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关键词
检索
位置
任意
词首
词末
来源
任意
词典
对语
典故
分类
佛典
词汇
571216
内制
10
词典
2
词典
分类
对语
内制
内制作
漢語大詞典
内制
拼音
nèi zhì
(1). 唐 宋 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 唐 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 玄宗 开元 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唐
朱庆余
《上翰林蒋防舍人》
诗:“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絶外庭人。”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
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 清
赵翼
《寄芷堂》
诗之一:“视草久高 唐 内制,论文恰到 汉
《西京》
。”
(2).翰林学士的别称。 宋
赵昇
《
朝野类要·称谓
》
:“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誥、詔令、赦文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