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无着 (無著) 拼音wú zhuó
  • 见“ 无著 ”。
  • (1).亦作“ 无着 ”。无所依托;没有着落。 前蜀 韦庄 《出关》:“危时秖合身无著,白日那堪事有涯。”《宋史·苏轼传》:“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 明 唐顺之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之四:“出处两无着,空惭大隐名。”
  • (2).佛教语。无所羁绊;无所执着。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刹下铭》:“有识之所虔仰,无著之所招提。” 唐 郑谷 《蔡处士》:“无著复无求,平生不解愁。”
国语辞典 无著 拼音wú zhuó
  • 1.没有著落。如:「事情无著」。唐。韦庄〈出关〉诗:「危时祇合身无著,白日那堪事有涯。」
  • 2.人名。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创立者之一。生于印度三、四世纪间(西元2903~360?)。曾在那烂陀寺住过十二年,后卒于王舍城。无著综合印度三世纪前的大乘教法,成立唯识无境的理论及菩萨道的修行方法。其教法深刻的影响印度、中国、西藏的佛教思想和修行。
  • 3.对世间的苦乐和不苦不乐的经验都没有贪恋。《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
  • 4.佛教四果之一。指證悟无我,不再随入生死轮回的圣者境界。《出三藏记集》卷一:「旧经无著果,新经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