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僧义净初唐 635 — 713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5—713 一作净义,误。
俗姓张名文明齐州(今山东济南)人,一说范阳(今北京)人。
年十四出家,广学经论。
高宗咸亨二年(671),由广州取海路前往印度,遍参佛教圣迹,在那烂陀寺从宝师子等著名大德学习多年。
武后證圣元年(695)携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回国后,即在洛阳长安专主译事,共译出经律论凡61部。
其译文偏于直译,精切谨严,然稍欠顺畅。
玄宗先天二年(713)卒。
宋高僧传》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九有传。
全唐诗》存诗6首,其中“标心之梵宇”一首系误收玄逵之诗,另卷七八六无名氏诗卷存其《题取经诗》1首。
鲁炅盛唐 703 — 7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3—759 【介绍】: 幽州范阳人,一说幽州蓟人
以破吐蕃功,累授右领军大将军
安禄山之乱,为南阳节度使,守南郡城
被围一年,昼夜苦战,人相食。
肃宗至德中突围出,为襄阳节度使
叛军欲南侵,奋命扼冲要,阻其南犯江汉之路。
唐师收两京,封岐国公,兼京兆尹
上元中,为淮西襄阳节度使
郭子仪等九节度同围安庆绪相州,中流矢奔退,寻以忧惧服毒而卒。
李忠臣唐 716 — 7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784 【介绍】: 幽州蓟人
本姓董,名秦
从军,材力冠异。
肃宗时以战功赐姓名。
代宗时汴州刺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西平郡王
性贪残好色,将吏妻女多被诱胁以通之。
军无纪纲,所至纵暴。
木强率直,不识书、不喜儒生。
朱泚反,伪署司空、兼侍中
及败,伏诛。
张希崇五代 888 — 9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939 【介绍】: 五代时幽州蓟人字德峰
少通左传》,知星历,性素朴,事母孝。
后唐庄宗时,以偏将平州契丹陷其地,用为节度使,后率所部南归。
明宗时汝州防御使,迁灵武节度使,有惠绩。
徙镇邠宁。
后晋高祖入立,复拜灵武
希崇字德峰
幽州蓟县人
后唐庄宗朝累迁蕃汉都提举使。
天成初
契丹命为平州节度使
后逃归。
汝州防御使
灵州两使留后
邠州节度使
晋祖入立。
除灵武卒年五十二。
边归谠唐末宋初 908 — 9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964 【介绍】: 幽州蓟人字安正
少以儒学名。
历仕后晋后汉后周
亮直敢言,后周世宗时官至御史中丞
宋初迁刑部尚书,致仕。
归谠字安正
幽州蓟人
累迁右散骑常侍
汉初历礼部刑部侍郎
周广顺初兵部户部侍郎
尚书右丞枢密直学士
左丞
寻为御史中丞
宋。
乾德二年卒。
刘吉南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燕蓟(今北京天津蓟县一带)人。
五代南唐后主传诏承旨
入宋,为供奉官,知河渠利害。
宋太宗太平兴国间,河大决,以塞河有方略,并与丁夫同甘苦,人目为刘跋河。
后迁崇仪使
有诗300首,编为《钓鳌集》,徐铉作序,已佚。
又编《江南续又玄集》10卷(一作2卷),续韦庄《又玄集》,录唐人之诗,亦不存。
宋朝事实类苑》卷五五引《杨文公谈苑》、《诗话总龟》卷一引《丛苑》载其事迹,并存诗2句。
《全唐诗外编》收入。
全唐诗》作张茔诗句。
边鲁宋初
全宋文·卷四二
边鲁幽州蓟(今北京)人。
据所作《边府君墓志铭》,知其为边敏之侄、边归谠之从兄弟。
志文称边归谠刑部尚书,按《宋史》卷二六二《边归谠传》云:「宋初迁刑部尚书」,则边鲁为宋初人。
僧法向隋末唐初 553 — 630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杨州海陵葛冈之李氏。
躯干八尺。
眉目秀整。
仪状杰然。
性严恪寡言笑。
足下有黑子。
相者以为当得天下重名。
年十六即出家。
行头陀。
清净自居。
尤习诵法华。
摄山栖霞寺恭禅师
为开室于寺侧。
使脩智者忏法三七日。
屡见瑞应。
后入京师
还乡里大宁寺禅坐。
从寺僧智喜请也。
一日昼卧。
惊起曰。
火发。
喜匍匐四出顾视无所有。
曰。
五眩妄有所见耳。
明日又如此者凡三度。
乃之宁海
未几而盗李子通
海陵
焚荡殆尽。
时虎害殊甚。
方设齐祈禳。
忽一虎入室掠人去。
逐后呼曰。
何造次。
可放此人。
虎遂放之。
若有知者。
俄虎群集。
遍以杖扣其头为说法。
寻欲游天台
谓弟子曰。
吾于天台
势莫能至。
徒与江南一山有缘尔。
及过江止江阴
缁素钦仰。
为创构定山寺
久之复于盐亭孤山
创构正见寺。
而处焉。
贞观四年冬
遽告别门人曰。
吾比梦恶。
病且弗起矣。
二十日
索汤盥沐剃发。
面西趺坐而终。
寿八十七。
欲以身施鸟兽。
且虑嚼啮狼藉。
见者讥议。
乃使葬山之西南隅。
至是掘地得石。
其陷处仅尔容柩。
而累塔其上。
平昔言多预验。
贞观二年
每独语曰。
幽州女子以乌丝布头巾。
常州贾人寄我。
今久不来。
何也。
遣弟子逆之。
才及门而或果以巾至。
得则把玩嗟惋。
亟碎裂分之。
人一片。
有不得者。
时以为疑。
三年诏括天下僧尼之义宁间私度者。
悉罢归编户。
而头巾之谶著白矣。
是岁大雪深数尺。
语弟子索新菜。
弟子答以雪寒非得菜时。
曰山上有。
于是如言上山。
行数里。
至一树下。
果得菜。
皆青嫩可羹茹。
窦抗隋末唐初 ? — 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1 【介绍】: 隋唐间扶风平陵人字道生
窦荣定子。
在隋,以帝甥见宠,累官幽州总管
炀帝时坐事废。
李渊少相狎,闻已定京师,因归长安,拜将作大将,寻为左武候大将军
以兄呼之。
从平薛举,功第一。
又从讨王世充,与从弟窦轨并册勋于庙。
卒谥密
罗艺隋末唐初 ? — 6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 【介绍】: 隋唐时襄州襄阳人,寓居京兆云阳字子延
性刚愎不仁,勇攻战。
善用槊。
隋大业中以战功补虎贲中郎将,驻守涿郡
大业十二年起兵,取柳城、怀远等地,自称幽州总管
唐高祖武德元年归唐,赐姓李封燕郡王
助唐败刘黑闼,任天节将军,镇守泾州
太宗贞观元年率兵反唐,入据幽州,后败逃至乌氏为左右所杀。
于志宁隋末唐初 588 — 66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88—665 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
隋炀帝大业末冠氏县,弃官归里。
唐高祖入关,迎谒长春宫,授银青光禄大夫
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天策府中郎文学馆学士
太宗贞观三年(629),进中书侍郎,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
后迁侍中
高宗永徽中进封燕国公监修国史,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显庆四年(659),拜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年八月出为荥州刺史,徙岐州刺史
麟德二年(665)卒,赠幽州都督谥曰定
生平见令狐德棻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碑铭并序》,《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志宁为著名学者,著述甚多,有文集4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志宁字仲谧
京兆高陵人
高祖入关。
迎谒长春宫
银青光禄大夫
太宗朝官中书侍郎
散骑常侍
太子左庶子
侍中
永徽时封燕国公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显庆四年太子太师
麟德二年卒。
年七十八。
幽州都督
谥曰定
卫孝节隋至唐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至唐初河东安邑人
初仕为将。
炀帝大业十四年李渊部将殷峤刘弘基进屯长安故城孝节自金光门出战,为峤等所败。
后归唐。
高祖武德初,为总管,破刘武周部将尉迟敬德美良川
太宗贞观三年,为幽州都督,兼恒安道行军总管,出击突厥
张允济隋末唐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唐时北海人
隋炀帝大业中武阳,颇有政绩。
有行人夜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可还取之。
”果得衫。
后迁高阳县
唐太宗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出为幽州刺史
岑文本隋末唐初 595 — 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5—645 【介绍】: 南阳棘阳人字景仁
年十四,父因事下狱,诣司隶理冤,命作《莲花赋》,下笔便成,属意甚佳,遂雪父冤。
萧铣召为中书侍郎
入唐署为荆州别驾
太宗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李靖荐,擢拜中书舍人
时国家诏诰及军国大事,文皆出文本
俄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
令狐德棻撰《周史》,史论均出其手。
贞观十八年,进中书令
及伐辽,凡所筹度,一皆委之。
从至幽州,暴病卒。
谥宪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95—645 字景仁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
迁居江陵(今湖北荆州)
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善属文,工飞白书。
14岁至司隶台为父伸冤,作《莲花赋》,下笔成章,莫不叹赏。
高祖朝署行台考功郎中
太宗贞观初,授秘书郎,上《藉田颂》、《三元颂》,其辞甚美,进中书舍人,迁中书郎中专典机密
预撰《周书》,书成,封江陵县子
后拜中书令
太宗,至幽州,暴疾而卒,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日宪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曾预修《大唐氏族志》、《文思博要》。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文集6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文本字景仁
邓州棘阳人
高祖朝署行台考功郎中
贞观时累授中书侍郎
专典机密
封江陵县子
中书令
太宗伐辽。
幽州
暴疾卒。
年五十一。
侍中广州都督
谥曰宪
张文瓘隋末唐初 595 — 677
文瓘
贝州武城人
贞观初明经
累迁水部员外郎
出为云阳
龙朔中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
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大理卿
上元二年侍中兼太子宾客
仪凤二年卒。
年七十三。
幽州都督
谥曰懿
刘祥道隋末唐初 596 — 666
祥道字同寿
魏州观城人。
少袭爵乐平县
累迁黄门侍郎
进封阳城县刑部尚书
龙朔三年右相
转司太常伯
进爵广平郡公
乾封元年致仕。
卒年七十一。
幽州都督
谥曰宣
窦德玄唐初 598 — 666
德元
岐州平陵人
始为高祖丞相府千牛
高宗以旧臣自殿中少监御史大夫
迁司元太常伯
麟德初检校左丞
封钜鹿男
卒年六十九。
光禄大夫幽州都督
谥曰恭
释知苑初唐 ? — 639
幽州沙门知苑
精练有学识。
隋大业中发心造石字一切经藏以备法灭。
既而于幽州西山凿岩为石室。
即磨四壁而以写经。
又取方石别更磨写。
藏诸室内每一室满。
即以石塞门镕铁锢之。
隋炀帝涿郡
内史侍郎萧瑀皇后弟也。
性笃信佛法以其事白后。
后施绢千匹。
施绢五百匹。
朝野闻之争共舍施。
得以成功。
常以役匠既多道俗奔凑。
欲于岩前造木佛堂并食堂寐室。
而念木瓦难办。
恐繁经费未能起作。
忽一夜暴雨雷电震山
明旦既晴。
乃见山下有大木数千万。
为水所漂积于道次。
道俗惊骇不知来处。
于是远近叹服。
乃使匠择取其木。
馀皆分与邑里。
邑里喜愧而助造堂宇。
顷之毕成如其志焉。
所造石经已满七室。
贞观十三年卒。
弟子犹继其功焉。
马周初唐 601 — 648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01—648 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茌平)人。
少孤贫好学,尤精《诗经》、《春秋》,然落拓无为。
高祖武德中博州助教
后西游长安,为中郎将常何门客,代为条陈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太宗召见,令直门下省,拜为监察御史
侍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治书侍御史中书侍郎等职。
贞观十八年(644),迁中书令
太宗,留辅皇太子
及还,以本官摄吏部尚书
二十二年卒,赠幽州都督
高宗即位,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唐县
生平事迹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有《马周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字宾王
博州茌平人
武德中补州助教
太宗朝累官至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中书令
以本官摄吏部尚书
贞观二十二年卒。
年四十八。
幽州都督
高宗立
追赠右仆射高唐县
崔敦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雍州咸阳人字安上
高祖武德中通事舍人
曾持节幽州,召庐江王李瑗已举兵,胁问朝廷事,敦礼不为屈。
还迁左卫郎将
中书舍人,四迁兵部侍郎
高宗永徽中累官中书令
卒谥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