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形声 (形聲) 拼音xíng shēng
  • (1).形体和声音;形迹声响。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正诬论》:“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我居君家四十年,不肯一露形声,故不知有我。”
  • (2).犹声势。晋书·刘曜载记:“ 张 氏以吾新平 陈安 ,师徒殷盛,以形声言之,非彼五郡之众所能抗也。”
  • (3).六书之一。意符和声符并用的构字法,亦称象声、谐声。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参见“ 六书 ”。
國語辭典 形声 拼音xíng shēng
  • 六书中的形声字。由音符与意符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声。如江、河二字,从水取义,以工、可分标其声。汉。许慎 说文解字序:「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即指其以事类为主,再取其声组合而成。也称为「谐声」、「象声」。
漢語大詞典 六书 (六書) 拼音liù shū
  • (1).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三家所列之名称、次第,大同而小异。
  • (2).亦称“ 六体 ”。指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六种字体。 汉 许慎 《〈说文〉叙》:“及亡 新 居摄,使大司空 甄丰 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 孔子 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 秦始皇帝 使 下杜 人 程邈 所作也。四曰左书,即 秦 隶书。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晋书·卫恒传说与此同。参见“ 六体 ”。
國語辭典 六书 拼音liù shū
  • 1.为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也称为「六体」。
  • 2.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也称为「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