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髑髅 (髑髏) 拼音dú lóu
  • (1).头骨。多指死人的头骨。庄子·至乐:“ 庄子 之 楚 ,见空髑髅。” 三国 魏 曹植 《髑髅说》:“顾见髑髅,块然独居。” 宋 苏轼 《髑髅赞》:“黄沙枯髑髅,本是桃李面。”
  • (2).指死人的头。 唐 杜甫 《戏作花卿歌》:“ 子璋 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 崔大夫 。” 清 秋瑾 《红毛刀歌》:“遭斯刃者凡几辈?髑髅成群血涌涛。”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阿呀!一个髑髅。这是怎的?”参见“ 骷髅 ”。
国语辞典 髑髅 拼音dú lóu
  • 死人的头骨。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九:「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也称为「骷髅」。
汉语大词典 骷髅 (骷髏) 拼音kū lóu
  • (1).无皮肉毛发的全副死人骨骼或头骨。《西游记》第二七回:“ 唐僧 大惊道:‘ 悟空 ,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明王錂《寻亲记·局骗》:“他道我是活骷髅,不是旧日才郎。”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其女 月孛 有骷髅骨,击之敌头即痛,二日死。”
  • (2).泛指尸骨。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六·元末僧:“尝记 元 僧有诗云:‘百丈岩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骷髅就此埋。’”红楼梦第九三回:“见了无数女子,说是都变了鬼怪似的,也有变做骷髅儿的。”
  • (3).比喻瘦成皮包骨的人。 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未哩,才瘦到眉眶,少不的要眼儿深,鼻儿高,齿儿空,唇儿旷也,才算个病骷髅。”
  • (4).借指鬼魂。 清 杜岕 《烈哉汪氏妇》诗:“唯有江水汤汤似鼓鸣,黄昏月黑骷髅语。”
国语辞典 骷髅 拼音kū lóu
  • 乾枯的死人头骨或尸骨。《西游记》第八回:「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也称为「髑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