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伊审徵后蜀至宋初 914 — 9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988 【介绍】: 并州人字申图
初随父仕后蜀,累官宁江军节度同平章事,进掌机务,常以康济经略为己任。
宋师入境,首奉降表,时人笑之。
归宋,授静难军节度,移镇延安,官至右屯卫上将军、判右金吾卫仗。
张佶北宋 952 — 10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2—1020 【介绍】: 华州渭南人,本燕人,初名志言字仲雅
张昉子。
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丞
太宗至道中通判陕州
真宗咸平初,擢为陕西转运副使,至延安,遇夏人入寇,亲督兵击败之。
景德中,徙益州钤辖,御军抚民,甚有威惠。
天禧初,拜西上閤门使,复为泾原钤辖
涉猎书史,好吟咏,勇敢善射,有方略,总戎护塞,以威名自任。
韩杕
全宋文·卷六八六一
韩杕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世忠孙。
历官绍兴府通判临安府通判、知新兴军、枢密院副都承旨
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二三、兵二六之二○、职官七三之六、职官四七之七二。
解百礿
全宋文·卷六一五七
解百礿字伯时鄜延(今陕西延安一带)人。
周孚相知。
尝为尚书省监门,旋弃归力学。
周孚卒,为编集刊行。
见所撰《蠹斋先生铅刀编跋》及陈珙蠹斋先生铅刀编序》(《蠹斋先生铅刀编》卷首)。
延安李氏
延安人
张宗诲北宋 969 — 10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1045 【介绍】: 曹州冤句人,徙居洛阳字习之
张齐贤子。
少喜学兵法,通究阴阳、象纬之书。
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
富顺监,率郡兵平夷人斗郎春之叛。
累迁太常少卿,为鄜延路钤辖兼知鄜州
元昊寇延安,严斥候,籍入而禁出,使老幼并力守御之。
再徙永兴军钤辖,兼知邠州
秘书监致仕。
性贪,虽谢事,犹事货殖,以至于卒。
全宋文·卷二六九
张宗诲(九六九——一○四五)字习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齐贤第二子。
以荫为秘书省正字,四迁至太子中舍,贬海州别驾
通判河阳、知富顺监、知徐州代州卫州
累迁太常少卿,为永兴军兵马钤辖,移鄜延路钤辖,未至,改知邠州,以秘书监致仕。
庆历五年五月一日卒,年七十七。
著有《安边议》三十卷、文集若干卷,别著《刻漏记》、《花木记》二卷。
尹洙张公墓志铭》(《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七),又《宋史》卷二六五《张齐贤传》有附传。
种世衡北宋 985 — 10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45 【介绍】: 洛阳人字仲平
少尚节气,家产悉予兄弟,惟取图书。
以荫补将作监主簿
签书同州鄜州判官
西夏用兵,守备不足,请因废垒筑城以固延安之势,城成,赐名“青涧”。
知城事,有政绩。
仁宗庆历中,擢环庆路兵马钤辖,屡败夏人。
被病受命筑古细腰城以断羌人交结西夏之路,城成而卒。
全宋文·卷三三二
种世衡(九八五——一○四五)字仲平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种放兄子,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累迁太子中舍
泾阳县通判凤州,以冤流窦州,徙汝州,赎为孟州司马
历监随州酒,签书同州鄜州判官事。
康定元年,由大理寺丞签书定国军节度使判官事改内殿承制、知延州青涧城
二年,为鄜延路兵马都监
庆历二年环州,累官环庆路兵马钤辖
五年一月卒,年六十一。
宋史》卷三三五有传。
韩绛北宋 1012 — 1088
全宋文·卷一○二五
韩绛(一○一二——一○八八)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亿第三子。
庆历二年进士
皇祐中累迁右正言
至和元年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谏院,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出知庆州成都开封府,为三司使
神宗立,拜枢密副使同制置三司条例,助王安石变法。
熙宁三年参知政事,为陕西河东宣抚使,寻拜相,开幕府延安
次年,以措置乖方罢。
七年复代王安石相,密请再用安石
次年罢,历知州府。
哲宗立封康国公,为北京留守
元祐三年卒,年七十七,谥献肃
著《治平会计录》、《枢密院时政记》等,有文集五十卷,又内外制集十三卷、奏议三十卷。
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赵卨北宋 1027 — 10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7—1091 【介绍】: 邛州依政人字公才
进士
汾州司法参军
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
神宗熙宁初,除集贤校理,迁陕西提刑
改知延州,按抚蕃部,使占田募丁充兵。
又检括公私闲田七千余顷,募骑兵万七千。
元丰中宋军攻西夏河东转运使,坐粮草不继,黜知淮阳军
寻复职知庆州,再帅延安,屡败西夏兵,安边有功。
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卒。
全宋文·卷一五八一
赵卨(一〇二七——一〇九一),字公才邛州依政(今四川新津)人。
嘉祐八年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辟掌陕西机宜文字,于边事多所建议。
寻除集贤校理直龙图阁、知延州桂州庆州等。
元祐中枢密直学士,拜端明殿学士太中大夫
六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
见《宋史》卷三三二本传、《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〇三。
吕惠卿北宋 1032 — 11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112 【介绍】: 泉州晋江人字吉甫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王安石论经义多合,遂定交。
神宗熙宁初,累迁集贤校理判司农寺,参与制订新法。
知制诰判国子监,与王雱同修《三经新义》。
知谏院,为翰林学士
熙宁七年,任参知政事,坚行新法。
后与王安石交恶,出知陈州延州太原府
哲宗绍圣中,历知延安府,筑米脂诸寨以备西夏侵扰。
徽宗时,因事安置宣州,移庐州
有《庄子解》及文集。
全宋诗
吕惠卿(一○三二~一一一一)字吉甫晋江(今属福建)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调真州推官
神宗熙宁初,历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
熙宁七年(一○七四),为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王安石复相,出知陈州
十年,知延州
元丰五年(一○八二)知太原府
哲宗元祐初扬州,寻贬光禄卿分司南京,再贬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
绍圣初,起知大名延安府
以破夏有功,拜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提举杭州洞霄宫(《乾道临安》卷三)。
崇宁初,以武昌军节度使大名
五年(一一○六)知杭州
大观元年(一一○七),责授祁州团练副使宣州安置,再移庐州
四年,以观文殿学士醴泉观使致仕。
政和元年卒,年八十。
有《东平集》一百卷,已佚。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吕参政惠卿传》,《东都事略》卷八三、《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七一九
吕惠卿(一○三二——一一一一)字吉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嘉祐二年进士,为真州推官
秩满入都,与王安石论经义,意多合,遂定交。
熙宁初安石当政,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以为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必与谋,凡所建请,章奏皆出其手。
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判司农寺
后为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判国子监,与王雱同修《三经新义》。
知谏院,为翰林学士
熙宁七年安石罢相,荐为参知政事,遂叛安石
八年安石复相,出知陈州延州
元丰五年单州六年太原
哲宗即位,贬为光禄卿分司南京
再责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
绍圣中,复资政殿大学士,知延州,加银青光禄大夫,拜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
徽宗立,移知杭州,徙大名
崇宁五年,复知杭州
坐其子闻妖人言不告,责祁州团练副使宣州安置,再移庐州
政和元年卒,年八十。
开府仪同三司
著有文集一百卷、奏议一百七十卷、《道德真经传》四卷(存)、《孝经传》一卷、《论语议》十卷、《庄子解》十卷等。
见《吕参政惠卿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四)。
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王兢北宋 1032 — 1095
全宋诗
王兢(一○三二~一○九五)字彦履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县)人。
仁宗嘉祐中进士
峡州参军肤施县
签书节度判官,知宿州
入为仓部郎中
哲宗元祐初,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改京西南路
召为祠郎、金部郎中,迁将作监
左朝请大夫致仕。
绍圣二年卒,年六十四。
有文集十卷,已佚。
事见《西台集》卷一三《左朝请大夫致仕王公墓志铭》。
穆衍北宋 1033 — 10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3—1095或1096 【介绍】: 怀州河内人,徙居河中府字昌叔
进士
华池,有政声。
神宗熙宁间淳化县,随韩绛宣抚陕西
元丰中,从种谔西夏,参其军事。
哲宗元祐初,反对司马光等弃熙、之议。
绍圣初,以直秘阁陕西转运使,加直龙图阁,知庆州延安府,徙秦州,未行卒。
全宋文·卷二一八二
穆衍字昌叔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徙河中。
进士,调华池,后知淳化,从韩绛宣抚陕西
元丰中种谔西征,参其军事。
七年,为管勾熙河兰会路经略司机宜文字
元祐元年,权都大提举清河辇运公事。
大臣议弃兰州以为不可,议乃止。
陕西转运判官金部户部员外郎
四年,为户部郎中
五年,除右司员外郎,进右司郎中
六年,权陕西转运使
七年,迁左司郎中
绍圣元年,加直龙图阁、知庆州,徙延安,又徙秦州,未行而卒,年六十三。
宋史》卷三三二有传。
游师雄北宋 1038 — 10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8—1097 【介绍】: 京兆武功人字景叔
英宗治平二年进士
尝学于张载
赵卨延安,辟为属。
哲宗元祐二年,累擢军器监丞
吐蕃酋长鬼章青宜结据洮州师雄种谊姚兕分兵进击,破洮州,俘鬼章。
陕西转运副使卫尉少卿
上《绍圣安边策》,陈庆历以来防条得失及御敌之要。
直龙图阁
官终知陕州
有文集。
陆师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杭州余杭人
陆诜子。
以父任为官。
神宗熙宁末,辟为成都路茶场干当公事,不三年提举成都路常平,增茶额为百万,进都大提举成都永兴军路榷茶。
后遭贬,复起知蕲州,加直秘阁,复领、蜀茶事。
陕西转运使,加集贤殿修撰,知秦州
坐诈增首虏事,落职知鄞。
河南永兴军延安府而卒。
范纯粹北宋 1046 — 1117
全宋诗
范纯粹(一○四六~一一一七)字德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仲淹第四子。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权陕西路转运判官,进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七、三三○)。
八年,为京东路转运使,知庆州(同上书卷三五四、三六一)。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入为户部侍郎,出知延安府(同上书卷四五五、四五九)。
绍圣初入元祐党籍。
徽宗立,起知信州,旋以党禁复起,责常州别驾鄂州安置。
党禁解,复徽猷阁待制致仕。
政和七年卒,年七十二(《吴郡志》卷二六)。
有集,已佚。
事见《范忠宣集补编》范能浚《德孺公传》,《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全宋文·卷二三四七
范纯粹(一○四六——一一一七)字德孺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仲淹第四子。
以荫入仕,元丰中,为陕西转运判官,进为副使,又为河东转运副使
哲宗立,以直龙图阁京东转运使
元丰八年,代兄纯仁庆州
请弃所取夏地,乞修明应援牵制之策,所言皆略施行。
宝文阁待制,再任。
元祐六年,召为户部侍郎,寻又出知延州
绍圣中历知、邓等州,以元祐党人夺职。
徽宗立,起知太原,加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延州,改永兴军
复以党禁贬,后以徽猷阁待制致仕。
政和七年卒,年七十二。
纯粹沈毅有干略,论事剀切,有奏议十七卷。
宋史》卷三一四有传,又见《范忠宣公集补·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德孺公传》。
李南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郑州人字楚老
进士
神宗时官至直秘阁、知延安府
时夏人犯泾原,率师捣其虚,夏人解去。
累擢龙图阁直学士
为吏六十年,处事明锐,然反覆诡随,无特操,为识者所非。
卒年八十三。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李南公字楚老郑州(治今河南郑州)人。
进士及第,调浦江,知长沙县
熙宁中提举京西常平提点陕西河北刑狱,擢京西转运副使,入为屯田员外郎
河北转运副使,加直秘阁、知延安府
直龙图阁,擢宝文阁待制、知瀛州
户部吏部侍郎户部尚书
知永兴军成都真定河南府
为吏凡六十年。
卒,年八十三。
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种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洛阳人字寿翁
种世衡子。
种谔弟。
以战功累转西京使。
哲宗元祐中,知岷州,一战擒鬼章。
徙知鄜州
夏人犯延安,受命统诸将,敌闻其至,皆溃去。
时称“得,胜精兵二十万”。
熙河钤辖、知兰州,迁保州团练使
卒年五十五。
辛育北宋
全宋文·卷二五七一
辛育元祐间雄州防禦推官、知延安府临真县事。
钱即北宋 1054 — 11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24 【介绍】: 宋临安人字中道
吴越王诸孙。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睦州推官
徽宗时庆州,筑城堡包地万顷,纵民耕种,岁得数十万。
徙知延安府,在任五年,屡上章陈童贯宣抚陕西所为害,贬永州团练副使
方腊起事时,起知宣州,以置办军需有功,进龙图阁学士
卒谥忠定
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钱即(一○五四——一一二四)字中道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
吴越王诸孙。
熙宁九年进士第,授安州司理参军
累官显谟阁直学士,知延安府
政和初童贯宣抚陕西,行均粜法,上疏极陈其害,坐是贬永州团练副使,数月,复徽猷阁待制,除知兴仁府
政和五年春提举杭州洞霄宫
后以正奉大夫致仕。
宣和六年三月卒,年七十一,谥忠定
杨时钱忠定公墓志铭》(《龟山》卷三三),《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有附传。
王博闻北宋
简介
元祐九年(1094)京西北路提举常平等事
绍圣三年(1096)比部郎中
绍圣五年元符元年(1098)吏部郎中
元符二年(1099)京西路转运副使
元符二年(1099)河北路转运副使
元符三年(1100)光禄卿
建中靖国元年(1101)10月降一官。
建中靖国元年(1101)延安府知府
崇宁二年(1103)1月26日落职知怀州
崇宁二年(1103)怀州知州
大观元年(1107)成德军知军兼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