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护身咒
(護身咒)
拼音hù shēn zhòu
汉语大词典
护身符
(護身符)
拼音hù shēn fú
- 亦称“ 护身符子 ”。 1.指佛教僧尼的度牒。因其可以作免除徭役的凭证,故称“护身符”。《景德传灯录·慧忠国师》:“幸自可怜生,须要个护身符子作么?” 宋 陆游 《成都大圣慈寺念经僧法慧为行者雷印定求度牒疏》:“刬草殿前,护身符少伊不得。”《水浒传》第三一回:“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
- (2).道士或巫师所画的符或被念过咒语的物件。据说带在身上可以辟邪消灾。《红楼梦》第三回:“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 (3).喻指借以庇护的人或事物。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四折:“则这杀人贼须是你护身符。”《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二则也仗着 十三妹 的这张弹弓是个护身符,料想无妨。” 巴金 《家》二三:“究竟只有一个女人同一个马弁住在这儿并不妨事,而且正可以拿她做护身符,免得军队进来驻扎。”
国语辞典
护身符
拼音hù shēn fú
- 1.道士或巫师所画的似字非字的图形,或念过咒的物品,据说佩带在身上,可以避邪消灾、保护生命。也称为「护符」。
- 2.比喻保护自己,使自己避免困难或被惩罚的人或物。《红楼梦》第七九回:「日日忙乱著,薛蟠娶过亲,自为得了护身符,自己身上分去责任,到底比这样安宁些。」《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我同了玉格带上戴勤随缘儿,再带上十三妹那张弹弓,岂不是绝好的一道护身符么?」也称为「护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