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释有需
有需者。
莆田陈氏。
亦得法于乾公。
隐何岩南湖
恳田自食。
学者渐至。
随时开导之。
部使者陈觉民
闻其名。
以礼延至福州鼓山
继住雪峰
有二会语。
为时传诵。
师接物应缘。
皆人所强。
不得已就之。
非所愿也。
后辞众。
草庵石门
作歌见志。
其词曰。
吾结草庵蔡溪侧。
四顾峰峦皆峭壁。
石门千仞锁天津
来者欲登那措足。
住此庵中是何缘。
不诗不颂亦不禅。
饥来苦菜和根煮。
叠石为床困即眠。
日照诸峰因蓦蓦。
负暄孤坐情何适。
驯伏珍禽趁不飞。
猿猱扪我衣中虱。
闲支瘦筇六七尺。
山行野步扶危力。
披云入草不辞势。
逢人打破脩行窟。
或停或坐石。
静听溪泉漱鸣玉。
源深洞邃来不休。
声声奏尽无生曲。
杂羽流商谁辩的。
五音六律徒敲击。
有时乘兴上高峰。
大笑狂歌天地窄。
初陈聘君易在京师
谒乾公。
问乃乡里尊宿。
何人可亲。
公曰。
子归见足矣。
至是。
与师偕隐石门
乐道终身焉。
杨怀敏北宋
全宋文·卷六四○
杨怀敏仁宗时宦官
景皊、庆历间管勾河北屯田、河防、边防,为真定府路钤辖,领通州团练使
兼管沿边安抚司事,又兼管雄州兵马事。
皇祐中梓州观察使
见《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七至一五二各卷。
程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人
小黄门积迁西京左藏库副使
神宗熙宁初,为河北屯田都监
王安石欲兴水利,以知河事,使任制置河北河防水利
安石势简慢朝臣,治事悖慢豪横,为御史盛陶王广廉等所劾。
安石亦觉其虚诞,遂疏之。
以忧死。
全宋文·卷一六三七
程昉(?
——一○七六),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以小黄门积迁西京左藏库副使
熙宁初,为河北屯田都监
以治水有功,加带御器械
三年,迁宫苑副使
外都水丞五年,除西作坊使,寻改皇城使端州刺史
七年,遥领达州团练使制置河北河防水利
御史盛陶王广廉等劾其虚诞欺诈,王安石亦疏之。
熙宁九年,遂罢同管勾外都水监丞
以忧死,赠耀州观察使
宋史》卷四六八《宦者传》三有传。
阎士良
全宋文·卷一○四五
阎士良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宦官阎文应之养子。
仁宗朝历内殿崇班蔡州都监,权高阳关钤辖兼管勾河北屯田司事,廉州团练使
英宗朝坐诋张掞,降北作坊使滁州兵马都监
神宗朝为河北同提点制置屯田使,督修塘陂,以固边防。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五、一一七、一六七、一八○、一九○,《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之五。
范锷北宋
全宋文·卷二二一六
范锷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
元丰中密州,入为金部员外郎
先是元丰六年建议于密州市舶司元祐三年复言,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以京东转运副使
任满,复为金部员外郎,出知蔡州苏州,改京西转运副使
绍圣中太府少卿,以争功责知寿州
徽宗崇宁中入元祐党籍。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四○九、四四五、四五五、四八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三、六八之一,《金华先民传》卷一○。
赵仲湜北宋 1073 — 1137
全宋文·卷三○三四
赵仲湜(一○七三——一一三七)字巨源初名仲泹楚荣王宗辅子。
熙宁十年,授右内率府右副率
累迁密州观察使知西外宗正事保大军承宣使
钦宗嗣位,授靖海节度使,更今名。
康王即位南京仲湜由汉上率众径谒,袭封嗣濮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历检校少保少傅
绍兴七年卒,追封仪王谥恭孝
见《宋史》卷二四五《濮王允让传》及本人所作《自赞》。
释原肇
原肇
通州靖海潘氏子。
母朱氏。
邑之利和寺妙观。
其诸父也。
携之出家。
事瑜伽教师
六七岁即能诗。
脱口可诵。
未尝见其执卷习学
既为僧。
嗜酒肉。
无日不醉饱。
酣呼叫啸。
呕哕狼籍。
寺众恶之。
后忽显神异。
人莫之测。
尝就江洗酒瓮。
翻里作表。
瓮软如面。
有时大醉过市。
吟云。
麦浪青于水浪。
梨花白似梅花
咏之不已。
一卖净蛳翁。
质师曰。
醉和尚
只好两句。
下韵来不得也。
师忽以手约其颈曰。
好送醉僧归寺。
一看江月还家。
殿中塑佛。
质而未金。
寺主儗募之。
师曰。
无事募。
我明日为佛上金。
但不欲人见。
众相顾而笑。
次日天未明。
宿酲方剧。
忽起排闼入殿。
攀座而上。
脚踏佛肩。
手按佛头。
引项而哇之。
其物淋然而下。
殿主见之。
仓皇报寺主
众集开殿门。
师叹曰。
来何早也。
遂下行。
且骂曰。
贼贼。
自是不复还寺矣。
视之唾所及处。
皆成真金
止于佛胸而已。
众始知师圣人也。
后见径山浙翁琰禅师
以师根器警敏。
欲大激发。
未容其参堂。
见即喝出。
且问曰。
泗州大圣。
为甚么在扬州出现。
师曰。
今日又在杭州撞着。
翁又喝。
久之。
大悟
弹指一下云。
吽吽遂入室。
掌书记
翁既寂。
师因继席。
值歉馀。
逋券山积。
僧残屋老。
未几。
楼阁矗霄。
云衲踵至。
不减翁全盛时。
师自渡江而南。
无复故态。
实经诸禅老磨琢。
故收敛精光。
行止谨密。
若与前隔世者。
其题喝石岩诗云。
皓首来迎宴坐师。
山灵易地致俱胝。
要知弘法回天力。
但看精诚裂石时。
盖托古以自见耳。
将寂。
嘱其徒曰。
为吾附一穴于东涧
见生死不忘奉师之意。
东涧
翁葬处也。
窦仪五代至宋初 914 — 9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967 【介绍】: 五代宋初蓟州渔阳人字可象
后晋高祖天福间进士
侍卫军帅景延广记室
后汉初,召为右补阙礼部员外郎
后周时翰林学士给事中,改礼部侍郎权知贡举,详定制度。
世宗召拜端明殿学士,从征淮南判行在三司
宋太祖建隆元年,迁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以学问优博,多知典故,为太祖所重。
三年,奉诏重定《刑统》,以刑分类为门,附载敕、令、格、式,成书凡三十卷。
后拜翰林学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4—966 字可象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
右谏议大夫窦禹钧之长子。
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进士第,历任使府从事
后汉初,召为右补阙礼部员外郎
后周太祖时,为翰林学士
世宗显德二年(955)礼部侍郎权知贡举
世宗淮南判行在三司
后官兵部侍郎,曾出使南唐
入宋,迁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
奉诏重定《宋刑统》30卷。
后再为翰林学士
宋史》有传。
有《端揆集》45卷,已佚。
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七引《古今诗话》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窦仪(九一四~九六六)字可象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
后晋天福中进士
历仕后汉后周,官至翰林学士兵部侍郎
宋太祖建隆元年(九六○),迁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
再入翰林学士
乾德二年(九六四),加礼部尚书
四年知贡举,是冬卒,年五十三。
宋史》卷二六三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四
窦仪(九一四——九六六)字可象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
十五能属文,晋天福中进士,历仕
入宋,迁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
以学问优博,多识典故,甚为太祖所重。
建隆三年,奉诏重定《刑统》(存),至乾德元年成书,分为三十卷。
同年拜翰林学士,后加礼部尚书
四年卒,年五十三,赠右仆射
有四弟,皆相继登科,时号窦氏五龙
著有《端揆集》四十五卷。
宋史》卷二六三有传。
字可象
蓟州渔阳人
晋天福中进士
汉初召为左补阙礼部员外郎
周广顺中累迁侍郎
端明殿学士
判河南府兼知西京留守事。
恭帝即位
兵部侍郎
乾德四年卒。
赵文度五代至宋初 914 — 9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974 【介绍】: 五代时蓟州渔阳人
后唐明宗时进士,历任徐、兖、、许四镇从事
后汉初为河东掌书记
刘崇推爱,及称帝,累官至门下侍郎
郭无为不协,出知岚州
宋太祖开宝二年宋军围岚,乃降。
文度本名弘,避帝父讳,乃赐今名。
安国军节度使
后历迁三镇卒。
为人应对捷洽,善戏谑,能诗。
有《观光集》。
全宋诗
赵文度(九一四~九七四)本名弘,避宋太祖赵弘殷讳改今名,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一说青州(今属山东)人。
后唐清泰三年(九三六)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
后唐后汉
宋,太祖开宝二年(九六九),授检校太傅安国军节度使
又徙镇华州耀州
开宝七年卒,年六十一。
有《观光集》,已佚。
宋史》卷四八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窦俨五代至宋初 919 — 9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960 【介绍】: 五代宋初蓟州渔阳人字望之
窦仪弟。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进士
著作佐郎集贤校理,拜左拾遗
后周太祖广顺初,迁右补阙,与贾纬王伸同修晋高祖少帝汉祖实录。
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世宗时翰林学士判太常寺,考正雅乐,校钟磬莞籥之数,辨清浊上下之节,复举律吕旋相为宫之法。
宋初,转礼部侍郎知贡举,撰定祠祀乐章、宗庙谥号。
性夷旷,好贤乐善,善推步星历。
有《周正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9 字望之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
右谏议大夫窦禹钧之次子。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进士第
佐使府
后汉时史馆修撰
后周太祖时右补阙,预修后晋实录。
累迁中书舍人
世宗时曾奉使荆南
显德六年(959)知礼部贡举,旋拜翰林学士
入宋,转礼部侍郎
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卒。
宋史》谓其卒时年42,显误,疑应作年52。
宋史》有传。
有文集70卷,已佚。
《舆地纪胜》卷六四、卷五存其入宋前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窦俨字望之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
既冠,举后晋天福六年(九四一)进士
后汉后周,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宋初,转礼部侍郎、兼判太常寺事。
太祖征泽、潞,以疾不从,卒,年四十二。
宋史》卷二六三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
窦俨字望之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窦仪之弟。
晋天福六年进士周显德中翰林学士判太常寺,受诏考正雅乐。
宋初,转礼部侍郎,当时祠祀乐章,宗庙谥号,多所拟定,议者服其该博。
建隆二年或稍后卒,年四十二。
所著有《义训》十卷、《周正乐》一百二十卷、文集七十卷。
宋史》卷二六三有传。
窦称唐末宋初 925 — 9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5—982 【介绍】: 蓟州渔阳人字日章
窦俨弟。
后汉隐帝乾祐二年进士
后周时,迁秘书郎,出为绛州防御判官
入宋,历武宁军掌书记、天雄归德军节度判官,拜右补阙、知宋州
宋太宗开封尹,选为判官
因宴席上直斥推官贾琰巧言令色,出为彰义军节度判官
太平兴国五年太宗大名,召拜比部郎中
时议北征,奏请休兵徐图之。
七年,任参知政事,旋卒。
高彦晖北宋初 ? — 9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5 【介绍】: 蓟州渔阳人
契丹瀛州守将
后周世宗北征,以城降,迁耀、阶二州刺史
宋太祖时从伐蜀,为归州路先锋都指挥使
乾德三年,镇压蜀将全师雄起事时,战死。
时年七十余。
许骧北宋 943 — 9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9 【介绍】: 蓟州人,徙居睢阳字允升
师事戚同文,少能属文、善词赋。
太宗太平兴国初进士,授将作监丞通判益州
雍熙二年,为江南转运副使,遇狱事,查其情实,施以轻典,获优诏褒奖。
端拱中,知益州还,迁御史中丞
后以久病不能履职。
真宗即位,改工部侍郎
屡求小郡养疾,命知单州,卒。
以儒厚长者称于时。
杨崇勋北宋 976 — 10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6—1045 【介绍】: 蓟州人字宝臣
少以父任为东班承旨,事真宗于潜邸。
真宗即位,授右侍禁,累迁客省使兼群牧副使
以告周怀政谋奉帝为太上皇而传位太子事,擢桂州观察使群牧使
仁宗时出知定州,进殿前副都指挥使兼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寻以同平章事河阳三城节度使出判许州,后罢同平章事,历徙数州。
久任军职,性贪鄙。
后坐其子纳赃枉法,以左卫上将军致仕。
张斛北宋至金
全宋诗
张斛字德容渔阳(今天津市蓟县)人。
徽宗时曾知武陵
金灭辽后,被索北归,仕秘书省著作郎
事见《中州》卷一。
今录诗十九首。
字德容渔阳人
武陵守。
国初理索北归,官秘书省著作郎
有南㳺北归等诗行于世。
渔阳有峒阳,故诗中多及之。
如赋小孤山云:天围秋涨阔,山背夕阳孤。
岸树晴犹湿,汀烟近却无。
巫山对月云:云开千里月,风动一天星。
河池郭云:细草沙边树,疏烟岭外村。
中江县楼云:绿涨他山雨,青浮近市烟。
中秋:月色四时好,人心此夜偏。
松门峡云:春木有秀色,野云无俗姿。
礼部侍郎张浩然辽海亭:晴光摇碧海,远色带沧洲。
又赋临漪亭:雨声喧莫岛,水色借秋空。
秋兴楼云:碣石晚风催雁急,昭祁寒涨与平。
人多诵之。
予尝见其文笔字画,皆有前辈风调,宇文大学甚激赏之。
仇博
全宋诗
仇博字彦父,其先蓟人唐时寓居仪徵(今属江苏)
父著,庆历进士,历朝散大夫,知梓州,晚年退居仪徵,建至乐堂
年十三时作《至乐堂记》,为苏轼赏识。
科举不利,流连山水以终。
事见清道光仪徵县志》卷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