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关键词
检索
位置
任意
词首
词末
来源
任意
词典
对语
典故
分类
佛典
词汇
571216
彖
10
词典
9
词典
对语
彖辞
爻彖
彖系
彖传
彖爻
上彖
下彖
彖定
几彖
漢語大詞典
彖辞 (彖辭)
拼音
tuàn cí
(1).指
《
周易
》
中的卦辞。
《
左传·昭公二年
》
“见
《
易·象
》
与
《
鲁春秋
》
” 唐 孔颖达 疏:“故先代大儒 郑众 、 贾逵 等或以为卦下之彖辞, 文王 所作。”按,象,或以为非
《易》
十翼之
《象》
,应是
《象魏》
。见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
《
易·乾
》
“元亨利贞” 宋 朱熹 本义:“元亨利贞, 文王 所繫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者也。”
(2).指
《
周易
》
中的爻辞。
《
易·繫辞下
》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郑玄 注:“彖辞,爻辞也。”
國語辭典
彖辞
拼音
tuàn cí
《易经》中统论卦义的文字。相传为文王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