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博州聊城人。隋末父死于乱兵,遗腹生少玄。甫十岁,问父所在,母以告,即哀泣求尸。时野中白骨覆压。或曰,以子血沾父骨而渗入者是也。少玄刺肤以试,越旬始得,负归以葬。太宗贞观中事闻,拜徐王府参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博州聊城人。历凤阁舍人,专知制诰。中宗时官终怀州刺史。有《具员故事》、《十道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
【介绍】:
唐博州聊城人。少以进士擢第。中宗神龙中,官左台侍御史。以刚鸷为治,人呼为“皂雕”。累迁大理少卿,授齐州刺史、扬州长史,所在令行禁止,境内肃然。玄宗开元中,帝幸东都,志愔留守京师,兵乱,骇而卒。
志愔。博州聊城人。擢进士第。景云初拜齐州都督河南道按察使。徙汴州。封北海县男。开元九年留守京师。京兆人权梁山伪称襄王子谋反。将杀志愔。以悸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96—约761
【介绍】:
唐博州武水人。幼而有文,属思警敏,援笔成篇。崔日用与为亡年交,以是声誉益重。玄宗开元初,制举登科,授山阴尉。后又应文藻宏丽科登第,拜左拾遗。张说尤重其才。开元二十一年,入为考功员外郎,选贡士两年,多得俊才。二十四年,拜中书舍人。天宝初,权刑部侍郎。后以风疾求散秩,改太子左庶子。掌诰八年,制敕所出,为时流叹服。善诗,古调今格,悉其所长,加之谦退不伐,人多称之。卒谥文。有《孙逖集》、《唐宋集贤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6—761
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郡望乐安武水(今山东聊城西南)。排行大。逖少时寓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故又称“河南巩人”。幼而能文,才思敏捷。玄宗开元二年(714)举哲人奇士科,授山阴尉。后又举贤良方正科。十年登文藻宏丽科,玄宗引见,授左拾遗。张说重其才,迁左补阙。十五年后在太原李皓幕府任职,十八年入为集贤院学士。二十一年改考功员外郎,知贡举两年,选拔颜真卿、李华、萧颖士等俊才。二十四年迁中书舍人。天宝三载(744)拜刑部侍郎,五载改太子左庶子。仕终太子詹事。上元中卒,谥曰文。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唐才子传》卷一。逖掌制诰8年,亦善诗,古调今格,均其所长。原有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又1首。
唐诗汇评
孙逖(696—761),潞州涉县(今属河北)人,郡望乐安武水(今山东聊城东南)。年十五,谒雍州长史崔日用,命赋《土欠炉赋》,援笔而成,词理典赡,由是知名。开元元年(713),举哲人奇士科,授山阴尉。又连登文藻宏丽、贤良方正诸科,授左拾遗。历左补阙、起居舍人。二十一年,以考功员外郎知贡举,颜真卿、李华、萧颖士皆出其门下。迁中书舍人,掌诰八年。天宝中,历刑部侍郎、左庶子、太子詹事。卒。逖擅文能诗,有《孙逖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
【介绍】:
唐博州武水人,字圣圭。孙逖五世从孙。第进士,辟户部巡官。历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京兆尹。昭宗讨李克用,以揆为兵马招讨制置宣慰副使,既而更昭义军节度使,以本道兵会战。克用伏兵刀黄岭,执揆,厚礼将用之,揆大骂不屈,克用怒,使以锯解之,詈声不辍至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博州武水人,字中隐。孙公器孙。懿宗咸通八年,中宏词科。累迁左司郎中。僖宗时出为歙州刺史,官至吏部侍郎。能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中隐,其先为武邑武遂(今河北徐水西)人,迁博州武水(今山东聊城西),遂家焉。懿宗咸通八年(867)中宏词科,任左司员外郎。僖宗时出为歙州刺史,后迁吏部侍郎。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唐诗纪事》卷六〇、《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二、卷一一。《全唐诗》存诗1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博州武水人,字文威,号无为子。僖宗时,入京,屡试不第,时游北里狭邪。广明后,身历世乱,感慨良多,遂于中和四年,撰《北里志》一卷,记平康里妓女生活及文士风流逸事。后历官侍御史、中书舍人。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文威。自号无为子,博州武水(今山东聊城西)人。僖宗时,棨随计吏数入京,屡试不第,时游北里狭邪。广明后,身经世乱,感慨良多,遂于中和四年(884)追忆往事,撰成《北里志》,以记平康里妓女生活及文士风流逸事。此书实为晚唐文学重要之背景资料。昭宗时,擢侍御史,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事迹散见《北里志序》、郑谷《寄台院孙端公棨》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郡斋读书志》卷三下、《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均著录其《北里志》1卷,今存。《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0?—665
【介绍】:
唐初博州清平人。精阴阳、方伎、舆地、历史,尤善音律。太宗贞观三年,召直弘文馆,参论乐事。帝览周武帝《三局象经》,不能通,问之,才退寻绎一宿即解,具图以闻,由是知名。又尝为《秦王破阵乐》协音律,修订《白雪》等曲。累迁太常博士,受命删定阴阳家书,诏颁天下。又诏造《方域图》及教飞骑战阵图,屡称旨,擢太常丞。高宗永徽初,预修《文思博要》及《姓氏录》。龙朔中,为太子司更大夫。有《隋记》等。
才。博州清平人。贞观时召直宏文馆。累迁太常博士。擢太常丞。龙朔中为太子司更大夫。麟德二年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武德中补州助教。太宗朝累官至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迁中书令。以本官摄吏部尚书。贞观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高宗立。追赠右仆射高唐县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末唐初博州高唐人。工相术。杨广在藩,召见之,弘礼贺广将为万乘主,所戒在德。及广即位,悉诏诸术家坊处之,使弘礼总摄。隋末,帝又召其相。弘礼逡巡不言,帝以死胁之,乃曰:“人臣相与陛下类者不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崔庭玉之子,尚玄宗女晋国公主,为驸马都尉。在长安城东有庄园,常于此宴饮宾客。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唐诗纪事》卷二五。《全唐诗》存诗1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8
【介绍】:
唐宗室。太宗子。始封汉王,后改封越王。善骑射,涉文史。历任徐、扬、安州都督,相州刺史。武则天临朝,迁太子太傅、豫州刺史。则天垂拱四年,与其子琅邪王李冲及诸皇族密谋反则天。冲起于博州,贞应于豫州,破上蔡。然起事仓卒,众无斗志,凡二十日,即败。服毒自尽。
苾刍贞固律师者。梵名娑罗笈多(译为贞固)即郑地荥川人也。俗姓孟。粤以驱乌之岁。早蕴慈门。总角之秋。栖心慧苑。年甫十四遂丁荼蓼。眷流俗之难保。知法门之可尚。爰兴正念企步胜场。遂于氾水等慈寺远法师处。申侍席之业。意存教网便诵大经。经三两岁师遂沦化。后往相州林虑诸寺寻师访道。欲致想禅扃。自念教检未窥难辩真伪。即往东魏听览唯识。复往安州大猷禅师处习学方等。数旬未隔即妙相现前。复往荆州历诸山寺。求善知识希觅未闻。复往襄州遇善导禅师受弥陀胜行。当尔之时。交望弃索诃之秽土。即欲趣安养之芳林。覆思独善伤大士行。唯识所变何非净方。遂往岘山恢觉寺澄禅师处。创蒙半字之训渐通完器之言。禅师则沈研律典。荷世尊五德之重寄。𨏦轹经论。当末代四依之住持。定潋波深。濯八解而流派。慧峰岳峻。耸六度而疏岩。五尘无杂。九恼非惊。外跨四流内澄三定。法俗钦望推为导首。特蒙纶旨召入神都。在魏国东寺。居多闻之数。固师年馀二十。即于禅师足下而进圆具。才经一载总涉律纲。覆向安州秀律师处三载。端心读宣律师文抄。可谓问绝邬波离。贯五篇之表里。受谐毗舍女。洞七聚之幽关。律云。五岁得游方。未至岁而早契。十年离依止。不届年而预合。其秀律师即蜀郡兴律师之上足。既进圆具仍居蜀川。于和尚处学律四载。后往长安宣律师处。为依止之客。投心乳器。若饮鹅之善识精粗。竭智水瓶。等欢喜之妙持先后经十六年不离函丈。研穷诸部淘鍊数家。将首律师疏以为宗本。然后去三阳之八水。复向黄州报所生地。次往安州大兴律教。诸王刺史咸共遵承。故律云若有律师处与我身不殊。居十力寺。年七十馀。方始寂化。戒行清素耳目详知。嗟乎代有其人栋梁佛日。蝉联靡绝继踵相承。实谓汉珠荆玉。虽别川而俱媚。桂枝兰叶。纵异节而同芳。固师既得律典斯通。更披经论。又复诵法华维摩向一千遍。心心常续念念恒持。三业相驱四仪无废。覆往襄州在和上处。重听苏呾罗披寻对法藏。颇通蕴处薄捡衣珠。化城是息终期宝渚。遂乃濯足襄水顾步庐山。仰上德之清尘。住东林而散志。有意欲向师子洲顶礼佛牙观诸圣迹。以垂拱之岁移锡桂林适化游方。渐之清远峡谷。同缘赴感。后届番禺广府。法徒请开律典。时属大唐圣主天下普置三师。欲令佛日再明法舟长汎。既而威仪者律也。固亦众所钦情。三藏道场讲毗柰耶教。经乎九夏。爰竟七篇。善教法徒汎诱时俗。于时制旨寺恭阇梨。每于讲席亲自提奖。可谓恂恂善诱弘济忘倦。阇梨则童真出家高行贞节。年馀七十。而恒敬五篇。有福之人可逢上智。实乃禅池淼漫引法海而通波。思岭崔嵬耸慧岳而腾峭。深明幻本巧悟心源。虽闲诸法体空。而利物之用盛集构有为之福业。作无上之津梁。而屡写藏经常营众食。实亦众所知识应物感生。劝悟诸人共敦律教。固师既法侣言散还向峡山。冀托松林之下。用毕幽栖之志。蒙谦寺主等特见宾迎寺主。乃道冠生知体含仁恕。供承四海靡倦三朝。屈己申他卑辞是务。固师意欲息想山门。有怀营构倾廊通直道脱阶正邪基。曲制山池。希流八解之清润。傍开坛界。冀阐七聚之芳规。复欲于戒坛后面造一禅龛立方等道场修法华三昧。功虽未就而情已决然。布萨轨仪已绍纲目。又每叹曰。前不遭释父。后未遇慈尊。末代时中如何起行。既沈吟于空有之际。复踯躅于多师之门矣。净于佛逝江口升舶附书凭信广州。见求墨纸抄写梵经。并雇手直。于时商人风便举帆高张。遂被载来求住无路。是知业能装饰非人所图。遂以永昌元年七月二十日达于广府。与诸法俗重得相见。于时在制旨寺处众嗟曰。本行西国有望流通。回住海南经本尚阙。所将三藏五十馀万颂。并在佛逝终须覆往。既而年馀五十。重越沧波。隙驷不留身城难保。朝露溘至何所嘱焉。经典既是要门。谁能共往收取。随译随受须得其人。众佥告曰。去斯不远有僧贞固。久探律教早蕴精诚。傥得其人斯为善伴。亦既才闻此告髣髴雅合求心。于是裁封山扃薄陈行李。固乃启封暂观。即有同行之念。譬乎聊城一发下三将之雄心。雪山小偈牵大隐之深志。遂乃喜辞幽涧欢去松林。攘臂石门之前。褰衣制旨之内。始倾一盖合襟情于抚尘。既投五体。契虚怀于曩日。虽则平生未面而实冥符宿心。共在良宵颇论行事。固乃答曰。道欲合不介而自亲。时将至求抑而不可。谨即共弘三藏助烛千灯者欤。于是重往峡山。与谦寺主等言别。寺主乃照机而作。曾不留连。见述所怀咸助随喜。己阙无念他济是心。并为资装令无少乏。及广府法俗悉赠资粮。即以其年十一月一日附商舶去番禺。望占波而陵帆。指佛逝以长驱。作含生之梯橙。为欲海之舟舻。庆有怀于从志。庶无废于长途。固师年四十矣。赞曰。
智者植业。禀自先因。童年洁想。唯福是亲。情求胜己。意仗明仁。非馨香于事利。固宝爱于贤珍(其一)受持妙典。贞明固意。大善敦心。小瑕兴畏。有怀脱屣。无望荣贵。若住𤚐之毛尾弗亏。等游蜂之色香靡费(其二)孤辞荥泽。只步汉阴哲人务本。律教是寻。既知网领。更进幽深。致远怀于觉树。遂仗藜于桂林(其三)怡神峡谷。匠物广川。既而追旧闻于东夏。复欲请新教以南遄。希扬布于未布。冀流传于未传。庆斯人之壮志。能为物而身捐(其四)为我良伴。其届金洲。能坚梵行。善友之由。船车递济。手足相求。傥得契传灯之一望。亦是不惭生于百秋(其五)既至佛逝宿心是契。得听未闻之法。还观不睹之例。随译随受。详检通滞。新见新知。巧明开制。博识多智。每励朝闻之心。恭俭勤怀。无忧夕死之计。恐众多而事挠。且逐静而兼济。纵一焰之随风。庶十登而罔翳(其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中宗神龙二年,时睿宗为安国相王,辟为文学,甚重之,令与裴耀卿等更直府中,以备顾问,府中称为学直。后擢秘书少监。玄宗开元八年,自博州别驾拜睦州刺史。后官至谏议大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郑州荥阳人。中宗嗣圣元年登进士第。玄宗开元初,累转右拾遗,迁监察御史。六年,为岐州长史。十七年,自陈州刺史转湖州刺史。又改博州刺史。曾任金部郎中。工五言诗,所作《失白鹰》诗,时以为绝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解人。历官仓部员外郎。玄宗开元初,官户部郎中。十年,为赵州刺史。时博州黄河堤坏,儒受诏与博、冀二州刺史乘传分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4—778
【介绍】:
唐平州卢龙人。初为安禄山部将,任武卫将军。安史之乱,为前锋,两次攻入洛阳。代宗时降唐,由郑州刺史擢魏博节度使,征税扩军,自署官吏,割据河北。代宗大历十年兼有贝、博、魏、相、卫、磁、洺七州。曾两度叛乱。朝廷不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