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南北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顿丘卫国人。窦瑾子。善楷、篆,北京诸碑及台殿楼观宫门题署多遵所书。官至尚书郎、濮阳太守。为政贪,多所受纳。坐子窦僧演有罪,免官。后以善书,拜库部令,卒于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2—541
【介绍】:
北魏范阳涿人,字休族。少孤,有志尚,颇涉经史。年三十八,举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而文伟亦以致富。北方将乱,文伟积谷范阳,多所赈赡,为乡里所归。韩楼据蓟城,文伟率乡闾守范阳,防守二年。楼平,以功封大夏县男,除范阳太守。孝庄帝崩,与刘灵助起兵攻尔朱氏,败投高欢。东魏孝静帝时,官至青州刺史。卒谥孝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
【介绍】:
北魏燕国蓟人,字稚穆,一作幼穆。父与法秀谋反伏诛,季坐腐刑,入宫为小黄门。胡太后反政,累官中给事中,出为新兴太守。孝明帝死,与尔朱荣等议立孝庄帝。除肆州刺史、抚军将军、中侍中,官终右光禄大夫。
全后魏文·卷二十五
斤,代人。登国初,统禁兵,为侍郎。皇始初,为征东长史、越骑校尉。迁都水使者,出为晋兵将军、幽州刺史,赐爵山阳侯。明元即位,为郑兵将军,行右丞相。拜天部大人,进爵为公。授司空、晋兵大将军、行扬州刺史。太武即位,进爵宜城王。为赫连定所擒,后得归,免为宰人。寻拜安东将军,降爵为公。太延初,为卫尉,改封弘农王,加征南大将军。后为万骑大将军。真君九年卒,年八十,谥曰昭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33
【介绍】:
北魏代人。尉古真弟。从拓跋圭攻后燕,围中山,先登,伤一目。圭嘉之,赐安乐子。从讨姚平,还,拜国部大人。历事三帝,太武帝时官至幽州刺史,改封辽西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35
【介绍】:
北魏河内修武人。张蒲子。以功臣子为太学生。太武帝即位为内主书。从征柔然有功,进爵修武侯。延和二年为幽州刺史。时逢灾年,州廪空虚,乃使商人通济贫人,车马之家籴运于外,贫弱者劝以务农。岁大熟,士民颂之。在任三年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僧。译意法勇。幽州黄龙人。俗姓李。幼为沙弥,修苦行。闻法显等躬践佛国,遂于武帝永初元年招集沙门二十五人,入流沙,经龟兹疏勒诸国,进至罽宾,学梵文,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在檀特山南石留寺受大戒。再西去月氏国入中天竺,同行生者惟五人,赍石蜜为粮。终至南天竺,遂随舶泛海,达广州而归。译有《观世音受记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法勇。出李氏。幽州黄龙人。为沙弥。持苦行。读法显西游事。欲踪迹之。以宋永初元年。同沙门僧猛昙朗二十有五人。出海西郡。入流沙高昌。遂道龟兹沙勒。登葱岭。望雪山障雾千里。有大江湍驶。以绳为桥。桥之上仅可行一人。先渡彼岸者。必举火为识。此岸之人见烟。而后可进。久无烟。则知其人堕江中矣。三日乃至大雪山。壁立千仞。俱有杙孔。处处相对。人持四杙。更互著崖孔中。猿臂而过。至平地失十二人。入罽宾国。拜瞻佛钵。留岁馀。学梵语梵书。得观世音授记经。又西去并辛头那提河。入月氏国。瞻内髻骨观自沸水乘舟。至檀特山南石寺。寺僧杂三乘学。天竺佛陀多罗。此云觉救者。果位人也。无谒请为和尚依止。以受大戒。汉沙门志定。为阿阇梨。因坐夏。夏休乃行。路皆中天竺境也。地旷人稀。赍石蜜为粮。顾影孤绝。同伴馀五僧耳。苟经险难。即系念观世音以免。将入舍卫国。有狂象群来。方归念间。狮子从林中出。象怖伏。遗粪而去。渡恒河。有野牛群吼而来。又归念之。俄大鹫飞来。于是牛亦奔散。无渴留止。遍观陈迹。亲依圣贤久之。寻附海舶以归。至广州。其终。别有传记。
释昙无竭。此云法勇。姓李氏。幽州黄龙人。幼为沙弥便修苦行持戒诵经。为师僧所重。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门僧猛等。共赍幡盖供养之具。远适西方。初至河南国。仍出海西郡。入流沙到高昌。郡经历龟兹沙勒。诸国登葱岭度雪山。进至罽宾国礼拜佛钵。停岁馀学梵书梵语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缘河西入月氏国。礼拜佛肉髻骨及睹自沸水船。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住僧三百馀人。杂三乘学。无竭停此寺受大戒。复行向中天竺界。路既空旷唯赍石蜜为粮虽屡经危棘。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未尝暂废。将至舍卫国。中野逢山象一群。无竭称名归命。即有师子从林中出。象惊惶奔走。后度恒河。复值野牛一群。鸣吼而来。将欲害人。无竭归命如初。寻有大鹫飞来。野牛惊散。遂得免之。后于南天竺随舶汎海达广州。其所译出观世音受记经。今传于京师。后不知所终。
释昙无竭。此云法勇。姓李。幽州黄龙人也。幼为沙弥便修苦行。持戒诵经。为师僧所重。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之徒二十五人。共赍幡盖供养之具。发迹北土远适西方。初至河南国。仍出海西郡。进入流沙到高昌郡。经历龟兹沙勒诸国。登葱岭度雪山。障气千重层冰万里。下有大江流急若箭。于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十人一过到彼岸已举烟为帜。后人见烟。知前已度方得更进。若久不见烟则知暴风吹索人堕江中。行经三日复过大雪山。悬崖壁立无安足处。石壁皆有故杙孔处处相对。人各执四杙先拔下杙手攀上杙展转相攀。经日方过及到平地相待料检。同侣失十二人。进至罽宾国礼拜佛钵。停岁馀。学梵书梵语。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汉言师子。曰缘河西入月氏国。礼拜佛肉髻骨及睹自沸木舫。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住僧三百馀人。杂三乘学。无竭停此寺受大戒。天竺禅师佛驮多罗。此云觉救。彼土咸云。已證果。无竭请为和上。汉沙门志定为阿阇梨。停夏坐三月日。复行向中天竺。界路既空旷唯赍石蜜为粮。同侣尚有十三人。八人于路并化。馀五人同行。无竭虽屡经危棘。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未尝暂废。将至舍卫国。野中逢山象一群。无竭称名归命。即有师子从林中出。象惊惶奔走。后渡恒河。复值野牛一群鸣吼而来。将欲害人。无竭归命如初。寻有大鹫飞来野牛惊散。遂得免之。其诚心所感在险剋济。皆此类也。后于南天竺随舶汎海达广州。所历事迹别有记传。其所译出观世音受记经。今传于京师。后不知所终。
此云法勇。姓李。幽州黄龙人。幼为沙弥。便修苦行。持戒诵经。为师僧所重。常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之徒。二十五人。共赍幡盖供养之具。发迹至河南。出海西郡。进入流沙。到高昌郡。经历龟兹沙勒诸国。登葱领。度雪山。障气千重。层冰万里。下有大江流急若箭。于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十人一过。到彼岸已。举烟为帜。后人见烟。知前已度。方得更进。若久不见烟。则知暴风吹索。人堕江中。行经三日。复过大雪山。悬崖壁立。无安足处。石壁皆有故杙孔。处处相对。人各执四杙先拔下杙。右手攀上杙。展转相攀。经三日方过。到平地。料检同侣。失十二人。进至罽宾国。礼拜佛钵。停岁馀。学梵书梵语。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狮子口)缘河。西入月氏国。礼拜佛肉髻骨。及睹自沸水船。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住僧三百馀人。杂三乘学。无竭停此寺受大戒。于天竺禅师佛驮多罗。(登圣果名)夏坐三月。复行向中天竺界。路既空旷。唯赍石蜜为粮。同侣十三人。八人死于路。五人同行。无竭虽屡经危棘。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未常暂废。将至舍卫国中。野逢山象一群。无竭称名归命。即有师子。从林中出。象惊惶奔走。后度恒河。复值野牛一群。鸣吼而来。将欲害人。无竭归命如初。寻有大鹫飞来。野牛惊散。遂得免之。后于南天竺。随舶汎海。达广州。译出观世音受记经。传于京师。后不知所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范阳人。身长九尺,力能拔树。柔然侵范阳,曹登城射,矢出三百步。投弓于外,柔然将莫能开。为尔朱氏守幽州。高欢起兵,厚礼招之,不应。后率其徒入海岛,得长人胫骨为二槊,送其一于高欢,诸将莫能举,未几疾病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从道武帝攻诸部。为并州刺史。道武帝欲抚悦新附,而素延杀戮过多,坐免官。后拜幽州刺史,以豪奢放逸,左迁上谷太守。后封曲阳侯。时道武帝颇尚节俭,而素延奢侈过度,被赐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北平无终人,字景文。博通经籍。征拜秘书著作郎,举为国子祭酒。后兼幽州中正。时孝文帝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尼与齐州大中正房千秋各举其子。出为幽州平北府长史,带渔阳太守,未拜,坐为中正时受乡人财货免官。尝作《字释》,未成而卒,年六十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1—486
【介绍】:
北魏燕郡蓟人,字继叔。勤读博闻。征为中书博士。出为幽州别驾,不营资产,衣食常不足。迁秘书丞。时高允为秘书监,称博通经籍,无过恒者。官至秘书令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2
【介绍】:
北魏平原人,家于北海都昌,字处干。仕宋明帝为幽州刺史,镇梁邹。复授兖州刺史。献文帝皇兴二年慕容白曜南攻,说降休宾。休宾初不从,后以妻子先入魏,乃降。为怀宁县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2
【介绍】:
北魏东平寿张人,徙居幽州。弱冠以武干知名,随父吕温在秦州,以击氐族杨难当功,征为羽林郎。文成帝之立,罗汉与有力,累迁殿中尚书,爵山阳公。献文帝时,官秦、益二州刺史。屡平仇池氐及羌人起事。征拜内都大官。卒谥庄。
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建,代人。太武时,擢为三郎,迁下大夫。文成时,赐爵阜城侯,加冠军将军,出为幽州刺史。孝文即位,徵为尚书右仆射,加侍中,进爵赵郡公。迁司徒、征西大将军,进爵魏郡王。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睿字文叔,燕郡广阳人。初为东宫吏。献文帝时,迁仪曹长,赐爵阳平公。后为南部尚书。卒赠安东将军、幽州刺史,谥曰宣。
全后魏文·卷三十
闾字阎士,渔阳雍奴人。本名驴,崔浩改为闾而字之。太武时,徵拜中书博士。文成末,迁中书侍郎。献文初,赐爵安乐子,加南中郎将,领东徐州刺史。进爵为侯,加昭武将军。承明初,为中书令,加给事中。太和中,除广陵王师,出为镇南将军、相州刺史,徙平北将军、幽州刺史,徵为太常卿。宣武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景明三年卒,谥曰文侯。(《魏书·高闾传》:「文明太后甚重闾,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其文也。」)
全后魏文·卷四十
挺,字双根。博陵安平人。太和初举秀才,射策高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赐爵泰昌子。转登闻令,迁典属国下大夫,除昭武将军、光州刺史,遥授本州大中正。景明初,北海王详以为司马。卒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曰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5—513
【介绍】:
北魏赵郡人。李元茂弟。孝文帝太和初,拜中书博士。累官定州大中正。以受贿除名为民。宣武帝景明中除平阳太守,以罪左迁步兵校尉。曾议明堂之制,以五室为长。迁平东将军、幽州刺史。
全后魏文·卷四十三
虬字神虎,河间鄚入。孝文时,举秀才上第,为中书议郎、尚书殿中郎,转司徒属、国子博士。宣武即位,转尚书右丞,徙左丞。除司徒右长史,迁龙骧将军、光禄少卿。卒赠征虏将军、幽州刺史,谥曰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南阳人,字令和。初在司空李冲家为役,为冲所宠。孝文帝太和中,侍帝左右,至殿中监。宣武帝时兼奉车都尉,甚见宠幸。官至幽州刺史,在州贪纵。后坐事处死,得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