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柳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东解人字德辉
柳登子。
敬宗宝历初进士第,又宏词科
累迁吏部员外郎
文宗开成初翰林学士
武宗会昌中坐其子招贿,贬信州司马,官终郴州刺史
柳芳曾于代宗永泰中撰《永泰新谱》,奉诏集永泰后事,撰《新谱》。
字德辉
右散骑常侍冕子。
宝历初进士
开成初库部员外郎知制诰
以本官充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
会昌时礼部侍郎
信州司马
郴州刺史
苏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武功人字元佩
苏良嗣从孙。
与弟弁、衮皆以友悌儒学称。
以弁故,贬为信州司户参军
曾纂国朝政事。
有《会要》。
京兆武功人
德宗朝为京兆士曹参军
因弟弁以腐给边。
信州司户参军
邓承绪
承绪
豫章南昌人
开元中九经擢第。
释褐京兆府参军
充虢王府判官
兵部员外郎
出为信州刺史
裴倩唐 ? — 7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 【介绍】: 绛州闻喜人字容卿
裴稹子。
累迁信州刺史,劝民耕田二万亩,以治行赐金紫服。
官至度支郎中
卒谥节
郑叔则唐 715 — 7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5—785 【介绍】: 荥阳人
明经及第
累官至御史屯田员外郎,转库部员外郎
代宗大历初河南副元帅王缙僚佐
吏部员外郎,转刑部郎中
德宗建中中,为天平节度副使
二年,为东都观察使
东都留守河南尹,加户部侍郎
入为尚书左丞
太常卿
贞元三年,转京兆尹
裴延龄不协,贬永州长史
信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
卒谥懿
韦伦唐 716 — 7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799 【介绍】: 京兆人
韦光乘子。
玄宗时累官大理评事
安禄山反,玄宗幸蜀,拜伦剑南节度行军司马
内官禁军相次到蜀,所在侵暴,号为难理清俭率身以化之,蜀川咸赖其理。
肃宗乾元末,拜山南东道节度使
以忤李辅国,未行而改秦州刺史
代宗即位,历忠、台、饶三州刺史,为宦官用反间计,贬信州司马
遇赦,旅寓洪州十数年。
德宗即位,拜太常少卿,充通吐蕃使,奉使称旨,西蕃敬服。
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
寻改太子少师致仕,封郢国公
卒谥肃
李锋唐 720 — 7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0—779 【介绍】: 渤海蓨人字公颖
苏味道外孙。
早游江湖间,以朋酒自娱。
肃宗时张镐荐为上饶,有能名。
刘晏以状闻,迁晋陵令
入佐陈少游宣歙幕府
随府迁越州
代宗永泰末,平三衢之乱,时人称之。
寻拜比部郎中,兼越州长史
寻退归无锡私第,淡然自居,梁肃曾从之游。
刘太真唐 725 — 7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宣州人
少师萧颖士,善文章。
玄宗天宝进士
淮南陈少游表为掌书记
累迁刑部侍郎
德宗贞元四年诏群臣宴曲江作诗,德宗品评优劣,以太真李纾等为上。
礼部,掌贡士,多取大臣贵近子弟,坐贬信州刺史
有集。
太真
宣州人
天宝末进士
大历中淮南节度陈少游掌书记
徵拜起居郎
累历台阁
中书舍人转工刑礼三部侍郎
贞元五年贡士
多取大臣贵近子弟。
坐贬信州刺史
卒。
顾况唐 727 — 8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人字逋翁
肃宗至德二载进士
善为歌诗,工画山水。
初为韩混江南判官
德宗时柳浑辅政,荐为秘书郎
素善于李泌,师事之,得其服气之法。
相,自谓当得达官,久之,迁著作郎,心不乐,求归于吴。
卒,作《海鸥咏》嘲诮权贵,大为所嫉。
德宗贞元五年宪司劾贬饶州司户,遂全家去,隐茅山自称华阳山人
有《华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7?—816? 字逋翁号华阳山人又号悲翁排行十二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
曾求知新亭监,监在盐官(即海盐)海滨,见《尚书故实》。
肃宗至德二载(757)进士及第
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于永嘉一带任度支盐铁转运使府下属官;十年,曾至江西,与李泌柳浑交往,吟咏自适。
德宗建中二年(781)至贞元二年(786),在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幕下判官
后随韩滉入朝,为大理寺司直
贞元三年柳浑辅政,顾为校书郎李泌继入,迁为著作郎(一说著作佐郎)。
贞元五年(789)、李相继去世,顾乃为众所排,贬为饶州司户参军
途经苏州杭州睦州信州,与当地刺史韦应物房孺复、韦攒、刘太真相唱和。
贞元十年苏州,定居茅山
曾来往湖州扬州宣州嘉兴常熟等地,约卒于宪宗元和十一年(816)
生平事迹见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旧唐书·李泌》附《顾况传》。
顾况视诗歌为“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反对徒求文采之丽。
所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开白居易新乐府先声。
张为诗人主客》以白居易广大教化主,列顾况升堂。
其诗颇有纵横奇诡之作,皇甫湜言其“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顾况集序》)。
有明刻本《华阳》,内诗赋2卷、文1卷。
又《唐诗百名家全集》有《顾逋翁诗集》4卷。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顾况诗注》。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顾况(约727-820),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
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亦称苏州(今属江苏)人,或海盐(今属浙江)人。
至德二载,登进士第
尝求知新亭监,又为盐铁从事大历中粜盐温州
建中中,以大理司直润州节度使韩滉判官
李泌柳浑善,贞元三年柳浑为相,荐为秘书郎
李泌为相,转著作佐郎
五年卒,作《海鸥咏》嘲诮权贵,贬饶州司户
后归,隐于茅山,卒年九十馀。
有《顾况集》二十卷,己佚。
后人辑有《顾华阳集》三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顾况(约727—约820) 唐代诗人。
字逋翁号华阳山人晚年自号悲翁
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
至德二年(757)进士历官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幕府判官著作佐郎,贬饶州司户参军
善画,著《画评》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全唐文》存其文三卷。
有《华阳》。
曾在黄鹤楼游赏,作诗《黄鹄楼歌送独孤助》送别故人,“鄂州杂诗碑”录存该诗。
字逋翁
苏州人
至德二年进士
校书郎徵。
著作郎
饶州司户参军
孙成中唐 ? — 7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8 【介绍】: 博州人字思退
孙逖子。
以荫累官洛阳长安,迁信州刺史,岁旱,发仓谷以贱价售民,故饥而不亡,诏书褒美。
苏州刺史
德宗贞元四年,改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
陆羽唐 733 — 80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3—? 字鸿渐
一名疾字季疵
号竟陵子桑苧翁东岗子
排行三
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幼孤,为僧智积收育。
少年时为伶人
玄宗天宝五载(746)太守李齐物教以诗书,始为士人。
肃宗至德元载(756)避乱居湖州,与诗僧皎然为忘年交。
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间为湖州刺史颜真卿幕客,预撰真卿主编之大型类书《韵海镜源》,并参预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结集为《吴兴集》10卷。
德宗建中中诏拜太常寺太祝,未就。
贞元初移居信州上饶三年(787)至八年间为岭南节度从事检校太子文学
后归江南,约卒于贞元末
生平见陆文学自传》、《因话录》卷三、《新唐书》本传。
工诗文,著述甚多。
所著《茶经》3卷为世界第一部论著作。
全唐诗》存诗2首,又断句6句及联句诗多首。
《全唐诗续拾》补收2句。
卢徵中唐 737 — 800
范阳人
殿中侍御史度支员外郎信州长史
给事中
出为同州刺史
华州
陆长源中唐 ? — 79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0 字泳之排行十二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
安史之乱中陷河北贼中。
代宗广德元年大历八年(763—773)间为昭义节度使薛嵩从事
德宗建中初建州刺史,改信州刺史
贞元二年(786)江淮转运副使,罢为都官郎中,改万年令。
五年汝州刺史十二年宣武行军司马
十五年二月知留后事,为乱军所杀。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长源工诗文,善书。
孟郊唱酬,甚密。
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4句。
僧大义中唐 745 — 818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5—818 俗姓徐衢州须江(今浙江江山)人。
马祖道一
后住信州鹅湖世称鹅湖和尚
德宗、顺宗宪宗三朝皆曾应诏入内问对。
卒谥慧觉大师
祖堂集》卷一五、《景德传灯录》卷七有传。
祖堂集》、《缁门警训》卷二存其诗偈2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陆质中唐 ? — 80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5 字伯冲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原名淳,避宪宗讳改
代宗时淮南从事
后入朝,累官至左司郎中
坐事贬国子博士
德宗贞元末,历任信州台州刺史
顺宗永贞元年(805),召为给事中太子侍读,旋病卒。
门人私谥文通先生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柳河东》卷九存其墓表。
陆质长于经学,尤精于《春秋》,为学务究大义,与前儒颇立异同,开宋儒怀疑经传之先声。
著作今存《春秋集传纂例》10卷、《春秋微旨》3卷、《春秋集传辨疑》10卷。
天台霞标》第四篇第一卷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孙公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潞州涉县人
孙逖孙。
德宗贞元九年,自信州刺史,拜邕管经略使
窦庠中唐 767 — 828
唐诗汇评
窦庠(约767一约828),字胄卿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
初应进士举,后罢举为金商防御使判官,授国子主簿
永贞元年韩皋武昌,辟为节度推官,权知岳州
元和三年移镇润州亦随之,为殿中侍御史度支副使
漳州刺史
七年范传正奏为宣歙团练副使,历奉天登州刺史
长庆中韩皋留守东都,奏为汝州味御判官
后迁信州刺史
大和初,转婺州,卒。
大中中褚藏言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
全唐诗》存诗二十一首。
吴武陵中唐 ? — 8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4 【介绍】: 信州人,一说澧州人
宪宗元和进士
直史馆
因事流永州,与柳宗元交。
吴元济叛,武陵遗书晓之,元济不悟。
裴度东讨,韩愈司马武陵数因献策。
文宗大和初入为太学博士
后出为忠州刺史,改韶州刺史,坐赃贬潘州司户参军
工诗文。
有集。
武陵
信州人
元和初进士
太学博士
出为韶州刺史
以赃贬播州司户参军
魏谟唐 793 — 858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3—858 字申之馆陶(今属河北)人。
名臣魏徵五世孙。
文宗大和七年(833)进士第,累官右拾遗
开成元年(836),上疏谏纳李孝本女事,擢为右补阙,转起居舍人,拜谏议大夫
武宗即位,坐与杨嗣复李珏善,出为汾州刺史,寻贬信州长史
宣宗立,转、商二州刺史,征为给事中,迁御史中丞户部侍郎
大中五年(851)宰相
十一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后拜吏部尚书太子少保
十二年卒。
生平事迹详见《旧唐书》本传、《新唐书·魏徵》附、《唐诗纪事》卷五三。
谟善文能诗,所著颇多,有《魏谟集》10卷、《魏氏手略》20卷等,均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字申之
司空魏徵五世孙。
进士第
文宗读贞观政要。
贤。
诏访其后。
杨汝士荐之。
累迁宏文馆直学士
武宗朝贬信州长史
宣宗即位
御史中丞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大中十年剑南西川节度使
召拜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
卒年六十六。
司徒
裴夷直
作品评论
(程子齐)与堂舅李信州虔,相知最深;交契最厚,有裴公夷直
皆士林之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