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宋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72
【介绍】:
五代宋初僧。处州缙云人,俗姓陈。幼出家于本郡,年十八诣信州开元寺受戒。后唐庄宗同光中,寻访名山,参见知识。后谒静慧禅师文益,于是大悟。至天台山,见智顗遗迹,恍如旧居,建寺院道场,大兴法道,归依者众。吴越钱俶嗣位,迎至杭州,尊为国师。有《传灯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天台国师名德韶。处州龙泉人。生陈氏。母叶。梦白光触体。觉而娠。生而杰异。年十五。有梵僧见之。拊其背曰。汝当出家。尘中无置汝所也。乃往依龙归寺剃发。十八诣信州开元寺受满分戒。后唐同光中。谒舒州投子庵主不契。造龙牙遁禅师问。雄雄之尊。因什么亲近不得。遁曰。如火与火。曰忽遇水来。又作么生。遁曰。汝不会我语。又问。天不盖。地不载。此理如何。遁曰。合如是。韶惘然。固要为说。遁曰。道者汝向后自会去。时疏山有矮师叔者。精峭号能齧镞机。韶问。百匝千重是何人境界。矮曰。左搓芒绳缚鬼子。曰不落古今请师说。矮曰不说。曰为什么不说。矮曰。个中不辨有无。韶曰师今善说。矮骇之。久而辞去。所至少留。见知识五十四人。括磨搜剥。穷极隐秘。不知端倪。心志俱疲。至曹山。但随众而已。无所咨参。有僧问。法眼禅师曰。十二时中。如何得顿息万缘去。法眼曰。空与汝为缘耶。色与汝为缘耶。言空为缘。则空本无缘。言色为缘则色心不二。日用果何物为汝缘乎。韶闻悚然异之。又有问者曰。如何是曹源一滴水。法眼曰。是曹源一滴水。于是韶大悟于座下。平生凝滞。涣若冰释。感涕沾衣。法眼曰。汝当大宏吾宗。行矣。无自滞于是。游天台。观智顗禅师遗踪。如故居。眷然有终焉之心。初寓止白沙时。吴越忠懿王。以国子刺台州。雅闻韶名。遣使迎之。申弟子之礼。日夕问道。韶曰。他日为霸主。无忘佛恩。汉乾祐元年戊申。王嗣国位。遣使迎至尊。事之以为国师焉。韶说法简而要。拨去枝叶。曰古圣方便。犹如河沙。六祖曰。非风幡动。仁者心动。是为无上心印。至妙法门。我辈称祖师门下士。何以解之。若言风幡不动。汝心妄动。若言不拨风幡。就风幡处通取。若言风幡动处。是什么。若言附物明心不须认物。若言色即是空。若言非风幡动。应须妙会。与祖师意旨了没交涉。既非种种解会。合如何知悉。若真见去。何法门不明。虽百千诸佛方便。一时洞了。或问如何是古佛心。答曰此问不弱。又问亡僧迁化。向何处去。曰终不向汝道。曰为什么不道。曰恐汝不会。问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化生于莲花之上。为父母说法。未审如何是太子身。曰大家见。上座问。故每曰。大凡言句。应须绝渗漏乃可。僧随问。如何是绝渗漏句。曰汝口似鼻孔。又曰。眼中无色识。色中无眼识。眼识二俱空。何能令见色。是眼则不能自见其己体。若不能自见。云何见馀物。古圣方便。皆为说破。若于此明得寂静法。不寂静法也收尽。明得远离法。不远离法亦收尽。未来现在。亦无遗馀。名一法界。何有遮障。各自信取。僧义寂者。谓韶曰。智者之教。年祀寖远。必多散失。唯新罗国有善本。愿藉禅师慈力。致之使再开。东土人天眼目。于是韶以闻忠懿王。遣使航海。传写以还。而韶适与智者同姓。疑其后身也。开宝四年辛未。华顶西峰忽摧。声震山谷。六月有星。陨于峰顶。林木皆白。二十八日集众告别而化。阅世八十有二坐六十有五夏。
赞曰。闻僧问法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而法眼但曰。是曹源一滴水。韶乃开悟。夫问词答语。无所增损。所谓悟者。何自而发之。及观韶所对问者。如问古佛心。对曰此问不弱。如问如何是太子身。对曰大家见上座问。则问答之间。不令意根椿立。盖尝曰。大凡言句。须绝渗漏。而学者方争趋微妙之域。欲见祖师之心。譬如趋越而首燕也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2
【介绍】:
宋信州贵溪人,原籍睦州。少武勇,嗜书,习兵法。仕南唐,累官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进阶司空。曾数平剧寇,有战功,迁信州静边总辖使。闽越边寇侵掠,卿出奇兵剿灭之,数郡民赖以安。太宗嘉其贤,屡征不起。太平兴国间闽寇复炽,承诏剿平之,以功拜都尉,辞不受。乡人立祠祀之。
简介
雍熙二年(985)任信州知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信州人。十五世同居。太宗淳化间诏旌其门。
悟本。江州人也。自江西云门。参侍妙喜。至泉南小溪。于时。英俊毕集。受印可者多矣。师私谓其弃己。欲发去。妙喜知而语之曰。汝但专意参究。如有所得。不待开口。吾已识也。既而有闻师入室者。故谓师曰。本侍者参禅。许多年逐日。只道得个不会。师诟之曰。这小鬼。你未生时。我已三度霍山庙里。退牙了。好教你知。繇兹益锐志。提狗子无佛性话。一夕将三鼓。倚殿柱昏寐间。不觉无字出口吻间。忽尔顿悟。后三日。妙喜自郡城归。师趋丈室。足才越阃。未及吐词。妙喜曰。本胡子。这回方是彻头也。因过寻同参谦公于建阳庵中。谦举保宁颂五通仙人因缘曰。无量劫来曾未悟。如何不动到其中。莫言佛法无多子。最苦瞿昙那一通。谦复曰。我爱他如何不动到其中。既是不动。如何则看他古人得了等闲拈出来。自然抓著人痒处。师曰。因甚却道。最苦瞿昙那一通。谦曰。你未生时。吾已三度霍山庙里。退牙了也。于是相顾大笑。其友朋琢磨之益。盖如印圈契为之无差。至于会心冁然。可使后世想望风采。师住博山。规模立而法道弘。时雪堂行和尚。住荐福。有僧自福州来。雪堂问。沿路见好长老否。僧云。近过信州。博山住持本和尚。虽不曾拜识。好长老也。雪堂曰。安得知其为好。僧云。入寺路径开辟。廊庑修整。殿堂香灯不绝。晨昏钟鼓分明。二时粥饭精洁。僧行见人有礼。以此知其为好长老。雪堂笑曰。本固贤矣。然尔亦具眼。直以斯言。达于郡守吴公傅朋曰。遮僧持论。颇类范延龄荐张希颜事。而阁下之贤。不减张忠定公。老僧年迈。乞请本以代。庶为林下盛事。吴公大喜。师即日迁荐福。雪堂。嗣龙门远公。师叔行也。
全宋文·卷五三八二
王梦槐,信州上饶(今江西上饶)人,乾道间在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信州上饶人,字温甫,号止斋。高宗朝进士。授辰州教授,为删定编修官。转池州通判,有政绩。致仕后,三上宰相书,皆道义之言。有《语孟易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39
【介绍】:
宋婺州永康人,字子正。太宗端拱二年进士。调许田尉,以干练闻。灵夏用兵,转运使命则部送刍粮,入奏称旨。真宗时累官至三司度支副使。坐丁谓党降知信州,徙福州,以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历典七州,更六路使者节,践更中外凡四十七年,所至有声绩。以兵部侍郎致仕。卒谥忠佑,改正惠。
全宋诗
胡则(九六三~一○三九),字子正,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为许田尉。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为京西转运使。乾兴初知信州。仁宗天圣中历知福州、杭州、永兴军,累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明道二年(一○三三)知杭州。景祐元年(一○三四)以兵部侍郎致仕。宝元二年卒,年七十七。徽宗宣和间封佑顺侯,理宗淳祐间进正惠公,宝祐初加忠佑(《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九《胡侍郎庙碑阴记》)。事见《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胡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胡则诗,旧有清嘉庆二十年胡敬辑《宋胡正惠公遗文事迹合录》(又题作《胡正惠公集》,清钞本,藏南京图书馆)。今参据诸书,得诗七首,重为辑编。别有诗二首入存目。
全宋文·卷一九六
胡则(九六三——一○三九),字子正,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端拱二年以进士起家,补许田县尉。后知睦州、温州,改江淮制置发运使。真宗幸亳还,擢三司度支副使。出为京西、广西转运使,累迁太常少卿。乾兴初,坐丁谓党,降知信州,徙福州、杭州、永兴军,以给事中权三司使,通京东西、陕西盐法,人便之。以在河北时假官舟贩盐,后按验出知陈州。逾月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刘随上疏言「则奸邪贪滥闻于天下」,徙杭州。再迁兵部侍郎致仕,宝元二年六月卒,年七十七,谥忠佑,改谥正惠。见范仲淹《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范文正公集》卷一二),《宋史》卷二九九本传。其后裔辑其诗文为《胡正惠公集》一卷。
简介
至道二年(996)任宣州知州。景德二年(1005)任信州知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河中府知府,六月在任言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人,字希白。钱昆弟。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才学瞻敏,为文数千百言,援笔立就。又善绘画,工行草书。有《洞微志》、《南部新书》、《青云总录》等。
全宋诗
钱易(九六八~一○二六),字希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倧子,钱昆弟。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举进士,不第,时年二十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宋史》本传误作年十七)。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登进士第,年三十二(《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七《钱公自述》)。补濠州团练推官。改通判蕲州。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通判信州。改直集贤院。迁判三司磨勘司。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累迁翰林学士。仁宗天圣四年卒(《学士年表》),年五十九(《隆平集》卷一四)。有《金闺集》六十卷、《瀛州集》五十卷、《西垣集》三十卷、《内制集》二十卷等(同上书),已佚。《宋史》卷三一七有传。今从明抄本《古今岁时杂咏》(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辑录诗十九首。
全宋文·卷二一○
钱易(九六八——一○二五),字希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废吴越王钱弘倧之子。淳化三年举进士,言者恶其轻俊,被黜,然苏易简赞其诗不下李白。咸平二年,年三十二,再举进士及第,补濠州团练推官。召试中书,改光禄寺丞、通判蕲州。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书丞、通判信州,改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判三司磨勘司,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天圣三年为翰林学士,儤直未满,卒。易才学赡敏,有《金闺》、《瀛州》、《西垣制集》一百五十卷,《青云总录》、《青云新录》、《南部新书》(存)、《洞微志》(残存)总一百三十卷。《宋史》卷三一七有传,又参《咸淳临安志》卷六五。其生年据《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七钱易自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等多言易淳化三年年十七举进士,则当生于开宝末年(九七六),然其父开宝中已卒(见《十国春秋》卷八○),今不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1047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不疑。曾致尧子。以荫补太庙斋郎。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历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二县,守正不阿,有治绩。为知信州钱仙芝所诬,罢归十二年。复赴京师,中道病卒。善文章。有《时议》。
全宋文·卷二七○
曾易占(九六九——一○四七),字不疑,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致尧子,曾巩父。以荫补太庙斋郎。天圣二年进士,历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等县,擢知信州。为钱仙芝所诬,除名,配广南衙前编管。庆历七年卒,年七十九。后以子布贵,追封鲁国公。有《时议》十卷。见王安石《临川集》卷九三《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
【介绍】:
宋开封人,字咏之,号深宁子。第进士。历知钱塘、山阴县。仁宗即位,召为监察御史。以忤王钦若,出通判信州,徙邵州。钦若卒,还为殿中侍御史。历三司盐铁判官、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二司盐铁副使、判登闻检院。不避权贵,遇事敢言,对朝官阿附丁谓、曹利用者多所抨击。有《道释杂言》。
全宋文·卷三三○
鞠咏(?——一○三一),字咏之,自号深宁子,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幼孤好学,举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钱塘县。仁宗即位,以太常博士召为监察御史。出通判信州。还为殿中侍御史,三司盐铁判官。以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为三司盐铁副使。天圣八年为天章阁待制,明年卒。尝著《道释杂言》数十篇。《宋史》卷二九七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1035
【介绍】:
宋开封考城人,字仲豫。真宗景德初进士。为永康军判官,历大理寺丞,通判益州、晋州,迁右司谏。在谏职数言事。因请太后归政仁宗,出知济州。后迁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上言请申儆庶官侥幸请托,为朝廷所纳。使契丹,以足疾不能跪拜,被劾,出知信州,徙宜州、应天府。官终天章阁待制。
简介
大中祥符六年(1013)任信州知州。大中祥符六年(1013)任袁州知州。
简介
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信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