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黄观明初 1364 — 1402
字澜伯一字尚宾贵池人
初从父赘姓许。
洪武辛未第一人及第,累官礼部右侍郎
建文初右侍中掌尚宝司事,奉诏募兵。
金川门师入,投罗刹矶死。
田按:侍中出募兵,投罗刹矶死,夫人及三女投淮清桥下死,忠孝贞烈,萃于一门。
侍中诗不多见,或云侍中有集藏泰州储雚尚书家。
见《革除遗事》。
释广真
大师广真者。
字吹万
西蜀僰道宜宾人
姓李氏
父祖世籍婆罗门。
师生惟慕事佛。
得法于月明和尚
万历戊午年
说法于潇湘之湖东禅院
次迁忠州聚云。
夔州宝峰。
及云来兴龙。
巴台诸刹。
阐扬大慧宗风。
崇祯己卯七月三十日
唱灭于本山
嗣法门人曰。
慧机
慧丽等。
依法阇维。
阇维时。
遍地荷香袭人。
烟至羃。
结为五彩。
火后收舍利三百馀颗。
复得黄金锁子骨三茎。
当门二齿。
变为紫色。
建塔于三目山之阳。
四川观察使华国
为塔上之铭。
署师为大慧十四世之孙。
懒庵鼎需禅师之裔。
盖。
大慧初开法于洋屿庵。
得法为第十三位。
今灯谱。
大慧下法嗣。
共九十四人。
讹列为第三十五位。
既得旨。
韬光于福唐山水之间。
大慧阳生还时。
始开法于西禅。
入室之子。
仅得安永
南雅
志清
安分四人。
分于元至正间
庵居剑门
志清
天王
南雅
龙翔
安永说法于鼓山
是为鼓山永
付悟明法坚二人。
承天
净慈
纂修联灯会要。
座下衲子虽众。
独以大法嘱太原苦口益。
益付筏渡慈。
当益慈之时。
在明之中。
叶丛林先德物故。
禅门死于绳规。
凡我行道之士。
无不藉赖。
中贵给劄住持慈公辈。
或不忍视。
而恬退于山边水边。
保任乃事随方接纳一个。
半个尚以笃实。
承继祖宗命脉。
慈。
得一言显。
显。
付小庵密。
密。
出二仰钦。
钦。
无念有
已上俱有语录机缘。
有。
荆山宝。
宝。
付铁牛远。
远。
付月明池。
此三代。
惟述相见之语。
并付嘱之偈。
月明池公。
以源流大法。
付与真公大师
至师崛起中兴。
光显大慧之宗。
师初出世楚之湖南潇湘小院。
衲子
相传上堂示众入室机缘。
丛林识者。
惊为大慧再来。
崇祯辛未腊八日
布金檀越内卿素庵
诸师居忠州聚云禅院。
拈香毕。
竖拂云。
从上古人。
只为者个东西。
颟顸了许多英雄豪杰。
赚陷了许多高人达士。
抛撒了许多油盐酱醋。
今日老僧
不徇人情。
向汝诸人道破。
只要汝等于日用二六时中。
行住坐卧处。
穿衣吃饭处。
运水搬柴处承当。
若承当得来。
英雄豪杰。
也颟顸他不得。
高人达士。
也赚陷他不得。
油盐酱醋。
也抛撒他不得。
且问。
大众如何是者个东西参。
东吴居士刘墨仙
久游玄墓之门。
持圣恩问道录访师。
论及杨岐九峰之语。
师徵云。
正恁么时。
杨岐在。
九峰在前。
仙良久云。
和尚又作么生。
师便喝。
仙云。
者一喝。
是前是后。
师翘一足。
仙礼拜。
玄墓汉月藏禅师书至。
师以为千里同风。
即挝鼓升堂。
说妙法语。
语见聚云全录。
维那
对众宣读其书。
曰。
大慧禅师
说尽人间禅病。
四百年内。
望之如渴人求井。
不料一枝埋没。
三峡锦江之上。
前得来书。
语录已见作略过人。
第未得从容谈三月于水流石上。
为恨不浅。
兹闻已返峡中。
略伸四问。
万乞答。
我更欲禅师起已坠之禅于今日。
令后辈。
重见天日于座下。
断不令山野遗恨耳。
书尾复致四问。
曰。
正睡著时与死了烧了。
心之与性。
牙齿打不著。
须向者里希取大用始得。
如何是此处底大用。
师答云。
宁向太阳妆罗刹
不来黑暗扮睹音。
二问。
沿流不止。
绝却真照
照不到处。
如河是吹毛用了急须磨。
且道。
磨个甚么。
师答折脚铛里淡黄齑。
三问。
明处既已脱却心性。
切莫在离心性处躲跟。
除此二途。
如何相见。
师答。
才过驴胎。
又闯马腹。
四问。
近世野狐。
都说心性禅。
不知姓张姓李。
请禅师代答一转语。
贵图天下衲僧脱却腥臭。
师答夺者老贼头。
拄杖拗折。
莫言不道。
已而师于回书之尾。
亦致四问。
以问汉师
作相问。
用水一碗贮米七粒。
茅草十字在上。
道是甚么义。
二问□□沩仰九十六种圆相
收尽六义问
有个收在那一义。
三问。
古人道。
八角磨盘空里走。
不知是空走磨。
磨走空。
四问。
老鼠吞大象。
虾蟆口咬著。
吞不入。
拖不出。
苍头老儿跳一步。
下一转语。
汉师或有答斯未载焉
师之说法。
垂机勘辨。
约类如此。
正录十卷。
广录三十种。
共六十六卷。
水部尚书郎汝学
捐俸刊行。
板存忠州治平禅院。
系法孙灯来编次。
来住高峰
铁壁慧机之子也。
赞曰。
师既出世于万历之间
我禅门正当肇兴之时。
至天崇间诸方有大名称者。
俱有书问交通往来。
未见一言表出大慧宗系之名。
何也。
无乃各阐己宗为急务。
未暇轻重之耶。
然亦是吴越燕赵众生鲜福。
未获沾师法雨耳。
康熙丙寅冬
余为天童封龛佛事
四明
寿昌禅林访旧。
遇师之玄孙统公庵禅师
始悉师三代全录。
不得不为之传。
补入僧宝。
否则阙典之责。
其在余乎。
(有正录三卷。
并师下三世语录若干卷。
四川向化侯养元捐俸梓板。
嘉兴楞严流通。)。