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吴鼎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棣州人
仁宗时侍御史
迎合宰相贾昌朝意,排斥同官李京
昌朝罢,夏竦为相,又与谏官极论之。
既罢,遂以刑部员外郎知谏院
官至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
陈允平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奉化人字君衡号西麓
陈文懿孙。
恭帝德祐时沿海制置司参议官
卫王祥兴初苏刘义书,期九月以兵船下庆元,当内应。
为怨家所讦,张弘范招讨使王世强围捕,同官袁洪解之,得释。
后以人才征至北都,不受官放还。
善诗词,与吴文英翁元龙齐名。
有《西麓诗稿》、《西麓继周集》、《日湖渔唱》。
赵文度五代至宋初 914 — 974
全宋诗
赵文度(九一四~九七四)本名弘,避宋太祖赵弘殷讳改今名,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一说青州(今属山东)人。
后唐清泰三年(九三六)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
后唐后汉
宋,太祖开宝二年(九六九),授检校太傅安国军节度使
又徙镇华州耀州
开宝七年卒,年六十一。
有《观光集》,已佚。
宋史》卷四八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范仁裕
简介
建隆元年(960)渭州刺史
乾德五年(967)9月责为耀州团练使
葛霸唐末宋初 934 — 10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1008 【介绍】: 真定人
善击刺骑射。
始事太宗藩邸,及登位,补殿前指挥使
檀州刺史,戍定州
累为镇州都部署,徙天雄军。
真宗咸平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感德军节度
景德元年军职四年徙知耀州
宋温舒后晋至宋初
全宋诗
宋温舒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后晋时进士,官职方员外郎
宋太宗时左拾遗,知耀州军事。
起居郎(《东都事略》卷三七《宋湜传》)。
事见《宋史》卷二八七《宋湜传》。
薛颜北宋 953 — 10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1025 【介绍】: 河中万泉人字彦回
举《三礼》中第。
河东陕西转运使,开河中支渠以杀水怒,取渠水溉田,民颇利之。
河阳徐州,以少府监知江宁府
仁宗即位,迁给事中,徙知应天府耀州
光禄卿分司西京,卒于家。
全宋文·卷一三九
薛颜(九五三——一○二五)字彦回河中万泉(今山西万荣)人。
太宗时举三《》中第,为嘉州司户参军
累迁至太子左赞善大夫、知云安军
真宗即位,徙阆二州,擢三司盐铁判官
景德元年,为夔峡路转运使,后勾当广南东西路转运司事,历河东陕西河北转运使,知河阳徐州
累迁光禄少卿,以少府监知江宁府,转河南府
仁宗立,迁给事中,徙应天府耀州
天圣三年七月卒,年七十三。
宋史》卷二九九有传,又见刘攽彭城》卷三六《薛公神道碑》。
范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耀州华原人原名中正字仲立
性缓,人谓之范宽,遂本名不显
善画山水,师法李成荆浩
卜居终南太华山,饱览岩壑云烟,落笔雄伟老硬。
黄怀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华原人
画山水学范宽,颇得其格。
刘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耀州人
乡人呼为刘评事
画山水学范宽,有自得之趣。
赵光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耀州华原人
太宗朝为图画院学生
性喜幽旷,无仕进意,潜归乡里,乡人呼为赵评事
善画佛道人物,坐立观听,皆得其妙;兼工蕃马,气势不凡,列为神品。
其笔锋劲利,名刀头燕尾。
陈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阆州阆中人字鸿渐号金龟子
陈尧佐从子。
少以文学知名。
太宗淳化中,与父尧封同以进士廷试,中第而辞不就,愿擢其父,帝许之。
真宗咸平初天水县
独好《太玄经》,著《演玄》以进,召试学士院,授仪州军事推官
官终耀州节度推官
有文集。
阎仲卿北宋
全宋文·卷二六七
阎仲卿太宗末为开封府司录参军
真宗景德中华州四年冬,以尚书都官员外郎改知陇州
仁宗朝,以职方员外郎屯田郎中、知耀州
夏竦职方员外郎阎仲卿屯田郎中耀州制》(《文庄》卷一),《宋史》卷三○七《王陟传》,《金石萃编》卷一二九。
张师德北宋 ? — 10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26 【介绍】: 开封襄邑人字尚贤
张去华子。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进士第一
将作监丞通判耀州
判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建言有逋负官物而被系,本非侵盗而无以自偿,愿特蠲之。
真宗用其言。
天禧二年右正言知制诰,九年不迁。
仁宗天圣四年左谏议大夫罢职。
孝谨有家法,不交权贵。
有文集。
全宋诗
张师德字尚贤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
真宗大中祥符是年(一○一一)进士通判耀州
累擢右正言知制诰
出知颍州,迁刑部员外郎判大理寺
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右谏议大夫,罢知制诰
九年不迁,卒于官,年四十九。
有文集十卷,不传。
事见《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三○六有传。
全宋文·卷三二○
张师德(九七八——一○二六)字尚贤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西)人。
大中祥符四年真宗汾阴,献《汾阴大礼颂》于行在,是岁举进士第一
将作监丞通判耀州
秘书省著作郎集贤校理判三司都理欠凭由司
契丹高丽使来,多以师德主之。
天禧初,安抚淮南,改判司农寺
右正言知制诰判尚书刑部,出知颍州判大理寺,知邓州,徙汝州,拜左谏议大夫,罢知制诰,卒,年四十九。
有文集十卷。
见《东轩笔录》卷一四、《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三○六《张去华传》有附传。
李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公愉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
阶州推官,以清谨闻。
通判耀州,陈讨捕关辅盗贼之策,逾月悉平。
仁宗朝迁谏议大夫
崔立北宋 969 — 1043
全宋文·卷二七一
崔立(九七○——一○四三)字本之开封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进士第,为果州团练推官,知安丰县通判广州许州知江阴军,累迁太常少卿,历知泾七州,所至有惠政。
右谏议大夫耀州,改知濠州,迁给事中
尚书工部郎致仕
庆历三年卒,年七十五。
所著有《巴歈集》二十卷、《故事稽疑》十卷。
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李行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同州冯翊人字易从
家贫,刻志于学。
聚木叶学书,笔法遒劲。
进士
历迁太常博士、知坊州
王嗣宗荐为监察御史王旦数称其才,再迁侍御史
陕西旱蝗,命往安抚,发仓粟救乏绝,又蠲耀州积年逋租。
还擢龙图阁待制,历尚书刑部郎中
真宗命讲《周易》,间访大臣能否,行简所对无怨昵,各道其所长,人以为长者。
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终知虢州
司马池北宋 980 — 1041
全宋文·卷三二六
司马池(九八○——一○四一)字和中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司马光父。
进士,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
郑州防禦判官、知光山县
安丰酒税,徙知小溪县,改河南府司录参军通判留守司,除群牧判官,出知耀州,擢利州路转运使、知凤翔府,累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历知河中府同州杭州虢州晋州
卒,年六十二。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曹仪北宋
全宋文·卷三二七
曹仪字搢臣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彬孙,璨子。
以祖荫补右班殿直
大中祥符七年閤门祗候
天禧七年引进副使
乾兴元年客省副使
天圣四年西上閤门使
明道元年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兴州防禦使
景祐元年步军都虞候康州防禦使泾原路副都部署
官至耀州观察使,卒,年五十五。
见《东都事略》卷二七《曹仪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三、九五、一○五、一一○、一一五等。
范仲淹北宋 989 — 1052
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改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名。
秘阁校理右司谏、知睦州苏州、权知开封府
直言立朝,屡遭贬黜。
历知越州,进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庆州,迁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与韩琦文彦博等俱为陕西名帅。
庆历三年,除枢密副使,寻拜参知政事
针对北宋建立以来形成的积弊,主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
五年,罢政,以资政殿学士邠州,兼陕西路安抚使,改知、颍诸州。
皇祐四年卒,谥文正
著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二卷、尺牍五卷。
宋史》卷三一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