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释妙源元初 1207 — 1281
妙源
越州象山陈氏子。
秉具观方。
遇缘而省。
见僧流逐物遗道。
忧之形于色。
乃曰。
不耐尘劳。
心曷繇制。
愿习贱事。
以调伏之。
寓本州天宁寺
岁大饥。
赤足踵化以资众。
其师虚堂愚公
不肯下宰相吴潜
怒系之狱辱之。
师奉之惟谨。
有疑而问。
随问而解。
久之廓然。
虚堂弹指曰。
乎。
汝今太平矣。
虚堂径山
春秋已老。
俾师首众。
学子林立寮下。
与之析微阐妙。
甚得虚堂心。
虚堂曰。
是可不一出为人乎。
力赞主平江荐严。
内外事不一废。
举鼓山国清。
辞不就。
泉州水陆院
治若荐严。
而人益信慕之。
愀然曰。
吾宁久于是。
携锡以归。
知者。
又议定水。
曰。
源公行坚望高。
使力请必不让。
以素所往来者通意。
乃欣然而来。
道声益宏。
或以儒释异同为问。
师曰。
同感物而动。
汉儒失之。
繇是有不同焉。
儒以治人为学。
佛以治心为学。
治人治心。
其迹有异。
而其道未始不同。
人或过于侈。
师诫之曰。
禄损则福益。
盍慎诸而已。
布衣铁服。
终日尸坐。
语彻机迅。
奔电绝壑。
不可遏制。
稍敛戢则瞬息在几席间。
禅人仰之。
士人宗之。
精于诗。
然不肯表襮。
旧筑在越之云顶
将终。
愿解定水以归。
且命毋建塔。
毋火化。
以任其坏。
其徒弗忍。
卒瘗之。
至元十八年也。
世寿七十有五。
蒋禹玉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人,字叔宝
中漕举,为安吉县主簿
宋末提义兵救常州,不克,弃家入,客杭州
元初以儒士贡,除杭州学录
邓文原柳贯诸公深器重之。
卒年九十。
钱仲鼎宋末元初
全宋诗
钱仲鼎,一作重鼎,字德钧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徙居苏州(今属江苏)
宋末领乡荐。
,客翰林陆行直家,后卜居淞江之南、汾湖之东陆别墅旁,赵孟頫为作水村图,一时歌咏者甚众。
卒年九十馀。
事见《赵氏铁网珊瑚》卷一二《水村隐居记》,明正德姑苏》卷五七有传。
今录诗三首。
汤仲友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汤仲元
宋元间平江人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
号西楼
淹贯经史,气韵高逸
学诗于周弼
宋亡,浪迹湖海。
有《壮游诗集》。
全宋诗
汤仲友号西楼初名益,以字行,后更字端夫一字损之(《浩然斋雅谈》卷中),吴(今江苏苏州)人。
学诗于周弼
有《北游诗集》,已佚。
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七八。
今录诗六首。
仲友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吴郡人
宋亡,浪迹湖海,自号西楼
有壮游诗集。
龚开宋末元初
全宋诗
龚开字圣予号翠岩又号龟城叟淮阴(今属江苏)人。
理宗景定中陆秀夫同入淮南李庭芝幕。
宋亡,隐居吴中,以画自给。
事见清光绪淮安府志》卷三二。
 龚开诗,据《癸辛杂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高晞远南宋末元初
晞远字照庵通州人
咸淳德祐间通判平江府,入元未仕。
周密南宋至元初 1232 — 1298
全宋诗
周密(一二三二~一二九八)字公谨号草窗蘋洲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四水潜夫等,祖籍济南(今属山东),南渡后居湖州(今属浙江)
以荫监建康府都钱库。
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入浙西安抚司幕(《癸辛杂识》后集),因剔除毗陵民田浮额忤时宰,遂以母病归。
度宗咸淳初两浙运司掾属(《清容居士》卷三三《师友渊源录》)。
十年(一二七四),监丰储仓(《癸辛杂识》前集、续集卷上)。
端宗景炎间义乌县清嘉庆义乌县志》卷八)。
宋亡家破,居杭州
元大德二年卒,年六十七。
生平撰述甚多,有《草窗韵语》一至六稿,卷首有咸淳七年陈存序,系宋亡前作品;另有《蘋洲渔笛谱》、《草窗词》、《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云烟过眼录》、《志雅堂杂钞》、《绝妙好词》等传世。
事见《珊瑚木难》卷五《弁阳老人自铭》、近人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周草窗年谱》,《宋史翼》卷三四有传。
 周密诗,以民国乌程蒋氏韵楼景刊宋咸淳本《草窗韵语六藁》为底本。
参校吴县徐氏景印宋本(简称徐本)。
另从《武林旧事》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七卷。
脱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蒙古人,札剌儿氏。
袭父兄职为千户守蔡州
至元十一年,从丞相伯颜攻宋,渡江下鄂汉诸州。
次年,破建康平江等地。
十四年,授怀远大将军太平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后从亲王斡鲁忽台、丞相孛罗西征有功,加定远大将军福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改武昌路卒。
濮彦仁
彦仁字仲温桐乡人
至元中吴中,弃职归。
沈拱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县人字国祥
至元间,任安吉尹。
事至立决。
锄强植弱,奸豪屏迹。
赵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汴梁人字天锡
世祖至元中平江路,历江浙行省照磨,仕至江浙财赋副总管
郑思肖宋末元初 1241 — 1318
全宋诗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
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改,寓不忘宋室之意,原名已不详。
宋末太学生,元兵南下,曾扣阍上书,不报。
,居吴下,自号三外野人
善画墨兰,宋亡后画不画土,根无所凭,以为地已为人夺去。
元仁宗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八。
有《所南先生文集》,又有《心史》七卷,系明崇祯十一年苏州承天寺狼山中房浚井时发现,藏于铁函中,清徐乾学《通鉴后篇考异》以为是明末人伪托。
明洪武苏州府志》卷四○有传。
 郑思肖诗,第一卷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汲古阁《所南诗集》为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第二至五卷以明崇祯十二年张国维刻《心史》为底本,校以清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郑思肖(1241-1318) 字亿翁号所南
连江(今属福建)人。
宋末曾以太学生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宋亡隐居平江(今苏州),坐卧必向南,誓不与北人交往,因号所南
擅画墨兰,兼工墨
画兰根不着土,人问故,答曰:"土为蕃人所夺,汝尚不知耶?
" 有《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共收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共命名为《心史》,以当时形势无法刊行,遂于晚年将《心史》重缄封好,藏苏州承天寺眢井中,直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始被发现,藏一大铁盒中,外写"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
梁启超穷日夜之力读之,每尽一篇辄热血"腾跃一度",曰:"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全宋文·卷八三三一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所南号忆翁(一作亿翁),又号三外野人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寓居吴县(今江苏苏州)
郑起子。
太学上舍生,尝应博学宏词科
元兵南下,扣阍上书,辞切直,忤当路,不报。
宋亡隐居,改今名,及字与号皆示不忘于宋。
坐卧不北向,扁其室曰「本穴世界」,隐指「大宋」也。
岁时伏腊辄野哭南拜,闻北语必掩耳疾走。
精绘墨兰,国亡后,为不画土,意谓宋朝疆土已为元人所夺。
尝谋举事讨元复宋,未果。
无妻无子,郁郁而终。
卒于元延祐五年,年七十八。
着作存世者有《心史》七卷、《文集》一卷、《一百二十图诗》一卷、《锦钱余笑》一卷、《太极祭鍊内法》三卷。
正德姑苏》卷五五及所撰诸文。
张文虎元 ? — 13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3 【介绍】: 平江路嘉定人字山云
张瑄子。
世祖至元十五年管军总把二十一年管军千户,督饷输京师,得帝嘉奖。
累官为庆元路总管海运万户,迁湖广参政
成宗大德间改江浙,领江淮财赋都总管
七年,与父张瑄俱因事被诛。
张瑄元 ? — 13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3 【介绍】: 平江嘉定人
宋末与朱清为海盗,元军南下时投降。
管军千户
伯颜命,自海道运帑藏图籍北上。
世祖至元十九年,始用海船运粮北上。
次年,授海运千户,擢万户,为淮东道宣慰使兼领海道都漕运万户府事。
官至江西参政
太仓,豪富无比。
成宗大德七年以行贿罪被杀。
赵良辅元 1247 — 13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7—1318 【介绍】: 安阳人字良卿
世祖至元二十二年累迁金坛县,擢平江路推官,历知新喻醴陵,除建昌路同知,以潭州路同知致仕。
释万恒元 1249 — 1319年8月18日
万恒 古潭 慧鉴国师 俗姓朴氏
进士景升之子。
熊津郡人。
己酉生。
师赴九山选中魁科。
忠烈王命住三藏社。
弟子至七百。
延祐己未遘疾。
前一夕。
南峰大木自仆。
赤祲亘山谷。
年七十一。
腊五十八。
王赐谥。
塔曰广照。
师以儒家子为僧。
幼颖悟。
能自强于学。
长益不怠。
赴九山选中魁科。
拂衣往枫岳。
夏满。
移栖智理山。
饥不重味。
寒不袭裘。
胁不至席者累稔。
迹晦而名彰。
忠烈王
命住三藏社。
其师曹溪圆悟和尚亦谕之。
乃往。
后历主朗月云兴禅源等社。
凡经指授。
若聩而聆。
若𨠯而醒。
弟子至七百。
士大夫抠衣入社者。
不可胜计。
中吴蒙山
见其文偈。
叹赏不已。
赓和十数。
仍贻书致古潭之号。
皇庆癸丑
大尉王宴。
永安宫
安车卑辞。
邀至京城
时方聚禅教名流。
日以次讲论。
师主棒喝风生。
辩若悬河。
王喜甚。
行同舆。
手捧馔。
加法号别传宗主重续祖灯妙明尊者
袈裟衣裙帽袜先银币五十镒以赆。
师还山。
悉以付常住。
不归于私。
浴更衣。
修遗书。
自占葬地。
夜艾唤侍者檛鼓。
披袈裟。
据禅床声喝告别。
其略曰。
廓清五蕴。
真照无穷。
死生出没。
月转空中。
吾今下脚。
谁辨玄踪。
告尔弟子。
莫谩扪空。
禅者景瑚。
问以告住之意。
则有何处不相逢。
渡河不用筏等语。
拍膝久手。
含笑而化。
初母郑氏梦。
天降翠幕。
有童子。
肌肉如冰玉。
就视之。
遂合掌跃入郑氏怀。
反寤。
如纳斗大石胞中。
砭药之不效。
己酉八月六日诞师。
因名幕儿。
淮示寂带方郡民名白太者。
梦师登翠幕天去。
怪而明日奔至寺。
师已逝(并李齐贤撰碑序)。
傅定保元 1250 — 13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0—1335 【介绍】: 南安人字季谟号古直
六岁通《大学》、《论语》大义。
长有文名。
成宗大德初,以荐授漳州路儒学正
以《太极图》两铭合而讲之,听者悦服。
福州路三山书院山长,后以平江路儒学教授致仕。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季谟号古直晋江人
宋咸淳中礼部奏赋第四,未赴廷试。
元大德中,以荐授漳州路学正,改三山书院山长。
至治中,以平江路儒学教授致仕。
赵璧元 1250 — 13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0—1308 【介绍】: 东平路阳谷人字国宝
世祖至元间累迁监察御史,转御史台都事,出为山东宪佥
户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
武宗至大初平江海运万户,旋卒。
僧圆至元初 1256 — 1298
圆至
字天隐
高安姚氏子。
季父勉。
父文。
叔兄云。
皆中显科。
为宋名臣。
师按窥世相。
深有所感悟于中。
咸淳甲戌出家。
仰山慧朗禅师钦公脱发。
时年十九。
务静退寡交识。
怡然以道味自尚。
喜为文章志弘护。
非衒饰知见以自售也。
故其文日益进。
其曰吾圣人。
自称文佛
盖以存其道于无穷。
非文莫能。
曰经曰论。
皆是物也。
惟震旦诸师。
欲抚中下之质。
乃皆以天纵上智。
示为椎朴少文
与愚者同事。
乃圣人冥权。
非真然也。
愚者诱于其迹。
直谓圣人道妙。
可以鄙俚凡近躐。
薄经论为浅教。
斥文字为异端。
岂不惑哉。
其论吾宗文。
独许嵩明教一人。
其融会超了知见。
扶宗匡道之心。
居然可思矣。
至元元贞间
建昌能仁寺
说法一禀于钦
不两年弃去。
师行止不恒。
所居斯其最久耳。
大德二年戊戌
卒于庐山
年四十三。
惜无修期以究其道之所归。
化之所及。
为可哀耳。
有文集一卷。
吴门碛砂魁上人所藏。
以示紫阳方虚谷
读而醉心。
叙其首。
刻焉。
释至美元 1258 — 1331
至美
石湖
其号也。
金陵毕氏子。
生而颖粹。
无经世意。
出家崇目院。
宋咸淳间
得度登戒品。
脱略世故。
锐志参访。
如玉涧莹。
云峰高
月坡明。
为海内大宗匠。
皆预其席称上首。
日与饱参多士。
讲磨奋厉于天风寒籁间。
期厌初心乃已。
最后见无文传公于净慈。
传公力行古道。
典刑具存。
龙象交驰。
丛林蔚若。
师倾心事之。
尽揭源底。
至元丁亥
总统
移文起师。
主吴之双塔
瓣香为无文供。
报所自也。
未几。
嘉禾三塔寺
时三塔久废。
师训之暇。
笃以兴废补敝。
植僵起仆为怀。
鼎建养蒙堂。
以处方来名胜。
土木繁兴。
中外轮奂。
寺产素痹。
增置腴田五百馀亩。
以裕斋钵。
立长生库取月息。
为众朔望祝圣焚修。
资印赎大藏经文。
雕补千佛圣像。
寺之阙文。
至师大备焉。
筑室东偏。
扁曰幻修。
计若将终焉者。
既被旨。
平江灵岩
又迁鄱阳之永福。
四明之育王。
至顺辛未
复以杭之净慈起。
所至孳孳以弘道。
建立为己任。
弗少懈。
一日召徒。
训后事。
嘱幻修。
更为四禅名实称者处之。
默坐至夜午。
泊然而逝。
寿七十有四。
议者谓。
师操履严简。
出处端详。
原始要终。
而无间然。
诚实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