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南北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高阳新城人,字仲衡。有识见,多与名流交游。仕广平王常侍,迁谏议大夫,瀛州大中正。后除荥阳太守,行南青州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高阳新城人,字长琳。有才干。与弟许玑并通率,多与当时名流交往。初仕太学博士,累迁尚书南主客郎,瀛州中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2—520
【介绍】:
北魏广平任人,字伯始。游明根子。幼为中书学生,通经史。孝文帝时,为内秘书侍御中散。历南安、高阳二王之镇北府长史带魏郡太守。宣武帝景明末,为廷尉卿,兼御史中尉、黄门侍郎,凡举劾皆以儒家名教为准绳。屡上书言事,宣武帝不纳。孝明帝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卒谥文贞。有《易集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4—532
【介绍】:
南朝梁高阳新城人,字昭哲。少孤,笃志好学,十四入太学,受《毛诗》。旦受师说,晚而复讲,座下听者常百余人。撰《风雅比兴义》十五卷,盛行于世。尤明掌故,称为“仪注学”。应齐文惠太子召,侍讲崇明殿,后兼国子博士,江祏号为“经史笥”。入梁,为著作郎,参定五礼。曾谏止梁武帝封禅。出为始平太守,有能名。累迁太子中庶子。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应皇太子萧纲召,与录《长春义记》。又有《述行记》。
全梁文·卷五十八
懋字昭哲,高阳新城人,晋徵士询五世孙。仕齐为后军豫章王行参军,转法曹茂才,迁骠骑大将军仪同中记室,除太子步兵校尉。永元中转散骑侍郎兼国子博士。梁受禅,除征西鄱阳王咨议兼著作郎,待诏文德省。出为始平太守。加散骑常侍,转天门太守,中大通三年拜太子中庶子,卒,有《述行记》四卷,集十五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94—约540
【介绍】:
名或作恂。北魏末高阳新城人,字伯礼。许惇兄。位司徒咨议参军,修起居注,后拜太中大夫。三世同居,闺门和睦,时人赞其家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1—541
【介绍】:
北魏末高阳新城人,字叔明。性开朗率直,任州治中、别驾,西高阳太守,太中大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2
【介绍】:
北齐高阳新城人,字季良。仕东魏为司徒主簿,以明断称,时号“入铁主簿”。迁阳平太守,有治政。历魏尹、齐梁二州刺史。官至少师、尚书右仆射。与邢邵、魏收等同列,以无学术、不善谈而不为时流所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7—570
【介绍】:
南朝陈高阳新城人,字亨道。许懋子。少传家业。博通群书,多识前代旧事。甚为刘之遴所重。释褐梁安东王行参军,兼太学博士。王僧辩为陈霸先所杀,无敢言者,亨以故吏,抗表请葬。入陈,初为太中大夫。陈宣帝以亨贞正有古人风,师礼事之。拜卫尉卿。卒官。曾撰《齐书》、《梁史》,均佚。
全陈文·卷十五
亨,字亨道,(《通典》作许通,避唐讳。)高阳新城人,梁太子中庶子懋子。为安东参军兼太学博士,寻除平西记室参军。太清初,为征西中记室兼大常丞。侯景之乱,避地郢州,邵陵王引为咨议参军,王僧辩袭郢州,召为仪同从事中郎,迁太尉从事中郎,与沈炯对掌书记。敬帝承制,授给事黄门侍郎。陈受禅,授中散大夫,领羽林监,迁太中大夫,领大著作。天嘉中摄太常卿。宣帝即位,拜卫尉卿,太建二年卒,有《梁史》五十三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高阳新城人。许遵子。学父卜筮之术。遵以晖聪明不及,乃仅授以妇人产法,预言男女及产日,无不中。北齐武成帝时晖以此术数获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9—466
【介绍】:
南朝宋南阳叶人。有勇力,好杀戮,善立营阵,御众严酷。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随刘元景北伐,有战功,为后军参军督护。孝武帝即位,为济阳太守,讨平臧质、鲁爽,多所诛戮,封筑阳县子。从沈庆之攻竟陵王刘诞,广陵城陷,奉命行诛,悉杀城内男丁数千人,为司州刺史。前废帝嗣位,为帝用命,杀戮大臣。帝赐美女金帛,充斥其家。及废帝被杀,明帝即位,疑惧不安,因谋作难,下狱死。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交趾人。住仙州山寺。日诵法华一偏。以为常。后从外国禅师达磨提婆。学诸观行。一定必周晨夕。彭城刘缋。出守南海。闻其风而礼致之。𢹂以俱归。处之幽栖寺。终日默然如愚。与之游。愈久愈可敬。分卫之暇。闭户无他事。永明五年。迁憩钟山延贤精舍。心远地僻尤称。天监中卒。寿七十。
全后魏文·卷三十一
麒麟,昌黎棘城人。初为景穆太子东曹主书。文成即位,赐爵鲁阳男,(《北史》作渔阳男。)加仗波将军。参慕容白曜征南军事,进冠军将军、冀州刺史。孝文时,拜给事黄门侍郎,除冠军将军、齐州刺史,假魏昌侯。太和十二年卒,赠散骑常侍、安东将军、燕郡公,谥曰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5—508
【介绍】:
北魏京兆杜陵人,字灵智。韦阆族弟。名为孝文帝所赐。历尚书南部郎。孝文帝初,蛮首桓诞归款。珍出使蛮地至桐柏山,招抚七万余户,置郡县。除左将军、乐陵镇将,赐爵霸城子。复以击南齐功进爵为侯。屡从南征,官至中垒将军、鲁阳太守。卒谥懿。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珍字灵智,京兆杜陵人。初为京兆王子推常侍,转尚书南部郎。孝文即位,除左将军、乐陵镇将,封霸城子。移镇比阳,以功进爵为侯。寻为源怀卫军长史,转齐郡王太保、长史。迁显武将军、郢州刺史,进龙骧将军,加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免。起彭城王协中军长史,授建威将军,守鲁阳,加中垒将军。宣武即位,除中散大夫,加镇远将军、太尉咨议参军。永平元年卒,年七十四岁,谥曰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03
【介绍】:
南朝梁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字彦龙。起家齐郢州西曹书佐。齐初,与萧衍、沈约、谢朓等并为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齐武帝永明十年出使北魏,还迁零陵内史。深为明帝所知。为始兴内史,安抚边民,施行德政,盗贼敛迹,商贾露宿,郡称神明。齐末,萧衍(梁武帝)起兵,云参赞帷幄,拜黄门侍郎。入梁,封霄城县侯,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官至尚书右仆射。善属文,长五言诗,诗风清浅婉转。卒谥文。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萧鸾 | 高宗 | 明帝 | 494年—498年 | ||
建武 | 494年十月—498年四月 | ||||
永泰 | 498年四月—498年十二月 | 元年七月萧宝卷即位沿用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2—498
【介绍】:
即齐明帝。南朝齐皇帝,字景栖,小字玄度。高帝侄,萧道生子。少孤,高帝抚育,恩过诸子。刘宋末,任安吉令、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入齐,封西昌侯,任郢州刺史。齐武帝时,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右卫将军。受遗诏辅政,连续废杀郁林王、海陵王,自立为帝。即位后,北魏屡侵犯,破齐于新野、南阳、义阳等地。性猜忌多虑,信道术,在位时,高帝、武帝子孙几被杀尽。在位五年。谥明,庙号高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广川人,字叔愿。孝文帝太和中为中书博士,从中书侍郎高聪出使江南,坐过家定省老母,免官。久之,征为京兆王元愉郎中令,行洛阳令。转治书侍御史、加威远将军,行鲁阳太守。后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孝明帝正光中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8—494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长。齐武帝子。封庐陵王。武帝立,为都督郢州、司州之义阳军事、郢州刺史。在镇,营造服饰,多违制度,为帝所责。永明中,迁都督南豫、豫、司三州军事、南豫州刺史。之镇,道中戏部伍为水军。帝大怒,杀其典签,遣宜都王萧铿代之。子卿还第。郁林王立,复为侍中,代司徒。海陵王延兴元年为萧鸾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8
【介绍】:
西魏北地三原人。毛遐乳母之子,一字七宝。遐养之为弟,因从毛姓。劲悍多力,随诸兄战斗,多冲锋陷阵。位散骑常侍,封县侯。西魏文帝大统四年为广州刺史,与骆超镇鲁阳,后城陷于东魏,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博陵安平人,字叔轨。崔逸弟。起家奉朝请,累迁太子家令、中散大夫、鲁阳太守。孝明帝孝昌三年,萧宝夤镇压关陇义军,引为西征别将,屡有战功。擒万俟丑奴将郝虎,以功封槐里县开国伯,后假征东将军、行岐州事。未几,为义军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
【介绍】:
北周赵兴阳州人,字道因。北魏末,以军功授都督。后事宇文泰,颇有谋略。以伏波将军从王思政镇弘农,行弘农郡事,除南荆州刺史。寻镇鲁阳,以拒东魏兵。又从尉迟迥伐蜀,累著战功。入周,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历勋州、安州刺史,爵乐昌县公。武帝时官至陕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