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当代
刘蘅现当代 1895 — 1998
词学图录
刘蘅(1895-1998) 女,字蕙愔号修明
福建长乐人
长期居福州
幼失怙恃,依兄生存,民国元年螺洲陈氏,随居北平,与陈宝琛严复时相过从,得从陈衍习古文,从何振岱习诗词、国画,颇有成就。
20世纪30年代归里,时陈衍何振岱亦回福州,得从二人求教二十余年。
与叶可羲、王真等九人为何振岱门下女弟子,是当时“福州八才女”之一。
有《蕙愔阁集》。
蕙愔阁词
1895-1998字蕙愔号修明福州人民国时期福建八大才女之一。
黄花岗烈士刘元栋胞妹,师从陈衍何振岱
解放后任教福州业余大学1952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1953年被选为福建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1955年被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87年被选为福建逸仙诗社社长。
有《蕙愔阁诗词集》。
陈卓凡现当代 1898 — 1976
简介
原名万安广东澄海人,后定居于东莞塘西镇。
早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与彭湃等人组织赤心社。
1924年毕业回国后,任海丰中学教导主任,参加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
翌年随东征军到汕头,受周恩来委派,任揭阳县
1926年冬,任漳州各属政治监察员,积极推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四·一二”-政变后,被国民党 通缉,避居香港
同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参加邓演达创立的中华革命党,任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工农运动委员会委员。
1933年11月福建人民政府建立后,任龙溪县县长
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率领南部分人民武装,进入南山区,坚持反蒋运动。
1938年初,任广东省第八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副主任。
抗战胜利后,他携眷回乡,创办苏北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参事室主任、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等职。
周文在现当代 1907 — 1994
人物简介
周文在(一九零七—一九九四)常熟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李强等人创建中共常熟特别支部,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南昌起义。
建国后,任福建省军区副政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一九五五年授少将衔。
陶铸现当代 1908年1月16日 — 1969年11月30日
人物简介
1908.1.16-1969.11.30。
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
生于湖南省衡永郴桂道祁阳县洞源榔树村(今祁阳县洞源陶家湾村)。
早年当过店员。
1924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在叶挺部任连长
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警卫团工作,参加广州起义。
1928年春回湖南,任中共祁阳县委军事委员,曾在唐生智从事兵运工作。
1929年秋起,任中共福建省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
曾组织指挥厦门劫狱斗争,建立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东地区人民武装力量。
1933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
同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判无期徒刑,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斗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武汉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
1938年冬赴鄂中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参与开辟鄂中游击区。
后任新四军鄂豫进支队代理政委。
1940年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
1945年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南进,途中奉命转赴东北地区
先后任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省书记辽西、辽北军区政委组建地方部队,领导土地改革,参加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1947年8月兼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委。
辽沈战役后任中共沈阳市书记
平津战役中,他作为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元帅)的全权代表,参与了同傅作义将军的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平和平解放后,负责整编傅作义部,领导南下工作团工作。
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5月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负责武汉三镇的接管工作,还曾赴长沙接收起义部队。
1966年8月在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陶铸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名列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成为中共中央第四号领导人。
并同时兼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等重要职务,协助周恩来同志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
陈海涵现当代 1914 — 1994年6.7月
百度百科
陈海涵(1914年-1994年6月7日)福建人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曾任西北军区空军参谋长,桂林步兵学校校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等职。
著有《在彭总指挥下》长篇回忆录。
林士模现当代 1917 — 1980
沧浪室遗稿
林士模又名林楠(一九一七——一九八零年),出生于闽南丹诏世代书香之家。
曾祖父林天翔为举人,祖父林辰是童生。
从祖父林壬光绪丁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
林仲姚(景崇)为民国著名教育家,民主人士。
抗日战争爆发,林士模投奔新四军并于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从事地下工作和抗日宣传活动。
曾任中共诏安城关支部第一任书记
一九四九年加入东江纵队,遂奉调漳州参与接管。
五十年代初在诏安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任科长,后辞去行政职务到中学任教。
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分子遣送青海劳教,至一九六零年遣送原籍监督改造。
一九七九年右派“划错改正”。
己未年腊月廿四日一九八零年二月十日)病逝。
生平事迹载《诏安文史资料》。
诗词选集《沧浪室遗稿》由其幼子林英男搜集整理校勘
沧浪室遗稿·代序
一九一七年,先父出生于丹诏世代书香之家。
一九三八年投笔从戎投奔新四军,加入中共。
从事地下工作,历尽艰险。
一九五四年家庭不幸破裂。
一九五七年先父被划为右派分子投荒青海
一九七零年长兄英年被害。
一九七九年(己未年)父兄均平反。
不孝男与先父,天命阻隔,终未得耳提面命二十有六年矣。
己未十二月,接先父自医院来函。
时不肖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即边考试边联络各省兄姐前往。
天算难明。
先父仙游之日,阴司符逼,心肌病暴。
我等虽日夜兼程,竟迟到半小时,遂成千古奇恨。
命乎?
缘乎?
天乎?
人乎?
呜乎?
时家姐痛哭呼父。
病房有白衣八人已尽力,皆恻恻。
同室病友,尽掩泪。
唯不孝男一时木然,窃谙冥冥有数,非苍龙白虎,玉帝阎王所掌,乃上劫之馀业也。
长兄遇难后十年间,先父雪鬓哭青丝,常夜半独吟,声悲啼血,天地动容。
我心匪石
无魂而后死者,胸中块垒,无名之痛,与年俱增。
苟活之躯,行尸之所谓;积业之魂,秉执著之心。
寻九教百经,难以度之;纵妙药灵丹,无可救也。
梦觉唯泣,泪以继血,悲肠且直。
恃情学舌,咽咽习楚吟,以祭先父及长兄之灵。
陈祥耀现当代 1922 — 2021年3月19日
简介
字哲盦福建省泉州市人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中国韵文学会、福建省诗词学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著作已刊行有《五大诗人评述》、《中国古典诗歌丛话》、《哲盦文存》、《哲盦诗合集》、《唐宋八大家文说》、《清诗精华》、《哲学文化晚思录》。
又刊有《哲盦书法选集》共五集。
1948年1950年间执教于国立海疆学校,讲授《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概论》等课程。
在他还是位年轻的讲师时,就开出了全程的并非分段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1954年,他被调至福建师院中文系任教直至退休。
1977年1984年间,祥老接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和重点学科正是在这个时期被确定下来的。
而祥老从事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重点承担唐宋文学教学,个人的学术研究也处于重要发展时期。
2002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哲盦文存》(祥老字哲盦)。
“该书所显示出来的论说风格可概括为厚实、公允、通脱、精警八字,深层原因就在于作者学问的功底。”
郭永栋当代 1935 —
中国对联甘棠奖
郭永栋1935年生。
福建作协会员,上杭琴岗诗社顾问。
著有诗文集《柳园花萼集》等。
孙绍振当代 1936 —
简介
孙绍振(1936-),祖籍福建长乐,先后就读于青浦朱家角珠溪一中心,青浦城厢二中心。
1952年毕业于青浦初级中学,1960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大任助教
由于“反右”时期坚持为“右派”辩护之旧帐,1961年被重新分配到福建华侨大学中文系。
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香港岭南学院客座研究员并为翻译系讲课。
现为福建师大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山海情》(合作),散文集《面对陌生人》,论文集《美的结构》、《孙绍振如是说》、《文学创作论》、《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论变异》、《幽默五十法》、《美女危险论——孙绍振幽默散文选》等。
文学创作论》获福建省10年优秀成果奖、台湾祁枫文学奖、全国写作学会一等奖,《美的结构》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施议对当代 1940 —
简介
施议对1940年生,台湾彰化人
先后师从夏承焘吴世昌等词学大师专攻词学。
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室研究生结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硕士文学博士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等。
现为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河南大学兼职教授
所撰博士论文《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学界誉为近百年来词学集成之作(徐颖、邓海云《依靠本国专家学者培养高级人才》,1987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并依吴世昌结构分析法,倡为词体结构论,以示门径。
陈坤玉当代
中国对联甘棠奖
陈坤玉,余德泉“余门廿四君”之一。
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泉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泉州诗词学会理事安溪县楹联学会会长,龙津诗社副社长,《海峡联鸿》主编,《联集锦》副主编,《中国对联集成·福建安溪卷》编委。
杜子腾当代
中国对联甘棠奖第二届联作选粹
杜子腾,32岁,福建人,楹联爱好者。
吕兰旺当代
中国对联甘棠奖
吕兰旺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楹联学会会员,南平市建阳区诗联学会副会长,供职于南平市建阳区徐市镇文化站。
陈伟强当代 1974 —
个人简介
陈伟强号灵溦
网名琴岛灵溦
1974年9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
毕业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1998年开始诗词创作,风格以婉约绮丽为主,属唯美主义诗人。
在《诗刊》、《中华诗词》、《当代诗词》、《诗词》等刊物上发表过300多首诗词。
作品入选《海岳天风集》《中华诗词文库·福建卷》《福建中青年诗词选》《厦门名胜诗词选》等。
曾任“海岳杯“诗词大赛评委。
福建省诗词学会理事厦门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谢志民当代 1975 —
中国对联甘棠奖
谢志民网名流水十年1975年生,福建人
好楹联,喜书法,书法教育工作者。
郑振铎现当代 1898年12月19日 — 1958年10月17日
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字西谛,笔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
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冰心现当代 1900 — 1999
人物简介
冰心 1900-1999。
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曾克耑现当代 1900 — 1976
简介
字履川福建福州人
工书,以瘦金见称,擅诗文。
曾受学于桐城吴北江先生之门,学诗、古文辞。
诗学陶、阮、杜、韩、苏、黄一路,遣字用事,坚而不枯,实而不腴。
陈石遗曾谓:「近贤诗,清脆者多,雄俊者少,独闽县曾克耑履川,兀傲不群,可以走僵籍湜。
曾克耑有《涵负楼诗》及《颂橘庐诗》刊行,纂有《曾氏家学》、《曾氏学训》、《曾氏学乘三书》。
黄兰波现当代 1901 — 1984
人物简介
黄兰波 (1901—1984),笔名缘浚、阿兰福建福州人
擅长绘画、美术理论。
聂凤智现当代 1913年9月 — 1992年4.3月
百度百科
聂凤智(1913年9月-1992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吕王镇(现属大悟)花桥村人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排长、连长、连指导员、营长、营教导员、副团长、团长、团政委、军分区司令员、旅长、师长、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军长等职。
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莱阳战役、平度战役、高密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潍县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中朝联合空军司令员、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
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参与指挥了一江山岛战役。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92年4月南京逝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