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殷殷 拼音yīn yīn
  • (1).忧伤貌。《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唐 李益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诗:“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秋练:“媪以婚无成约,弗许。女露半面,殷殷窥听,闻两人言,眦泪欲堕。”
  • (2).炽盛貌。《汉书·礼乐志》:“灵殷殷,烂扬光。” 颜师古 注:“殷殷,盛也。烂,光貌。殷音隐。”新唐书·宦者传序:“其在殿头供奉,委任华重,持节传命,光焰殷殷动四方。”
  • (3).众多貌。《文选·左思〈魏都赋〉》:“殷殷寰内,绳绳八区,锋镝纵横,化为战场。” 李善 注:“殷,众也。”
  • (4).情意深厚貌。二刻拍案惊奇卷七:“适间总干殷殷问及,好生垂情于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湘裙:“途中遇故窗友 梁生 ,握手殷殷,邀过其家。” 郭沫若 《苏联纪行·日记》:“他很思念国内的朋友,差不多的旧友,他都殷殷地问到了。”
  • (5).殷切急迫貌。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三陶文集》:“殷殷请命,切于家事,循吏用心,令人观感。” 梁启超 《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本报之驳论》:“殷殷然引领顾听,而不意见彼报第四号,乃使我大失望也。” 靳以 《卖笑》:“为这样的缘故,她是比任何人都更殷殷地盼着 鲁阳 在事业上能立刻有极大的发展。”
国语辞典 殷殷 拼音yīn yīn
  • 1.众多、盛大的样子。《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輷輷殷殷,若有三军之众。」
  • 2.恳切的样子。如:「殷殷盼望」、「殷殷叮嘱」。
  • 3.忧伤、哀痛的样子。《诗经。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 4.拟声词。形容雷声。《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宋。陆游宝剑吟〉:「幽人枕宝剑,殷殷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