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朝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南竺国净行婆罗门种。姓迦叶氏。年十二。事波罗奢外道出家。学声明僧祛等论。年逾耳顺。初依耶舍瞿沙三藏学正法。永淳二年。高宗遣使迎其来。天后尤加敬礼。诏居东洛福先寺。出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十一部。中宗神龙二年。译大宝积经于京兆崇福寺。沙门思忠。天竺大首领伊舍罗等。译梵文。天竺沙门波若屈多。沙门达磨證梵义。沙门履方宗一。慧觉笔受。沙门胜庄。尘外。无著。怀迪。證义。沙门承礼。云观。神暕。道本次文。学士卢粲。徐坚。中书舍人苏瑨。给侍中崔璩润文。中书门下三品陆象先。尚书郭元振。中书令张说。侍中魏知古。监护。睿宗景云初。徙北苑白莲池甘露亭总成一百二十卷。则佛四十九会所说也。四月八日进上。御序以冠之。开元十二年。随驾居洛京长寿寺。十五年十一月四日卒。寿一百五十六。帝闻轸悼。谥开元一切遍知三藏。丧事给内府物。用卤簿羽仪幡幢华盖。遣内侍杜怀信监护。十二月一日。迁窆于洛南龙门西北原。起塔勒碑。礼也。
释菩提流志。南天竺国人也。净行婆罗门种。姓迦叶氏。年十二就外道出家。事波罗奢罗学声明僧祛等论。历数咒术阴阳谶纬靡不该通。年逾耳顺方乃回心。知外法之乖违。悟释门之渊默。隐居山谷积习头陀。初依耶舍瞿沙三藏学诸经论。其后游历五天遍亲讲肆。高宗大帝。闻其远誉挹彼高风。永淳二年遣使迎接。天后复加郑重。令住东洛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十一部。中宗神龙二年。又住京兆崇福寺译大宝积经。属孝和厌代睿宗登极。敕于北苑白莲池甘露亭续其译事。翻度云毕。御序冠诸。其经旧新凡四十九会。总一百二十卷。先天二年四月八日进内。此译场中沙门思忠天竺大首领伊舍罗等译梵文。天竺沙门波若屈多沙门达摩證梵义。沙门履方宗一慧觉笔受。沙门深亮胜庄尘外无著怀迪證义。沙门承礼云观神暕道本次文。次有润文官卢粲学士徐坚中书舍人苏瑨给事中崔璩中书门下三品陆象先尚书郭元振中书令张说侍中魏知古。儒释二家构成全美。宝积用贤既广。流志运功最多。所慊者古今共译一切陀罗尼末句云莎嚩诃。皆不窃考清浊。遂使命章有异。或云萨婆诃。或云馺皤诃等。九呼不伦。楷定梵音悉无本旨。此非梵僧传诵不的。自是执笔之误。故剋取莎(桑巴反)嚩(无可反)诃(呼个反)为正矣。志开元十二年随驾居洛京长寿寺。十五年十一月四日。嘱诫弟子五日斋时。令侍人散去。右胁安卧奄然而卒。春秋一百五十六。帝闻轸悼。敕试鸿胪卿。谥曰开元一切遍知三藏。遣内侍杜怀信监护丧事。出内库物务令优赡。用卤簿羽仪幡幢花盖阗塞衢路。十二月一日迁窆于洛南龙门西北原起塔。勒石志之。
系曰。西域丧礼其太简乎。或有国王酋长倾心致重者。勿过舁之火葬。若东夏僧用卤簿导丧身罕闻之矣。呜呼道尊德贵。不言而邀。此不其盛欤。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陕府阌乡杨氏子。既出俗。遍历宏匠。弥陀百法中观等经论。尤醇粹。自是声光振发。而檀信归依矣。游洛南长水。或构伽蓝。就中阐扬。训徒之暇。别课维摩上生以为常。如是仅三十年。未尝小怠。清泰二年。终于所居寺。寿七十一。腊五十一。阇维塔舍利于山麓。
释令諲。姓杨氏。陕府阌乡人也。幼而履操回求出俗。得本邑之师授净名经。年既应法乃纳戒津。大小乘教兼而学之。于名数法门染成淳粹。弥陀中观斡及膏腴。声光振发莫之与京。因游洛南长水。遇归心檀信构伽蓝。就中讲贯。一论一经。三十载中宣化计各五十馀遍。日别诵维摩上生以为恒课。执行持心而绝瑕类。远近宗承若望梅者得饮焉。以清泰二年乙未岁终于邑寺。春秋七十一。法腊五十一。其年迁于山麓。徇西域法火葬获舍利。学人檀越共建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