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口气
(口氣)
拼音kǒu qì
- (1).说话的语气、措词或格调。 清 李渔 《风筝误·嘱鹞》:“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蹟也像女人笔蹟。不消説,是他做的了。” 老舍 《牺牲》:“ 老梅 的口气带出来他确是对博士有点不敬重。”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一个身经百战的人,怎么可以用那样漫不经心的口气谈说人生最严肃的问题?”
- (2).说话所体现的气势、气派。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 王荆公 一日访 蒋山 元禪师 ,坐间谈论,品藻古今。 元 曰:‘相公口气逼人。’” 徐怀中 《西线轶事》:“您可能觉得我写这些,口气不小,似乎一定可以做出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
- (3).言外之意;口风。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裴藻 者, 延龄 之子,应鸿辞举……时 苗给事 及 杜黄门 同时为吏部知銓,将出门, 延龄 接见,探侦二侍郎口气。”《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贝氏 ﹞因要探口气,满脸反堆下笑来,问道:‘外边有何事,久不退衙?’”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听 胡 匪连长的口气,他们今黑夜,还顾不上整他。”
- (4).指话语中流露的观点、看法。 巴金 《秋》一:“ 觉新 顺着 周氏 的口气说。”参见“ 口风 ”。
- (5).口音,说话的声音。《水浒传》第一○二回:“庄主问道:‘列位都象 东京 口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乡下老头子﹞对着我连连作揖,嘴里説话是 绍兴 口气。”
- (6).指口臭。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日华子》云‘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
國語辭典
口气
拼音kǒu qì
- 1.从口中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馀传》:「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也称为「口过」、「口臭」。
- 2.说话的语气及措辞。清。李渔《风筝误》第九出:「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迹也像女人笔迹。」也称为「口吻」。
- 3.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红楼梦》第八二回:「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且等今晚试试他的口气,他若肯了,不怕他师父不肯。」也称为「口音」。
- 4.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还坐了七八个人,都是宁波、绍兴一路口气。」也称为「口音」、「口吻」。
漢語大詞典
口风
(口風)
拼音kǒu fēng
- (1).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一:“﹝ 胖疙疸 ﹞偷眼瞅瞅 郭全海 的脸色,就透出点口风道:‘要是说了,大伙上那儿起不出啥来咋办?’”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 朱占魁 和 黄人杰 竟如此诡秘,事先连一点口风也没露。”
- (2).口吻,口气。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三》:“但奇怪的是他自己的文章却满是前 清 遗老的口风。” 陈残云 《沙田水秀》:“﹝ 金女 ﹞依然用着无忧无虑的俏皮口风:‘ 陈同志 ,他又引我诉苦哩。’”参见“ 口气 ”。
- (3).指嘴,嘴头。《天雨花》第十二回:“他咬定口风,全然不吐。” 钱锺书 《围城》五:“﹝局长﹞接见时口风比装食品的洋铁罐还紧。”
國語辭典
口风
拼音kǒu fēng
- 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含意及倾向。如:「他俩口风很紧,没人知道他们何时结婚。」《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你说的话,没有一些儿口风,教我如何去回复右丞。」《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著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