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南北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3—422
【介绍】:
南朝宋东莞莒人,字德仁。少好学,善《三礼》,操行为乡里所称。晋孝武帝太元中,为国学助教。刘裕镇京口,为中军军事,袭封高陵亭侯。刘裕即位为宋武帝,以后兄拜太常。焘虽外戚贵显,茅屋蔬食,不改其旧,所得俸禄,与亲戚共之。官终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0—417
【介绍】:
南朝宋东莞莒人,字道和,小字道民。世居京口,家贫好学。初为江敱府主簿。后随刘裕征战。平桓玄,讨刘毅,为裕决策。后裕出征,穆之留镇建康,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官至尚书左仆射。性豪侈,食必方丈,好宾客,未尝独餐。追封南康郡公。谥文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3—422
【介绍】:
即宋武帝。南朝宋开国君主。祖籍彭城,东晋时迁居京口。字德舆,小字寄奴。家贫,少年时以贩履、耕种、捕鱼为业。初为北府兵将领,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兵。晋安帝义熙元年,击败桓玄,任侍中、车骑将军,都督诸军事,执朝政。出兵灭南燕,回师击破卢循、徐道覆,继又剪除刘毅,西攻谯纵,收巴蜀。又出兵关中,灭后秦。官至相国,封宋王。晋恭帝元熙二年,代晋称帝,国号宋,改元永初。为政崇尚俭约,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田地,实行“庚戌土断”,集权中央。在位三年卒。谥武,庙号高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25
【介绍】:
南朝宋沛郡萧人,字仲德。刘粹族父。以子刘毅而显贵。尝谓毅曰:“汝必破我家。”毅甚畏惮之。闲居京口,未尝应召。以左光禄大夫征,不就。卒年九十余。
全宋文·卷五十
康祖,彭城吕人,世居京口,袭父虔之爵新康县男。元嘉中为征虏中兵参军。历安蛮府司马,转左军将军,与魏战死,赠益州刺史,谥曰壮。
全宋文·卷十一
义恭,武帝子。景平末为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镇历阳。元嘉元年封江夏王,进抚军将军,寻授散骑常侍,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迁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镇广陵。进司空,征为侍中、司徒录尚书,领太子太傅。进太尉,领司徒,寻领国子祭酒。以虏寇出镇彭城,降号骠骑将军。寻领南兖州刺史,移镇盱眙。又改授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元凶弑立,进太保,领大宗师。孝武即位,授侍中太尉,录尚书、南徐徐二州刺史,假黄钺,进太傅,镇京口,征为扬州刺史,进位太宰,领司徒。大明中加领中书监兼尚书令。前废帝即位,除太尉录尚书事。永光元年,以谋废立遇害。明帝即位,追崇丞相,谥曰文献王,有集十五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泰山南城人,字敬猷。羊欣弟。刘裕镇京口时,以为记室参军掌事,誉为美器。后迁中书郎、河东太守。
全齐文·卷十八
善明,平原人。仕宋为治中从事,举秀才,泰始中为宁朔长史、北海太守,除尚书金部郎,迁绥远将军、冀州刺史,除屯骑校尉,出为海陵太守,还为后军将军、直阁,元徽中为辅国将军、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升明初,征为冠军将军、高帝骠骑咨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迁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黄门郎,领后军将军、太尉右司马。齐受禅,为征虏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封新淦伯,卒。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谥烈伯。有集十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2—452
【介绍】:
南朝宋宗室。宋文帝第五子,刘义真嗣子,袭封庐陵王。少宽雅,得文帝爱。十二岁出为江州刺史。屡迁左将军,南徐州、扬州刺史。北魏拓拔焘南下,从太子镇石头。元嘉二十九年患疾解职,卒。
全宋文·卷十三
诞字休文,文帝第六子,元嘉二十年封广陵王,历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徙南徐州刺史,二十六年改封随郡王,出为后将军雍州刺史,迁安南将军、广州刺史。未行,改授安东将军、会稽太守。孝武即位,征为卫将军荆州刺史,进号骠骑将军。未行,迁侍中、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改封竟陵王。孝建中迁太子太傅,南徐州刺史,大明初出为南兖州刺史,镇广陵三年,举兵拒命,沈庆之攻杀之,有集二十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尹氏。冀州人。少师事沙门志钦得度。时以徐州沙门法迁有重望。经论精练。钦由以次托焉。迁公南游。随止京口竹林寺。年十五。随还彭城。以成实三论驰誉讲肆。入京师止谢寺。沙门智藏僧旻法云。皆当时俊杰。然所学亦依次折中。文惠文宣二王。师事之。永明八年。讲百法论。至破尘品微笑而化。寿五十七矣。
释慧次。姓尹。冀州人。初出家为志钦弟子。后遇徐州释法迁解贯当世。钦乃以次付嘱。仍随迁。南至京口止竹林寺。至年十五随迁还彭城。虽复年在息慈。而志学无勌。清鉴伦通。超然孤拔。至年十八解通经论名贯徐土。迄禀具戒业操弥深。频讲成实及三论大明中出都止于谢寺。迄宋季齐初归德稍广。每讲席一铺辄道俗奔赴。沙门智藏僧旻法云等。皆幼年俊朗慧悟天发。并就次请业焉。文慧文宣悉敬以师礼四事供给。永明八年讲百论。至破尘品忽然从化。春秋五十七矣。时谢寺又有僧宝僧智。长乐寺法珍僧向僧猛法宝慧调。并一代英哲。为时论所宗。
全齐文·卷八
景先,本名道先。高帝从子。仕宋为海陵王国上军将军,补建陵令,累迁至宁朔将军、骁骑将军、武帝抚军中军二府司马、兼左卫将军。齐受禅,迁太子左卫率,封新吴县伯。出为司州刺史,领义阳太守。武帝即位,征为侍中,领左军将军、兼领军将军,转中领军,进爵为侯,领太子詹事。遭母丧,起为领军将军。迁征虏将军、丹杨尹,假节督司州。卒,赠侍中、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谥曰忠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
【介绍】:
南朝齐清河东武城人。崔慧景子。东昏侯时任直閤将军。助父叛,袭取京口,大败,亡命为道人。后被捕伏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01
【介绍】:
北魏京口人。刘昶子。性疏狂,历步兵校尉、前将军。宣武帝景明初为统军,在寿春,谋杀刺史王肃,以寿春叛,事发,被诛。
全宋文·卷十四
休祐,文帝第十三子,孝建三年封山阳王,大明中为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迁征虏将军、湘州刺史,入为秘书监,领右军将军,迁侍中。又迁左中郎将都官尚书,又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出为右将军豫州刺史。景和初进号镇西大将军,仍迁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定乱,以为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历江州、南豫州、豫州刺史,复徙荆州刺史。泰始四年改封晋平王,寻征为南徐州刺史,加侍中。七年,遣寿寂之等拉杀之,追赠司空,谥曰刺王,寻追免为庶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8—471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九子,封巴陵王。宋明帝时官至荆州刺史。泰始七年,兄刘休祐为帝所杀,刘休仁见疑,休若忧甚。会被征为南徐州刺史,心腹咸谓还朝必有祸,中兵参军王敬先劝割据荆楚以抗,休若伪许,私告明帝,敬先被杀。后还朝,被逼自杀。
全宋文·卷十四
休若,文帝第十九子,孝建三年封巴陵王,大明中为冠军将军南琅邪临淮二郡太守,徙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进徐州刺史,征为散骑常侍、左右郎将、吴兴太守,复征为散骑常侍太常,未拜。永光初迁左卫将军,泰始初领安东将军会稽太守,进号卫将军,迁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迁湘州刺史,进号征南将军,又为征西将军荆州刺史,又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七年征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入朝,迁车骑大将军江州刺史。召拜,赐死,赠侍中司空,谥曰哀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466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孝师。孝武帝第二子。封西阳王、豫章王。宋前废帝时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凶慝有废帝风。刘彧杀废帝,称太皇太后令赐自尽。
全宋文·卷十四
子尚字孝师,孝武第二子,孝建三年封西阳王,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迁扬州刺史,加抚军将军。寻进都督扬州江州之鄱阳晋安建安三郡诸军事,大明五年改封豫章王,领会稽太守。寻加使持节,进号车骑将军。又加散骑常侍开府仪同三司。前废帝即位,征为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领尚书令,解扬州,赐死,年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