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 相关资源
诗文库133993
人物库50840
活动10862
人物库 唐朝
僧法向隋末唐初 553 — 6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3—630 【介绍】: 隋唐时僧。
扬州海陵葛冈人,俗姓李
身长八尺,仪貌魁杰。
年十六,辞亲出家。
戒行清静,尤通习《法华经》。
曾至建业摄山参法,后复归海陵
隋末,移住宁海
欲往天台寻智者故迹,未达,暂住江阴定山寺
唐初,归住海陵正见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杨州海陵葛冈之李氏。
躯干八尺。
眉目秀整。
仪状杰然。
性严恪寡言笑。
足下有黑子。
相者以为当得天下重名。
年十六即出家。
行头陀。
清净自居。
尤习诵法华。
摄山栖霞寺恭禅师
为开室于寺侧。
使脩智者忏法三七日。
屡见瑞应。
后入京师
还乡里大宁寺禅坐。
从寺僧智喜请也。
一日昼卧。
惊起曰。
火发。
喜匍匐四出顾视无所有。
曰。
五眩妄有所见耳。
明日又如此者凡三度。
乃之宁海
未几而盗李子通
海陵
焚荡殆尽。
时虎害殊甚。
方设齐祈禳。
忽一虎入室掠人去。
逐后呼曰。
何造次。
可放此人。
虎遂放之。
若有知者。
俄虎群集。
遍以杖扣其头为说法。
寻欲游天台
谓弟子曰。
吾于天台
势莫能至。
徒与江南一山有缘尔。
及过江止江阴
缁素钦仰。
为创构定山寺
久之复于盐亭孤山
创构正见寺。
而处焉。
贞观四年冬
遽告别门人曰。
吾比梦恶。
病且弗起矣。
二十日
索汤盥沐剃发。
面西趺坐而终。
寿八十七。
欲以身施鸟兽。
且虑嚼啮狼藉。
见者讥议。
乃使葬山之西南隅。
至是掘地得石。
其陷处仅尔容柩。
而累塔其上。
平昔言多预验。
贞观二年
每独语曰。
幽州女子以乌丝布头巾。
常州贾人寄我。
今久不来。
何也。
遣弟子逆之。
才及门而或果以巾至。
得则把玩嗟惋。
亟碎裂分之。
人一片。
有不得者。
时以为疑。
三年诏括天下僧尼之义宁间私度者。
悉罢归编户。
而头巾之谶著白矣。
是岁大雪深数尺。
语弟子索新菜。
弟子答以雪寒非得菜时。
曰山上有。
于是如言上山。
行数里。
至一树下。
果得菜。
皆青嫩可羹茹。
释法向
姓李
扬州海陵葛冈人。
形长八尺。
仪貌魁杰眉目秀异。
立性威严言不妄发。
足下有黑子圆净分明。
相者曰。
长为军将
仍有重名于天下也。
年十六辞亲出家。
即事精苦与人卓异。
尼妪参礼未尝与言。
戒行清净诵法华通。
摄山栖霞寺恭禅师
住法后贤众所归仰。
承名延致于寺侧立法华堂
行智者法华忏。
依法行。
三七专注大获瑞应。
知而不言。
恭既入京还江北。
海陵宁海二县。
各延供养。
隋末海陵大宁寺僧智喜。
开房延入。
中静坐。
昼卧惊起曰。
火发。
喜四出顾视了无。
曰。
吾患耳妄闻耶。
明日昼惊。
如此三度遂东还宁海
去后李子通贼破县烧寺。
如所告焉。
大虫伤害日数十人。
乃设禳灾大斋。
忽有一虎入堂。
搏一人将去。
逐后唤住何造次。
今为檀越设斋。
可放此人。
依言即放。
诸虎大集。
以杖扣头为说法。
于是相随远去。
又欲往天台寻智者古迹。
谓弟子曰。
吾虽欲至天台而不达在江南一山中。
西北望见一城。
及过江至江阴县
道俗留连于县东南山起寺。
号曰定山
便经年稔。
后天下渐安。
又还海陵盐亭
百姓留之。
小孤山出地百仞。
四面无草木。
于前立寺名为正见。
处之。
贞观四年冬初。
谓门人曰。
吾与汝别。
近梦恶将不起矣。
遂卧二十日。
忽起索汤。
盥浴剃发自辰至酉。
面西而终。
年七十八。
将终谓弟子曰。
吾愿以身施诸鸟兽。
此无林木。
食若不尽秽人眼目。
可埋山西南。
及依往埋。
掘便值石。
盘薄无由。
又更试掘遂得一处。
凹陷石上恰得容身。
因厝中置塔其上。
生常日投陀林野驯伏猛兽。
观想西方口唱南无佛。
不多说法。
随缘一两句。
有灾祥者令避。
托以梦想所见。
贞观二年
有常洲人。
往幽洲见一女人。
海陵向禅师健不。
又问识耶。
答不识。
女人以乌丝布头巾用寄师。
此人遇患经年不至。
预知之。
每叹息那不至耶。
人至江阴附头巾。
海陵人将至其处。
乃令弟子逆之。
恰至门首。
相值以巾付还。
得巾执玩。
咨嗟裂破付弟子。
人得一片。
有不得者。
贞观三年
天下大括义宁私度。
不出者斩。
闻此咸畏。
得头巾者并依还俗。
其不得者现今出家。
其年大雪深数尺。
告弟子曰。
吾须新菜。
弟子曰。
雪深叵得。
曰上山求之可有。
如言上山数里至一树下皆是青菜。
取之而返。
预知皆如此也。
沈法兴隋至唐初 ? — 62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沈法兴 延康 619年九月—620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
沈恪子。
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
宇文化及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
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
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
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
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
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李子通隋至唐初 ? — 62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子通 明政 619年九月—621年十一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2 【介绍】: 沂州人。
少贫贱,以渔猎为生。
隋炀帝大业末,左才相于长白山起事,子通归之,以武力雄其间。
后入据江都,称帝,国号吴,建元明政
盛时,隋郡县及江南人士多归之。
高祖武德四年杜伏威所败,降唐。
次年欲再起,被捕杀。
杜伏威隋末至初唐 ? — 6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4 【介绍】: 隋末唐初齐郡章丘人
隋炀帝大业末,与辅公祐率众起事,转战淮南自称将军
寻破高邮,攻历阳,居丹阳自称大行台
进用士人,大修器械,薄赋敛,除殉葬法。
又上表越王,署为东南道大总管
高祖武德二年,降唐,就拜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安抚大使
四年,遣其将克歙州,尽有江东淮南之地。
五年,入朝,加太子太保,留京师
后被毒死。
陈子良隋末至初唐 575 — 6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5—632 【介绍】: 隋末唐初苏州吴县人
初仕,为杨素记室
唐高祖即位,授右卫率府长史,充隐太子东宫学士
武德末,为法琳辩正论》作注。
太宗贞观元年,出为相如县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75—632 吴(今江苏苏州)人。
少好学,博通经史。
在隋为杨素记室
唐高祖武德时,为右卫率府长史,隐太子学士
太宗贞观元年(627),为相如县六年卒。
生平散见其《祭司马相如文》、《旧唐书·贺德仁》、《唐诗纪事》卷四。
工诗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著有《陈子良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3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句。
唐诗汇评
陈子良(575-632)江苏吴人
隋平陈,移居长安,以教授为生。
后为杨素记室
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隐太子李建成学士
贞观元年,在果州相如县任。
有《陈子良集》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三首,其中杂有在隋之作。
李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子弟。
字定臣
幼孤,十岁即好学。
明六经,举进士,就礼部试,吏唱名乃入,勘耻之,遂返江东,隐于阳羡
常恶元白诗多纤艳不逞,而世竟重之,乃集诗之类古者,断为唐诗,以讥正其失。
有《唐诗》三卷。
李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曾隐居终南山紫阁、白阁二峰,与贾岛薛能交往。
又漫游吴地,与许浑相过从。
一度赴宥州谒李权。
生平事迹散见贾岛《送李溟宥州李权使君》、《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许浑《送李溟秀才》等诗及《唐诗纪事》卷五八。
诗僧栖白称其诗:“数篇正始韵,一片补亡心。
”(《赠李溟秀才》)。
张为将其列为清奇苦僻主孟郊及门之一(《诗人主客》)。
全唐诗》存诗1首。
李袭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州安康人字茂实
李袭志弟。
通敏有识度。
高祖召授太府少卿封安康郡公
光禄卿蒲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为江南道巡察大使
寻转凉州都督,行同州刺史
为人以威肃闻,居家俭。
后坐事废为民,流泉州而卒。
有《五经妙言》、《江东记》、《忠孝图》。
释法江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江东人
游蜀居法聚寺。
寺即隋之蜀王秀所造者。
仁寿中
尝塔舍利。
故胜事尤多。
一日忽谓其同房之徒曰。
外有檀越万馀辈。
悉戴冒方被拘挛。
无所告诉。
可急救也。
其徒即出视之无所见。
但见渔者以竹器负螺子。
至驰报
使以钱赎而投之水。
长安大兴善寺。
本隋之舍卫寺也。
先天中
灾摩孑遗。
东明道士李荣巴西人轻薄善戏谑。
为之辞曰。
道善何曾善。
言兴却不兴。
如来烧赤尽。
惟有一群僧。
众闻而怒且奋然。
事大费繁势莫之卒。
就俄一德衣弊貌陋。
委破囊于地曰。
幸还成佛殿。
竟骤步去。
不知所在。
徐察之人无识者。
寻倒其囊。
得黄金千两。
由是施者四集。
而寺以亟成。
释法江者。
江东人也。
来游岷蜀居于法聚寺。
寺即蜀王秀之造也。
寺内有仁寿中文帝舍利塔
以慈悯为怀。
多逆知其来言无少误。
尝在房中谓门人曰。
外有万馀人尽戴帽形且挛蜷。
从吾乞救。
汝速出寺外求之不见人物。
弟子怪师之言何其倒乱。
徙倚之间有数十人。
檐竹器中螺子至。
曰。
此之是欤。
命取钱赎之投于水中矣。
长安大兴善寺本隋舍卫寺也。
至唐先天中火灾殿宇荡然。
唯遗基耳。
明庆中东明道士李荣者。
巴西人也。
好事薄徒多与释子争竞优劣。
玄都观
因率黄冠指其灰烬而嘲之曰。
道善何曾善。
言兴且不兴。
如来烧赤尽唯有一群僧。
僧中有愤其异宗讥诮者。
急慕劝重新缔构复广于前。
十二亩之地。
化缘虽日盈千万计未能成。
僧众搔首躇蹰。
未知何理克成。
忽有一僧。
衣服粗弊形容憔悴
负一破囊入缘言。
速了佛殿步骤而去。
启视之则黄金也。
校耒之一千两矣。
时人奇之。
由此檀施日繁。
殿速成矣。
王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九号白云先生别号巢君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隐于鹿门山,与孟浩然往还甚密,浩然有9首诗记及王迥
曾游江南浩然作《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送之。
事迹散见孟浩然诸诗。
全唐诗》存诗1首。
僧印宗初唐 627 — 7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713 【介绍】: 唐僧。
吴郡人俗姓印
通经典,精《涅槃经》。
高宗咸亨间蕲春东山弘忍大师咨受禅法,复于番禺慧能禅师,后还乡里。
有《心要集》。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吴郡印氏。
母镏始娠。
其邻人咸梦。
一端雅沙门
徐步入其舍。
镏亦自梦。
或求为其子。
陈让再三不止。
他夕父又梦。
有童子跪授旃檀香木于镏氏者。
于是镏氏。
食遇荤。
膻辄厌弃。
逮生即使事佛。
无靳惜意。
稍长依宿德习经论。
尤精涅槃。
咸亨元年
阐导京辇盛甚。
上元中诏入居大爱敬寺
辞不赴。
乃就蕲之东山
咨受忍大师禅法。
复尝于番禺
慧能禅师问答。
深明心要。
久之还乡里。
刺史王胄
请置戒坛
度人可千数。
因诏江东诸寺院。
置坛度人如之。
后诏入内。
造慈氏大像。
著心要集。
纂三教文意之表明佛法者。
先天二年二月二十日终。
年八十七。
释印宗
姓印氏
吴郡人也。
母刘氏始娠。
邻家咸见一沙门端雅徐步入印舍。
白刘曰愿为子焉。
母梦同此。
再三陈让不克。
父梦有馈栴檀香木童子。
跪授付刘。
刘顿厌荤膻。
俗间食味隔在唇吻之外。
及生而长。
从师诵通经典。
末最精讲者涅槃经。
咸亨元年在京都盛扬道化。
上元中敕入大爱敬寺居。
辞不赴请。
蕲春东山忍大师咨受禅法。
复于番禺慧能禅师
问答之间深诣玄理还乡地。
刺史王胄礼重殊伦。
请置戒坛
命宗度人。
可数千百。
续敕召入内。
乃造慈氏大像。
所著心要集。
起梁至唐。
天下诸达者语言总录焉。
又奉敕江东诸寺院天柱报恩各置戒坛度人。
又纂百家诸儒士三教文意表明佛法者。
重结集之。
手笔逾高著述流布。
至先天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示终。
嘱循轮王法葬之。
年八十七。
会稽王师乾立塔铭焉。
梁知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排行第六
武则天圣历初,登进士第
玄宗开元初,任潭州刺史,与张说有诗赠答。
又曾任苏州刺史江东采访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六
武后圣历初,登进士第
玄宗开元初,任潭州刺史,与张说以诗赠答。
又曾为苏州刺史江东采访使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二、《吴郡志》卷一一。
全唐诗》存诗1首。
释法玩唐 679 — 743年12月13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钱塘之冯氏。
其先本长乐人
祖宦游于江东
遂家焉。
世慕净名之道。
每置丛林之士于别室。
以齐施之业。
而祈得嗣续。
俄彦
克歧克嶷。
性姿异常。
稍胜衣。
即白父求谢尘累。
父讶而许之。
薙落受具。
探讨大乘。
无所底滞。
独念以为慧非定不发。
五兹于定。
其可小怠乎。
乃于所居之灵智寺侧。
别搆兰若。
以事寂嘿。
同志之侣。
造门请益。
启迪良多。
天宝二载。
十二月十三日。
告戒侍者
端坐而逝。
春秋六十五。
僧腊减二十。
其月十九日
迁塔于寺之山原。
塔则白衣弟子。
俞法界。
子怀福侄希秀等。
所建。
刘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莱州东莱人
玄宗开元元年,官左拾遗,建言置盐铁之官,收利以供国用,免重赋贫人,诏从之。
后历殿中侍御史仓部员外郎
十七年,官给事中
二十年检校吏部侍郎次年,充江东江西宣慰使
僧灵著武周 691 — 746
释灵著
姓刘氏
绵州巴西人也。
年殆志学方遂出家。
登戒寻师不下千里。
年四十精毗尼道兼讲涅槃。
一律一经勤于付授。
晚岁请问大照禅师
领悟宗风守志弥笃。
后诣长安诞敷禅法。
慕道求师者不减千计。
若鱼龙之会渊泽也以天宝五载四月十日申时示灭于安国寺石楞伽经院。
享寿五十六。
僧夏三十六。
将终寺中亟多变怪。
盖法门梁栋之颓挠也。
加趺而坐怡然而化。
三七日后茶毗起塔于龙首冈。
佛陀波利藏舍利之所帝女娲之坟右。
其年十月十日迁入塔焉。
弟子朗智道珣如一。
追慕师德香火不绝。
内侍上柱国天水赵思侃。
命释子善运撰碑于塔所焉。
钱塘灵智寺释法玩
俗姓冯
长乐人也。
随祖宦于江东
遂为钱塘人也。
父子通字元达
世袭冠裳传其素业。
然精覈百氏之馀。
执志慕净名之应质。
谈论多召禅林之士于家。
别室供礼愿生令嗣。
弥久诞于家。
岐嶷之性天发端谨。
才胜衣也启父求出俗。
固不阻留。
披剃登具。
探赜三乘如指掌焉。
而性终耿介。
于此寺之深坞。
实淅江之阳也。
别构兰若去伽蓝夐远。
终日安禅。
时同志者造门请益。
随事指南多有所證。
天宝二载十二月十三日天之将晓。
侍者端坐奄从泥曰。
春秋六十五。
僧腊减二十年。
于时山鸟哀鸣云雾濛惨。
远近檀越悲泣者堵。
其月十九日迁殡于寺侧山原。
有弟子俞法界及子怀福犹子希秀等。
旧所归心。
结塔营事皆出其家。
塔因会昌中所毁。
今存阯焉。
碑石漫没。
吁哉。
姚子彦盛唐 691 — 7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1—768 【介绍】: 河东人字伯英
进士第
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文词雅丽科,历任清苑获嘉永宁
二十九年又举明四子科。
右拾遗,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
天宝十四载,宣慰江东淮南
肃宗时,再拜中书舍人,曾两知贡举
任礼部侍郎光禄卿左散骑常侍
代宗广德二年,授秘书监
綦毋潜盛唐 692 — 7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2—约749 【介绍】: 虔州人,一说荆南人字孝通
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及第,授宜寿,迁右拾遗,入集贤院待制,复授校书,官终著作郎
工诗,其诗善写方外之情。
后弃官归隐江东别业,王维有诗送之。
有文集。
作品评论
王维《别綦毋潜》
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休。
僧昙一唐 692 — 772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张氏
其先韩人也。
留侯良
为汉元辅
晋魏以降。
衣冠相继。
曾祖恒以太常卿
扈跸扬都
子孙遂家。
一年十六
听茂亮法师
讲经论于云门寺
悬解异众。
法师劝其母孟氏。
放出家。
亮即中宗皇帝菩萨戒师也。
景龙中
以制恩薙染。
年满。
丹阳玄昶律师受具。
南山事钞于当阳昙胜律师
开元五年
京师
观音寺大亮律师习毗尼藏。
崇圣寺子法师
究唯识俱舍等论。
安国寺印土沙门
受菩萨戒。
又问易于左常侍褚无量
观史于国子司业司马贞
于是内外周赡。
儒释贯通。
而闻望起矣。
丞相燕国公张诜。
广平宋璟
尚书苏瑰
兖国陆象先
秘书监贺知章
宣州泾县万齐融
皆相与游宴。
二十五年
仗锡东归。
明年诏天下州郡。
开元寺
长史张楚
举一充寺主
天宝十四载
浙河潮水壮甚。
南激钱唐大云寺
一偕其徒千许人。
阐律其傍。
每至潮激。
则皆唱摩诃般若。
辄止。
五月之晦。
一方夜坐。
见神人。
衣冠甚伟。
稽首谢曰。
蒙垂法施。
愿改波道矣。
已而涨沙五十里于所激之地。
计之仅距阐律时九十日尔。
道俗以为神。
至德之际。
国步多艰。
教门颓弛。
都督王公以一德足镇浮。
道宜张善。
请起为僧统
而风俗淳美如旧。
大历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迁化干寺之律院。
寿八十。
腊六十一。
明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窆于秦望山
先和尚之茔也。
是一入关。
明达法师
师目之曰。
人中师子也。
遵善寺尼慈和者。
有灵异。
言辄验。
歌曰。
昙一师
解毗尼。
大聪明。
更无疑。
所标拟如此。
其开四分律。
前后三十五过。
删补钞二十馀过。
江淮释子。
从得戒法者十万计。
以故衣缞执绋。
号哭满山。
既葬。
天台国清寺湛然等树碑。
而徐公浩撰文
以垂休美。
释昙一
姓张氏
盖韩人也。
其先轩辕
赋姓至良佐汉侯于留。
魏晋已还衣冠继代。
僧祖恒太常卿
扈跸扬都遂家于越。
恒生孝廉翼。
翼生处士蒇。
蒇生一。
令闻江南
今四叶矣。
一宿植净因生知慧性。
弱而敏悟长而聪明。
年十五从李滔先生习诗礼。
终日不违。
十六听云门寺亮法师经论一闻悬解。
法师异之。
谓其母孟氏曰。
此佛子也。
可令削发当与授记。
亮即孝和皇帝菩萨戒师也。
一闻而欢喜有度世之志。
景龙中承恩出家。
隶在僧录
年满受具于丹阳玄昶律师
通事钞于当阳昙胜律师
既而钻木见烟窥墙睹奥。
开元五年西游长安
观音寺大亮律师传毗尼藏。
崇圣寺子法师学唯识俱舍等论。
安国寺印度沙门受菩萨戒。
于是莲华不染之义。
甘露甚深之旨。
一传慧炬了作梵雄。
远近瞻仰如宗师矣。
刃有馀地时兼外学
常问周易于左常侍褚无量
论史记于国子司业马贞。
遂渔猎百氏囊括六籍。
增广闻见。
自是儒家调御人天皆因佛事。
公卿向慕京师籍甚。
丞相燕国公张说广平宋璟尚书苏瑰兖国陆象先秘书监贺知章宣州泾县万齐融
皆以同声并为师友。
虽支许之会虚嘉之集庐岳
未云多也。
四分律者后秦三藏法师梵僧佛陀耶舍传诵中华。
罗什法师共为翻译。
今之讲授自此员来魏法聪律师始为演说授道覆。
覆授光。
隋朝相部励律师作疏十卷。
西京崇福寺满意律师盛传此疏。
付授亮律师
其所传授一一依励律师疏。
唐初终南律师四分律钞三卷详略同异。
自著发正义记十卷。
明两宗之舛驳发五部之钤键。
后学开悟夜行得烛。
前疑泮释阳和解冰。
佛日昭晰而再中。
法栋峥嵘以高峙。
发正记中斥破南山
持犯中可见也。
二十五年仗锡东归。
明年诏置开元寺
长史张楚举为寺主
因而居焉。
一声振京华道高吴会
布大慈以摄众修万行以表仪。
顺风问道者毂击肩摩。
函丈请益者波委云萃。
虚受之量随而演说。
故前后讲四分律三十五遍。
删补钞二十馀遍焉。
江淮释子受木叉者。
非一登坛即不为得法。
从持僧律。
盖度人十万计矣。
至德之际国步多艰。
缁徒慢法罕率经教国相王公出镇于越。
以一德名素高请为僧统
一变清净大阐熏修。
浃旬之间回邪入正。
善诱潜化皆此类焉。
始者一入关谒明达法师
目之曰。
人中师子也。
又遇遵善寺尼慈和
歌曰。
昙一师解毗尼大明更无疑为达人之所谚多矣。
天宝十四载浙河潮水南激钱塘
大云伽蓝当兹湍𣵡。
因请一讲律。
学徒千人。
咸发大愿每上念摩诃般若。
乃止涛激以福伍胥龙王。
用兹庄严祈于卫护。
五月晦夜惚恍之间。
见一神人衣冠甚伟稽首谢曰。
蒙垂法施即改波流。
未逾九十日涨沙五十里。
道俗惊叹得未曾有。
一蔚为法主大扬教迹。
发明前佛之付嘱。
保證后佛之护念。
四句作偈受持者了于未了。
一音演法谛听者闻所不闻。
非夫天地淳精江山粹灵与法作程间世而生。
孰能玄通密證如此其大者乎。
寺中洪钟一所作也。
远徵凫氏近法雷门。
生存累年匠其规制。
后三日成于镕造。
声应百里扛乎万钧。
蒲牢叫而地震。
师子吼而山嶪警悟聋俗导引迷方。
胡可言也。
法谢形离薪尽火灭。
大历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迁化于寺之律院。
报龄八十。
僧腊六十一。
即以明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迁座于秦望山
先和尚之茔也。
一春秋已高精爽逾励。
既不衰惫初无疾苦。
忽谓侍者曰。
吾将扫礼坟塔归骨于此。
数日之后奄然而终。
江淮南河洛之表。
衣缞制服执绋送丧。
号哭满山幡华蔽野。
比夫剧孟之母送车千乘孔丘之墓栽树万株。
可同年哉。
门人越州妙喜寺常照建法寺清源湖州龙兴寺神玩宣州隐静寺道昂杭州龙兴寺义宾台州国清寺湛然苏州开元寺辩秀润州栖霞寺昭亮常州龙兴寺法俊等。
早发童蒙咸承训诱。
三千弟子仰梁木而增悲。
八万门人望栴檀而不及。
时会稽徐公浩素敦乡里之旧。
为碑颂德焉。
大历十一年也。
释道义
释道义
江东衢州人也。
开元中台山清凉寺粥院居止。
典座普请运柴负重登高。
颇有难色。
将竹鞋一緉转贸人荷担。
因披三事纳衣。
东北而行可五里。
来于楞伽山下逢一老僧
其貌古陋引一童子。
名字觉一
老僧前行。
童子呼请东边寺内啜茶去。
乃相随入寺遍礼诸院。
见大阁三层上下九间总如金色闪烁其目。
老僧令遣早还所止。
山寒难住。
唯诺辞出寺。
行及百步回顾唯是山林。
乃知化寺也。
却回长安
大历元载具此事由奏宝应元圣文武皇帝
蒙敕置金阁寺
宣十节度助缘。
遂召盖造都料。
一僧名纯陀
为度土木造金阁一寺。
元是西域那烂陀寺喜鹊院僧。
寺成后敕赐不空三藏焉。
不测其终。
刘慎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东人字全乙
玄宗开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
夏县
孟浩然王昌龄友善。
工诗,有盛名。
唐诗汇评
刘慎虚,生卒年不详,字全乙江东(今江苏南部浙江一带)人。
或云洪州(今江西南昌)人。
开元十一年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校书郎
孟浩然王昌龄友善。
虽有文章盛名,竟流落不偶。
天宝中年
全唐诗》存诗一卷。
慎虚
江东人
天宝时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