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释道庆隋末唐初 ? — 626
释道庆
姓戴
其先广陵
后进度江家于无锡
年十一出家。
吴郡建善寺阇梨
服勤尽礼同侣所推。
十七出都。
彭城寺讲成实论。
大义馀论皆莫之遗。
所以时匠目曰。
悬日月于怀中。
注江河于口内者。
诚归于矣。
嘉问倍志兼常。
利齿闻于既往。
高座属于兹日。
及陈祚云亡法朋彫散。
东归无锡居凤光寺。
学徒载萃诲诱如初。
后止毗坛弘业寺。
专事阐弘无弃凉暑。
然其美容止善言笑。
淡名利厚交游。
毫翰奔涌琴诗婉妙。
风神闲纵韵宇虚凝。
应物有方履机无忤。
武德九年八月终于寺房。
春秋六十一。
即以其月二十三日
窆于扶塘之山津也。
穿圹之日。
锹锸才施。
感白鹤一群自天而下。
遥曳翻翔摧藏哀唳。
自非道光远被。
何由致此异祥。
同寺沙门法宣曰。
余与伊人言忘道狎。
京辇小年已欣共被。
他乡衰暮更喜同袍。
月席风筵接腕晤语。
吾子经堂论室促膝非异人。
岂意玄穹歼我良友。
千行徒洒百身宁赎。
未能抑笔聊书短铭。
其曰。
十力潜景。
四依匡世。
踵德连晖伊人是继。
宫墙戒忍灯炬禅慧。
并驱生林分庭安睿。
论堂振玉义室芬兰。
坐威师子众绕栴檀。
道洁尘外理析谈端。
四仪式序三业惟安。
秽土机穷胜人现灭。
帐留馀影车回去辙。
陇月孤照坟泉幽冽。
竹露暂团风长切。
气运有终德音无绝。
释法恭隋末唐初 568 — 640年10月16日
释法恭
姓顾氏
吴郡吴人也。
正信天发成德自然。
妙识悟道高情拔俗。
故知为道者贵其精力。
通方者归其至当。
立朝者宗其笃诚。
招隐者味其闲放。
详之于
谅法侣之羽仪。
人伦之准的矣。
初生之夕室有异光。
爰洎抚尘便能舍俗。
事武丘聚法师为弟子也。
受具之后。
馀杭宠公成实屺公毗昙。
逮宠将亡。
乃以麈尾付嘱。
凡斯先达皆人杰也。
既受法寄相续弘持。
三吴九派之流。
争趋问道。
而劳谦终日应对不疲。
行高而挟如愚。
学广而陈面壁。
后言游建业历询宗匠。
深疑硕难每祛怀抱。
固有无得之道大弘
遗名之情斯著。
乃旋轸旧壤。
幽居于武丘山焉。
烧指供心。
痛恼之情顿遣。
檐禽庭兽。
长往之志弥存。
开皇中年
州将刘权
政成吴土心游释教。
乃严驾山庭屈还城邑。
住回向寺。
既迫兹固请翻然回虑。
以为体道由心。
道存则丧于彼我。
立教在迹。
教行则混其显晦。
乃游洛转法通流甘露。
挹河仰岳均美前奇。
大唐阐化弥崇弘演
贞观十一年下敕赴洛。
常州法宣同时被召亦既来仪。
深降恩礼对扬帷扆。
辩说纷纶明像教之兴灭。
證遗法之嘱付。
入侍宴筵既摛雅什。
田衣作咏仍即赐缣。
有感圣衷深见颜色。
特诏留住传送京师
四事资给优厚。
雍州魏王
遥加钦请以为戒师。
亲降疏曰。
道安晦迹襄阳
声驰秦阙。
慧远栖心庐岳
名振晋京。
故知善言之应非徒千里。
明月所照不隔九重。
法师笠泽上仁震维高德。
律行净于青眼。
威仪整于赤髭。
传灯之智不穷。
法施之财无尽。
弟子摄此心马。
每渴仰于调御。
垦此身田常载怀于法雨。
若得师资有托。
冀以祛此六尘。
善尊启行。
庶无迷于八正。
谨遣咨祈伫承慈诱。
既膺斯请供施特隆。
自尔朝野明达缁素清高。
闻风延伫望室奔凑者。
厥罕书矣。
然其广植德本遐举胜幢。
宝殿临云金容照日。
讲筵初辟负笈相趋。
谈疏才成名都纸贵。
加以博通内外。
学海截其波涛。
鸿笔彫章。
文囿开其林薮。
贞观十四年十月六日
迁神于西京庄严寺
春秋七十有三。
冕旒兴悼有识含悲降敕加以赙赠。
并造灵舆。
递给传乘。
付弟子慧袭送柩还乡。
十五年二月十五日
窆于武丘之南岭
道俗奔赴望途悼泣。
门人等师资增感岁序易驰。
非夫琓琰孰陈不朽。
乃共竖丰碑。
式陈偈颂。
中书令江陵公岑文本制序。
朝散大夫著作郎刘子翼制铭。
两叙风声各其志矣。
释法琰隋末唐初 ? — 636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严氏
江表金陵人
始名法藏
住愿力寺。
听庄严爝公成实论。
每闻馀经如旧所习。
试密寻拟言意无不通谐。
即以咨诸先达。
咸曰。
此卿宿昔所尝缘述。
故未忘尔。
晚入京师
住日严寺。
终于武德之季。
又居玄者。
年迫耆颐。
然知足不蓄赀币。
所得随以散尽。
贞观十年
卒于寺。
年九十馀。
甄萱
甄萱
新罗尚州加恩县人
本姓李
初为裨将
啸聚亡命。
袭武珍州
自称后百济王
后唐同光八年
都城新罗主。
立主族弟金傅为王。
后为子神剑幽于金山佛宇
乘间奔高丽
高丽王待以殊礼。
号为尚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