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南北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元凤,王睿从子。少充内侍。时冯太后临朝,好细察,翔以恭谨慎密被知任。迁洛阳后,兼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左丞。官至济州刺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荥阳开封人。郑羲侄。壮健有将略。屡为统军,以军功赐汝阳男。历仕尚书郎、步兵校尉,出为济州刺史。为政宽简,百姓安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2或403—468或469
【介绍】:
北魏晋昌冥安人,字稚起。晋末,凉土丧乱,与兄唐契避难伊吾,招集民众,臣服柔然。后降魏,击退柔然进攻,太武帝嘉之。后又参预太武帝破焉耆、攻龟兹之战。太武帝待为上客。文成帝时赐爵酒泉公,出为济州刺史,有政绩,征为内都大官。评决狱讼,不加捶楚,察疑获实者甚多。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伯恭,魏郡邺人。文成时,为给事中,赐爵济阳男,加鹰扬将军。出为安南将军、济州刺史,进爵成阳公。入为散骑常侍。献文初,进号镇东将军,为彭城镇将、东海公。皇兴三年卒,赠镇东大将军、东海王,谥曰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5—515
【介绍】:
北魏济北蛇丘人,字武达。仕南齐明帝,为马头太守。孝文帝太和十八年,以郡归魏,除南兖州刺史、领马头太守,封谯县侯,镇涡阳。齐将裴叔业攻之,表固守六十余日。孝文帝嘉之,封汶阳县伯,迁济州刺史,进号平西将军。宣武帝时,官齐州刺史,卒谥恭。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烈,代人。少拜羽林中郎,迁羽林中郎将。延兴初,领宁光宫宿卫事。迁屯田给纳。太和初,以本官行秦雍二州事。迁司卫监。转左卫将军,爵昌国子。迁殿中尚书。加散骑常侍、前将军,进爵洛阳侯。转卫尉卿,加镇南将军。迁光禄卿,封聊城县开国子。除领军将军。加金紫光禄大夫。宣武即位,出为征北将军、恒州刺史。不行。寻拜车骑大将军、领军事,进爵为侯。
全后魏文·卷四十六
益宗,光城蛮酋。仕齐为征虏将军、直合将军。太和中,遣使归款,拜员外散骑常侍、都督光城弋阳汝南新蔡宋安五郡军事、冠军将军、南司州刺史、光城县伯。寻于新蔡立东豫州,以为刺史。改封安昌县伯,进号征虏将军。景明中,进号平南将军,加安南将军。延昌中,迁使持节、镇东将军、济州刺史。入为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改封曲阳县伯,熙平二年卒。年七十三。赠征东大将军、郢州刺史。谥曰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2—518
【介绍】:
北魏武邑武遂人,先单名蔚,字叔炳,一字伯华,小字陀罗。以儒学名。孝文帝太和初举孝廉,为中书博士。转皇宗博士。参与理定雅乐。宣武帝初,迁秘书丞、武邑郡中正。上疏请校理东观藏书。正始中侍讲佛经称旨,诏加“惠”字。孝明帝时出为济州刺史,还,为光禄大夫。
全后魏文·卷四十
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小字陁罗。本单名蔚,宣武诏加惠,号惠蔚法师。太和初,郡举孝廉对策,为中书博士,转皇宗博士,迁太亩令。宣武即位,历冗从仆射,迁秘书丞、武邑郡中正,又兼黄门侍郎。迁中散大夫、正黄门,代崔光为著作郎。迁国子祭酒、秘书监。延昌中,封枣强县男。孝明即位,出为平东将军、济州剌史。还,除光禄大夫。神龟元年卒。赠大将军、瀛州刺史,谥曰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
【介绍】:
北魏阳平乐平人,字世荣。少历本州从事,以通医术,常为宫中诊治,补侍御师。历迁廷尉卿、御史中尉,仍营进御药。在职多所弹纠。宣武帝尝诏显撰药方三十五卷,颁布天下,以疗诸疾。后为太子詹事。以营疗功,封卫国县伯。显蒙任遇,恃势使威,为时所疾。宣武帝崩,孝明帝立,朝宰以侍疗无效为由诛之。
全后魏文·卷四十六
显字世荣,阳平乐平人。孝文时,历本州从事,以医术补侍御师,迁尚书仪曹郎。宣武时,累迁游击将军,拜廷尉少卿。除平北将军、相州刺史,入除太府卿、御史中尉。延昌初,为太子詹事,封卫南伯。有药方三十五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5—531
【介绍】:
北魏恒农华阴人,字延寿,本字仲考。杨播弟。自中散累迁冠军将军、济州刺史。坐事降为宁朔将军、梁州刺史。先后镇压氐、羌起事,入官太仆卿。孝庄帝永安初,进位太保、侍中。尔朱荣镇压葛荣,椿统众为后军。北海王元颢在梁将陈庆之护送下北返,椿留不避。孝庄帝还,乞归老。逾年为尔朱天光所杀。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椿,字延寿。弘农华阴人。本字仲考,孝文赐改。初拜中散,典御厩曹。迁内给事,领兰台行职。改授中部曹,转授宫舆曹少卿,加给事中。出为安远将军、豫州刺史,迁冠军将军、济州刺史,免。后为宁朔将军、梁州刺史,寻假节冠军将军兼征虏将军。拜光禄大夫,假平西将军兼太仆卿,寻转正。加安东将军。永平中,除平北将军、朔州刺史,加抚军将军。入除都官尚书,除定州刺史。以私造佛寺除名为庶人。正光末,除辅国将军、南秦州刺史。转授岐州。复除抚将军、卫尉卿,转左卫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加卫将军。除雍州刺史,进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行台。以疾解归。建义初,迁司徒。永安初,进位太保侍中。寻致仕。普泰元年,为尔朱天光所害。太昌初,赠太师、丞相、冀州刺史。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轨,字广度。渤海蓨人。太和中为著作佐郎,迁尚书仪曹郎中,兼员外散骑常侍。宣武帝初转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除国子学士、行东郡太守。迁前军将军,行夏州事。转太子仆射,迁廷尉少卿,加征虏将军。卒赠右将军、济州刺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7
【介绍】:
北魏安定人。初仕萧鸾,任安丰、新蔡二郡太守。与裴叔业同投魏,宣武帝景明初,拜冠军将军、豫州刺史。淮南克定,法友有力焉。其后停散十年,恬静自处。宣武帝末,除济州刺史,以廉和称。孝明帝时官光禄大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25
【介绍】:
北魏酒泉人,字季宣。孝文帝太和中坐事被宫。宣武帝时得充内侍,自崇训丞为中常侍,迁光禄大夫。为元叉之党羽,参预幽闭胡太后事。胡太后重执政,出为济州刺史,未几遣武卫将军刁宣驰杀之。
全后魏文·卷二十三
光韶,亮从父弟。太和中为司空行参军兼秘书郎,掌校华林御书。明帝初,除青州中从事,后为司空骑兵参军,又兼司徒户曹。出为济州辅国府司马,迁青州平东府长史,入为司空从事中郎。解职归。孝庄初,为东道军司,寻徵辅国将军、廷尉少卿。未至,除太尉长史,加左将军,迁廷尉卿。永安末,解职归。后除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不起。卒年七十一。孝静初,赠散骑常侍、骠骑将军、青州刺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殖。北魏渤海蓨人。高肇子。以中书侍郎出为济州刺史。宣武帝永平元年,元愉叛,植率州军讨破其别将,当赏,以家荷重恩,为国效力是其常节,不受赏。后历青、相、朔、恒四州刺史,以清能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0—529
【介绍】:
北魏太山博人,世居蜀汉,字灵远。仕梁为步兵校尉。宣武帝景明中归魏,既达京师,陈伐蜀之计,帝嘉纳之。后除羽林监。孝明帝正光中,以西南道军司率军大破梁军樊文炽。官至镇远将军、梁州刺史。卒谥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字契胡提。陆真子。累迁长安镇将、济州刺史。宣武帝正始初,为怀朔镇大将。孝明帝正光初,以太仆卿奉使绥慰秀容,为牧子所害。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相州平乡李氏也。幼习群书。至二十三。备通七曜九章。天文地理。卜筮之学。游从者众。抵掌解颐。相与为乐。而年盛貌都。思附法门。烧一指节以自誓。伉俪之义。情欲之念。未尝少动其心。二十九时闻讲涅槃。神开理会。遂师事僧始于邺下。而出家焉。初宗涅槃。俄入林虑山。禀禅诀。未几。从洛下献公。听法华华严。后徙辙光公逮行化齐魏。弘物尤多。旋趾邺都。声誉斯重。故使崔觐注易。咨而取长。宗景造历。求而舍短。大儒徐遵明季宝顶等。愿受菩萨戒。皂白归之如市。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复变疏引经。制为论。以是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独地持名述。然言行相辅。禛祥屡降。尝于显义寺。为胶州刺史杜弼。讲华严。至六地忽有一雁飞下。自浮图东。顺行入堂。正对高座。伏地若听。席散还顺塔西而出。尔乃鴹逝。又夏讲。雀伏座之西南。终于九旬。
又在济州有鸮来听。讫席便去。其感异类如此。方阐华严。僧或骂曰。是伽斗竟何所解。夜觉有物捶其僧。死复苏。
偶过他寺。值布萨日。意欲闻戒。寺僧升座将竖义。且曰。布萨僧常事耳。竖论法相。不亦可乎。忽见神人雄特。问座上僧曰。今日何日。答曰。布萨日。神即搭之。拽于座下。委顿垂死。次问第一座。搭拽如之。由是自励不敢说欲。乃至疾重。舆而就僧。将终之日。延像入房。下床跪地。惟悔宿触而已。日正午。卒于邺东大觉寺。春秋八十。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
释僧范。姓李氏。平乡人也。幼游学群书。年二十三备通流略。至于七曜九章天竺咒术。咨无再悟。徒侣方千指掌解颐誇矜折角。时人语曰。相州李洪范。解彻深义。邺下张宾生领悟无遗。斯言诚有旨矣。兼以年华色美都无伉俪之心。思附法门烧指而修供养。年二十九栖迟下邑闻讲涅槃。辄试一听开悟神府。理思兼通。乃知佛经之秘极也。遂投邺城僧始而出家焉。初学涅槃经顿尽其致。又栖心林虑静其浮情。复向洛下从献公听法华华严。宗匠前修是非衢术。后徙辙光师而受道焉。耽味虑宗岁纪迁贸。既穷筌相学志无杂。乃出游开化利安齐魏。每法筵一举听众千馀。逮旋趾邺都可谓当时明匠。遂使崔觐注易咨之取长。宋景造历求而舍短。大儒徐遵明李宝顶等。一对信于言前。授以菩萨戒法。五众归之如市。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复变疏引经制成为论。故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地持一部独名述也。然属词繁壮不偶世情。亦是一家之作。故可观采。而言行相辅祥徵屡降。尝有胶州刺史杜弼。于邺显义寺请范冬讲。至华严六地忽有一雁飞下。从浮图东顺行入堂。正对高座伏地听法。讲散徐出还顺塔西尔乃翔游。又于此寺夏讲。雀来在座西南伏听终于九旬。又曾处济州。亦有一鸮飞来入听讫讲便去。斯诸祥感众矣。自非道洽冥符。何能致此。尝讲花严。辄有一僧加毁云。是乃伽斗。竟何所解。当夜有神加打。死而复苏。其见闻者皆深敬异。尝宿他寺意欲闻戒。有僧升座将欲竖义。乃曰。竖论法相深会圣言。何劳布萨。僧常闻耳。忽见一神形高丈馀貌甚雄峻。来到座前问竖义者。今是何日。答曰。是布萨日。神即以手拓之曳于座下。委顿垂死。次问上座。拓曳同前。由是自励。至终僧事私缘竟无说欲。乃至疾重舁而就僧。将终之日延像入房。下床跪地惟悔宿触而已。时当正午遗诫而卒于邺东大觉寺。时春秋八十。即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初范背儒入释崇信日增。寂想空门不缘世务。口无流略之语。身绝非法之游。随得财贿即施门人。衣食有无未曾宣述。安忍善恶喜怒不形。洗秽奉禁终始如一。而留意华严。为来报之业。夜礼千佛为一世常资。末岁年事既隆。身力不济。犹依六时叩头枕上。自有英悟之量。罕能继者。而感通灵异。则事全难准云。
姓李。平乡人。幼学群书。年二十三。备通疏略。至于七曜九章天文筮术。咨无再悟。时人语曰相州李洪范。解彻深义。邺下张宾生。领悟无遗。兼以年华色美。都无伉俪之心。思附法门。烧指而修供养。年二十九。栖迟下邑。闻讲涅槃。一听开悟。遂投邺城僧出家焉。复向洛下。从献公听法华华严。后从辙光师受道。耽味虚宗。出游开化。利安齐魏。每法筵一举。听众千馀。逮旋趾邺都。遂使崔觐注易。咨之取长。宗景造历。求而舍短。大儒徐遵明。李宝顶等。一见信于言前。受以菩萨戒法。五众归之如市。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复变疏引经。制成为论。故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地持十部独名述也。然属词繁壮。不偶世情。言行相辅。祥徵屡降。常有胶州刺史杜弼。于邺显义寺。请范冬讲。至华严六地。忽有一雁飞下。从浮图东。顺行入堂。正对高座。伏地听法。讲散徐出。还顺塔西翔逝。又于此寺夏讲。雀来在坐。西南伏听。终于九旬。又曾处济州。亦有一鸟飞来入听。讫讲便去。诸祥感众。道洽冥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
【介绍】:
东魏代人,字连德。初随葛荣。荣败,为尔朱荣所用,官都督,累迁济州刺史。尔朱氏败,归高欢,拜汾州刺史。孝静帝天平中高欢克夏州,以慰劳大使留镇夏州,为叛将许和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休贤。李遵弟。郡辟功曹,以父忧去职,终身不食酒肉。孝明帝时,历任城、济北二郡太守。孝庄帝初迁济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