:永乐间,续定,凡祭先农毕,驾至藉田所,户部尚书捧鞭跪进,教坊司官率其属作乐随驾,行三推礼。毕,驾至仪门,升座,乐作。观三公九卿耕。讫,教坊司承应,用大乐,百戏。毕,跪奏致语,驾至殿内,升座,进汤,进膳,俱用乐。毕,顺天府官,率耆老人等谢恩,乐作,礼毕,乐止。次百官行礼,乐作,礼毕,乐止。赐百官酒饭。百官复入班行礼,乐作,礼毕,乐止。尚膳官进膳,乐作,进讫,乐止。百官入席,教坊司官奏:一奏本太初之曲。进酒,乐作,进讫,乐止。进膳,乐作,进讫,乐止。教坊司官跪奏:进汤。乐作,彻汤,乐止。二奏仰大明之曲,进酒,进膳,进汤,如前仪。三奏民初生之曲,进酒,进膳,进汤,如前仪。彻御案,毕,乐止。百官复入班,行礼,乐作,礼毕,乐止。鸿胪寺官奏:礼毕。驾还。
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藉田仪注。
按《农政全书》:宣宗时,礼部进藉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藉田以奉粢盛,以率天下务农。天子公卿躬秉耒耜,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
宪宗成化元年,行藉田礼。
按《明通纪》:成化元年二月,行藉田礼,率百官祀先农毕,释祭服,秉耒,三推。户部尚书马昂,奉青箱后随。京府耆老二人驭牛,二人曲躬按犁,教坊乐工执䌽旗,夹陇讴歌,一唱百和,飐旗而行。上秉耒,三往三返,如仪。既毕,乃坐观三公九卿助耕。毕,教坊前呈应用田家典故,观毕,赐宴而回。
孝宗弘治元年,行耕藉礼。赐终亩农夫布,各一疋。
按《嘉靖祀典》:弘治元年二月,孝宗皇帝行耕藉田礼。顺天府率两县官耆老之后,添上中下农夫各十人,穿本等衣鞋,各执农器,引见,叩头,令其终亩,人赐布一疋。后循以为例。亲耕耤田,合用田具、什物、黄龙口等犁、牛,具顺天府造办。彩旗、乐人,礼部备办。庶人、绛衣、绦履、巾袜并大红纱、满红灯、祭器,工部修造。教坊司合用乐器,铜锣四面,黑油腔大鼓四面,小鼓二面,黑油腔韸子四面,白铁钩青绵绳,穿红油木掀四把,木乂四把,扫帚四把,斗篷四个,蓑衣四领,黑油杠四根,青绵花绳四根。
按《水部备考》:驾祀先农,躬耕藉田。工部题请,将黄龙口黄犁、犍牛、黄绒鞭、黄套索各一,红犁、黄牛、红绒鞭、红套索各十二,铁箸、铁掀、木掀、竹筐、米筛、竹箕、荆筐、扫苗、扫帚、簸箕,各十,耙二副,行顺天府办送。
武宗正德元年春,上耕藉田。
按《明通纪》云云。
世宗嘉靖元年,奉钦,依终亩农夫,照例引见,只穿本等衣鞋,每人赏布一疋。
按《图书编》云云。
嘉靖九年,更定耕藉之礼。
按《明会典》:嘉靖九年,续定每岁仲春上戊,祭社稷及先农。先二日早,顺天府官以耒耜及穜稑种进呈。少顷,内官捧耒耜及穜稑种,授顺天府官,捧由午门左门出,置䌽舆中,鼓乐送至藉田所。至日,祭社稷毕,昧爽,上具翼善冠,黄袍,御奉天门。太常寺官奏:请诣先农坛。上升辇,卤簿导从,诣坛所。具服殿更衣,致祭。祭毕,上还具服殿,更翼善冠,黄袍,少憩。百官易便服。讫,太常卿入,奏请诣耕藉位,导驾官同太常卿导引,上至耕藉位,南向立。三公以下,从耕者,各就耕位。户部尚书北向跪,进耒耜。顺天府官北向跪,进鞭。导驾官同太常卿,导引教坊司官率属,作乐歌呼,左右赞相。上秉耒三推讫,户部尚书跪受耒耜,顺天府官跪受鞭。太常卿奏:请复位。顺天府尹捧青箱随以种播,而覆之。上御观耕台,三公五推,尚书九卿九推。讫,太常卿奏耕毕,从耕官各就班。导驾官同太常卿导引上诣斋宫,鸿胪寺官俟上升座,奏:从耕陪祭官叩头。奏:顺天府县官老人叩头。讫,顺天府率庶人终亩,鸿胪寺官赞:入班。百官序列定。致词云:亲耕既成,礼当庆贺。赞:五拜三叩头。礼毕,赐百官酒饭。鸿胪寺官承旨赞:入班。百官行一拜三叩头礼。讫,尚膳监进膳,三品以上官各就殿台,四品以下官台下御路傍,东西相向,各赐坐,并宴劳耆宿于坛傍。教坊司承应,用大乐,队舞,村田乐杂戏。跪奏致语,进酒,进汤,进膳,及百官行礼,俱奏乐,如常仪。宴毕,鸿胪寺官赞:入班。百官行一拜三叩头礼。讫,驾兴,还宫。
按《嘉靖祀典》:嘉靖九年二月,上躬耕藉田,三公九卿执事官一十二员:昌国公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大学士张璁、翟銮、吏部尚书方献夫、兵部尚书李承勋、户部尚书李瓒、礼部尚书李时、刑部尚书许赞、工部尚书章拯、都察院右都御史汪鋐、翰林院学士顾鼎臣。进耒耜执事官五员:户部尚书梁材、太常寺卿陈道瀛、鸿胪寺卿魏璟、少卿孙伯义、顺天府尹黎奭。嘉靖十年,定藉田所需牛种、耕具之数。又命垦西苑隙地为田。
按《明会典》:嘉靖十年,户部题准藉田五谷种子,每亩合用一斗,本部发银,行顺天府收买,送用。以后年分于收穫数内,照地存留备用。合用农器,犁四张,具四张,锹十把,锄十把,掀十把,扒十把,叉十把,镰刀十把,扫帚十把,蓑笠十副,碌碡四个,大小麻绳共一百条,筐担十副。礼部发银,顺天府买造。每地一顷,合用耕牛四只,礼部发银,顺天府收买。每日草料,行里牛房照数放支,责付耕夫喂养。每地一顷,用夫十名,行顺天府大、宛二县取用,俱免本身差役,仍行太仓,每名月支口粮五斗。 西苑耕敛,嘉靖十年,上命垦西苑内隙地为田,谕礼、工二部建帝社、帝稷坛,每岁仲春秋,行祈报礼。于坛东北建殿,曰无逸,亭曰豳风。又建亭曰省耕,曰省敛。每岁收穫,上亲临观,以重农事。置仓曰恒裕,贮田之所入,以供祀事。
按《春明梦馀录》:夏言西苑耕藉疏:该司礼监太监鲍忠题,嘉靖十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圣旨,西苑等处,但有空闲土地,都要耕种五谷,牛、具、种子并应用农器,奏领银钱买造使用。钦此。本月二十九日,臣带领本监右监丞宋兴等,并内官监太监温玺等,及官匠人等,亲诣西苑等处,逐一将空闲土地,通行丈量过,共七顷九十四亩五分。画图贴说,具奏。该奉圣旨,有点的,都要宜时耕耘,种五谷。钦此。有点的地,计六顷三十七亩三分一釐。内除建造帝社稷坛、无逸殿、豳风亭、省耕亭、恒裕仓、省敛亭,并御路稻池界境、粮场及各宫各衙门直殿碾磨、农夫农器、房屋、占用一顷二十亩一分七釐,该户部手本,顺天府宛、大二县送到应用农夫、牛、具、种子、犁耙、锹锄等器,臣就会同户部右侍郎张云、郎中张玩,及府县委官李佥等,督率农夫,于本年三月十一日起,将堪种土地五顷十七亩一分四釐,耕治,播种五谷。间续奉圣旨,先蚕坛著户部栽培小样桑树,钦此。臣又同侍郎张云,并两县上林苑监委官侯玺、魏梦吉等,于先蚕坛西夹道栽植小样桑,七百八十株,完备。讫臣仍督率播种既毕,将牛具发出。又买办骡一十六头,西苑专日耕种,责令老人孙泰等,管领农夫孙得王等,将水旱田禾,自春徂夏及秋,沿段履亩耘耨浇灌。三时既毕,禾稼告成。刈穫登场,扬簸坚实。除献新进用留种,并秸奏赐各衙门不开外,谨将见在收过各色粮,八百五十八石二升七合,于本年八月二十五日,眼同右侍郎张云、郎中张玩等,逐一盘量明白,运输恒裕仓,管事奉御郭真等看守。讫,臣窃惟农桑王业之本,小民之依,古先哲王之所慎重者也。但载诸典籍,未有见诸行事。今圣上定耕藉之仪,立先蚕之制,身先天下,风动四方,实千古而一见者也。如蒙乞赐该部,著为令典,使岁有常规,以供郊庙粢盛之用,以昭圣上敬天勤民之意,以立万世永远之规。臣下情不胜忭跃快睹之至。等因随该户部右侍郎张云,题同前事俱奉圣旨,是君后耕蚕,以供郊庙粢盛、衣服,除亲蚕已定有仪注,今将西苑隙地,命内外官员,耕种五谷。已经收穫,藏贮恒裕仓内。著礼部查照著在令甲,每岁定拟户部官二员,管领耕种,各郊庙合用粢盛,定拟数目支给,其田地顷亩、农夫、牛具、册籍、喂养等项,一应事宜,都立为一定规制,以垂永远。庶称朕敬天事神之意。便开具来看。钦此。行据藉田祠祭署呈报,常年郊庙合用粢盛等项数目前来。臣等窃惟古者,天子躬耕,以供粢盛,是以有千亩之藉。恭惟皇上敬天勤民,宪则古典耕藉之礼,每岁举行,犹以郊坰辽远,不得时时观省。又于西苑之中,以为农桑之所。虽于农务有内外之分,而恪恭神祀之心,则一也。兹者,农事告成,御廪充实。乃命有司,定拟支给之常,以供郊庙粢盛。臣等查得旧规,郊庙百神之祀,所用粢盛,以及葱韭芹菜酱醋之类,悉取给于神仓。乃今西苑之穫,固足以供一岁祭祀之用。但藉田之举,皇上躬执三推,而公卿共宣其力,较之西苑为重。西苑之事,虽属农官督理,而皇上时省耕敛,较之藉田特勤。所据二仓之储,委当分属兼之,以供郊庙祭祀。合无每岁将藉之所出者,藏之南郊,圆廪方仓,以供圜丘、祈谷、先农神祗坛、历代帝王长陵等陵,以及百神之祀。西苑之所出者,藏之恒裕仓,以供方泽、朝日、夕月、大社稷、帝社稷、太庙、世庙、祫祭、禘祭、先蚕、先师孔子之祀,庶称皇上敬天礼神勤重至诚之意,而内外仓廪之储,皆得以供明荐,事体便而礼意周矣。谨将查过每年该用粢盛等项数目,开具揭帖,随本进呈。乞惟圣明裁定。嘉靖十年十一月,奉圣旨,是郊庙粢盛支给数目,都依拟行。其田亩农夫等项册,立为定规。还会同户部拟议来说。
穆宗隆庆二年二月,行耕藉田礼于南郊。
按《明通纪》云云。
神宗万历八年三月,行耕藉田礼。
按《明通纪》云云。
悯帝崇祯十五年,行耕藉礼。
按《春明梦馀录》:崇祯七年二月,上亲祭先农坛,行耕藉礼。至十五年二月,上复亲祭先农,行耕藉礼。户部尚书傅淑训进耒耜,顺天府尹张宸极进鞭,上左手秉耒,右手执鞭,三推步,犁土中尽垄而止。耕时,教坊司引红旗两旁唱禾词,老人牵牛,二人扶犁,二人耕。毕,户部尚书跪受耒耜,置犁亭。府尹跪受鞭,置鞭亭。府尹捧青箱播种,耆老以御牛,随而覆之。上御观耕台,于是大学士周延儒、贺逢圣、张四知、谢升、陈演、吏部尚书李日宣六人,耕于东。定国公徐允祯、恭顺侯吴惟英、清平伯吴遵周、户部尚书傅淑训、兵部尚书陈新甲、工部尚书刘遵宪六人,耕于西。顺天府厅官,各执箱播种。太常卿奏:耕毕。驾至斋宫,农夫终亩,科臣沈迅以教坊承应歌词俚俗,请改正。上谕礼臣:以后耕耤,宜歌豳风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