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卷:讳
讳
- 原逮事 礼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注逮及也谓孤幼不及识父母思不及于祖此庶人也 闻名 闻名心瞿 讳终 传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讳新 礼卒哭以木铎徇于路舍故而讳新注云故谓高祖之讳新谓新死者之讳 辞曹 羊祜为荆州刺史及卒有遗爱故荆州人为讳改户曹为辞曹 改𨕖 晋江统叔父春为宜春令统因上疏曰故事父祖与官名同皆得改𨕖未有身与官职同不在改例以为臣子开地春秋不夺人亲之义朝廷从之 无私讳 曲礼君所无私讳郑注曰谓臣言于君前不避家讳尊无二也 有公讳 曲礼士于大夫之所有公讳无私讳郑注曰避君讳也 小史诏 周礼小史王有事诏王之忌讳注忌先王死日讳先王名 太史记 太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 名具敖 国语范献子聘鲁问具敖二山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献子归告人曰人不可不学吾适鲁名其二讳 改郐稽 晋咸和元年当徵苏峻司徒王导欲出王舒为外援乃拜抚军将军会稽内史上疏以父名会不作会稽廷尉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舒陈状音虽异而字同乞换他郡于是改会为郐 以讳为首 孔融集晋有献武之议尊卑有序以讳为首 名不偏讳 曲礼二名不偏讳夫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 卒哭乃讳 杂记卒哭乃讳郑注云敬鬼神之名也生者不相避名卫侯名恶大夫有名恶君臣同名春秋不非 卒哭而讳 杂记卒哭而讳王父母兄弟世父叔父姑姊妹子与父同讳郑注云自此而鬼神事之尊而讳其名父为其亲讳则子不敢不从讳也 公所无私 礼志大元十三年召孔安国为侍中表以王瑜名犯讳不得连署求解有司议云公所无私讳岂公夺私王制屈家礼也王祐许换曹氏出制外夫皇朝礼大百僚备职遍官列署动相关涉若人遂其心则亦易官易职迁流莫已 子名臣名 父前子名君前臣名注对至尊无大小皆称名也 大功小功 不讳 不讳夫人 曲礼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郑注云臣于夫人之家恩远也 不避夫人 徐邈难谢康乐云臣不避夫人之所讳惟事关于夫人者不言也 道其父名 世说云桓元呼人温酒自道其父名既而曰英雄正自粗疏 犯我家讳 又云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荻渚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曰令温酒来桓乃流涕呜咽王便欲去桓以手巾掩泪因顾谓王曰犯我家讳何预卿事王叹曰灵宝故自达 永有攸讳 孔融集在家永有攸讳 嫌名不讳 礼不讳嫌名注谓声相近 入门问讳 曲礼 出门无讳 即王述内讳不出门语馀见后 二名非礼
- 增犯讳被代 王亮为晋陵守晋陵令沈瓒之性粗疏好犯亮讳亮启废之瓒之造坐云下官以犯讳被代未知明府讳若为攸字当作无骹尊旁犬为犬旁无骹尊若是有心攸无心悠乞告示亮皇恐瓒之大笑而去 改凤庄门 萧子显齐书始安贞王道生字孝伯太祖次兄也子凤字景慈卒宋明帝赠始安靖王改华林凤庄门为望贤门太极东堂画凤鸟题为神鸟而鸾为神雀 避讳过甚 南史王琨避讳过甚父怿母名恭心不得犯焉时咸谓矫枉过正 音同字异 唐书贾曾除中书舍人固辞以父忠字同音议者以为中书是曹司名又与曾父音同字异于礼无嫌曾乃就职 闻讳必哭 颜氏家训曰近世谢举甚有声誉闻讳必哭为世所讥 名可无讳 徐邈表不讳太子名义兴太守褚爽上表称皇太子名尚书下之礼官议其可否礼官议曰礼记曰夫人之讳虽质之君前臣不讳也案夫人国之小君君之一体太子之母也而尚不讳则太子何嫌乎名又礼君前臣名又周公告文王皆称武王名可无讳也 韩愈讳辨 唐李贺举进士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韩愈乃作讳辨 下官无讳 杜祁公帅并时门吏请家讳公曰下官无所讳但讳取枉法赃青箱记与包拯事同 原妇讳不出门 曲礼妇讳不出门郑注云妇亲远于宫中言避之 内讳不出外 语林王蓝田作会稽主簿请讳答曰惟考四海所知内讳不出于外馀无所讳 君讳举则起 杂记过而举君之讳则起郑注云举犹言也起者失言而变也与君讳同则称字 妻讳不举侧 杂记母之讳宫中讳妻之讳不举诸其侧与从祖昆弟同名则讳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公羊传云齐仲孙来仲孙者公子庆父也谓之齐仲孙系之齐外之也曷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何休注曰尊者讳为闵公受贼人也亲者讳为季子亲亲而受之故讳也为贤者讳以季子有曷牙不杀庆父之贤故为讳之 诗书不讳临文不讳 曲礼诗书不讳庙中不讳临文不讳郑注云为其失事正有事于高祖则不讳曾祖以下尊无二也于下则讳上 凡祭不讳 教学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