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宋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32
【介绍】:
宋人,字次仲。太宗端拱元年进士。授郿县主簿。历知饶、蜀、福、邓、成、泽诸州,转都官郎中知绛州。善察狱,有讼无论细大,皆呼前面质其罪,有冤者立辨出之,所至有治声。
全宋文·卷四九七二
张发,凤翔府岐山(今陕西岐山)人,乾道间作《保蜀忠勤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仁宗庆历中住开元寺。尝游石壁山,相传见二士对弈,就之则化为双鹤冲天而去,遗一棋子,从谦取而咽之,遂辟谷不食四十年。后归岐山石门示寂。
全宋文·卷一三五八
贾蕃(一○二○——一○八九),字仲通,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以父昌龄遗恩为郊社斋郎,调开封县主簿,历郿、富平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改虞、比二部员外郎,知渠州。坐役法事谪监顺安军酒税,改虞部郎中,判南京国子监,通判江州。官制行,以朝奉大夫知筠州,迁朝请大夫。后致仕,元祐四年八月卒于家,年七十。见毕仲游《朝议大夫贾公墓志铭》(《西台集》卷一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全宋诗
张载(一○二○~一○七八),字子厚,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徙家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授祁州司法参军,调丹州云岩令。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崇文院校书。次年移疾。十年春,复召还馆,同知太常礼院。同年冬告归,十二月乙亥卒道,年五十八。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谥明公。有《崇文集》十卷(《郡斋读书志》卷四下),已佚。事见《张子全书》卷一五附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张载诗向无传本。明嘉靖间吕楠编《张子钞释》,文集仅存一卷,所收诗悉自《宋文鉴》出,清乾隆间刊《张子全书》沿之。今从诸书辑得诗八十首,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一二九九
张载(一○二○——一○七八),字子厚,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占籍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少力学,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地。以书谒范仲淹,仲淹劝读《中庸》,遂精研六经。尝讲《易》京师,与二程讨论道学之要。嘉祐二年登进士第,历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渭州军事判官。熙宁初为崇政院校书。对新法持异议,辞官归乡,隐居著述。十年初,复召入朝,知太常礼院。同年十二月病卒,年五十八。载为理学奠基人之一,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世称「关学」。著有《正蒙》、《易说》、《经学理窟》、语录、文集等。见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子全书》附)、《宋史》卷四二七本传。
全宋诗
王绅(一○二四~一○六四),字公仪,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以荫为太庙斋郎。举进士不第,调凤州梁泉县主簿,徙汉州德阳县。历知长兴、正平、岐山县。英宗即位,转太子中舍、通判乾州,未赴。治平元年卒,年四十一。事见《丹渊集》卷三九《太子中舍王君墓志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1076
【介绍】:
宋凤翔郿县,字天祺。张载弟。第进士。知金堂县,有善政。神宗熙宁初为监察御史里行。三年,累章论王安石、韩绛、吕惠卿等乱法。贬知公安县,徙夏县,又徙凤翔府司竹监,举家遂不食笋。笃厚宽裕,乐道人善。与兄载被关中学者称为“二张”。
全宋文·卷六二六九
孙逢辰(一一四二——一一八八),字会之,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逢吉、逢年弟,时称「孙氏三龙」。登乾道二年进士第,以左迪功郎为衡山尉,移赣县丞。添差签书秀州军事判官厅公事,改镇南军。入提辖行在榷货务都茶场,出知袁州。淳熙十五年卒,年四十七。见周必大《朝奉郎袁州孙使君逢辰墓志铭》(《周益国文忠公集》卷七四)。
全宋诗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诗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