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元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4—1287
【介绍】:
元蒙古人,兀良氏,兀良合台子。蒙哥汗时从父攻云南,常率精兵为候骑。所向摧陷。世祖即位,典宿卫。中统三年,从征李璮。拜征南都元帅。至元四年后,攻宋,围襄阳。进平章政事。与伯颜统兵东下。破扬州、泰州。后北征叛王昔里吉等获胜。官至中书左丞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蒙古人。斡耳那氏。父怯怯里攻宋襄阳,卒。兀速率本部兵从阿朮攻襄樊。世祖至元十二年,从博罗罕取涟海,渡淮,破淮安南门。十三年,从阿朮袭杀宋李庭芝与姜才于泰州。累官千户,升蒙古侍卫亲军副指挥使司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泰安新泰人。宋末从李庭芝守扬州,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七月庭芝转战走泰州,焕以城降元,授淮东大都督。仕至福建宣慰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9
【介绍】:
元康里人。伯牙兀氏。以五十户从伯颜攻襄樊。又破复州,超升千户。至元十六年,改管军总管。后领江淮战舰数百艘侵日本,全军而还。移镇泰州,授钦察亲军指挥使。
珽字廷玉,钱唐人。八岁能赋诗,长,习为科举业,轰然有声场屋间。宋亡后,客授藏书之家,昼翻夜诵,灯坠花穴帽不知也。丞相伯颜、程承旨钜夫、刘中丞伯宣前后交荐,辞不赴,李文简公衎力起之。授太平路儒学正,未几摄行教授事,寻转常州路教授,升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秩满,署淮东盐仓太使,谢事,养疴海陵。再迁兰溪州判官,致仕。结庐西湖之金沙滩,有泉自天竺来,及门而汇,榜之曰湛渊,因以自号。晚归老栖霞,又号栖霞山人。以天历元年卒,年八十一。所居多竹,先是一竿上岐为二,人皆异之,赋《双竹杖》诗,未几而殁。廷玉有二子,盖先兆也。所著曰《湛渊集》。剡源戴帅初评其诗,甚似渡江陈去非,而尝讳言去非。其赋《铜浮沤》一篇,尤清驯可念。紫阳方万里称其冠绝古人,有英雄大丈夫气。庐陵刘会孟谓其不为雕刻苛碎,苍然者不惟极尘外之趣,兼有云山韶濩之音。皆确论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扬州海陵人。元末为两淮盐运丞。致仕归,勤学好修。张士诚闻其贤,屡辟不就,胁入吴门,以疾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湖州乌程人,字刚父。博学工诗文。仕至泰州同知。能诗,与赵子昂、牟应龙、萧子中、陈无逸、陈仲信、姚式、钱选,号吴兴八俊。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刚父,号南谯,吴兴人。仕至泰州同知。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处林,字平山,姓王氏,仁和人也。母黄氏,方诞之,旦有异僧过其家,持木刻梵僧像长尺许,遗其父曰:此即汝所生儿也。言讫不知所往,其家人始异之。年十二,即欲出家学佛,父母以其有夙因,弗夺也。礼邑之广严寺僧广脩为薙度师。年十七受戒具。溯涛江,上金华山,谒及庵信于西峰。一见器之,命居侍席。一夕,及庵燃纸沁膏以代烛,举示林曰:“龙息吹灭,作何观念?”因之有省。会及庵迁主湖之道场,携林与偕,遂典藏钥,分座说法。冬至之夕,秉拂跻席,新学毕萃,发百馀问,随叩随应,响如钟鸣,辩同瓶泻,众皆叹服。已而及庵化去,若失所依,闻虚谷陵在仰山,时门庭孤峻,莫有当其机者,因之江西求印焉。初在众中,未有知者,一日为茶瓢僧作颂,虚谷读之不胜惊喜,曰:“宗门有人。”乃处以副座,主宾之间,相与激扬。此事犹灵树之待云门也。久之去,游江汉湖湘间,遍礼祖塔而还。皇庆癸丑,始出世于大慈山定慧禅院,瓣香所归,为及庵嗣。延祐戊午,嘉兴之当湖张氏新建兰若曰福源,请林开山,乃为创立制度,重规垒矩,纤悉备具,昭示来者,有所遵守。至元庚辰,迁中天竺。三年,高公纳麟由枢密使掌行宣政院事,知林有道行,贯通宗教,谓“净慈虚席,非有德望不容倖进”,遂迎林主之。学徒云集,动至万指,檀施泉涌,不期而至,因以馀力造建庭宇,观音罗汉诸殿,华饰备臻,近而祖堂,远而三塔,凡所宜有,皆一新之。然林自奉则甚薄,二时粥饭,必首众赴堂,不厌粗粝,寒暑布衲而已。至于勘辩学者,随机策励,皆得其归趣。或滞于文字,必从容诱导,曰:“当知佛祖心传,不碍教相,乃成妙觉。”居净慈十八年,始终如一日。时灵隐方燬于火,丞相达识帖睦尔起林移住灵隐,将事脩复,已庀材具,会天下多故。泰州张氏自苏入杭,明太祖以兵讨之未下,灵隐宿兵,殿材焚焉。未几,兵事亦解,忽谓左右曰:“吾缘殆尽。”遂入城别丞相与素所往还者,至净慈取纸笔作《辞世颂》,泊然而化。元至正辛丑五月一日也。寿八十有三,腊六十有六。所著有《净居吟》二百馀首,虞文靖公集读之大喜,因为作记,叙其前代住持传次,赖之不坠。高丽国王遣僧赉币迎阐宗旨,林辞以老,其使乞林所撰《四会法语》录之而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3
【介绍】:
元广平人,字公平。工辞章。顺帝元统元年进士第一。累知高邮府。十三年,张士诚破泰州,奉使招降,被拘。久之得释。后奉行省命出守甓社湖。张士诚入高邮后,复奉命往招。被执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许州人,字伯器,赵宏伟孙。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嵩州判官。累除杭州路总管,吏服其明决而不敢欺。浙江徭役重,为坊里正者多破家。琏建议以属县坊正为雇役,里正用田赋以均之。浙人称便。拜吏部侍郎。后为淮南参知政事,移镇泰州。张士诚反元,琏出战被擒死。
维基
赵琏(?—1353年),字伯器,元朝许州襄城人,赵宏伟之孙。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进士,授嵩州判官。后任汴梁路祥符县尹,入朝为国子助教,出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杭州路总管。官吏佩服他明察决断而不敢欺骗。浙江徭役重,坊正里正多破产。赵琏建议以属县坊正为雇役,里正用田赋来均衡。浙江人感觉很便利。因为有政绩,召为吏部侍郎,历任中书左司郎中、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出为山北辽东道廉访使。至正十一年(1351年),为淮南江北行省参知政事,镇守扬州,改镇真州。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以泰州降元,他移镇泰州。张士诚再次反元,攻陷泰州、兴化后,他率兵在泰州围剿,被擒获后杀害。其弟赵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人,《水浒传》之作者。生平不详,或称其为江苏兴化人,名子安,字彦端,又字肇端,耐庵为其号。曾于元末动乱中迁居浙江,乱平后又回归故里,拒绝张士诚之聘。著《江湖豪客传》,即后名之《水浒传》。一说为苏州人,元文宗至顺二年进士,曾为官钱塘,与当道不合,弃官归苏州。后流寓江阴授馆,晚年迁兴化,卒于淮安。二说均不甚可信。
词学图录
施耐庵(1296-1371) 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一说钱塘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兴化县白驹场。元延祐元年(1314)秀才,泰定元年(1324)举人,至顺二年(1331)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人辩冤纠枉遭县官训诉,辞官回家。与弟子罗贯中研究写作《三国演义》。有《江湖豪客传》后定名为《水浒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中山府安喜人,字子威。赵秉政子。至正元年为南台照磨。进御史,改湖北宪佥,擢泰州尹,入为翰林待制,除监察御史。仕至翰林学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饶州路鄱阳人,字克用。事顺帝于潜邸,顺帝立,授泰州万户府千户,戍徽州绩溪。进管军总管,升万户。至正中迁浙东宣慰副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益都胶州人,字士明。能诗文。至正七年领乡荐,由泽州儒学正转泰州幕职,弃之,养亲居扬州。十五年,扬州乱,缉以身蔽母,中枪死。
思恭字德谦,号菊坡,吴陵人。至正间,官至淮安总管。
思恭,字德谦,吴陵人。至正间,为郡同知。丁酉,张士信来攻,樯橹蔽天,排川而下,思恭于杉青闸东西岸积苇以待。时南风大作,岸上举火,敌舟焚燎至四十里。治郡三年,民大悦服。终淮安总管。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国瑞,海陵人。至正间为长洲尹历官江浙行省参政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张士诚 | 天祐 | 1354年四月—1357年八月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1—1367
【介绍】:
元泰州白驹场人,小字九四。以操舟贩盐为业。顺帝至正十三年,与弟士德、士信及李伯升、吕珍等十八人,率盐丁起事,克泰州、高邮。次年,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一度为元脱脱重兵所围,以脱脱被贬得解。十六年,渡江取常熟,进克平江路,改为隆平府。并进取湖州、杭州等地。十七年,降元,任太尉,每年从海道运粮济元都。二十三年,称吴王,停海运粮食,仍奉元正朔。在吴中招贤纳士,有贤声。但与朱元璋战屡败。二十七年,平江城破,被俘至应天,自缢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2
【介绍】:
元明间扬州府泰州人。初与张士诚俱为盐徒。仕士诚为浙江行省平章。后降朱元璋,授行省平章。洪武三年,命食禄不署事,子孙世袭指挥同知。云南平,署云南布政使司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2—1357
【介绍】:
元末泰州人,小字九六。张士诚弟。善战有谋,能得士心。顺帝至正十六年张士诚据平江,以为平章。十七年徐达攻常熟,被俘,不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