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赵原明初 ? — 13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3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一作山东人,居姑苏字善长号丹林
工画山水,师法董源
洪武中被征至,画往贤以功名著者像。
以应对忤旨,被杀。
房守仁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东昌博平人字德麟
顺帝至正间东平路,兵兴时曾任民兵万户
山东宪司吏迁辽宪,以病归。
入明,教授乡里,聘主县学。
黄哲元末明初 ? — 13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5 【介绍】: 元末明初广东番禺人字庸之
元末,何真岭南开府辟士,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
朱元璋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
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
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
后仍追治,被杀。
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
工诗,有《雪蓬集》。
全粤诗·卷六六
黄哲(?
——一三七五),字庸之
番禺人
南园五先生之一。
明初太祖驻师金陵,招徕名儒。
李善长汪广洋之荐,拜翰林待制
寻出知山东东阿县
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升东平府通判
寻上疏陈时务数十事,太祖怒其狂诽,欲治其罪。
山东分省奏有政绩,始释不问。
南归后,于洪武八年复徵还东平,治在郡诖误,竟置于法。
著《雪篷集》。
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明黄佐广州人物传》亦有传。
黄哲诗主要从明黄佐《南园前五先生诗》辑录整理而成。
字庸之番禺人
明初以荐翰林待制,入书阁侍太子读书。
寻兼翰林典签,出为东阿知县,迁东平通判,罢归,寻坐法死。
有雪篷集。
黄佐广州人物传》:庸之刻苦读书,《通五经》,尝借《文选》手抄之,遂能作诗。
性好山水,结庐蒲涧,往来罗浮峡山南华诸名胜,以为未足,辞家度庾岭,游吴、楚、、燕,一时湖海英豪皆与游焉。
当风雪时,泊舟秦淮,遇朱文昭涂颖辈,相与握手吟咏,沽酒大噱,二人唶曰:「君才如《白雪》,吾虽知音,如寡和何?
」自是益有名。
田按:孙西庵应制《赋醉学士歌》赠宋景濂景濂集后附录独不载此歌。
西庵本集亦不录,殊为缺典。
西庵集中应制游钟山诸诗,亦不见好。
庸之翰林典签时,左丞相徐达北伐捷闻,太祖命赋诗称旨。
末几祈雨钟山犹应,御制七言诗志喜,庸之复应命奉和云:「雨阳时若民乃康,孰令熯旱忧吾王。
九土如焚嗟亢阳,天津欲竭阴虹藏。
斋宫对越腾馨香,真宰默应徵休祥。
灵祗率职妖魃禳,甘霖信宿乃汪洋。
白龙后土占岁穰,黍稷报功王道昌
小臣颂述歌虞唐,巍巍端拱垂衣裳。
」音节殊自高朗。
庸之非徒擅长风雅,吏治亦复可观。
东阿时值旱,麦苗尽雕,乃斋戒徒跣烈日中,诣洪范祠龙池祷雨,词旨哀恻,甘澍应时优渥,民呼曰:「此黄公雨也。
庸之有诗纪事云:「斋沐戒徒禦,星言趋绛坛。
属兹愆阳序,雩祀罄衷丹。
龙湫窅深,神物时蜿蟠。
馨洁始云荐,灵祈纷可干。
沛然感敷施,霢霂济多艰。
淅淅在林畹,冥冥被冈峦。
焦原幸沾濡,庶类同忻欢。
鸣鹳集穹窒,翔鳞跃纹澜。
郊垌悦童耄,庠塾庆衣冠。
所协咏归趣,方希民俗安。
赓歌《诵云汉》,元化奚能殚。
」诵此诗,如见元鲁山一辈人也。)
李质元末明初 1316 — 1380
全粤诗·卷五六
李质(一三一六 — 一三八○)字文彬号樵云
德庆人
通经,有大志,以儒发身,才兼文武。
元至正间,往省,左辖东莞何真见元运将尽,为守备计,辟质为参军,时德庆何国宾、张宗达为乱,归募乡兵二万馀,为防禦,平乱。
上连苍梧象郡,下接三山九江,皆藉其保障。
洪武元年(一三六八)二月明朱元璋征南将军廖永忠岭南四月德庆封府库,诣辕门纳款,与何真同入觐。
诏授奉训大夫中书省断事
五年二月,迁中顺大夫刑部侍郎
三月,进嘉议大夫刑部尚书
遣赈山东饥,赐诗。
九月,进中奉大夫浙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八年,致仕,居京师
是年十一月,复授资政大夫靖江府右相
王罪废,竟坐死。
有《樵云集》。
明史》卷一三八,明崇祯肇庆府志》卷二二有传。
何真元末明初 1319 — 1388
全粤诗·卷五六
何真(一三一九——一三八八)字邦佐
东莞人
元至正年间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
元末盗起,先后率众平之,粤赖以安,以功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明太祖洪武初征南将军廖永忠率舟师取广东,以书谕
即遣使奉表降。
后奉诏入朝,先后授江西山东行省参政
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命还广东收集旧部。
事竣,仍莅山东
九年致仕。
大军征云南,复命偕其子贵往,规画军饷。
山西右布政使,寻命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
二十年复致仕。
封东莞伯
卒于京师
明史》卷一三〇有传。
梅思祖明初 ? — 13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2 【介绍】: 河南夏邑人
元末为义兵元帅,先后从刘福通张士诚
至正二十六年,以淮安徐达
大都督府副使,从攻张氏湖州平江,有功,迁浙江行省右丞
明洪武元年,从徐达北征,取山东、汴洛、、冀及汉中等地。
封汝南侯
十五年,从傅友德云南
云南布政使
熊鼎元末明初 1322 — 1376
字伯颖临川人
元季举于乡,为龙溪书院山长,参谋军事
明初徵为德清县
吴元年,授中书考功博士,迁起居注,出为浙江按察佥事
山东副使,拜晋王府右傅
坐累左迁大同卫知事,除晋王府参军,改刑部主事,授岐宁卫经历
召还,至西凉朵儿只把叛,不屈死之。
田按:伯颖尝兴修公子书,学士朱升奉命辨五音,对忤旨,太祖欲置诸法。
伯颖从容论解之。
曰:「石音难辨,自古而然。
、虞惟后夔能和磬声。
」且言:「乐之和由人所致。
人君能致中和,则万民和,万物和,而乐音和矣。
太祖怒解。
释升不问。
可谓名对,不徒以节义显也。
安然元末明初 1324 — 13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4—1381 【介绍】: 元明间河南祥符人,移居颍州
元末以左丞莱州,明兵下山东,率众归附。
洪武元年起居注,擢山东参政,抚绥流民,俸余悉给公用。
召为工部尚书,出为河南参政,历浙江布政使
久历中外,练达庶务。
甚为太祖所信任。
于光元末明初 1328 — 13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8—1370 【介绍】: 元末明初江西都昌人
徐寿辉部将
寿辉陈友谅所杀后,以浮梁朱元璋
积功为鹰扬卫指挥使
徐达张士诚,转战山东河南陕西,镇守巩昌
洪武初王保保兰州,率兵往援,战死。
傅皓
维基
傅皓山东东平府阳谷县人进士出身
洪武三年山东乡试中举。
洪武四年,会试八十三名,登进士三甲,授常州府江阴县县丞
时执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东东平人
洪武四年进士,授同安知县
在任公勤廉恕,以礼让抚育民人,吏民安乐。
维基
时执亮山东东平人
明朝进士、政治人物。
洪武三年山东乡试中举。
洪武四年(1371年)进士,后任同安知县,其任上勤勉廉洁,以礼让教化民众,而不用刑罚,官民以之相安。
赵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
洪武三年莱州同知
时日本海盗屡寇山东福建沿海地区。
诏使日本责之。
日本礼遇有加,遂引其使入朝。
郑钧
维基
郑钧山东济南府章丘县人进士出身
洪武三年山东乡试中举。
洪武四年,会试四十五名,登进士三甲,授袁州府万载县县丞。
林德亨明初
维基
林德亨福建怀安县(今属福州市)人。
明初官员。
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明朝首开会试,林德亨考中吴伯宗榜三甲进士
山东济东县丞
叶德潜
维基
叶德潜字孔昭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进士出身
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明朝首开会试,叶德潜考中吴伯宗榜三甲进士
山东陵县县丞
张唯
南阳人
洪武壬子举人,授翰林院编修,终参政
宋端仪立斋闲录》:洪武壬子,简会试士张唯等十八人,授编修等职,入文华堂,命濂为之师,俾肄业。
上间至堂中,取其文亲评优劣,命光禄给酒馔,每食,皇太子亲王迭为之主。
绐冬夏衣,时赐白金、鞍马。
田按:洪武四年,开科取土,至六年,又当会试,诏命罢之,特选河南举人张难、王辉、李端、张翀,山东举人王琏张凤、任敬、马亮、陈欧俱授编修,入禁中文华堂肄业。
太子赞善大夫宋濂太子正字桂彦良等为之师。
尝敕彦良曰:「昔许鲁斋诸生多为宰辅,卿其勉之。
等虽司启迪,顾诸生皆帝所亲教,不敢以师道自居。
一日侍燕间,询及肄业孰进益,对曰:「无如张唯者。
」备述其隽才,读录为弟子,帝笑而许之。
诸生仕履可考者:翀字凤举,由编修出为南阳教授有序赠其行。
宗器,长山人,尝摄御史廉察河南归,奏对称旨。
帝谓近臣曰:「文华诸生等者,皆异日将相材也。
字希孟,长清人
刘子高有《题山东马希孟御史燕侍图》诗云:「孟也问学真贤良,往昔徽入文华堂。
承恩屡使江海上,反顾只忆庭闱傍。
秋官豸来燕蓟,自说违离过三岁。
愁心溺袅袅飞云,惊梦时时问供馈。
」官至参政,见《双槐岁抄》。)
顾时明初 1334 — 13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4—1379 【介绍】: 明开国时凤阳府人字时举
倜傥好奇略。
朱元璋渡江,积功由百夫长元帅
张士诚,定山东河南,取元都,平西边,常以少击众。
洪武三年大都督同知封济宁侯,予世券。
后出镇北平
既卒,追封滕国公谥襄靖
冷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东人
洪武七年鄞县知县
为政廉敏,处事宽恕,审案不忍加笞,凡受笞者必极奸恶。
浙江布政司都事
冯胜明初 ? — 13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5 【介绍】: 凤阳府定远人初名国胜又名宗异
雄勇多智,好读书,通兵法。
元末结寨自保,后归朱元璋,积功为元帅
先后参预击陈友谅张士诚,北取山东河南西平陕西诸役。
又大破西北、辽东残元势力。
封宋国公,加太子太师,名列明开国功臣第三。
后以功高遭太祖猜忌,赐死。
王钝元末明初 1336 — 1406
维基
王钝字士鲁号野庄河南行省汴梁路太康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元朝进士明朝户部尚书
元朝至元二十六年,中进士,任猗氏县
洪武年间,征任礼部主事,历任福建参政
洪武二十三年,升任浙江左布政使,以勤勉著称。
建文年间,拜为户部尚书
朱棣攻入南京后,逃城北被逮捕,朱棣下诏仍恢复其职。
之后与张紞同时被罢免。
后命与工部尚书严震直分别巡视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
永乐二年,赐敕以布政使致仕。
其子王瀹永乐四年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