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萱草 拼音xuān cǎo
  • (1).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明 张时彻 《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 (2).借指母亲。 明 刘基 《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诗:“朝原思脊令,夜船梦萱草。” 明 何景明 《为李秀才寿母》诗:“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颜。”参见“ 萱堂 ”。
國語辭典 萱草 拼音xuān cǎo
  • 植物名。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叶细长,自根际丛生,排成二列。茎顶分枝开花,花形似百合,花被片六枚,橙红或黄红色。蒴果椭圆形。花尚未全开时,可采作菜食。也称为「黄花」、「黄花菜」、「金针」、「金针花」、「金针菜」。又相传可忘忧,故称为「忘忧草」、「忘忧物」。
漢語大詞典 萱堂 拼音xuān táng
  • 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 毛 传:“諼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陆德明 释文:“諼,本又作萱。”谓北堂树萱,可以令人忘忧。古制,北堂为主妇之居室。后因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并借以指母亲。 宋 叶梦得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诗之二:“白髮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元 耶律楚材 《祝忘忧居士寿》诗:“玉佩丁东照兰省,斑衣摇曳悦萱堂。” 清 李渔 《奈何天·误相》:“怎当他,前有萱堂,后有 红娘 ;便道是,做 张生 全要风流。”
國語辭典 萱堂 拼音xuān táng
  • 本指母亲的居室。见《诗经。卫风。伯兮》唐。孔颖达。正义。后借指母亲。宋。叶梦得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诗四首之二:「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也作「堂萱」、「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