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王荣祖金末元初 1196 — 12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6—1260 【介绍】: 金元间义州开义人字敬先
王珣子。
性沉厚,勇力绝人,声如洪钟。
随父降蒙古
父死,袭职,为崇义军节度使、义州管内观察使
蒲鲜万奴,拔盖州宣城等十余城
北京路征行万户
后尝用兵高丽
中统元年沿边招讨使,还镇病卒。
杨必大宋末元初 1227 — 12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294 【介绍】: 宋元间台州临海人字伯起
宋末为台州知府,以城降元,授台州安抚使,谢病归。
世祖至元十九年起为浙东宣慰副使,后改宁国路同知
吴琳南宋至元初
全宋诗
吴琳字禹玉号存吾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
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
曾通判婺州
端宗景炎间知南康军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
事见《吴礼部诗话》、清光绪宣城县志》卷一三。
今录诗二首。
何儒行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景宛陵人
至元乙亥江浙乡荐
高睿元 1249 — 13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9—1314 【介绍】: 河西人
高智耀子。
年十六,授符宝郎,出入禁闼,久之,迁唐兀卫指挥副使
礼部侍郎,迁嘉兴路总管,擢江东道提刑按察使,镇压宣城附近起事之众。
再迁浙西、淮东道肃政廉访使,按治盐官豪民。
官至南台御史中丞
楚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丰蒙城人
因父楚□以宿州蒙古军,被囚,后得释。
元兵渡江,降元,授管军总管,加怀远大将军,领兵镇宁国
至元十八年,从范文虎渡海侵日本,大风坏船,挟破船板漂流三昼夜至高丽
吴存元 1257 — 13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7—1339 【介绍】: 鄱阳人字仲退
私淑饶鲁之学。
部使者劝以仕,不赴。
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
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
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张德荣元 1258 — 13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8—1335 【介绍】: 晋宁路人字显卿
累迁宣城县,擢陕西行省员外郎,除信州路总管,以武昌路总管致仕。
沙啰巴元 1259 — 1314年10月5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9—1314 【介绍】: 元积宁人,出家为僧。
善解诸国语。
世祖命译中国未备显密诸经,辞旨明辩
赐号大辩广智,授江浙等处释教都总统
去烦从宽,僧寺赖以安。
改统闽粤,忤同列罢职。
武宗复召拜光禄大夫大司徒,馆于庆寿寺
龚璛宋末元初 1266 — 13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6—1331 【介绍】: 镇江人,居吴中字子敬
文章卓伟殊绝,自成一家。
和静、学道二书院山长,改宁国路儒学教授
后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
有《存悔斋稿》。
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
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
与其弟理刻苦于学。
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
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
宪使徐琰辟置幕中,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事者交章荐,宜在馆阁,不报。
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簿,改宜春丞,岁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卒。
其所作诗曰《存悔斋稿》,明朱性甫录补遗十七首,出自溪王氏所藏。
子敬少时,尝有咏史诗云:「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
」为一时所传诵,其序袁静春集云:通甫与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诸性情之正。
其于持论如此。
(臣)等谨案:存悔斋稿一卷,补遗一卷,元龚璛撰。
字子敬,自高邮迁居平江
父潗,宋末官司农卿,国亡不食卒。
少为宪使徐琰辟置幕下,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
当路者交荐其宜居馆阁,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主簿,改宜春丞,以浙江儒学副提举致仕。
所著有存悔斋诗稿一卷。
明朱存理复辑其佚篇,为补遗一卷附之。
存理铁网珊瑚行世,所见前人书画题跋为多,故所录往往得之手迹也。
盛仪嘉靖维扬志称善属文,刻意学书,有晋人风度。
盖亦一时知名之士。
而篇什所存无几,当已不免散佚。
然其诗格伉爽,颇能自出清新,在元人诸集中,犹为独开生面者焉。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刘光宋末元初
全宋诗
刘光原名寅字子敬,后改今名,字玄辉号晓窗歙县(今属安徽)人。
幼孤力学,忍贫不仕,授徒五十馀年。
,行省差充宁国路学正,不赴。
有《晓窗吟稿》,已佚。
事见《桐江》卷一《晓窗吟卷序》、《宋季忠义录》卷一五。
贡奎元初 1269 — 13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9—1329 【介绍】: 宁国宣城人字仲章号云林
十岁能属文。
初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
成宗时书奏太常奉礼郎,上书言礼制,朝廷多采其议。
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贤直学士
有《云林》。
字仲章宁国路宣城人
自少以文学名,檄为池州路齐山书院山长。
秩满,授太常奉礼郎,擢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编修
延祐初,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入为翰林待制
至治初,以母年垂九十,谒告归。
益治园池,莳花木,筑亭曰「爱日」。
兄弟奉母游宴其间,乡人荣之。
泰定中,母忧服阕,拜集贤直学士
天历改元,命代祠北岳、济淮、南镇。
其明年春,还自会稽,以疾归故里之南湖,至秋疾愈。
十月朔旦早作,谓犹子师文曰:「吾夜梦作诗,有『竹树萧萧夹泉石』之句。
其末云『九转丹成生羽翼』,是何祥也?
」语已,泊然而逝,年六十一。
翰林直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
仲章为文,闳放俊傀,不狃卑近。
大德中,朝廷方议行郊祀礼,诸大臣以仲章识鉴清远,引置礼属,多所讨论。
其在词林,与元复初袁伯长邓善之马伯庸王继学虞伯生辈相唱和,皆一时豪俊声名之士。
晚年萃撷诸礼书,欲定为一家言而未竟。
所著诗文有《云林小稿》、《听雪斋纪》、《青山谩吟》、《倦游》、《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悉藏在秘府
明弘治间,曾孙吏部郎元礼编其所存者曰《云林诗集》,刊行于世。
字仲章宣城人
元初官集贤直学士
云林集。
杨载元 1271 — 13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1—1323 【介绍】: 杭州人字仲弘
少孤,博涉群书。
年四十不仕,以布衣召为翰林编修,与修《武宗实录》。
仁宗以科目取士,遂登延祐二年进士第,授承务郎浮梁州同知,迁宁国路推官,未赴卒。
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
有《杨仲弘》。
字仲弘,建之浦城人
后徙家于杭。
博涉群书,年四十不仕。
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海船万户府照磨
延祐初,以科目取士,首应诏,登进士第
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宁国路总管府推官,卒。
初,吴兴赵魏公孟頫翰林,得所为文,极推重之。
由是文名隐然动京师,凡所撰述,人多传诵。
史称其文章一以气为主,而于诗尤有法度,自其诗出,一洗宋季之陋云。
临江范亨父序其诗曰:仲弘天禀旷达,气象宏朗。
开口论议,直视千古。
每大众广集,占纸命辞,敖睨横放,尽意所止。
众方拘拘,己独坦坦。
众方纡馀,己独驰骏马之长坂而无留行,要一代之杰作也。
又曰:皇庆初仲弘与余偕为史官,每同舍下直,回翔留署,或至见月,月尽继烛,相语刻苦澹泊,寒暑不易者,惟余一二人耳。
虞文靖公仲弘同在京师,每酒诣仲弘,问作诗之法焉。
仲弘酒既酣,尽为倾倒,他日见文靖诗,叹曰:此非伯生不能作也。
仲弘与虞、范齐名,其相与切磋如此。
尝谓学者曰: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
又言用功二十馀年,始能会诸法而得其一二。
故当时之论诗法者,以仲弘称首。
字仲弘浦城人宣城推官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弘浦城人
徙家杭州
初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编修官
延祐初进士第累迁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有集
汪泽民元 1273 — 13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3—1355 【介绍】: 宁国宣城人字叔志号堪老真逸
仁宗延祐五年进士
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
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
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
卒谥文节
泽民字叔志婺源人
以春秋登延祐戊午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江州事。
南安信州总管府推官丁母忧,服除,授平江路总管府推官
垂代自题春帖云:「及瓜当此日,行李似来时。
」其清操可想也。
济宁路兖州知州
至正三年,召为国子司业
修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
宣城,自号「堪老真逸」,与门生故人相往返,嬉游若忘世者。
十五年,长枪贼起,攻宁国,城陷被执,大骂不屈,为诗云:「江城欲破竟何为,独有孤臣谨自持。
骂贼肯教双膝屈,忠臣不顾一身危。
」遂遇害,年七十。
事闻,赠江浙行中书省左丞追封谯国郡公谥文节
所著有《春秋纂疏》行世,文节诗有《巢深》、《燕山》、《宛陵》三稿。
今已散亡,存者仅见于《宛陵群英集》、《宛雅》二书。
佳句如《送谷仲皋》云:「天开墨嶂孤云白,海涌春潮夜雪明。
」《次顾仁甫》云:「花雨翻晴催社燕,烟笼晓待春莺。
」《挽师炳仲》云:「初说衔觞蛇作祟,忽闻占谶鵩为妖。
」《□王敬叔》云:「摩诘平生诗可画,无功晚节醉为乡
」造语俱极工稳,惜全篇不传。
维基
汪泽民(1287年—1356年)字叔志元朝徽州路婺源州人宋朝端明殿学士汪藻七世孙。
汪泽民年轻时家贫力学,延祐初年,以《春秋》中乡贡,授宁国路儒学正
延祐五年,登进士第,授任为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江州事。
平反李氏妻被其兄诬告的冤狱。
朝廷征江南包银,汪泽民征集不扰百姓。
转任南安路总管府推官
惩治有镇守万户朵儿赤撑腰的郡吏王甲广东廉访副使刘珍包庇的潮州府判官
升任信州路总管府推官
为母丁忧,服丧结束,担任平江路总管府推官
和尚净广的弟子杀死净广,嫁祸他人,被汪泽民查明事情。
转任济宁路兖州知州孔子后裔衍圣公袭封职三品,汪泽民建议,应该升其品秩,以示褒崇圣之意,廷议听从。
至正三年,朝廷修辽史、金史、宋史,召汪泽民担任国子司业,参与修史
书成,升为集贤直学士太中大夫
两月后,他上书告老。
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
至正十五年,蕲黄红巾军攻陷徽州,当时汪泽民住在州。
江东廉访使道童询问汪泽民守御之计。
次年,长枪军琐南班等叛元,来攻宣城汪泽民没有离去,参与守城,最后城陷被擒。
南班让他投降,汪泽民大骂不屈,于是遇害,年七十岁。
朝廷得知,赠资善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左丞追封谯国郡公谥文节
黄叔英元 1273 — 13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3—1327 【介绍】: 庆元慈溪人字彦实
黄叔雅弟。
为学一以躬行为本。
晋陵宣城芜湖学教谕,又为和靖、采石两院山长,以家学教授闽越间。
为文隽拔伟丽,意气奔放。
学者称戆庵先生
有《戆庵暇笔》、《戆庵杂著》。
吴福孙元 1280 — 13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48 【介绍】: 杭州人字子善号清容野叟
成宗元贞初,补嘉兴路儒学录,迁宁国路儒学正
善楷书,兼工篆籀。
赵孟頫极称许之。
顺帝至正初累迁上海县主簿卒。
吴师道元 1283 — 13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3—1344 【介绍】: 婺州兰溪人字正传
工词章。
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皆有惠政。
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
其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
礼部郎中致仕。
有《吴礼部诗话》、《敬乡录》、《吴正传文集》等。
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人
至治元年进士第,授高邮丞。
再调宁国路录事,迁建德县,入为国子助教,寻进博士
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
所著有《易诗书杂说》、《春秋胡传附辨》及文集二十卷。
正传自羁丱知学,善记览,工词章。
发为诗歌,才思涌溢,弱冠读《西山真氏遗书》,幡然有志为己之学,务在发挥义理而辟异端。
其在成均,一遵许鲁斋成法,六馆诸生皆说之。
尝与同郡黄晋卿柳道传友善,数以诗篇相往来。
吴立夫与为同宗,尤所推重,尝寄诗云:「恢奇俊伟莫子若,便可上拂句陈垣。
正传和云:「丈夫穷达岂所论,要以不朽垂乾坤。
」知其相契者,又不独以诗也。
维基
吴师道(1283年—1344年)字正传元朝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人。
吴师道工于词章。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进士第,为高邮县,调任宁国路录事,赈济饥民。
转任池州建德县尹,皆有惠政。
后被中书左丞吕思诚侍御史孔思立称荐,召为国子助教,升任博士
其教学本于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
至正三年(1343年)因母丧南归,次年,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致仕,在家中去世。
著有《吴礼部诗话》、《敬乡录》、《易杂说》、《书杂说》、《诗杂说》、《春秋胡传附辨》、《战国策校注》、《敬乡录》及《吴正传文集》二十卷。
李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镇江人
监察御史,进宁国路榷茶提举
英宗至治中,建言朝廷记注,宜悉书付史馆,帝从之。
为官洁己爱人,公余讲学。
张师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宁国人字仲愚
曾两领仁宗延祐文宗天历乡荐。
汪泽民游,尝同编《宛陵群英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渊宛陵人
张师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宁国人字叔舆
张师愚弟。
好学,工诗。
有《梅尧臣年谱》。
(按:《宛陵群英集》名作张师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