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释道积隋末唐初 568 — 636年9月10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河东安邑相里氏。
其居家名子材
年二十。
遇洪湛律师
乃为剃落。
而遁迹双岩
以求其志。
复研心学于法朗禅师
影不出山者。
三阅寒暑。
既而叹曰。
幽證固难。
圣教须究。
开皇十三年
就远行寺普兴法师
禀涅槃。
十八年
京师宝昌寺明及法师
咨十地论。
又依辨才智凝法师
习摄大乘论。
仁寿三年
听采地持于并州武德沙门法棱所。
四年七月
杨谅反。
遂与同侣素杰诸师。
南旋乡里。
弘阐涅槃摄论诸部。
齿邻知命。
则偏事地持。
曰是戒勖之极。
心法之要也。
故德资皂白。
道洽朱蓝。
然于尼众。
独不引顾。
每谓其徒曰。
女诚戒垢。
圣典所诃。
佛度出家。
减损正法。
闻名尚尔污心。
面对岂云无染。
且教贵清显。
不参非滥。
俗重远嫌。
子攸奉。
余虽不逮。
请遵其度。
则其洁己高蹈之风。
可想见矣。
先是沙门宝澄。
当隋之初。
普救寺
创营百尺弥勒大像。
始举事。
澄遽告逝。
耆艾请继之。
仅十稔而雕籹之工毕。
道俗相与庆贺。
既受请。
夜梦。
崖旁二师子。
于大像侧。
连吐明珠不绝。
寤而念曰。
师子以表法流无畏。
明珠以表财施无穷。
吾事其成乎。
即命图其梦。
张之像前。
寺处蒲坂之阳。
尤为一方形胜。
像又殊特。
诚古今天下之伟观。
弊衣蔬食。
剿志劬形。
以成就之。
可谓勤矣。
仆射裴玄真
刺史杜楚容。
皆馈香致敬。
赠衣求法。
隋之季。
河东通守尧君素
沙门守城。
以御外敌。
令曰。
敢谏者斩。
奋曰。
吾辈抗迹尘外。
而世欲以卒伍辱之。
可哉。
于是偕道逊神素进曰。
公亦闻人有不畏死者乎。
夫死而有益。
虽死无畏。
弟恐无益而徒死尔。
且昔者汉高四皓
而天下安。
文侯重干木。
魏国治。
今道人务德义。
疏利名。
其于四皓干木。
亦庶几矣。
而尊重之礼。
不见得于公。
顾将拘系。
从军役。
则公之去汉高文侯远甚。
而识者有以窥公也。
公其图之。
君素心气之壮。
释不问。
君素竟为郡人薛宗所害。
贞观十年九月十日
终于所住。
将终。
曾无所苦。
告门人曰。
吾今年七十五。
其死必矣。
门人曰。
师才六十九耳。
诚能七十五。
则犹有六年在。
何遽辞耶。
曰。
死生数也。
数岂实法哉。
亦假乎语言名字而已
吾昔日隶籍之时。
刺史增吾六年。
自今计之。
则吾寿当尽。
三日果卒。
冯智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高州良德人
冯盎子。
勇而有谋,善用兵。
高祖武德中以地降高祖,拜智戴春州刺史
太宗贞观中智戴入侍。
累迁左武卫将军
冯盎初唐 ? — 6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6 【介绍】: 高州良德人字明达
世为本部大首领
隋末五州獠叛,击平之,拜汉阳太守
炀帝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
隋亡,据番禺等地,自号总管
高祖武德四年归唐,授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
太宗贞观中平南方各部之乱。
房融初唐 ? — 7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 【介绍】: 河南人
武则天时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中宗神龙初贬死高州
通晓佛经,精梵语,与天竺僧般剌、密谛等共译《首楞严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5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房琯之父。
武后时,为怀州长史
长安四年(704),以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神龙元年(705),配流高州,卒于贬所。
事迹散见《新唐书》之《则天本纪》、《中宗本纪》、《房琯传》,《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二。
全唐诗》存诗1首。
齐浣唐 675 — 74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5—746 字洗心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
少以词学见称。
武后圣历初(698),及进士第,授蒲州司法参军
睿宗景云二年(711),为监察御史
玄宗开元初,历司勋员外郎金部员外郎给事中,迁中书舍人
编次四库群书,编修使,改秘书少监
十二年(724),出为汴州刺史
十四年,入拜尚书右丞,迁吏部侍郎
十七年,贬为高州良德丞,后移濠州常州刺史
二十五年,迁润州刺史,充江南东道采访使
二十七年,复徙汴州刺史,充河南采访使
天宝元年(742),召为太子少詹事留守东都
五载,出为平阳太守,卒于郡。
肃宗时追赠礼部尚书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八、卷一六。
所作诗颇有情韵。
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高力士盛唐 684 — 7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4—762 【介绍】: 高州良德人
冯盎曾孙。
宦官高延福养为子,改姓高
宦官玄宗时知内侍省事,四方奏事均经其手,颇能谨慎从事进封渤海郡公,宠任极专。
肃宗为太子时,以兄礼事之。
累官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
安史乱起,随玄宗
肃宗上元元年被放巫州,两年后赦归,病死途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4—762 潘州(今广东高州)人。
本姓冯
圣历元年(698)入宫,武则天给事左右。
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因改姓高
玄宗时以诛萧至忠岑羲等有功,知内侍省事,宠任极专,权倾中外,累官骠骑大将军、封齐国公,加开府仪同三司
肃宗上元元年(760),配流黔中道
宝应元年(762)赦归,卒于道中。
旧唐书》卷一八四、《新唐书》卷二〇七有传。
全唐诗》录存高力士诗1首,出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又收断句1联。
全粤诗·卷一一
高力士(六八四 — 七六二)潘州(今属信宜)人。
冯盎之曾孙。
父君衡以获罪,家被籍没,力士幼随母移居泷州
武则天圣历元年(六九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为阉儿,敕留给事左右,坐累逐出之。
内官高延福收为养子,遂冒其姓。
岁馀,复入禁中。
善传诏令,授宫闱丞
唐中宗景龙中玄宗在藩,力士倾心附结,及平韦氏,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擢内给事
玄宗即位力士以诛萧、岑等功,加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四方进奏,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
肃宗东宫,亦兄事之。
帝曰:“力士当上,我寝乃安。
天宝初,拜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
七载,加骠骑大将军
玄宗幸蜀,力士从之,进齐国公
还京后,加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五百户。
后为李辅国所构,长流巫州
代宗宝应元年(七六二),赦还,见二帝遗诏,北望号恸,呕血而卒。
护卫先帝功,敕还其官,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旧唐书》卷一八四、《新唐书》卷二○七有传。
诗一首。
许远盛唐 709 — 75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9—757 字令威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
高宗时宰许敬宗曾孙。
初为碛西支度判官
玄宗天宝间剑南节度从事
被诬贬为高要,遇赦归。
天宝十五载(756)睢阳太守,累加侍御史、本州防御使
张巡固守睢阳,抵御安史判军1年余。
肃宗至德二载(757)十月,城破被俘。
押至洛阳后,为叛军杀害。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海昌胜迹志》卷二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高力士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高州良德人
玄宗天宝末安史之乱,李适(德宗)母沈氏失所在。
及即位,遣使者分行天下,物色咨访。
高力士女颇能言禁中事,女官李真一尝从沈氏游,见高年状差相似,疑而问之,含糊不坚。
时宫中无识沈氏者,于是迎还上阳宫
帝喜,力士子知非是,具言其情,诏贷之。
敬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东人
敬括子。
代宗大历二年进士第
德宗时,为御史,坐事贬高州电白
宪宗元和五年,为荆南节度判官
官至建州刺史
薛少殷中唐 ? — 8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河东人
德宗贞元五年进士第
秘书省正字,充和蕃判官
迁万年尉。
坐事贬高州雷泽
顺宗时,北迁官桂阳,道卒。
能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西)
德宗贞元间进士
贞元五年(789)进士第张正元同赋省试诗《临川羡鱼》。
登第后授秘书省正字,充和蕃判官,后为万年县,贬高州雷泽县
顺宗即位,北迁官桂阳,道卒。
事迹见《前定录》、《唐诗纪事》卷五〇。
全唐诗》存诗1首。
周匡物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几本号名第先生
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
徒步应举,至钱塘江乏资不得渡,乃题诗公馆:“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
”郡牧出见,乃罪津吏。
唐时舟子不取举选人钱,自此始。
宪宗元和十一年(816)进士第
人登进士第亦自此始。
宪宗贤之,敕其读书之处天城山名第山
后仕至高州刺史
事迹散见《太平广记》卷一九九引《闽川名士传》、《唐诗纪事》卷四五、《登科记考》卷一八等。
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诗补逸
周匡物字几本龙溪人
元和十一年进士及第,御试《学殖赋》、《莺出谷诗》,为世传诵。
读书天城山,敕改其山为名第山因号名第先生
仕至高州刺史
补诗一首。
房千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字鹄举
文宗大和进士
国子博士
高州刺史
工诗文。
有《投荒杂录》、《南方异物志》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鹄举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文宗大和初进士第,曾任国子博士,后因事南贬。
曾待罪寓居庐陵,作《庐陵所居竹室记》以寓意。
官终高州刺史
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上、《新唐书·艺文志二》、《唐诗纪事》卷五一。
千里能诗善文,与诗人许浑善,有诗寄酬。
新唐书·艺文志二》著录《投荒杂录》1卷、《南方异物志》1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千里字鹄举
太和中进士
国子博士
高州刺史
吴武陵中唐 ? — 8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4 【介绍】: 信州人,一说澧州人
宪宗元和进士
直史馆
因事流永州,与柳宗元交。
吴元济叛,武陵遗书晓之,元济不悟。
裴度东讨,韩愈司马武陵数因献策。
文宗大和初入为太学博士
后出为忠州刺史,改韶州刺史,坐赃贬潘州司户参军
工诗文。
有集。
李明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生于豪贵之家,其祖官至一品。
宣宗大中中,授左千牛备身,迁监察御史
宣宗时太仆卿韦觐以祷醮之故,为女巫诬告,谪为潘州司马明远赋诗以送之。
事迹散见杜牧《一品孙李明远左千牛备身等制》、《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五九。
全唐诗》存诗1首。
高湘唐 ? — 8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浚之
高锴子。
进士第,历长安右谏议大夫,后贬高州司马
僖宗乾符初召为太子右庶子,终江西观察使
以诗文知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8? 字浚之
籍贯不详。
进士第
宣宗大中中,在浙东观察使李讷幕。
后历长安司封吏部员外郎
懿宗咸通七年(866)吏部员外郎试拔萃选人。
中书舍人,改右谏议大夫
十一年,坐与宰相刘瞻亲厚,为路岩所排,贬高州司马
后入为谏议大夫
僖宗初,迁太子右庶子中书舍人,出为江西观察使
乾符五年(878)王仙芝部王重隐陷洪州湖口,卒。
事迹散见新、旧《唐书·高釴》附、《云溪友议》卷上、《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唐诗纪事》卷五九。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1。
魏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李当从甥。
懿宗咸通中乡贡进士,□州(州名石刻缺,《文续》作道州,《湖南通志·金石》作高州)军事判官
咸通十四年(873)李当朝阳洞诗,并撰文李当事迹,均刻石于永州
事迹及诗文皆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六〇。
《全唐诗外编》收诗1首。
刘昌鲁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相州邺人字安国
唐末明经登第僖宗时高州刺史
黄巢有功,擢防御使
刘隐岭南,来攻,大破之,然自度非敌,乃归楚马殷,署永顺军节度副使
天成中卒。
昌鲁字安国
相州邺县人
唐末明经登第
释褐项城主簿
累迁尚书郎
乾符中出为高州刺史
防御使
刘䶮所杀。
(谨案九国志刘隐广州遣其弟高州昌鲁大败军虑终为所吞乃辇帑库及士卒千馀人归湖南马殷奏授永顺军节度副使兼行军司马天成中卒与五代史所载不同)
章仔钧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浦城人
深沉大度,逾不惑,隐居不仕。
后以王审知尚知有唐,乃诣军门上“战、攻、守”三策,审知馆为上客。
奏授高州刺史检校太傅、北面行营招讨使,有惠政。
卒赠忠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