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朱之瑜明末清初 1600 — 16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0—1682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鲁玙号舜水
诸生崇祯末两奉征辟,未就。
南明弘光时江西按察副使,亦不就。
南京陷落后,依黄斌卿舟山
舟山陷落,辗转日本安南暹罗间,往来于张煌言陈煇军。
后定居日本,水户藩主待为国宾
日本讲学二十余年,卒葬长崎,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
精研六经,学求注重事功,对日本颇有影响。
有《舜水文集》。
阎尔梅明末清初 1603 — 1679
泗阳张君慰西,于京师露摊得古古先生诗集,重订年谱,将付剞劂,督为导言。
君表章耆旧,捃摭丛残,扶义之功,倜乎远矣。
先生高节,具见君序跋中。
明之亡也,船山梨洲亭林诸老,均以光复故物为职志。
既已中蹶,不愿生灵之涂炭,乃为文字,以渐渍于文人学子之脑髓,而流衍不穷。
故革命之说,非自辛亥始,五祖之说,三点之会,其由来久矣。
舜水亡命日本,而阳明学派传播东瀛。
日本郑等族,出自华夏,等于马留。
以故清末逋逃,均受日本卵翼。
匹士之志,可以回天,王侯蚁蚁,岂不信哉!
天道好还,无往不复。
吴潘史难,启祯诗变,江浙名士诛戮殆尽。
乾隆末叶,川、陕、楚之教匪,以迄道光后之西力东渐,咸丰洪、杨一役,几屋清社。
同治中兴,汉族势力已超越曼殊之上。
乃者亲贵用事,张脉偾兴,故武昌呼,如摧枯拉朽。
非明季诸老之精神攸寄,曷以致兹?
集中《帝统乐章》,排斥猾夏,隐然为二百数十年后之背景。
自大圜视之,犹眴耳。
佛言:「一切众生,慎勿造因。
」后之览者,亦可以惕然猛醒已。
民国十一年春后十日,东吴张一麟
郑芝龙明末清初 1604 — 16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61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南安人字飞皇小字一官
初在海上起兵,往来日本、闽浙间。
崇祯元年,受福建巡抚熊文灿招降,助平刘香等,累官总兵
王时封南安伯
南京陷落后,拥立唐王朱聿键福州进封平国公,操纵隆武政权。
顺治三年,清兵入,不听其子成功劝告,不战而降。
后迁往北京,为清廷所杀。
冯京第明末清初 ? — 16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慈溪人字跻中号簟溪
南京破,京第起兵反清。
鲁王监国,官御史
兵败,入舟山黄斌卿
尝往日本乞兵,不果。
官至兵部右侍郎
后被叛将王升杀害。
有《浮海纪》。
释函可明末清初 1611 — 1659
全粤诗·卷七五八
函可(一六一一—一六五九)字祖心
博罗人
俗姓韩名宗騋字犹龙
明礼部尚书韩日缵长子。
少为诸生,才气高迈,声名倾动一时。
惟绝意仕进,以声色犬马自娱。
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六)落发为僧,成为道独和尚之法嗣,与师兄函是(字天然)齐名。
曾充罗浮山华首台都寺,又在广州创不是庵静修
甲申之变,悲恸形于辞色。
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以请藏入金陵,值国再变,纪为私史。
顺治四年,以“私携逆书”为清江宁守将所拘,旋械送北京
部审免死,流放辽阳
先在沈阳南塔广济寺)开法,又于普济等七大寺说法,被大关以东奉为洞宗鼻祖,声名洋溢于朝鲜日本
又与辽阳流寓者结冰天吟社,为诗文之交。
家人均抗节死,故自号千山剩人
明桂王永历十三年圆寂。
著有《千山诗集》二十卷(补遗一卷)传世。
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附录《方外》有传。
殷铎泽清初 1625 — 16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5—1696 【介绍】: 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士。
意大利人。
字觉斯
顺治十六年来华,于江西传教。
杨光先兴历狱时,被遣送至广州
康熙十年,奉命往罗马向耶稣会总会长报告教务。
返华后继续主持杭州教务。
十五年任中国、日本会务视察员。
二十八年,曾觐见南巡至杭的康熙帝,使被浙江巡抚强令改为佛寺之天主教堂得以重建。
曾同郭纳爵将《大学》、《中庸》、《论语》等译成拉丁文。
有《耶稣会例》等。
梁佩兰清 1632 — 1705
清诗别裁集
字芝五广东南海人
康熙戊辰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著有《六莹堂集》。
药亭顺治丁酉乡试第一,至成进士时,年六十余矣。
未一岁,即乞假归,同榜中俱以前辈事之。
○岭南三家,翁山以五言律擅场,元孝以七言律擅场,而七言古体独推药亭,集中如《养马行》、《日本刀歌》诸作,光怪陆离中,律令极细,措辞极妥,真可作万人敌也。
间亦多英雄欺人及过于恢张处,而《木瓜上人打鼓歌》,为欺人之尤者。
阅者勿因其名高,一概追逐,斯善学药亭者矣。
近体略存,志其大概。
陈伦炯清 ? — 16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7 【介绍】: 福建同安人字次安
少时曾随父昂至日本
康熙五十九年由□生官三等侍卫
雍正间历任台湾苏松狼山镇总兵
曾于吴淞口炮台立竿悬灯,为港口南北标识,对夜间航行大有裨益。
乾隆时官至浙江提督
有《海国闻见录》。
闵明我(格里马尔迪)清初 1639 — 17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1712 【介绍】: 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字德先
意大利人。
1657年入耶稣会。
康熙八年澳门攻读神学,后升神父。
杨光先兴历狱时,为协助被圈禁于广州的西班牙多明我会士闵明我逃离中国,潜入其寓,冒名顶替,代受拘禁。
十年,被开释后在广州传教。
南怀仁推荐进京协助修订历法,制造机械。
二十二年二十四年曾两次随康熙帝出关。
二十五年,奉旨赴俄京,与彼得大帝会商交涉事宜;后抵罗马觐见教皇及耶稣会总会长,报告中国教务。
三十三年,率多名传教士抵澳门,兼程北上复命。
翌年任在华耶稣会会长。
四十六年,任中国、日本教务视察员。
卒于北京
著有《方星图解》一卷。
张斐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非文初名宗升号霞池
明亡后,周游天下,自号星客散人
暗中交结志士,欲恢复明室。
曾两至日本乞师,卒无成,后不知所终。
有《莽苍园集》、《笔语》等。
郑经南明至清初 1643 — 1681
全台诗
郑经(1642~1681)讳锦字式天号贤之又号元之福建省南安县人
明永历十六年 (1662)继任为反清复明的新领导者,大幅改变郑成功时代的政制与旧臣。
原先仍驻守在思明(今厦门),因为屡屡遇挫,遂于永历十八年(康熙三年‧1664)率众东渡
东都东宁,升天兴、万年二县为州,大小政事皆委于陈永华处理。
1666年陈永华之请,在承天府筹建圣庙(今台南孔庙),普设学校,文物之盛,极于一时。
清廷曾多次派使者来劝降,都遭郑经拒绝。
永历二十八年(康熙十三年‧1674)郑经联合三藩反攻,跨海之初,屡获胜绩,后来遭清军逐一击退,闽粤八郡乃至思明、金门两岛都失守,于是在永历三十四年(康熙十九年‧1680)撤返东宁
从此,心灰意冷,不理朝事,在洲仔尾造园庭(今开元寺),饮酒赋诗,围棋射猎,纵情为长夜之欢,政事悉委交其子郑克臧。
永历三十五年康熙二十年‧1681正月二十八日病逝于承天府
  郑经颇擅长于诗,近人彭国栋评云:「语有思致,非仅存六朝形骸者。
闻其嗣位后,颇事吟咏,而集中所收仅如此,知其遗落尚多也。
」过去谈郑经诗多以「玄览堂丛书」《延平二王遗集》中署名为「元之」的十二首诗为主。
朱鸿林于1994年发表〈郑经的诗集和诗歌〉〖编者按:此文刊在《明史研究》第四集,黄山书社,1994年
〗介绍了新发现的原始资料《东壁楼集》,并据序文内容及所盖的篆印證明此乃郑经永历二十八年西征初捷时在泉州的首刻本。
此刻本原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今台湾国家图书馆汉学中心,以及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均有影本。
以下先呈现泉州刻本之《东壁楼集》诗作四百馀首,而后呈现《延平二王集》所收郑经在台诗作。
(施懿琳、杨永智合撰)
李焞清 1661 — 172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焞 肃宗 1674年—1720年
简介
李焞(1661年—1720年),即朝鲜肃宗(조선 숙종),朝鲜王朝第19任君主(1674年—1720年在位)。
幼名龙祥字明普,是朝鲜显宗李棩与明圣王后金氏的独子。
李焞康熙六年(1667年)被立为王世子
康熙十三年(1674年)继承王位。
任内西人党和南人党之间的朋党之争达到高潮,加之仁显王后与张禧嫔的后宫斗争,导致朝廷先后发生了三次被称为“换局”的大规模人事更迭(庚申换局、己巳换局、甲戌换局)。
在社会经济上,进一步推广大同法,展开对良役制度的改革,发行金属货币常平通宝。
在思想文化上,儒学书院盛行,并通过建立大报坛来强化“尊思明”的意识形态。
在对外关系上,与清朝日本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友好关系,但与两国都发生了边界人员纠纷。
为此朝鲜清朝勘测边界,立长白山定界碑,同时加强了对郁陵岛的管辖。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焞薨逝,享年六十岁。
庙号肃宗,谥号章文宪敬明元孝大王清朝赐谥“僖顺”),葬于陵。
世子李昀继位,是为景宗
程顺则清 1663 — 1734
简介
琉球人字宠文号念庵自署雪堂主人,久米村人,官至紫金大夫,加衔法司正卿。
1683 年,作为谢封使船通事滞留福州,师从竺天植学习儒家经典,四年后学成归国,任教久米村。
1689 年,任接贡存留通事,再留福州三年,受业于陈元辅
捐资购得《十七史》,回国赠
后为琉球王世子、世孙讲解“四书”、唐诗。
1706 年,奉命为进贡正议大夫北京,购得《六谕衍义》回国,经由萨摩进献江户幕府,并翻译、刊刻、颁行,对琉球日本国民教育产生莫大影响。
1720 年,程顺则再次随团来华朝贡,途经江南,偶然得见敕编《皇清诗选》,该编将琉球汉诗与清朝公卿、学者、鸿儒诗作汇为一集。
程顺则览后大喜,出资购得数十部,归国后献与王府、及师友。
后来程顺则亦效仿此选,集琉球王室贵族、官员、学者汉诗,汇编《中山诗文集》,乃琉球汉诗之大成。
此外,程顺则参撰《琉球国中山王府官制》,诗集有《雪堂燕游草》《雪堂杂组》等。
蓝鼎元清 1680 — 17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5或1680—1733 【介绍】: 福建漳浦人字玉霖一字云锦号鹿洲
蓝廷珍堂弟。
读书能文,熟悉闽浙沿海情形。
朱一贵起事时,从廷珍入台,襄助办理善后,主张垦辟台湾土地,谓若“废置空虚”,“即使内乱不生,寇自外来,将有日本荷兰之患”。
雍正初,被召入,与修《一统志》。
广东普宁知县,被诬罢官。
事明,授广州知府,寻卒。
有《鹿洲集》、《平台纪略》等。
沈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德清人字南蘋
擅画花鸟,色妍丽绝人。
雍正中日本聘往授画三年
归,所得金帛悉散之戚友。
魏继晋清初 1706 — 17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6—1771 【介绍】: 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德国人,字善修
乾隆三年澳门次年北京任宫乐师
曾任中国耶稣会教务巡阅使日本耶稣会教务巡阅使
卒于北京
著有《圣咏续解》。
王文治清 1730 — 1802
先大父翰墨流播海内,凡海外朝鲜日本诸国莫不重价购求。
至诗集刊行,尤为脍炙人口。
而印刷既多,字迹日渐漶漫,并有残缺者。
光杰宦游来皖,所遇士大夫索观者多,箧笥所携,惧无以应。
顾君蒹塘、李君佩留酷嗜风雅,请重梓之以广其传,复身任校雠之役。
张鹤生先生来守安庆,并为文序之,以趣其成。
凡五阅月,剞劂始竟。
不揣固陋,用志数言,因以见先泽之不敢忘,亦以知友朋之谊之不可諠也。
道光二十有九年岁次己酉九月朔日孙男光杰敬识。
(录入:顾青翎)
奚冈清 1746 — 18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03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纯章号铁生别号有蒙道士蒙泉外史蝶野子鹤渚生散木居士
不应科举,寄情诗画。
山水花石,逸韵超隽。
曾游日本,名噪海外。
乾隆时,征孝廉方正,辞不就。
有《冬花庵烬余稿》。
冯云鹏清 1765 — 1835
词学图录
冯云鹏(1765-1835) 字晏海一字艳懈
江苏通州(今南通)人。
好古耽吟咏,与同里李锡曾游,相与酬唱往还。
乾嘉间,曾旅居南京东阿曲阜等地。
"诗喜驰骋"(《晚晴簃诗汇》)。
有《红亭吟稿》及《红雪词》四卷附词余一卷,词集仿梦窗词分甲乙集,大致以香艳者为甲,疏放者为乙,张德颂《词征》评其词"如鹿爪挡弦,别成清响"。
许宝善序称"可于我朝十六名家词外,别树一帜也"。
全书通篇手写上版,版刻精能,卷尾木刻"宜子孙"、"红雪词人"、"高山流水"三印,"高山流水"印饰以古琴环之。
又工篆学。
与弟云鹤撰《金石索》十二卷,上部六卷为"金索",收录商周汉和宋元时的钟鼎、兵器、戈戳、量度、杂器、泉刀、玺印、镜鉴;权量杂器,又旁及外国古钱币、日本古镜,摹刻器物,附有考定文字以及历代钱币等。
下部六卷为"石索"卷收录历代石刻,碑碣、以及带文字的砖和瓦当。
所收器物自商周至
三屋清阴
全台诗
三屋大五郎(?
~?
),号清阴
日本越前人。
南雅诗社」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