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南北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2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初为无锡令,有能名。袭爵晋安县五等侯。文帝元嘉初,除巴西、梓潼二郡太守,郡人黄公生等欲为乱,镇压公生等二十一家,宥其余党。累迁梁、南秦二州刺史。在州有惠化。后为雍州刺史、襄阳太守,边民顺服,政绩卓著,故有襄阳乐歌。进号辅国将军。谥襄。
全宋文·卷三十九
秀之字道宝,穆之从兄子,少帝末除驸马都尉奉朝请,文帝时除抚军江夏王义恭平北彭城王义康参军,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选建康令,除尚书中兵郎,重除建康令。孝武镇襄阳,以为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改领广平太守,除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宁远将军、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孝武即位,迁使持节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宁朔将军、益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改督为监,封康乐县侯。寻迁监郢州诸军事郢州刺史,征为右卫将军,迁丹阳尹,又迁尚书石仆射,领太子右卫率,出为使持散骑常侍,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大明八年卒,赠侍中司空,谥曰忠成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北朝时人,字深源。为无锡令。尝疏泉引瀑,使惠山添胜景。有政绩,民歌颂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晋陵无锡人。与弟刘怀则以服父丧至孝闻名。高帝建元三年并表门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齐间晋陵无锡人。母居丧蔬食,天生亦蔬食。母死,天生终身茹素。与弟有恩义。齐高帝建元三年表其门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6—526
【介绍】:
南朝梁僧。晋陵无锡人,俗姓孟。少出家,住灵根寺,笃学无倦。后从安乐寺智称攻十诵。贫无衣物,乞食为生。梁武帝天监初以为都邑僧正。著有《出要律仪》。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孟氏。晋陵无锡人。幼而聪颖。笃学无倦。年十一出家。住灵根寺依同寺僧修护。习经论。贫非乞丐。莫足自资。而劳苦摩所惮。晚从安乐寺智称律师。攻十诵。称尤谓其可以命家。语以义之折中者颇多。称没而超则独步京邑矣。时武皇帝方隆向佛乘。以为毗尼之学。定慧所阶。治身灭罪。职此之由。必使僧尼于五篇七聚。导意奖心。然恐部文广繁。临事难究。故于听览馀。隙略为出要律仪一十四卷。以行世。乃以超为都邑僧正。普通六年。诏于平等殿讲演。但举大纲。宣示宏指而已。时帝躬临禀受。仍集知事。及诸名德。众通道俗。使毋讥议。以陷愆尤。三旬便竟。四方胥悦。七年冬卒于天竺所住寺。寿七十一。诏令有司疏慰。备威仪。送葬钟山开善寺。
释法超。姓孟氏。晋陵无锡人也。十一出家住灵根寺。幼而聪颖笃学无倦。从同寺僧护修习经论。而雅有深思。幽求讨击学论归仰。贫无衣食乞丐自资。心性柔软劳苦非虑。晚从安乐寺智称专攻十诵。致名命家语其折衷者。数过二百。自称公殁后独步京邑。中岁废业颇失鸿绪。后复缀讲众重殷矣。帝谓律教乃是象运攸凭。觉慧阶渐。治身灭罪之要。三圣由之而归。必不得门如闭目夜行。常惧蹈诸坑堑。欲使僧尼于五篇七聚导意奖心。以超律学之秀。敕为都邑僧正。庶其弘扇有徒。仪表斯立。武帝又以律部繁广临事难究。听览馀隙遍寻戒检。附世结文。撰为一十四卷。号曰出要律仪。以少许之词网罗众部。通下梁境并依详用。普通六年。遍集知事及于名解。于平等殿敕超讲律。帝亲临座听受成规。以众通道俗。恐陷于愆目。但略举刚要宣示宏旨。三旬将满文言便竟。所以导扬秘部弘悟当机。遂得四众移心朝宰胥悦。至七年冬。卒于天竺住寺。春秋七十有一。天子下敕流慰。并令有司葬钟山开善寺墓。
全梁文·卷六十二
昭字宣卿,平原高唐人,晋太尉实九世孙。天监初为奉朝请,迁征北行参军尚书仓部郎,除无锡令。历宣惠豫章王中军临川王记室,迁通直郎,出为郯令,有《后汉书注》一百二十五卷,《幼童传》十卷,集十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晋陵无锡人。东晋安帝义熙末,年八岁,父戍长安,临别谓宝,及其归为宝冠。后长安陷,父殁,宝年至七十不婚冠。或问之,辄恸哭。齐武帝建元中诏表其门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循。南朝齐吴郡人,字士宣。张瑰子。为无锡令、湘东王记室,出监富阳令,以谨重称。死后,唯有酒米数瓮,文集并书千余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4—573
【介绍】:
南朝陈吴郡人,字士苗。仕梁为中军宣城王府主簿。历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入陈,为太常卿,位至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历居显位,家产屡空。尝于无锡见有重囚在狱,天寒,呼出曝日。陈文帝大笑,而不深责。
梁溪诗钞
湛挺,字茂之,尝为司徒右长史,隐于无锡之惠山,筑草堂读书其中,与南平王刘铄友善,更以诗章唱酬留刻于石,定居无锡惠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拓跋素长子。年十七,从太武帝猎,空手搏杀猛虎。后随帝攻北凉,手刃沮渠牧犍帐下一骁将。太武壮之,即日拜都幢将,封暨阳子。卒于中军都将。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未详氏族。渤海东莞人。九岁出家。居洛下广德寺。年十一。师事道记。诵法华经。意所不解。随以造问。遂通晓其义。记尤加奖。稍长善成实论。与僧建齐名。时人以建文句无双。以贞为入微独步。且相友爱。每讲。听者千数。得衬施。造像供养。清河王怿。汝南王悦。并顶礼奉训戒。会魏德衰陵。以图南迈。以梁普通二年。贞为进骑所及而死。春秋六十一矣 建清河人。又有慧聪道寂。皆记公弟子。学亦可尚。建南达江阴。止何园寺。武帝诏集僧于乐受殿立义。而建之业顿进。聪寂不知所终。
释法贞。不测氏族。渤海东光人。九岁出家。俊秀之声不齐凡类。住魏洛下之居广德寺。为沙门道记弟子。年十一通诵法华。意所不解随迷造问。记谓曰。后来总持者。其在尔乎。及至年长善成实论深得其趣。备讲之业卓荦标奇。在于伊洛无所推下。与僧建齐名。时人目建为文句无前。目贞为入微独步。贞乃与建为义会之友。道俗斯附听众千人。随得嚫施造像千躯分布供养。魏清河王元怿。汝南王元悦。并折腰顶礼咨奉戒训。会魏德衰陵女人居上。毁论日兴猜忌逾积。嫉德过常难免今世。贞谓建曰。大梁正朝礼义之国。又有菩萨应行风教宣流道法。相与去乎。今年过六十。朝闻夕死吾无恨矣。建曰。时不可失。亦先有此怀。以梁普通二年相率南迈。贞为追骑所及祸灭其身。春秋六十一矣。僧建清河人。沙弥之时慧俊出类。及长成人好谈名理。与慧聪道寂法贞等。同师道记。少长相携穷研数论。遂明五聚解冠一方。常日讲众恒溢千人。硕学通方悦其新致。造筵谈赏以继昼夜。虽乃志诲成人。而入里施化。魏高阳王元邕。亟相延请累宵言散。用祛鄙吝。或清晨嘉会一无逮者。辄云深恨不同其叙。故闻风倾渴者。遥服法味矣。后南游帝室。达于江阴住何园寺。武帝好论义旨敕集学僧。于乐受殿以次立义。每于寺讲。成济后业有逾于前。慧聪立心闲豫解行远闻。道寂博习多通雅传师业。并终于魏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河内温人,字贞素。孤贫好学,师事沛国刘瓛。博通经术,尤明《三礼》。齐时,起家奉朝请。梁武帝天监初,为本州治中,除暨阳令,有清绩。入拜尚书祠部郎。累官至始兴内史。
全梁文·卷五十八
筠字贞素,河内温人。晋谯王承七世孙,师事刘瓛。齐建武中为奉朝请,迁王府行参军。天监初为本州治中,除暨阳令。入为尚书祠部郎,迁王府咨议,除尚书左丞,出为始兴内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僧。清河人。初在魏,少时即俊慧出群。好谈名理,与法员俱有名于时。讲听者常逾千人,悦其硕学而有新致。后入梁,住江阴何园寺。
全陈文·卷十二
文阿、(《通典》作文珂。)字国卫,吴兴武康人。梁武帝时,察孝廉,除临川王国侍郎,迁兼国子助教、五经博士。选为东宫学士,承圣中除原乡令,监江阴郡。绍泰初,入为国子博士。陈受禅,弃官归乡里,寻复为博士。文帝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领羽林监,仍兼博士。天嘉四年卒,赠廷尉卿,有《春秋左氏经传义略》二十五卷,《经典大义》十二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姓秦氏。晋中书令靖之七世孙。南度来寓居江阴。父正善地理学。尝著入神洞历二书。廪年始十三。圣善斯逝。诗礼趋庭。多所究习。老庄之清静。孙吴之权谋。靡弗该贯。然皆非所好也。年二十五。辞亲出家。乃北游魏国。依司州光融寺容公。探受经论。听嵩高少林寺光公十诵。又明禅法。悉探玄门。在魏十有二年。讲四分律且二十遍。大乘经论相仍不辍。梁泰清元年。还届杨都。诏住天安寺。开华严。标致宏妙。易于领会。梁运既终。法轮停转。逮大陈永定元年。诏入内殿。手传香火接足。尽虔奉。承戒范。诏迁住耆阇寺。有司供给。永事弘演。于是有投老之志焉。世祖诏。开大集于昭德殿。孝宣又躬于华林园内北面禀道。至德元年正月。遘疾而逝。窆于开善之西山。寿七十有七。
释安廪。姓秦氏。晋中书令靖之第七世也。寓居江阴之利成县焉。考王妙思滔玄怡心届寂。乃制入神书一首洞历三卷。青乌之道莫不传芳。廪幼而聪颖独悟不群。十三偏艰。孝知远近。断水骨立。闻者涕零。古人有言。知子父也。乃摄以典教。业遂多通。而性好老庄。早达经史。又善太一之能。并解孙吴之术。是以才艺有功文武清播。仍欲披榛问隐荜门圭窦。而虚怀机发体悟真权。年二十五启敕出家。乃游方寻道。北诣魏国。于司州光融寺容公所采习经论。容律训严凝肃成济器。并听嵩高少林寺光公十地。一闻领解顿尽言前。深味名象并毕中意。又受禅法悉究玄门。请业之徒屡申弘益。在魏十有二年。讲四分律近二十遍。大乘经论并得相仍。梁泰清元年始发彭沛。门人拥从还届杨都。武帝敬供相接。敕住天安。讲花严经。标致宏纲妙指机会。值梁运既终法轮停转。洎大陈御寓。永定元年春乃请入内殿。手传香火接足尽虔。长承戒范。有敕住耆阇寺。给讲连续。既会夙心遂欣久处。世祖文皇又请入昭德殿。开讲大集。乐说不穷重筵莫拟。孝宣御历。又于华林园内北面受道。阐化涉劳因以遘疾。至德元年建寅之月迁化于房。皇心恻悼𮚐赠有嘉。即以其月窆于开善之西山。春秋七十有七。门人痛其安放。士庶失其归依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晋陵暨阳人。梁时为尚书比部令史。侯景乱起,事景党王伟。陈茜(陈文帝)为景所囚,皎遇之甚厚。景平,陈茜为吴兴太守,以皎为都录事。入陈,历事武帝、文帝、废帝三朝,官至湘州刺史。废帝光大元年,安成王陈顼专权,刘师知、韩子高等谋夺权,被杀。皎与刘、韩均为文帝亲信,遂联结北周、后梁起兵反,被吴明彻等击败,奔江陵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9—451
【介绍】:
南朝宋北地灵州人,字伯祚。傅亮族兄。少孤贫,有学行。仕晋累迁尚书左丞。宋文帝元嘉初,为御史中丞,甚得司直之体。后出为义兴太守,有能名。征拜太常,致仕归。博学多通,尤精《三礼》。
全宋文·卷二十七
隆字伯祚,亮从兄,义熙初为孟昶建威参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除给事中。尚书仆射丹阳尹徐羡之以为建威录事参军,寻转尚书祠部郎丹阳丞。永初中,徙大子率更令。庐陵王义真车骑咨议参军,出补山阴令。文帝即位,除司徒右长史,迁御史中丞,转司徒左长史。出为义兴太守,征拜左民尚书,转太常,拜光禄大夫。致仕,元嘉二十八年卒,年八十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2—460
【介绍】:
南朝宋庐江灊人,字彦德。何叔度子。少好摴蒲,及长,以操行见称。晋时为临津令。入宋,领太子中庶子。雅好文义,从容赏会。文帝元嘉十三年,为丹阳尹。立宅南郭外,聚生徒讲学,徐秀、何昙、黄回等并慕道而来,谓之“南学”。迁尚书令,时有谏诤。太子刘劭杀文帝自立,进位司空。讨劭将佐家属在京都者,劭悉欲诛之,赖尚之得全免,故孝武帝即位,仍以为尚书令。卒谥简穆。
全宋文·卷二十八
尚之字彦德,叔度子。义熙中为临津令,武帝领征南将军,以为主簿,及受禅,以病废。少帝时为中书侍郎。文帝即位,为临川内史,入为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迁侍中、丹阳尹。徙祠部尚书,领国子祭酒,迁吏部尚书,进中书令、中护军,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迁左仆射,转尚书令,领太子詹事。元凶弑立,进司空。孝武即位,复为尚书令,领吏部,迁侍中左光禄大夫,加特进,寻为开府仪同三司,复领中书令。大明四年卒,年七十九,赠司空,谥曰简穆,有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