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元朝
思衍,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人。至元间,丞相伯颜渡江,遣武良弼下饶,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世祖以安南未附,召拜礼部侍郎,副都省参议秃卢奉使招谕,安南奉表款附,赆使甚厚,时秃卢受,思衍不受。既还,上劳慰,问所赆,怒秃卢受。思衍曰:秃卢受,安小国之心,臣不受,全大国之体。上贤之,拜南台御史。卒,张侍讲伯淳挽诗云:「斯文谁与立,卓荦两山名。南粤麾兼馈,东州表独清。」盖纪其实也。
全宋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饶州馀干人,字昌翁,又字克昌,号两山。世祖至元间,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累拜礼部侍郎。副秃卢使安南,以不受赆馈,授南台御史。工诗。有《两山稿》。
全元诗
郑桂高,字子山。丽水(今属浙江)人。至元十七年任本县教论,仕至乐平州学教授。生平见《丽水县学教官题名碑》(《括苍金石志》卷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3—1350
【介绍】:
元滑州白马人,字寿卿。由中书掾除同知乐平州事,擢燕南道廉访副使,有能名。仁宗延祐初,拜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历山南道廉访使、户部尚书。后以侍御史致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饶州乐平人。家世业儒。有诗名,与王嗣能齐名,世号王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冀宁路乐平人,字嗣能。从学于李治、杨恕。举孝廉,授宁夏路教授,迁吏部主事,出为宁晋令。时县有盗,闻构至,以其有贤能名,相率以去。累迁至衢州路总管府同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济阴人。居曹之乐平坊,世业丹青,山水、人物、树石俱精,写梅竹亦有佳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冀宁乐平人,号梧冈。师事吴中,继承朱子之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镇江人,字辅之。朱士宁子。官铅山州、乐平州提控案牍。
水盛。字竺源。自号无住翁。饶之乐平范氏子。十七依罗山院尝公。尝使从儒者学。而师每习禅定。且针指出血。书金刚经。尝呵之。师云。学儒可敌生死耶。从度走。谒月庭忠公于蒋山。端坐一室。以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及山河大地。咸摄入一念。始觉变易。继凝定。双瞳与合为一。污从眦流。亦不知所楚。后三四日。见色闻声。渐摇撼不动。遂发愿云。吾此生不能作佛。当入无间地狱也。傍观者。为之吐舌。俄过匡庐。止东林。复奋云。今夕必就蒲茵上死尔。即正襟趺坐。加精进力。夜参。半至极切孤危之际。捐命一跃不觉。如出荆棘之丛。所履之地忽尔平沉。而秋空素月。连娟独炤。返观自身。湛湛澄澄。唯一念不忘耳。洎归罗山。方全体顿现。偶阅妙喜明心见性。非桑门事之辞。又复致疑。越五载。会孤舟济公于蒋山。有所言不契。复往无为。见无能教公。举济言质之。无能云。为汝不解故也。师忽大省。尽脱去玄妙知解。历观从前所悟。皆梦中尔。无能。抚其背而记之云。尔后当大弘吾宗也。师辞去。东游四明天童。已而归息浮梁。既隐于南巢。巢民柳氏。割山地建兰若。以栖师。地当五峰之下。旧有龙潭五所。闻师至。悉乘风雷徙去。天历己巳。遣官以聘起师。主西湖之妙果。师弘阐宗旨。震撼四方。学徒一集。至有不远万里而来者。时已行役僧之令。师引退。返南巢故隐。而向慕者。愈众。宗藩宣让王。累遣使者致师。师以老病固辞。淮西廉访使斡公王伦徒。监察御史常公道夫。尤极趍仰。集贤学士傅公立。月湾先生吴公存。与师为世外交甚笃。月湾至有晚始闻道之叹。师常瞩学徒云。凡剃发染衣。当洞诸佛心宗。行解相应。以正悟之境。灵灵自炤。岁久月深。具大无畏。如透水月华。万浪千波。触之不散。方不被生死阴魔所惑。此师生平实證实悟者。故亦用是以诲人也。师制行峻绝。有壁立万仞之意。广信祝蕃远尝云。番阳竺源。吴中断崖。其人类孤峰悬崖。可仰望而不可攀跻。人称之为实录。至正丁亥夏四月。召四众戒饬之。引纸膝上书偈。端坐而逝。将葬。是夜有光。如匹练自天际下烛。交相通贯。未几。散布五峰之顶。复合于塔中。弥三夕乃止。巢之居民。凡数十里聚观骇异之。世寿七十有二。僧腊五十又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水盛,字竺源,自号无住翁,姓范氏,乐平人也。母氏徐,生盛时,祥光照室。及成童,以嬉戏为佛事。年十七依罗山院僧常。初就塾师讲习文义,而盛每从静坐习禅定,且刺指濡血书《金刚经》。常呵之曰:“汝不先明文理,顾能深入禅关耶。”盛曰:“学佛了明生死,岂若儒者拘守章句乎。”及受度,谒月庭忠于蒋山,而孤舟济方居首庭,以皖山诲蒙山者诲之。盛抚几叹曰:“吾已见二老矣。”乃端坐一室,以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豪窍,及河山大地咸摄入一念,始觉变易,继凝定双眸,与念为一,汗从背出,亦不知所楚。后三四日,见色闻声渐撼摇不动,乃自信法决可證。因取所携帙,以火焚之,且发愿云:“吾生非深入佛海,当入无间狱也。”闻者惊叹。俄过匡庐,止东林,闻有僧所见不异云门,盛往叩焉。僧以无诚心让之。盛复自厉曰:“今夕必就蒲茵上死尔!”即正襟趺坐,加精进力,如临万人敌,如操滩上舟,不遑他接,夜牛参至极切孤危之际,捐命一跃,不觉如出荆棘,所履之地,忽尔平沈,而秋空素月,娟娟独照,返观自身,湛湛澄澄。唯一念之不忘,犹以坠于断灭,益进弗懈,或静或动,未尝间断。洎归罗山,方全体顿见,十方世界,举皆现前,参之诸祖契證,如镜照镜,坦然明白,自以为开悟。及掌藏钥东林,偶阅“妙喜明心见性非桑门事”之辞,又复致疑,不能释者数日。或谓之曰:“法离唇吻,道绝言诠。子何太滞也。”于是胸中又荡然如洗,然不敢谓已至也。越五年,重晤济于蒋山,济曰:“蒙山尝言栽松道者不具二缘而生,达摩葬熊耳后只履西归,果神通耶,抑法如是也?”盛云:“此形神俱妙而已。”济云:“不然,子他日当知之。”复往无为(州)见无能,教以济所举之言质之。 无能云:“为汝弗解故也。”盛忽大省,尽脱去玄妙知解,历观从前所悟如通宵一梦,梦时非无,及至觉后,绝无所得矣。无能抚其背而祝之曰:“尔后当大弘吾宗也。”盛复辞去,游四明天童。已而归息浮梁之凤游山。时海印如方长荐福,请分座说法。久之,往隐于南巢,巢民柳氏割山地建兰若,延盛居之。地当五峰之下,旧有龙潭五,及盛至,悉乘风雷徙去。元天历己巳,起主西湖之妙果寺,弘阐宗旨,震憾四方,学侣云蒸,有不远数千里而来者。郡守戍将虚己求道,日不暇给。时军书旁午,令僧充役,盛请于郡守刘公,特免其科繇。未几,返南巢故隐,而向慕者愈众,宗藩宣让王累遗使者欲邀致之,以老病固辞。至正丁亥夏四月二十四日黎明,召四众戒勖之,且云:“世尊有言,我今背痛,将入涅槃。吾其时矣。”引纸书偈,端坐而逝。初盛尝自营葬塔于山下,是夜有光如匹练,交烛通贯,顷之,散布峰顶,复合于塔中,弥三夕乃止,巢之居民数十里聚观,骇之。弟子慧月、慧观等奉遗骨瘗焉。寿七十三,腊五十三。
盛制行峻绝,有壁立万仞之意。每垂三关语以示人,多有不契其机者。然其淬砺学徒,必使洞明诸佛心宗,行解相应,以正悟之境自照,久之如透水月华,万浪千波,触之不散,方不被生死阴魔所惑。此盖一生实證实悟,故以之诲人,真切如此。所著语录,虞公邵庵既为之序而行之。宋文宪公濂,复捃其事而铭其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饶州乐平人,字仲纲。仁宗延祐五年进士,任江州录事。由江西掾调湖南道元帅府都事,历政院管勾,判梧州。时朝论以常博雅伟望,假礼部侍郎,使安南称旨,使还,朝论伟之。后以讨八撒剌不花功,迁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纲,乐平人。登延祐进士,历判梧州以礼部侍郎使安南累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0
【介绍】:
元末饶州路乐平人,字栗夫。元至正中,两举乡第一。朱元璋驻婺州,置瑗幕中,参军事。后命为太平知府。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攻破太平,瑗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乐平州人,字天则。顺帝至正间,募兵夺回德兴县。后与红巾军战,马陷泞泥中,被杀,谥忠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饶州乐平人,字克升。朱以实子。于经传百家之书,礼乐律历制度名物之数,无不贯悉。学者称明所先生。顺帝至正初征至京师,授翰林直学士。劝帝亲贤、远佞、修德、恤民诸事。当国者恶其切直,出为金华学正。有《四书通旨》。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克升,乐平人。迁金山至正辛巳领浙江乡荐历处州教授
田按:侍郎以博综旧典,受知孝陵。甘露降钟山,群臣献诗赋,独见褒赏。诗集失传。选家仅录《送黄道士还九宫山》诗一篇。余从查夏重《西江志》见《题蔡渊仲散木庵》诗,亟登之。渊仲乐平人,元徵州教授。洪武初,陶主敬守饶州,荐于朝,不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僧。江西乐平人,字用章,号懒庵。幼年出家。元末主持钱塘净慈寺。入明,移寓钟山卒。有《泊川文集》、《五会语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用章,鄱阳人。一云乐平人主西湖净慈寺有泊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