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耶律楚材金末元初 1190 — 12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0—1244 【介绍】: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
契丹族。
耶律履子。
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
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
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
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
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
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
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
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
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
卒谥文正
有《湛然居士》等。
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也。
生三岁而孤,比长,博极群书。
旁通天文、地理、衍数及释老、医卜之说。
下笔为文,如宿构者。
贞祐初,辟左右司员外郎
元太祖燕都,闻其名召见,处之左右,呼为吾图撒合里而不名。
吾图撒合里者,犹言长髯人也。
太宗朝,拜中书令,先后历事三十馀年,薨于位。
至顺元年,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文正
所著《湛然居士》十四卷,万松野老行秀为之序曰:「湛然居士年二十有七,受显诀于万松,尽弃宿学,冒寒暑无昼夜者三年,以至扈从西征六万馀里,历艰险,困行役,而志不少沮。
跨昆崙,瞰瀚海,而志不加大。
客问其故,曰:『汪洋法海,涵养之力也。
』又尝慨然曰:『惟屏山、閒閒可照吾心耳!
』片言只字,皆出于万化之原,而肤浅未臻其奥者,方索诸声偶锻鍊之馀。
正如捡指蒙学对句之牧竖,望涯于少陵诗史者矣。
平水王邻曰:「中书湛然有天然之才,如宝鉴无尘,寒冰绝翳。
」按元裕之中州》载右相献公诗。
又称赵閒閒为吾道主盟,李屏山中州豪杰。
晋卿学问渊源有自来矣。
旁通诣极,而要以儒者为归。
故当经营创制之初,驰驱绝域,宜若无暇于文。
而雄篇秀句,散落人间,为一代词臣倡始,非偶然也。
宋珍金末元初 1193 — 12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3—1269 【介绍】: 金元间河东人字子玉
耶律楚材荐,为朝廷侍从,未几辞去。
后徙家燕都,以琴书自娱。
僧印简金末元初 1202 — 1257
禅师名印简
字海云
山西宁远人也。
得道于庆寿璋禅师
璋字仲和
乃天目齐之裔也。
斋参五祖演和尚
记莂。
遂隐天目。
当其时。
出五祖之门者。
化遍南州
而三佛之裔称盛。
独齐公居天目。
甚枯淡。
法席寥然。
暮年始有懒牛和上座。
绍齐之法。
而和之。
枯淡尤甚。
仅得竹林宝。
宝得竹林安。
安传容庵海。
海之名颇著。
乃有中和璋。
璋之下有印简出焉。
出则齐之道大于北平矣。
本出儒家。
有生知之质。
其父宋氏授以孝经。
开宗明义章。
掩卷进曰。
开者何宗
明者何义。
其父愕然。
提其耳曰。
孺子可教也。
时方七岁。
于是古今经纬之学。
一目辄知要领。
然疑喜怒哀乐未发以前之理。
不遑寝食。
乃尽捐宿学。
走事中观沼禅师
每发问端。
沼每止之。
沼老常命扶行。
偶下阶。
掣沼公之手。
沼咄曰。
野狐精
恍然而诺。
沼乃遣行脚。
既饫游。
孤策过燕京
雨阻铺。
中途夜宿岩下。
因击石火。
划然大悟
乃扪面曰。
今日始知眉横鼻直。
天下老和尚信不寐语矣。
遂达庆寿。
通谒于中和璋公。
公先夕梦。
异僧策杖竟来。
方丈据狮子座。
晨起而心待之。
果应期而至。
璋大喜受展。
问曰。
你曾到此么。
对曰。
印简不来而来。
作么生相见。
曰。
切莫打野榸。
曰。
石火迸裂。
眉横鼻直。
曰。
吾此处别。
曰。
如何表信。
曰。
牙是一具骨。
耳是两片皮。
曰。
将谓别有。
曰错。
喝曰。
草贼大败。
璋笑而休。
次日璋公以临济两堂首座下喝机缘。
下语。
对曰。
打破秦时镜。
磨尖上古锥。
龙飞霄汉外。
何劳更下椎。
曰。
你只得其机。
不得其用。
掀倒禅床。
璋曰。
路途之乐。
终未到家。
简与一掌。
璋曰只得其用。
不得其体。
曰。
青山耸寒色。
月炤一溪云。
曰。
只得其体。
不得其智。
曰。
流水自西东。
落花无向背。
曰。
要且没交涉。
震拍其两掌。
是时左右皆为变色。
璋公乃曰。
如是如是。
遂命掌记室
而师资如水乳也。
元世祖辛卯年
主庆寿。
衲子不惧苦寒。
趋归法会。
而禅床几至折脚。
其都中贵人多杂遝。
门下简一以璋公真率之风应之。
无不悦服。
盖璋居庆寿。
受公卿之刺。
从未以名姓干复之。
然以祖意徵扣。
则忉怛往返。
不留馀地也一。
于廊下逢数僧。
乃问曰。
那里去。
一僧对曰。
赏花去。
第二对曰。
礼佛去。
第三对曰。
那里去。
第四僧无语
俱以棒打之。
复问第五僧。
对曰。
和尚去。
曰。
觅他作甚么。
曰。
待他打。
时还他一顿。
曰。
将甚么来打。
曰。
不将棒来打。
连打曰。
者掠虚汉。
众皆走散。
召曰。
上座
众同首。
曰。
是甚么。
乃趋寂。
谥曰佛日圆明大师
赞曰。
简公据无师之智。
出家行脚。
遍阅尊宿。
而后扣中和室投机之语。
盘旋密运。
称可观矣。
公不假能事而起天目。
齐几湮之宗。
则老东山之面目俨然。
岂非巨冶无分金之体。
而千江有得月之机乎。
杨惟中金末元初 1205 — 12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5—1259 【介绍】: 弘州人字彦诚
金末,以孤童从元太宗
知读书,有胆略。
年二十,奉使西域三十余国。
太宗七年,从阔出攻宋,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在襄阳德安一带,得名士数十人,并收伊、洛诸书送燕都,建太极书院,延名儒赵复王粹等讲授,慨然欲以道济天下。
中书令
宪宗时使河南,击杀贪鄙残酷之总管刘福河南大治。
官至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
关汉卿元初 1220 — 13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220—约1300 【介绍】: 大都人号已斋叟
传曾为太医院尹,在大都创作杂剧。
与名演员珠帘秀等相交往,晚居杭州
所作杂剧今存十五种(一作十八种),《拜月亭》、《窦娥冤》、《救风尘》、《蝴蝶梦》等尤为著名。
另有散曲十四套、小令五十二首。
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词学图录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一斋已斋叟
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杂剧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居四家之首。
元熊自得析津志·名宦传》:"关一斋字汉卿燕人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有杂剧67部,现仅存18部:《诈妮子调风月》、《邓夫人苦痛哭存孝》、《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关大王单刀会》、《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闺怨佳人拜月亭》、《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双赴西蜀梦》、《望江亭中秋切脍旦》、《温太真玉镜台》、《钱大尹智勘非衣梦》、《感天动地窦娥冤》、《尉迟恭单鞭夺槊》、《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山神庙裴度还带》、《状元堂陈母教子》、《刘夫人庆赏五侯宴》、《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散曲见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雍熙乐府》诸书,现存套数12,小令35。
鲜卑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
鲜卑仲吉子。
管军千户,从札剌台火儿赤东侵高丽
世祖中统元年,从征阿里不哥。
从定李璮之叛。
官至大都屯田万户
高元长元初 ? — 12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5 【介绍】: 元女真人。
高闹儿子。
袭父职,总领山前十路匠军。
忽必烈渡江攻鄂州
世祖至元五年,从阿术襄樊
襄樊下,从伯颜灭宋。
宋降,护送宋太后京师,进万户。
后从脱欢交趾,中毒矢卒。
杨恭懿元初 1225 — 12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5—1294 【介绍】: 高陵人字元甫号潜斋
力学强记,书无不读,尤深于《》、《》及《春秋》。
世祖至元初,与许衡俱被召,不赴。
又数年,太子下教中书,使如汉惠帝聘“四皓”以聘,乃至京师
诏议设科取士,寻归里。
十六年,诏于太史院改历,授集贤学士,兼太史院事,两年后辞归。
后三召皆不赴。
卒谥文康
有《潜斋遗稿》。
爱薛元 1227 — 13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308 【介绍】: 元西域拂林人。
西域诸国语,工星历、医药。
初事定宗,直言敢谏。
世祖尝诏都城大作佛事,爱薛谏止之。
中统四年,掌西域星历、医药二司,改领广惠司。
累官平章政事。
王恽元 1227 — 13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304 【介绍】: 卫州汲县人字仲谋
世祖中统元年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
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
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
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
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
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
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
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
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
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字仲谋卫州汲县人
史丞相天泽镇卫,一见接以宾礼。
中统初姚左丞宣抚东平,辟为详议官
省部初建,令诸路各上儒吏之能理财者,授中书省详定官
寻转翰林修撰,兼国史编修
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
论列百五十馀章,权贵侧目。
出为平阳路判官
历河南北、燕南、山东诸道提刑按察副使
福建闽按察使
二十九年,召至京师,上书极陈时政,擢翰林院学士
大德五年,再上章求退,得请归。
八年卒。
学士承旨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
仲谋少受知元遗山,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
入仕以才干称,扬历中外,尤好著述。
裕宗东宫,进《承华事略》凡二十篇。
览之称善,赐酒慰谕,令诸皇孙传观其书。
成宗即位,献《守成事鉴》一十五篇。
元贞初,奉命纂修《世祖实录》。
集圣训六卷上之。
其杂著诗文曰《秋涧》,合为一百卷。
秋涧诗,才气横溢,欲驰骋唐宋大家间,然所存过多,颇少持择,必痛加芟削,则精彩愈见。
北方之学,变于元初。
遗山以风雅开宗,苏门以理学探本。
一时才俊之士,肆意文章,如初阳始升,春卉方茁,宜其风尚之日趣于盛也。
阿老瓦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西域木发里人。
善造炮。
至元八年,与亦思马因征至京师
后从阿里海牙潭州静江等郡,悉赖其力。
管军总管,累官回回炮手军匠副万户
郭守敬元 1231 — 13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1—1316 【介绍】: 元顺德邢台人字若思
从祖父郭荣习数学、水利,又为刘秉忠弟子。
世祖中统三年,因张文谦荐见元世祖,建议引玉泉山水以通中都(后改大都)与通州间水运。
提举诸路河渠。
至元元年,修复中兴路唐来、汉延等渠。
次年,升都水少监
十三年,受命与王恂等制订《授时历》。
修造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仪器。
十六年,任同知太史院,在全国设二十七观测站,以实测材料證实南宋杨忠辅岁实365。
2425日之说。
十七年,《授时历》制订完成,颁行全国。
二十八年,任都水监,开通通惠河,使大都通州间得以通航。
三十一年,复任知太史院事。
王仲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大都人
王沂子。
世祖时历武卫军千户山东路统军副使眉州管军万户,改东川副统军使
至元十年同签书东川行枢密院事,十一年重庆,卒于军中。
郑陶孙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处州人字景潜
郑滁孙弟。
宋进士监西岳祠
元世祖征至大都,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会纂修国史宋德祐末年事,陶孙以尝仕,义不忍书。
应奉翰林文字,出为江西儒学提举
阎复元 1236 — 13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6—1312 【介绍】: 高唐人字子静号静轩又号静斋静山
性简重。
康晔
始为东平严实掌书记,擢御史掾
世祖至元八年,以荐为翰林应奉,升修撰。
成宗即位,除集贤学士,上疏言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学,定用释奠雅乐。
从之。
累拜翰林学士承旨
武宗践祚,首陈三事,言皆剀切。
进平章政事。
乞归。
卒谥文康
有《静轩集》。
脱力世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畏兀儿人
世祖时袭为罗罗斯副都元帅同知宣慰司事。
镇压辖境各族首领反抗,击破多处山寨。
加罗罗斯宣慰使管军万户
括户口,立赋税,以给屯戍。
后入觐,卒于京师
张思忠元初 1237 — 12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7—1275 【介绍】: 大都永清人字立言
嗣父职为镇抚世祖至元五年从攻宋,于襄樊武昌建康等战役中皆有功。
张立道元初 ? — 12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 【介绍】: 元大名人字显卿
金进士张善子,随父降蒙古
十七岁备宿卫
尝从世祖北征。
至元四年,从皇子云南王忽哥赤赴滇,为王府文学,署劝农官
都元帅宝合丁毒杀忽哥赤,谋割据。
立道遣人入京师告变,被囚几死,终得解决事变。
十年,任大理等处巡行劝农使,治昆明池,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教当地各族人蚕桑之法。
十五年,任中庆路总管
孔庙,兴学校。
临安广西道宣抚使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使
成宗大德二年,拜云南行省参政,旋卒。
曾三使安南,有《安南录》,另有《效古集》、《云南风土记》、《六诏通说》等。
刁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阳人字叔达
弱冠授从征忠翊校尉
世祖至元中,从丞相伯颜作战,武艺绝伦,功居多。
阿术元帅乃选都下军,克樊城,定镇江淮南一带。
升征东招讨使,佩金符,移镇扬州,命世袭其职。
马绍元初 1239 — 13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9—1300 【介绍】: 济州金乡人字子卿号性斋
从张播学。
初授左右司都事,出知单州,民刻石颂德。
累迁同知和州路总管府事,民赖以安。
刑部尚书,擢拜参知政事
尚书左丞
都城苜蓿地,分给居民,权势因取为己有,以一区授独不取。
中书右丞,行河南省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