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辟恶酒 (辟惡酒) 拼音pì è jiǔ
  • 即椒柏酒。旧俗,正月一日饮椒实、柏叶所浸酒,谓饮之可辟恶气、消疾疫,故名。 北周 庾信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参见“ 椒柏酒 ”。
汉语大词典 椒柏酒 拼音jiāo bǎi jiǔ
  • 亦作“ 椒柏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汉 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于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清 孙枝蔚 《除夕》诗:“祭仍椒柏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 宋 苏轼 《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馀寒;椒柏称觞,燔烈以兴嗣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