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近现代
连横民国初 1878年2月17日 — 1936年6月28日
大陆诗草·自序
连横久居东海,郁郁不乐,既病且殆,思欲远游大陆,以舒其抑塞愤懑之气。
当是时,中华民国初建,悲歌慷慨之士云合雾起,而余亦戾止沪渎,与当世豪杰名士美人相晋接,抵掌谭天下事,纵笔为文,以讥当时得失,意气轩昂,不复有癃惫之态。
既乃溯江、渡河、入燕都,出大境门至于阴山之麓,载南而东渡黄海,历辽沈,观觉罗氏之故墟而吊日俄之战迹,若有感于东亚兴亡之局焉。
索居鸡林,徘徊塞上,自夏徂冬,复入京邑
将读书东观,以为名山绝业之计,而老母在堂、少妇在室,驰书促归,弃之而返。
至家,朋辈问讯,辄索诗观。
发箧视之,计得一百二十有六首,是皆征途逆旅之作,其言不驯。
编而次之,名曰「大陆诗草」,所以纪此游之经历也。
嗟乎!
余固不能诗,亦且不忍以诗自囿。
顾念此行穷数万里路,为时几三载,所闻所见,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亦言者。
孤芳自抱,独寐寤歌,亦以自写其志而已!
杀青既竟,述其梗概,将以俟后之瞽史。
乙卯仲春,台南雅连横序于剑花室。
刘三清末至民国 1878 — 1938
黄叶楼遗稿
1878-1938原名宗,又作钟,字季平又字江南别署离垢,又署刘三,本清诗人龚自珍诗:“刘三真义士,愧杀读书人”意,也因行三。
晚号黄叶老人上海县华泾(今上海龙华乡)人。
早年赴日本,入东京成城学校骑兵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春,参加东京留学生集会,声讨沙俄侵占我东北罪行,并参加拒俄义勇军(后改名军国民教育会),旋加入兴中会。
次年春回国,与费公直等在华泾本宅创办丽泽学院,五月改称青年学社,延请黄炎培等讲学,文武兼修,培植反清力量。
旋因参与谋刺两江总督端方事泄被捕,倾家产。
黄炎培多方营救,半年后获释。
光绪三十一年春邹容因《苏报》案瘐死狱中,刘三不畏株连,与堂兄东海等将邹容遗骸从四川会馆移葬华泾黄叶楼旁,筑墓树碣。
辛亥革命后,刘三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等学校教授、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等职。
南社社员。
徐枕亚民国初 1889 — 1937
人物简介
徐枕亚(一八八九—一九三七)原名觉,笔名泣珠生、东海三郎、青陵一蝶,常熟人
南社社员。
民国初文坛上“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
上海办过文学刊物,当过报社编辑,着有多种哀情小说,代表作有《玉魂》、《雪鸿泪史》等。
朱自清现代 1898年11月22日 — 1948年8月12日
人物简介
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黄松鹤现当代 1907 — 1988
煮梦庐词草·序
友人黄君松鹤,性情人也。
货殖之余,寝馈书城中,日夕忘倦,博雅好古,工诗善词。
昔年之著黄花草堂诗,无论兴观群怨,一归蕴藉。
君子曰:此诗人之诗也。
比岁,慨然有怀乎喁于声应之人,或死生契阔;或中道间阻,用是辍诗而寄言于词,谓为性情中人信矣。
迩者鹭江返棹,乐其山川之美、俗尚之淳,遂饰草堂为栖息良会之所,既又将其先后所为词曰“煮梦庐词草”,付之剞劂。
盖抒情言志,寄于诗孰若寄于词之为愈。
窃以南唐小令,妙于不著色、不著力,而清妙自然,真意流露。
黄君之作,如浪淘沙·题王宗素墨梅、采桑子、如梦令、忆秦娥诸阕,皆能深悟此境。
慢词如凄凉犯·忆铭诗、意难忘·柬泗上李元贞、扬州慢·二度北归诸作,整篇浑成,无游词、无复意,缠绵悱恻,悲慨苍凉,是合姜白石王碧山为一手,有之而似之者矣。
余得先览为快焉。
沈约斋论词贵真贵自然,其言曰:“古诗云:识曲听其真。
真者,性情也。
性情不可强。
稼轩词知为豪杰;观白石词知为才人,其真处,有自然流出者。
”又曰:“自然者,不雕琢、不假借、不着色相、不落言诠也。
”此中三昧,愿与黄君共勉之。
至若问途碧山,得其温柔敦厚之旨,上窥两宋诸大家,若百川之汇东海以成其深,黄君自副之矣。
止庵沾溉后学之功也。
爰不辞而为之序。
甲子秋日茹香思敏于香江。
严复清末 1854年1月8日 — 1921年10月27日
瘉壄堂诗集·跋
先君子早岁能诗,逮辛丑以后,乃稍稍留藁。
中如《社燕》《过吕太微》《寄太微日本》《论书》等篇,均就记忆所及者录入,如《送陈彤卣归闽》,乃彤卣丈哲嗣季庭兄就先君所手书为赠者录以见示,足见早岁所作,无从追录者尚多。
光绪丁亥戊子间有《赠海州履平丈一律》,不孝祗记其上四句云:「我爱海州邱心坦,瓣香独拜浣花翁。
一生名位真无赖,千古诗人几不穷。
」至光绪季年所作,虽已有藁,而漏未录入者,间亦有之。
兹谨将遗诗裒成一集,分上下卷,上卷乃宣统三年以前所作,下卷则宣统三年以后以至于绝笔也。
世之君子,有以此集所未录者见示,俾成完璧,其为德于不孝,宁有纪极耶?
丙寅初冬,不孝璩谨识。
周奋民国 1917 — 1947年4月23日
百度百科
周奋原名周连章1917年出身于浙江省鄞县瞻岐村,幼年丧父,生活贫困,先后做过篾匠、服装店徒工、饭店、医院工人,后到上海慈联总会学习驾驶和修理技术,他一边做工一边学习,文化程度很快提高,1938年担任上海女子中学英文教员。
苦难的身世,坎坷的人生,促进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担任如西县工委民运队长、芦港区农抗会长、马塘浦西区区长、区委书记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