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徐铉五代至宋初 916 — 991
唐诗汇评
徐铉(916-991)字鼎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十岁能文,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
校书郎
南唐中主时,试知制诰,为宋齐丘所诬,贬泰州司户
召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巡抚楚州屯田,因措置失宜流舒州,徙饶州
复召知制诘,迁中书舍人
后主时,历任礼兵二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尚书等职。
国亡,入宋,官太子率更令左散骑常侍,贬靖难军行军司马,年。
工诗能文,尤精小学,与弟锴齐名,时号“二徐”。
宋雍熙中受诏校定《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有《骑省》(一名《徐公文集》)三十卷,乃其婿吴淑所编,又《稽神录》六卷,均存。
全唐诗》编其在南唐时所作诗为六卷。
张永德南唐至宋初 928 — 10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1000 【介绍】: 并州阳曲人字抱一
后周太祖婿。
世宗时从征南唐契丹,以战功官至殿前都点检,旋解禁卫兵权,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恭帝时忠武军节度使
曾资助赵匡胤聘纳孝明皇后。
入宋,加兼侍中,授武胜军节度使太祖常待以故旧之礼。
安化军泰宁军节度使河北路排阵使
真宗时封卫国公,授检校太师彰德军节度、知天雄军。
杜彦圭唐末宋初 928 — 9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86 【介绍】: 定州安喜人
杜审琼子。
太祖开宝中饶州防御使,从征太原
坐事责授饶州刺史,旋迁沙州观察使,知定州
太宗雍熙中北伐,副米信幽州西北道行营都部署
以不容军士晡食,设阵不整,以致亡失,左迁均州团练副使,卒于贬所。
范正辞唐末宋初 936 — 10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6—1010 【介绍】: 齐州人字直道
进士
调补安阳主簿
历知饶州,皆有政绩。
真宗咸平二年,累迁河东转运使,旋兼侍御史知杂事,劾李昌龄董俨等,又举吴奋等堪任大郡,皆从之。
官终膳部郎中
孔守正北宋 939 — 10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1004? 【介绍】: 开封浚仪人
历事五代后唐后汉
后周世宗淮南,以材勇选为东班承旨
入宋补内殿直,迁骁雄副指挥使
太祖太原,大败来援兵。
太宗晋阳范阳,俱有功,迁日骑都指挥使,领濡州刺史
端拱中,拜殿前都虞候,领容州观察使
淳化中连移并代、夏绥、麟府三镇,与李继迁战,破之。
真宗即位,累官彰德军留后,改安化军
周惟简唐末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饶州鄱阳人
隐居好学问,明《》义。
初仕南唐
宋师围金陵,以给事中奉使至宋,太祖召见诘责,甚惶恐,反言为李煜强遣而来。
宋平江南,任国子《周易博士判监事,旋致仕。
后又上表求用,官终水部员外郎
惟简
饶州鄱阳人
南唐国子博士集贤殿侍讲
虞部郎致仕
金陵受围。
起授给事中
徐铉使宋。
国亡入宋。
累官至水部员外郎卒。
王□
简介
太平兴国七年(982)饶州知州
王世昌北宋 955 — 10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32 【介绍】: 宋人字次仲
太宗端拱元年进士
郿县主簿
历知、成、泽诸州,转都官郎中绛州
善察狱,有讼无论细大,皆呼前面质其罪,有冤者立辨出之,所至有治声。
董俨北宋 955 — 10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08 【介绍】: 洛阳人字望之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大理评事通判饶州
历知忠、、泉、扬、广、洪诸州。
真宗景德中,归朝,判吏部铨,加工部侍郎
复出知青州
以狡诈托荐事,坐责授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
大中祥符初,令赦,起知郢州,病疽卒。
生平不学无操行,贪赂鄙屑,畜姬侈豪,倾狡图位,终以致败。
全宋诗
董俨字望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饶州
五年,授左拾遗直史馆,又充淮南西路转运副使
端拱初,为三司度支副使,历知泰州泉州
真宗景德中青州
大中祥符初郢州,卒,年五十四。
宋史》卷三○七有传。
黄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浦城人字伯起
太宗端拱二年进士
累官通判遂州,时有诏至西川给军士缗钱,东川独不及,军士谋为变,谓诏书稽留,开州帑给钱如西川,众遂定。
江淮发运使,发前任李溥奸赃数十事,坐废,亦为所讼,夺一官。
后复官知饶州,徙广东转运使
全宋诗
黄震字伯起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福建通志》卷三三)。
累迁著作佐郎通判遂州,擢江淮发运使
后知饶州,徙广东转运使
宋史》卷三○三有传。
丁谓北宋 966 — 10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37 【介绍】: 苏州长洲人字谓之,后更字公言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
大理评事通判饶州,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三司使
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历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
机敏有智谋,憸狡过人,善揣摩人意。
喜为诗,通晓图画、博弈、音律。
真宗朝营建宫观,伪造祥异,多发于王钦若
仁宗即位,因其前后欺罔、与内侍雷允恭交通、擅迁真宗陵寝,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道州
明道年中授秘书监致仕,卒于光州
全宋诗
丁谓(九六六~一○三七)字谓之,后更字公言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为饶州通判
真宗咸平初三司户部判官权三司使
大中祥符初因阿谀真宗封禅,拜三司使
五年(一○一二),进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后出知升州
天禧三年(一○一九)吏部尚书参知政事
四年,为枢密使,迁平章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
乾兴元年(一○二二)封晋国公
仁宗即位,为山陵使,获罪贬崖州司户参军
明道中秘书监致仕。
景祐四年卒(同上书卷一二○),年七十二。
有《丁谓集》八卷、《虎丘集》五十卷、《刀笔集》二卷、《青衿集》三卷、《知命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均佚。
东都事略》卷四九、《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丁谓诗,今从《西昆酬唱集》(《四部丛刊》本)、影印《诗渊》等书录得一百二十五首,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二○八
丁谓(九六六——一○三七)字谓之更字公言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少与孙何齐名,时号「孙、丁」。
淳化三年,登进士甲科通判饶州
福建路峡路转运使,入权三司盐铁副使,擢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
景德元年,知郓州兼齐、濮等州安抚使
二年五月,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大中祥符九年,知升州
天禧三年,以吏部尚书参知政事,除枢密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知河南府
乾兴元年封晋国公
真宗朝,营造宫观、奏祥异之事,多王钦若发之。
仁宗立,进司徒兼侍中
寻以潜结内侍女道士,贬崖州司户参军
明道中,授秘书监致仕。
景祐四年卒于光州,年七十二。
工文善诗,著有集八卷、《大中祥符奉祀记》五十卷、《大中祥符迎奉圣像记》二十卷等。
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陈象舆北宋
全宋诗
陈象舆太宗淳化五年(九九四)洪州(《元丰类稿》卷一九《洪州东门记》)。
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徙知饶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一)。
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西京御史台(同上书卷八二)。
周缮北宋
全宋诗
周缮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惟简子。
太祖开宝九年(九七六)惟简致仕,以荫为京兆府鄠县主簿
后举进士
真宗大中祥符中贺州(《舆地纪胜》卷五六)。
官至都官员外郎
事见《宋史》卷四七八《周惟简传》。
韩昌龄北宋
简介
咸平二年(999)饶州知州
咸平四年(1001)7月贬。
朱正辞北宋
全宋文·卷三二九
朱正辞潭州衡山(今湖南衡山)人,昂子。
年十九登咸平进士
四年,知江陵府公安县
真宗末年饶州仁宗天圣初江西劝农使,五年河东路提点刑狱
太常博士光禄寺丞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宣州、知抚州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一七一、刑法二之一六,《文庄》卷一,《公是集》卷五一,《宋史》卷四三九《朱昂传》,《宣城右集》卷六,参《宋诗纪事补遗》卷五。
江嗣宗北宋
简介
大中祥符六年(1013)饶州知州
大中祥符九年(1016)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
天禧二年(1018)荆湖北路转运使5月已在任。
天圣二年(1024)宣州知州
欧阳颍北宋
简介
大中祥符五年(1012)鄂州知州
大中祥符七年(1014)歙州知州
大中祥符九年(1016)岳州知州
天圣四年(1026)饶州知州
范仲淹北宋 989 — 10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52 【介绍】: 苏州吴县人字希文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
秘阁校理右司谏、权知开封府
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图》论用人是非,忤吕夷简,出知越三州
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守边数年,负防御西夏重任。
庆历三年,入为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
上十事疏,推行新政,为夏竦等中伤,罢政,出知邠州陕西路安抚使
官终户部侍郎、知青州
卒谥文正
工诗文及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
有《范文正公集》。
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改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名。
秘阁校理右司谏、知睦州苏州、权知开封府
直言立朝,屡遭贬黜。
历知越州,进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庆州,迁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与韩琦文彦博等俱为陕西名帅。
庆历三年,除枢密副使,寻拜参知政事
针对北宋建立以来形成的积弊,主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
五年,罢政,以资政殿学士邠州,兼陕西路安抚使,改知、颍诸州。
皇祐四年卒,谥文正
著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二卷、尺牍五卷。
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滕宗谅北宋 991 — 1047
全宋诗
滕宗谅(九九一~一○四七)字子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
、连、泰三州从事
召试学士院,改大理寺丞知太平州当涂县,移知邵武军邵武县
殿中丞,拜左正言,迁左司谏
以说得罪,出知信州,又降监鄱阳郡榷酤。
既而起通判江宁府,知湖州泾州
仁宗庆历中,擢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庆州
因知泾州日动用公库钱慰劳抗击西夏军民事,谪守岳州,迁知苏州
七年卒(《范文正公集》卷一○《祭同年滕待制文》),年五十七(同上书卷一三《滕子京志》)。
宋史》卷三○三有传。
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三九六
滕宗谅(九九一——一○四七)字子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历、连、泰三州从事
召试学士院,改大理寺丞、知当涂邵武二县。
后迁左司谏
以言得罪,换祠部员外郎信州,又监鄱阳军榷酤。
通判江宁府,知湖州
元昊反,进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泾州
范仲淹荐以自代,擢天章阁待制,徙庆州,降知虢州,又移岳州苏州
庆历七年卒,年五十七。
范仲淹天章阁待制滕君志铭》(《范文正公集》卷一三),《宋史》卷三○三本传。
萧贯北宋 992 — 10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临江军新喻人字贯之
萧谔子。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士
大理评事
仁宗即位,进太常丞,历三司盐铁判官刑部员外郎
出知饶州,迁兵部员外郎
召还,将试知制诰,未及试而卒。
平生遇事敢为,不苟合于时好。
有文集。
全宋诗
萧贯(九九二~一○三七)字贯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
仁宗即位,进太常丞
天圣六年(一○二八)太常博士直史馆,为京东转运使(同上书卷一○六)。
后徙江东,改知洪州
明道元年(一○三二),降知饶州
景祐四年卒,年四十六(《清江三孔》卷一四《萧贯之挂冠亭记》)。
私谥孝靖
有文集二十卷,已佚。
事见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二,又《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二
萧贯(九九二——一○三七)字贯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俊迈能文,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安、宿二州。
天禧末,迁太子中允直史馆
仁宗立,进太常丞,迁太常博士直史馆
吏部南曹三司盐铁判官
天圣六年京东转运使,徙江东,改知洪州
明道初,以事降知饶州
景祐四年卒,年四十六。
宋史》卷四四二《文苑传》四有传。
又见孔武仲萧贯之挂冠亭记》(《清江三孔集·宗伯》卷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一○六、一一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六、刑法四之一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