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过庭之训
(過庭之訓)
拼音guò tíng zhī xùn
- 父亲的训导。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上》:“ 萇 少长藩国,内无过庭之训,外无师傅之道,血气方刚,卒受荣爵,几微生过,遂陷不义。”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崔长史启》:“然而少奉过庭之训,长昧克己之方。” 宋 张元干 《贺陈都丞除刑部侍郎启》:“夙奉过庭之训,克遵良冶之传。”参见“ 过庭 ”。
國語辭典
过庭之训
拼音guò tíng zhī xùn
- 本指孔子对其子孔鲤的教导。典出《论语。季氏》。后泛指父亲的训示、教诲。《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仆也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
漢語大詞典
过庭
(過庭)
拼音guò tíng
- (1).《论语·季氏》:“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后因以“过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四:“ 白 ( 李白 )方幼穉,而其父首诲以靡丽放旷之词。然则 白 之狂逸不羈,盖亦过庭之所致也。” 清 钱谦益 《袁可立父淮先赠承德尚室司丞加赠奉直大夫尚室司少卿制》:“以忠义勉其子,过庭多长者之言。”
- (2).以喻长辈的教训。《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
國語辭典
过庭
拼音guò tíng
- 走过中庭。语出《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后比喻父亲的教诲。《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晋书。卷五五。列传。夏侯湛》:「仆也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