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张雍唐末宋初 939 — 1008
全宋诗
张雍(《灵岩志》卷三录《證明龛》、《铁袈裟》二诗署张舜),字子雍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五)。
今录诗七首。
蒋堂北宋 980 — 10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0—1054 【介绍】: 常州宜兴人字希鲁号遂翁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
历任知县通判知州
召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
知应天府杭州益州等地。
礼部侍郎致仕
为人清修纯饬,好学,工文辞,有《吴门集》。
今存《春卿遗稿》。
全宋诗
蒋堂(九八○~一○五四)字希鲁号遂翁宜兴(今属江苏)人。
家于苏州(今属江苏)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进士
历知临川县通判、吉、楚州,知泗州,召为监察御史
仁宗朝任侍御史,因谏阻废郭皇后事,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淮南,兼江淮发运事,又降知越州,徙苏州
判刑部,擢三司副使
复历梓夔路安抚使江淮制置发运使,知应天河中府、益、苏州,累迁枢密直学士
皇祐中,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
六年卒(《文恭》卷三九《蒋公神道碑》),年七十五。
史称其清修纯饬,好学工时,有《吴门集》二十卷。
宋史》卷二九八、《吴郡志》卷二五有传。
 蒋堂吴门集》久佚,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二十世孙鐄掇拾遗篇,编为《春卿遗稿》、《春卿遗稿续编》各一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武进盛宣怀重雕,并增《补遗》一卷。
今以盛氏本为底本,编为一卷。
参校守山阁丛书本《吴郡志》(简称吴志)。
吴郡志》及他书所存集外诗,另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三二五
蒋堂(九八○——一○五四)字希鲁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
大中祥符五年进士第,授楚州团练推官,改大理寺丞、知临川县
通判数州,知泗州
明道初监察御史
景祐初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淮南,兼发运事。
以失职降知越州
四年,徙苏州
判刑部,历户部度支盐铁副使
康定元年,擢天章阁待制江淮制置发运使,改知洪州应天府
庆历元年杭州三年,以枢密直学士益州,徙河中府,再知苏州
皇祐五年,以礼部侍郎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
好学工文辞,尤邃于诗,有《吴门集》二十卷。
胡宿蒋公神道碑》(《文恭》卷三九),《宋史》卷二九八本传。
周默宋初
全宋诗
周默字明道汴都(今河南开封)人。
宋初为太庙郎,改常州宜兴簿。
能医(《青琐高议》前集卷七)。
贾昌朝北宋 998 — 1065
全宋文·卷四八一
贾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人。
天禧元年献颂,赐同进士出身,授晋陵主簿
历知宜兴东明县
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擢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兼侍讲,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
次年,以工部侍郎枢密使
五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仍兼枢密使
七年,出判大名府,移山南东道节度使
后除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
嘉祐元年进封许国公
英宗即位进封魏国公
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八。
著《群经音辨》十卷(今存本为七卷)、《春秋要论》十卷、《通纪》八十卷、《本朝时令》十二卷,奏议、文集各三十卷。
王圭华阳》卷三七《贾文元公昌朝志铭》,《宋史》卷二八五本传。
司马旦北宋 1006 — 10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6—1087 【介绍】: 陕州夏县人字伯康
司马池子。
以父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郑县主簿,年少治政有方,上下惊服。
历知祁县宜兴安州等,所至有政绩。
历官十七迁,至太中大夫
与弟光友爱始终,光平时所论天下事,颇得之助。
虞大熙北宋 1018 — 1085
全宋诗
虞大熙(一○一八~一○八五)字元叟宜兴(今属江苏)人。
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嘉庆宜兴县志》卷七)。
神宗时知大宗正丞事。
开封府推官,仕至朝散郎
元丰八年卒,年六十八。
事见《江苏金石记》卷九《朝散郎虞公志铭》。
王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华阳人字师言
王圭季父。
以荫知宜兴县,有惠政。
广东转运使,招兵解侬智高广州之围。
后为西路转运使,招降侬宗旦父子。
知潭州,为政务适人情。
有狂妇数诉事,为前守叱逐,委曲徐问,案情得直。
官终光禄卿,卒年八十。
赵文昌北宋
全宋诗
赵文昌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比部员外郎宜兴县清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五)。
今录诗四首。
单锷北宋 1031 — 11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110 【介绍】: 常州宜兴人字季隐
单锡弟。
受业于胡瑗
仁宗嘉祐四年进士
不就官,独留心吴中水利。
尝乘小舟往来于苏、常、湖州间,凡一沟一渎,皆周览其源流,考究其形势,经三十余年,著成《吴中水利书》。
哲宗元祐中苏轼杭州,曾为状进其书于朝。
又撰《》、《》、《春秋》诸经义解。
全宋诗
单锷(一○三一~一一一○)字季隐宜兴(今属江苏)人。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
尝乘小舟遍历苏、常、湖州水道,考其形势,著《吴中水利书》。
苏轼录进于朝,不果用,遂隐不仕。
徽宗大观四年卒,年八十。
事见《摘文堂集》卷一五《单季隐志铭》、清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八。
全宋文·卷一七二三
单锷(一○三一——一一一○)字季隐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
嘉祐四年进士及第,不就官,邃于学,著《》、《》、《春秋义解》,博考诸家之说,断以己意。
尤究心考察吴中水利,著有《吴中水利书》一卷(存),苏轼杭州,献其书于朝。
间有所感,赋诗见意,可传录者积数百篇。
大观四年卒,年八十。
见《摛文堂集》卷一五《单季隐志铭》。
蒋之奇北宋 1031 — 11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104 【介绍】: 常州宜兴人字颖叔
蒋堂从子。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复举贤良方正,擢监察御史
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
因诬劾欧阳修,贬监道州酒税。
熙宁中行新法,为福建转运判官,迁淮东转运副使,募流民水利。
累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长于理财,治漕运,以干练称,升发运使
哲宗时知潭州广州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
元符末,坐事责守汝州
徽宗立,除知枢密院事
崇宁初出知杭州,因议弃河、湟事夺职。
卒谥文穆
有《三经集》等。
全宋诗
蒋之奇(一○三一~一一○四)字颖叔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
英宗初,擢监察御史
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
因劾欧阳修倾侧反覆,贬监道州酒税。
熙宁中,历江西河北陕西、江、淮、荆、浙发运副使
哲宗元祐初,进天章阁待制知潭州,改广熙州
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知开封府,进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符末,责守庆州
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同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出知杭州,以疾告归。
三年卒,年七十四。
有文集杂著百馀卷,已佚。
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三径集》一卷,清光绪盛宣怀春卿遗稿》中有辑本一卷。
《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蒋之奇诗,以《春卿遗稿》辑本为第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其中已见《春卿遗稿》者删省)及新辑得散见各书之诗篇,合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一七○五
蒋之奇(一○三一——一一○四)字颖叔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蒋堂侄。
嘉祐二年进士治平中监察御史
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劾欧阳修不实,贬监道州酒税。
改监宣州税。
熙宁中,为福建转运判官,历淮东陕西等五路转运副使,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发运使
直龙图阁
元祐中,累迁至宝文阁待制,历知广河中、熙等州府。
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改知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兼侍读
坐事责守汝州庆州
徽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拜同知枢密院,进知院事
崇宁元年,除观文殿学士、知杭州
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穆
著有文集百馀卷及《孟子》、《老子解》等书。
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单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宜兴人字君赐,一作君贶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博贯群书,通阴阳图纬星历之学。
累官知德兴县
苏轼爱其贤,以姊之女妻之,每至宜兴,即寓其家。
全宋诗
单锡字君赐(《东坡全集》卷九一《祭单君贶文》作君贶),宜兴(今属江苏)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
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江西德兴县清同治德兴县志》卷八)。
尝修《宜兴风土记》。
苏轼以女兄之子妻之。
事见清光绪《重刊宜兴县旧志》卷八。
今录诗二首。
蒋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宜兴人
蒋堂孙。
仁宗皇祐中签判平江军
卒,言少孤育于祖,乞服衰以报。
朝议有别子,不许。
遂辞疾谒医,去职服丧。
蒋静北宋 1050 — 11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宜兴人字叔明
神宗元丰二年进士
安仁令,俗好巫,论巫罪,毁淫祠神像三百躯。
徽宗初,上言多诋元祐间事。
国子司业,进祭酒,为中书舍人
显谟阁待制寿州,徙江宁府睦州奉祠
后起知洪州,复告归,加直学士
卒年七十一。
全宋诗
蒋静(一○五○~一一二○)字叔明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
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一)。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安仁县(《景定建康》卷四四)。
移知陈留县
徽宗初立,以附蔡京国子司业
出知寿州
崇宁五年(一一○六)江宁府(同上书卷一三),睦州
因病提举杭州洞霄宫,越九年,召为大司成,出知洪州
复告归提举洞霄宫
宣和二年卒,年七十一(《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一)。
宋史》卷三五六有传。
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五九三
蒋静(一○五○——一一二○)字叔明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
元丰二年进士,调安仁令,禁巫觋,毁淫像。
陈留县
徽宗初立,求言,上书,多非元祐间事,擢职方员外郎
国子司业祭酒中书舍人,以显谟阁待制寿州
崇宁五年江宁府,寻改睦州
大观元年徙知越州,移病,提举杭州洞霄宫
政和六年,召为大司成
出知洪州
复告归,加直学士
宣和二年卒,年七十一。
宋史》卷三五六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二八、仪制一一之一一。
钱即北宋 1054 — 1124
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钱即(一○五四——一一二四)字中道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
吴越王诸孙。
熙宁九年进士第,授安州司理参军
累官显谟阁直学士,知延安府
政和初童贯宣抚陕西,行均粜法,上疏极陈其害,坐是贬永州团练副使,数月,复徽猷阁待制,除知兴仁府
政和五年春提举杭州洞霄宫
后以正奉大夫致仕。
宣和六年三月卒,年七十一,谥忠定
杨时钱忠定公志铭》(《龟山》卷三三),《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有附传。
余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宜兴人字行老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第一
九年著作佐郎
元丰二年太常丞,以收太学生赂追一官勒停。
全宋诗
余中字正道一字行老宜兴(今属江苏)人。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
国子监直讲(《会稽掇英集》卷四)、秘阁校理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湖州
元符二年(一○九九)杭州
事见《宋登科状元录》卷四、《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嘉泰吴兴》卷一四。
邵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宜兴人字圣规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监察御史
王安石行新法,忌司马光,一日语之曰:劾去司马,大官可立待。
毅然曰:君实正人也,可厚诬之乎?遂自劾归。
后历知越州,终鸿胪卿
蒋瑎宋 1063 — 11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3—1138 【介绍】: 常州宜兴人字梦锡
蒋之奇子。
哲宗元祐三年进士
寿州司户参军
父帅熙河,奏为书写机宜文字
累迁光禄卿
徽宗擢为大司乐,当国执政者数欲罗致,毅然不与之合。
徽猷阁待制兴仁府,平息兵变。
奉祠数年后,隐居无锡西山之麓。
为人庄重清修,文采典雅,尤长于诗。
有《梁溪》。
全宋诗
蒋瑎(一○六三~一一三八)字梦锡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
之奇子。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调寿州司户参军
徽宗政和初通判庐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二)。
召为著作佐郎,徙兵部郎中,擢大司乐,以徽猷阁待制出知兴仁府
提举南京鸿庆宫奉祠数年,致仕。
南渡后居无锡西山,高宗绍兴八年卒,年七十六。
有《梁溪》百卷,已佚。
事见《浮溪》卷二七《蒋公群铭》及《宋史》卷三四三《蒋之奇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八七四
蒋瑎(一○六三——一一三八)字梦锡宜兴(今江苏宜兴)人,之奇季子。
元祐三年进士
寿州司户参军,历判庐州秘书省著作郎兵部郎中光禄少卿大司乐,复以徽猷阁待制兴仁府
奉祠宫观绍兴八年卒,年七十六。
有《梁溪》百卷。
汪藻蒋公志铭》(《浮溪》卷二七)。
蒋之翰北宋
全宋诗
蒋之翰宜兴(今属江苏)人。
之奇兄。
哲宗元祐中苏州
事见《吴郡志》卷四九。
今录诗二首。
慕容彦逢北宋 1067 — 11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7—1117 【介绍】: 常州宜兴人字淑遇,一作叔遇
哲宗元祐三年进士
复中绍圣二年弘词科。
累迁太学博士
徽宗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三迁至左司谏,又擢中书舍人尚书兵部侍郎,颇受知徽宗
蔡京排挤,出知汝州
政和元年召还,官至刑部尚书
性嗜学,博通经史诸子,词章雅丽简古,挥笔立就,一时典册,多出其手。
卒谥文友
有《摛文堂集》。
全宋诗
慕容彦逢(一○六七~一一一七)字叔遇宋刘兴祖《摛文堂集序》),宜兴(今属江苏)人。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调池州铜陵簿,知鄂州崇阳
绍圣二年(一○九五)宏词科(《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四),迁淮南节度推官越州教授
元符元年(一○九八)太学博士
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除秘书省校书郎,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
大观元年(一一○七),权翰林学士,除尚书兵部侍郎,改吏部,进兼侍读,出知汝州
四年,加集贤殿修撰(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二五)。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召兼侍讲议礼局,预修《政和五礼新仪》。
六年,除给事中(同上书职官七之二五)。
七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卒,年五十一。
宣和二年(一一二○)谥文友
有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及内外制、奏议等,已佚。
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成《摛文堂集》十五卷。
事见宋蒋瑎撰《慕容彦逢志铭》(《摛文堂集附录》)。
 慕容彦逢诗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摛文堂集》为底本,参校清光绪二十三年武进盛氏刊文澜阁《四库全书》本(简称盛本)等。
另据《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九二二
慕容彦逢(一○六七——一一一七)字叔遇宜兴(今江苏宜兴)人。
元祐三年进士第,调池州铜陵主簿
绍圣初,复中宏词科,迁淮南节度推官越州州学教授
元符元年,擢国子监主簿,迁太学博士
崇宁初,除秘书省校书郎,历监察御史左正言左司谏起居舍人中书舍人
大观元年,权翰林学士,除尚书兵部吏部侍郎
尝忤执政,出知汝州
政和元年,复以吏部侍郎召,兼侍讲议礼局
二年冬,擢刑部尚书
政和七年五月,因疾去官,以通奉大夫刑部尚书致仕
是月卒,年五十一,谥文友
彦逢受知徽宗,列禁近者十馀年,一时典册,多出其手。
所著文集二十卷、外制二十卷、内制十卷、奏议五卷、讲解五卷,今存《摛文堂集》十五卷。
见《摛文堂集》附录《慕容彦逢志铭》。
苏迨北宋 1070 — 1126
全宋文·卷三八○四
苏迨(一○八五——一一二六)初名叔寄竺僧字仲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轼次子,后妻王闰之生。
元祐六年承务郎政和元年武昌管库主任,靖康之乱时卒。
有三特点:头长、多疾、诗「文采可观」。
曾居宜兴广州颍昌等地。
见《苏轼文集》卷五五《与杨康功书》、卷六一《与辨才禅师书》、卷六三《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斜川集》卷五《送仲豫兄赴官武昌叙》,《南涧甲乙稿》卷二一《苏岘志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